第975章

  “这事……别人会说朕容不得功臣。”李煦低声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大锦的百姓,只怕认的是他摄政王,而不是朕。”
  “那是因为皇上之前年幼,您亲政之后,百姓自然就清楚皇上的能力,您勤政爱民,宽厚仁孝,大家都只会尊敬您爱戴您。”
  李煦在心里低声叹息,“但愿如此。”
  “皇上。”徐公公脸色有些难看地凑近过去,“太后娘娘带着长乐公主回来了。”
  “送太后回慈宁宫,朕稍后就到。”李煦说。
  自从他把太后送去行宫,太后就闹着要回来,打砸房间,绝食等什么方式都做过了,李煦再不接太后回来,行宫都要被拆了。
  李煦来到慈宁宫,在门外就听到太后在发脾气。
  “哀家要见姜大人,立刻去传召他进宫。”
  “皇上呢?为什么皇上不肯来见哀家。”
  “……”
  李煦负手走进大殿,示意伺候的宫人全都退下。
  母子两人数月没见,再次相见,彼此都有一种陌生的生疏。
  花太后一直觉得她的儿子还好像年幼时在行宫一样,与她相依为命彼此信任,怎么眨眼之间,他就长大了呢。
  “皇上,哀家想见姜南。”花太后披散着头发,低着头坐在长榻,声音很轻。
  “他死了。”李煦淡淡地说,“朕赐死的,姜南与南岭潘国良勾结逼宫造反,死有余辜,幸好母后当时不在京都,否则可能也要被利用伤害。”
  花太后的心沉了下去。
  她紧紧地捂着胸口,不敢再去问另外一个人的答案。
  “母后,以后朕就是这个天下真正的帝王了,摄政王要去南岭了,您好好在宫里颐享天年,这不是很好吗?”李煦说。
  “潘国良造反……那他的家人呢?”花太后的声音颤了颤。
  李煦眼中的热切冷了下来,“自然是全都赐死了。”
  花太后猛地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你见过姜南身边的……潘安源吗?你知道他是什么身份吗?”
  “没听过。”李煦面无表情地回道,“母后问了这么多,怎么没关心过朕会不会受伤,他们设计陷害周序川,以为京都城无人能守,借着攻打海寇的借口要造反,母后就不怕朕在宫里被姜南所伤吗?”
  “你不是好好在这里吗?”花太后要去拉李煦的手,“皇上,潘国良死不足惜,可他的家人不一定会造反啊。”
  “母后如果想知道姜南府里其他人死了没有,朕可以让徐公公去把名单送来。”李煦说。
  “当日姜南以为朕中毒迫不及待进宫的时候,身边好像有个年轻男子,比朕大七八岁的样子,还叫嚣他也能当皇帝,不知道是不是母后要找的人。”
  花太后哑声问,“他人呢?”
  “死了吧,当时那么混乱,朕怎么会在意一个判兵的死活。”李煦说。
  “母后,难道你认识反贼吗?”
  花太后望着李煦那张依旧年轻温润,却已经露出锋芒的脸庞,她的心像是浸在冰水中。
  “哀家……不认识。”
  李煦轻笑,“等柔嘉郡主回来,让她来陪母后多说说话吧。”
  “她去哪里了?”花太后的心提起来。
  “跟着沈时好出去游历,应该快回来了。”
  第1115章 一起吗
  沈时好在周序川离开小鱼岛,在身体恢复体力之后,她带着商姜柔和顾无辞一起回了南岭。
  在南岭安心地做月子,很快京都城就传来潘国良和李澜造反被诛的消息。
  “果然是李澜。”沈时好拿着周序川给她的来信,信里将京都城发生的事说得很清楚。
  潘安源和姜南都死了。
  如今朝堂上一片清明,皇上想要周序川离开京都城,到南岭整治开荒。
  沈时好捏着信,真是被气笑了。
  好一个过河拆桥。
  他把周序川即将到南岭开荒的事跟沈修则和顾无辞说了。
  沈修则沉默了。
  他是小皇帝的太傅,他教李煦为君之道,教他任贤去谄、居安思危、善纳谏、严责已,李煦是把周序川当成危险在防范了吧。
  “自古帝王多疑,皇上就不怕南岭又多了个潘国良。”顾无辞冷笑。
  沈修则说,“他虽然是防备着怀霁,但知道怀霁不会是潘国良。”
  “若是南陵成了怀霁的封地,我觉得倒是可以接受。”
  沈时好睃了大哥一眼,“你还是了解怀霁,他就是把南岭讨了当封地。”
  “这下好了,不必他来接我回去,以后我们一家子要在南岭生活了。”
  “皇上怎么能这样呢,要不是摄政王,他……”商姜柔替沈时好感到憋屈,站起来气呼呼地叫道。
  为了锦国,沈时好还大着肚子来到南岭,差点就在海上出事。
  就算皇上要过河拆桥,随便给什么封地不好,为什么偏偏就是南岭。
  “南岭贫瘠,皇上料定怀霁就算想在这里囤兵也不容易。”沈修则淡定地说,“怀霁也不可能跟潘国良一样,跟海寇勾结抢掠商船。”
  沈时好深吸一口气,她不憋屈吗?
  怎么可能不憋屈!
  又不是周序川想成为摄政王的,那是先帝的托付,如今把李煦扶持上位,让他稳住江山,就算要削弱周家的权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