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其他类型>长命万岁> 长命万岁 第111节

长命万岁 第111节

  谢絮因比她年长十五岁,所诞子女皆已能议婚,虽已三十余,但仍还华容婀娜,性情温和,不喜争夺相杀,跟着夫郎外放也从未有过怨愤之言。
  范氏往昔常说的便是她所生大女过于刚,所生三女又过于柔。
  季春来省视时,谢絮因还不曾到建邺。
  此次是她们时隔十一二载的再次相见。
  谢絮因缓缓从席上站起:“可是要去见阿母?我与你同去。”
  谢宝因嫣然颔首。
  若不是堂上还有林圆韫与外生女[4]在,阿姊这般熟悉的语气轻易便能使得她恍惚,好像她们从未分别过,仍还所居闺门。
  谢絮因穿好丝履,从几案后走出,望着阿妹身边好奇在看自己的外生女,爱惜道:“当年还不知何为敦伦的阿妹,竟然就为人母了。”
  谢宝因言笑:“所以才叹岁月如流,譬诸逝水。”
  两人併肩离去。
  林圆韫被留在厅堂,与她从母和两位姨姊同处。
  进到妇人所住的居室,只见卧榻之上,疾而不起的范氏双目紧紧合着,鬓边也忽而生出白发,不仅体衰,观其气色亦有病气。
  谢宝因看着那抹白,深吸口气,而后长嗟一声,泪落连珠。
  见状,谢絮因上前将阿妹带出居室,轻声慰藉:“昨日阿父已命家中奴僕去往兰台宫,医工诊治过后,直言是气血攻心,待心神舒缓便能醒来,阿妹还要以腹中孩子为重。”
  随侍的媵婢双手奉巾。
  谢宝因用佩巾轻拭两颊:“阿母怎会突然如此?”
  “为了你二姊。”离开居室,行在楼阁间的甬道上,谢絮因才继续言道,“你应当也知晓,王三郎已于前几载便以用鸾胶再续婚姻,两家联系从此不再频繁,虽朝廷中还有阿父与王侍中,以致未到‘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3] ’,但前几日文朗成昏...阿母得知后,强撑病体去观礼,结果他竟不认谢家为他外祖,你二姊生他之难才丧命,他那一字一句都无外乎是在剜阿母的心。”
  一路言谈回到堂上。
  侍婢还在扫地设席。
  听到堂外两姊所谈,谢珍果露出愤愤不平之色:“郁夷王氏以清谈玄学之家自居,简直是可笑,二姊为何会十七而殒命,皆因诞下他王文朗,今日他可以不认谢家,却绝不能不认二姊,况阿母多年来待他诸多宠爱,最后竟还来责备这一切都是当年阿父与与阿母不愿嫁五姊的过错。”
  “他凭何为此怨愤?”
  刚落席的谢絮因斜望向东面,厉声道:“小妹!”
  当年之事已经过去六七载,王文朗那时尚少,怎会知道其中详细,今日再提此事,不用细想便知是被谁指使,倘若沿波讨源,全因渭城的谢氏权势渐失,王氏才会有此管宁割席之举,又何必再言,增加阿妹隐痛。
  位列东次席的谢珍果缄口以慎,后悔的抬头看向左侧,既怕女子神伤,又怕有损她身体。
  待侍婢设好席,谢宝因提起衣裳下缉,离地一尺后,先后屈足在东面第一张坐席跪之,与谢絮因相望。
  原在十姨身旁的林圆韫也依恋的跑来与阿母同席。
  谢宝因伸手为女儿整飭着容服。
  士族婣亲,一贯不容家中郎君与女郎从心而动,况王三郎此举是‘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5],为何要因此自苦。
  时至日晡,谢晋渠与其妻归家,前来堂上相会,从官署归来的谢贤只命奴僕来禀他已知晓子女之孝,但因昨日为她们阿母一事,内心悲痛过度,不宜相见。
  况此次也是为重疾的阿母前来,故以见范氏为主。
  这便是推辞会面。
  日入薄暮时,众人共进飧饔后。
  李保母与八名侍婢手捧热汤奉给堂上诸人。
  谢絮因眼光掠过堂上,看见这个从小抚育自己的保母,心里也感念她对范氏的情谊,出声关怀:“保母应多注意自身康健,我若未记错,你比阿母还小两岁,看着却要比她年迈。”
  “多谢女郎掛心。”
  李保母感动的深深一拜,后退着离开。
  望着低头行礼退出去的妇人,谢絮因继而感嘆道:“阿母常言父母子女最好不要有任何羇绊,可最后她自己却因此而苦,一个外孙而已,又何至自苦如此。”
  “阿母十月孕鬻诞下二姊,二姊又十月诞子。”谢宝因心有所感的望着在自己身侧玩鸠车的林圆韫,言语中含着哀慽,“阿母是痛惜二姊。”
  范氏并非是因王文朗不认谢家为外祖如此,只因王文朗竟如此对待她所宠爱的女儿,是为生他丧命的谢若因而愤懑。
  谢絮因饮完汤,想起早逝的二妹,温和的她也变得声色俱厉起来:“母死不认,已是不孝之甚。如今只冀望王文朗还未丧失那颗仁义之心与良心,勿要最后连生他之人都不愿再祭祀,勿使二妹寝殿里的长明灯熄灭,勿使她变成一缕无依无靠的孤魂,被野鬼蚕食。”
  王三郎为与渭城谢氏划清界限,竟做到这种地步,命亲子王文朗来做此恶行。
  谢宝因望向席位后侧的花树灯架。
  灯盘里的那火还在熊熊燃烧着。
  愿勿熄灭。
  【作者有话说】
  [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2]《尔雅·释器》“竿谓之箷” 晋 郭璞注:“衣架。”(挂置衣服的架子。)
  [3]出自先秦《道德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外生女同外甥女,非错字。
  [5]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第97章 卢橘夏熟
  黎明刚至, 鸡刚初鸣。
  林圆韫便随着阿母一同醒寤。
  谢宝因栉好发髻,乌黑的发丛中插戴着白玉篦钗,然后缓步走去衣架前, 展开双臂, 任侍婢更衣束带,将要在腰间佩玉时,忽听见卧榻上发出孩童的嘤声。
  她顾不得仪容,提起曳地的直裾,当即往东面而去。
  侍立在榻边的侍婢也已敏捷的将帷幔往两侧悬起。
  谢宝因刚屈膝, 腰间就被两只小手给环住,她谨慎规避着腹部, 随后垂头去问:“阿兕这是怎么了?”
