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靖安侯> 第18节

第18节

  按照朝廷的说法,就是“问政于天下”。
  沈毅这么多年都在读书,对于他来说,帖经墨义都不是什么问题,因此陆夫子给他出的便是策论,策论的题目是“边患”。
  边患,是大陈王朝经久不衰的话题,六十年来一共二十三次科考,二十次正科,三次制科,其中以直接以边患为题的策论,就多达三次,与边患有关的题目,更有五次之多。
  因此,六十年来,边患这个题目被无数读书人写过,基本上已经写烂了,但是不管旁人写过多少遍,这个题目还是每一个读书人必须要写的题目之一。
  沈毅这些年读书,这方面的策论集也不知道看了多少,这篇文章他只花了一晚上时间,便写了出来,简单修改之后,就要拿去给陆夫子斧正。
  来到了陆夫子院门口敲响了院门之后,仆人很快领着沈毅进到了陆安世的书房之中,这会儿陆安世正坐在书桌上写些什么东西,抬眼看到沈毅进来,他指了指自己面前的椅子,开口道:“你先坐,等老夫写完这篇文章。”
  沈毅乖巧点头,老老实实的坐了下来。
  约莫过了一柱香之后,陆安世依旧在埋头书写,时不时皱一皱眉头,很是入迷。
  “爹。”
  书房外,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
  陆安世停下毛笔,看向沈毅,开口道:“老夫在写一篇很重要的文章,不能分心,你出去与她说,让她晚一些再来。”
  沈毅连忙点头起身,小心翼翼的来到了书房门口打开房门,然后迈步走了出去。
  他已经做好了抱大腿的习惯,既然决心要抱大腿,就要听话懂事一些。
  推开房门之后,沈毅就看到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约莫十六七岁的姑娘站在书房门口。
  这姑娘皮肤白皙,柳叶眉,大眼睛,唇红齿白,正是陆夫子的独女陆小姐。
  此时这位陆小姐手里还拎着一个食盒,估计是来给陆安世送吃的。
  沈毅看着陆小姐的面容,愣神了一个呼吸,然后微微欠身,行礼道:“见过陆小姐。”
  这位陆小姐,是“沈毅”与陈清共同的梦中情人。
  不过现在的沈毅与原先那个沈毅已经不能说是一个人了,因此只是失神了一瞬间,就回过神来。
  “沈公子也在。”
  陆姑娘看了看沈毅身后的书房,轻声道:“我爹呢?”
  “先生在里面写一篇文章,叮嘱过不能打扰,他让小姐过段时间再来找他。”
  陆小姐“噢”了一声,把手里的食盒递在了沈毅手上,然后开口道:“这是我给爹做的点心,你一会儿转交给他。”
  沈毅两只手接过食盒,然后对着陆姑娘轻声道:“多谢小姐救命之恩。”
  先前沈毅就一直想跟这位陆小姐当面道谢,只是这几天都没有碰到,如今终于碰到了,自然要好好谢谢她。
  如果不是她,沈毅很难从大牢里脱身。
  陆姑娘睁着大眼睛,上下打量了一遍沈毅,然后轻声道:“沈公子太客气了。”
  说到这里,她用好奇的眼神看了看沈毅,问道:“对了沈公子,我听说你这几天,每天都绕着书院跑步……”
  “书院里的人都在议论你呢。”
  这种问题,如果是寻常人可能会有些刚才,但是沈七郎面不红气不喘,正色道:“回小姐,我是为了跑得快一些。”
  “这样,下次范东成他们再作恶,便追不上我了。”
  第二十七章 老愤青
  提起范东成,陆小姐先是一怔,然后叹了口气,开口道:“陈清陈公子,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可惜了……”
  当初陈清与沈毅,乃是同窗好友,两个人的家庭条件虽然都一般,但是相比较沈毅来说,陈清的性格要开朗一些,见到陆小姐之后,便隔三差五给陆小姐写信写诗。
  陆小姐对于他的信都没有回复,但是陈清颇有诗才,对于他写的诗陆姑娘还是十分欣赏的。
  后来就因为她给陈清回过一封信,陈清就被范东成等人记恨上,也才之后被殴打致死的事件。
  对于陈清,陆姑娘并没有什么儿女之情,只是单纯觉得有些惋惜。
  陈清学问很高,本来已经决定报名明年的县试,以他的才华只要不出意外,就一定会中秀才,举人进士虽然不敢说,但也不能说没有机会。
  这样一个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少年才俊。
  可惜的是,这个少年才俊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才华,就倒在了书院之中,倒在了同窗拳下。
  沈毅也点头,跟着叹了口气。
  “陈清……的确可惜,少年夭折。”
  陆姑娘显然并不知道陈清之所以会招上范东成等人,根本原因是因为她,因此对于陈清之死,她目前也只是觉得有些可惜而已。
  与沈毅说了几句话之后,陆姑娘便看着沈毅手中的食盒,开口道:“好了,爹爹在忙,我便不去打扰他了,师兄你帮我把这些点心带给他,让他好好吃饭,不要一写东西就废寝忘食,饥一顿饱一顿的,伤身体。”
  沈毅接过食盒,微微点头道:“小姐放心,我一定转告先生。”
  “先生……”
  陆小姐看向沈毅,问道:“我爹收你做学生啦?”
  “还没有。”
  沈七也不尴尬,微笑道:“山长是书院所有学生的先生。”
  “厚脸皮。”
  轻声说完这句话之后,陆姑娘这才转身离开。
  等到她走出五六步,又停下脚步,朝着身后看了一眼,这个时候沈毅已经推开书房房门走了进去,人影也已经消失不见了。
  “真是个怪人……”
  说完这句话,陆小姐才踱步离开。
  她之所以说沈毅是怪人,因为沈毅对她的称呼变了。
  她从长成之后,因为容貌姣好,很受书院学子的喜欢,再加上她是江左大儒陆安世的嫡女,江都城里的不少公子哥,也千方百计的追求他,这些甘泉书院的学子们,但凡见到她,都会嬉皮笑脸的称呼一声“师妹”,用来套近乎。
  原先的沈毅也是如此。
  沈毅虽然胆子小,但是见到陆姑娘的时候,也是口称师妹。
  但是现在的沈毅,却没有称呼她为“师妹”,而是称呼她为“小姐”,隐约变得生分了一些。
  正是因为这种生分,才让陆姑娘心里觉得有些奇怪。
  不过她并没有纠结太久,只是微微皱眉之后,就迈着步子回自己房间里去了。
  ……
  陆安世的书房里,苦等了大半个时辰的沈毅,终于等到了陆安世把手中的文章写完,这位陆夫子写完文章之后,将这几张纸都吹干墨迹,小心翼翼的收进了信封里,然后拿起毛笔,在信封上写下了这么一行字。
  “建康户部吾兄赵昌平收。”
  站在旁边持弟子礼的沈毅,一不小心瞥到了这一行字,心里难免有了一些小心思。
  看来……
  这位陆院长并不是完全不问世事,专心学问,即便这篇文章是与京城的这位户部官员“探讨学问”,那也说明最起码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写完这几个字之后,老陆把信件放在桌子一边,然后抬头看向沈毅,开口道:“让你写的策论,你写了?”
  沈毅这才从怀里取出自己已经写好的作业,两只手递在陆安世面前,微微低头道:“先生,学生写好了。”
  对于沈毅的这个称呼,陆安世并没有多说什么,他从沈毅手里接过这篇策论,先是简单看了一遍,然后便提起桌子上的朱笔,在沈毅的文章上写写划划,指出文章中的错漏之处。
  点评完了文字上的错漏之后,陆夫子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文章,然后指着文章上的一行字,抬头看向沈毅,沉声道:“这段话,你重新念一遍。”
  沈七老老实实的开口道:“夫战者,不能久攻,亦不能久守,久攻不下则自尽其力,乃至民生凋敝,国力倾颓。”
  “久守则授人以缰,任敌牵扯,敌攻一处我救一处,乃至于左支右绌,顾此失彼……”
  这段话,是沈毅本人对于战争的一些基础理解,虽然粗浅,但是多少有些道理,因此沈毅写策论的时候,就把这句写了进去。
  读完这段话之后,沈七郎垂手而立,老老实实的问道:“先生,这段话有什么问题么?”
  陆夫子看了一眼沈毅,然后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息道:“这些话,你自己心中想一想,念一念也就罢了,但是千万不要到处说,更不要写在策论上,不然你就算能中秀才,也绝对不可能中举人,更不可能中进士!”
  沈毅是个聪明人,听到这话之后立刻就明白了大半,他看向陆夫子,问道:“朝廷……只想固守,不想反攻?”
  到今年的洪德五年,大陈王朝丢失北疆,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十年。
  起初,大陈的君臣还戮力同心,想要夺回故土失地,但是根本不是北蛮的对手,两三次大败之后,朝廷被打的筋断骨折,再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
  如今六十年过去,至少两代人故去,朝廷的皇帝都换了四个,大陈彻底熄灭了归还故土的念头,变成了得过且过的偏安王朝。
  “朝廷……”
  陆夫子闷哼了一声,冷笑道:“朝廷现在都想要把建康正式定为国都了,哪里还有半点北伐的念头?”
  大陈的国都在燕都。
  即便是元熙南渡之后,朝廷也依旧把燕都定为国都,把建康定为陪都,就这样,建康当了整整六十年的陪都。
  一直到现在,还有一部分人并不把建康成为京城,依旧称为建康。
  比如说陆安世。
  他给京城写信,信封上就写了建康,而不是京都。
  沈毅站在陆安世身侧,若有所思。
  自家这个院长……似乎是个愤青啊。
  确切来说,是个老愤青。
  沈七郎想了想,然后继续问道:“先生的意思是,朝廷里已经不允许出现主战的声音了?”
  陆安世深呼吸了一口气,闷哼道:“建康有那位一心享乐的杨相爷在,哪一个敢说与北蛮开战?”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向沈毅,低声道:“七郎,你记住了,以后科场策论,莫要写这些,但是……”
  “也不要把这些给忘了。”
  陆夫子声音低沉:“朝堂里的衮衮诸公,都已经被建康的繁华迷花了眼,忘记了当年那个统御九州的大陈了!”
  “大陈的将来,还要落在你们这些年轻人身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