  林圆韫困意未消,此时已经哭红了鼻,圆圆眼睛像是在湖水下的宝石,硕大的泪珠还挂在眼下, 抱住人便不肯松手。
  在谢家这种陌生环境中,使得自幼便在父母身边成长起来的林圆韫内心始终都警戒着,不论是去何处, 必要紧跟在阿母身侧才能安心。
  谢宝因爱惜的拥女入怀, 抬头令道:“命人准备盥洗。”
  侍婢禀命退出室内。
  再有人入内时,是两婢捧着盛水的器皿, 奉上巾栉与盘。
  谢宝因也重回衣架前,饰好白玉组佩, 而后朝漏刻看去:“我们该去看外大母了, 阿兕今日可还要去?”
  这已经是第四日。
  范氏仍还寝病未醒。
  林圆韫从宽大的坐席上站起, 一只手抓着直裾下摆, 身体紧贴着阿母腿, 顺从的嗯了声。
  谢宝因垂目,宛然而笑,足踏翘头履,牵着她往西边的房舍走去。
  有六婢随侍其后。
  行至谢家园囿时,见硕果灌丛,丹桂围木,梬枣杨梅,樱桃蒲陶,罗列园中,最外围所栽培的卢橘[1]也已到了成熟的时节。
  林圆韫一步一行,偏着小脑袋,眼睛直直看着某处,言语间含糊不清,一只小手还在不停往园囿那边指去。
  最后,用力扯了扯阿母的长裾。
  谢宝因朝园囿长望一眼,竟是她那阿姊谢絮因带着小妹谢珍果与两女在搭梯摘果。
  随行她们的侍婢立在一侧,拜手行礼:“女郎。”
  谢宝因循声望过去,视线落在位于第一列的侍婢身上,眼中渐渐浮上惊异之色。
  柳斐看到这位女郎的疑惑,恭敬开口:“去岁冬,夫人欲将奴遣走,女郎善心,命我常侍身边。”
  谢宝因笑着颔首。
  随即,卢橘树上遽然传来一声呼唤:“阿妹,你快来。”
  谢宝由小道步入园中,见妇人的垂胡袖快要被树枝勾破,她走过去,抬手帮妇人把宽袖捏紧:“阿姊怎么还是那么贪食。”
  谢絮因够到一枝,将挂满橙果的树枝从细处折断,拿着一束卢橘笑道:“于我而言,人生之乐不外乎口腹。”
  谢宝因无可奈何的微微一笑:“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2]”
  谢絮因也从梯上落地,宽袖重新遮住手臂,即使年过而立,言语中也含着无尽肆意:“家室之内又有何惧。”
  谢宝因想起往事,冁然而笑:“阿姊那时刚诞下孩子,归家的第一件事便是来这里摘甘橙,阿母又怒又笑,既怒你已经适人,不便训责,又笑你已经成为阿母却还举止如孩童。”
  整理好容服后,谢絮因傲然立在小道上:“大姊只是性格随阿母那般刚强,昔日家中只有我与你大姊、二姊三个,其实最不渐训诲,不闻妇礼的是我,那时阿母常常伤忧我适人后,会‘惧失容它门,取耻宗族[3]’,家庙便殿受诫时,所言也是要我克己复礼。众人都觉得跟着你姊夫外放很苦,我却不以为然,小郡依阻山水,登山望高,何其乐哉。”
  “阿母还常言阿若就是与我学的,可惜命运使然。”
  谢宝因不经怅然,最喜食卢橘的其实是她们二姊谢若因。
  在哀慽之情渐浓时,园中被小姨抱着成功摘到硕果的林圆韫朗朗笑着,冲淡了两人心中的伤情。
  谢絮因亦剥开卢橘的外皮,塞入身旁阿妹口中,又对远处笑言:“等九月橪柿结果,小妹你再抱着我们这小外生女来摘,那滋味才叫甘美。”
  谢宝因嘴里鼓鼓囊囊的,慢慢嚼食着。
  忽然,一侍婢健步而来。
  “夫人在囈语后已醒寤过来。”
  范氏悲伤发疾,恍惚昏乱的几日,既觉得失意不快,又时时感到惊心,无故恐惧,她像是身处天地未开前的混沌,不能视,不能闻。
  及至听见众人的贺喜。
  她慢慢睁开眼,发现自己竟身处于居室之中,最后循着贺喜声,见一女郎怀抱着婴儿,怡怡其乐。
  那是她...诞下阿若以后...?
  疑虑刚起,室外走来一妇人,还未入席,已经急切开口和训示:“可都安好?为何不好好休养身体,快把孩子给乳媪。”
  不,这是阿若诞下孩子以后。
  她疾步上前,想把女儿拉走,拉回到身边,可四周忽然速疾变化,再次睁眼,眼前一大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