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868章 动员

第868章 动员

  未来要攻占的土地至少在数千万平方公里,需要的人口众多,其实就算发展内需,一样需要大量的人口。
  有实例表明,人口是一个国家工业的基础,人口少于一百万,就没有工业革命的可能。人口少于一千万,就没有二次工业革命的可能。人口少于一亿,就没有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可能。
  而且未来的发展,随着分工越细,需要的人才越多,这需要的人口当然也越多。
  未来人类要冲出太阳系,王斗估计没有百亿千亿人口,谈也不要谈。
  此时汉人的生育能力很不错,一家生个七八个纯属正常,但就是夭折率太高,就如王斗他家,他母亲钟氏生了不下六个子女,然夭折得只剩王斗一个独子。
  还有各种的疾病,也折磨着此时的民众,特别是妇女,所以有必要发展女医,培养妇科圣手。
  王斗在上面写道:“科考时开设女医科,女医官品级待遇与男医官相当。每县均需设女医馆,专治妇人,为免物议,男性止步。”
  王斗又写道:“严禁溺婴,违者以杀人罪论处,地方保长、乡长,皆受处罚。”
  他补充一句:“溺婴者,父母皆罪,膝下幼子幼女一律没收,由国家抚养。”
  再看各地都护府未来可能达到的人口数量,王斗微微皱眉,就算他在上面想了很多办法措施,然相比内心需要的人口价位还是太少。
  西方民众故土难离观念较轻,但他们殖民地往往受困于本国人口数量少,所以发展困难。中原倒是人口众多,但却受限于故土难离观念,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不是到了实在活不下去,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到外。
  而一个地方的人口数量不到一个地步,往往很难形成稳定的社会氛围,使当地民众产生扎根之念,难以稳住该地。便如一个县只有千多人口的话,该县往往慢慢会消亡死去。
  他目光放在藩王那一档,写道:“神州境内禁止一切藩国封地,各藩王宗亲可往都护府之国。许其自募人口兵力攻取之,封地依大县论,五千平方公里止。积极主动者,上缴中央财赋可八折优惠。”
  王斗写道:“敢有抗拒者,一律流放各都护府境。又,可令情报部暗中挑动若干藩王反乱,平乱后首者诛之,协从皆流放。治下人口,参与各府县者,人口皆流放一半到都护府。”
  王斗平静写着,解决若干人口的问题,他细看各都护府攻掠方略。西征,尽诛沿途各国,各部落其高层、中层,毁灭其一切书籍,知识分子,抺杀其一切文化痕迹,这没问题。
  不过南略……
  他想了想,改写道:“天竺文化特殊,数千年阶层不动,可以白婆罗门、白刹帝利姿态临之,不动其高层利益。藩王亦可多流放此地。”
  他细细推敲未来各都护府发展后,人才将变得非常重要与珍贵,就算旧知识分子都将非常抢手。
  他想了想,写道:“可囤积大量犯官与旧文人,介时拍买。起拍价,秀才,五百银圆起。举人,五千银圆起。进士,价格面议。十人起为批发价,可八折优惠。”
  ……
  确定完都护府诸事,王斗审核这一条内政,关于差役人赋,原本他打算摊丁入亩,最后细想后,决定将此全部取消。
  赋,始于秦朝商鞅变法,也是一种人头税与劳役的说法,明时称户口盐钞银,还有随之附在丁口上的劳役。赋役,伴随终身,不可避免,就算灾年官府有时会免税,但不会免赋。
  就算你田地没有,你成了流民,官府可能不会征你的税,但是你的赋仍然逃不了。
  还有随在上面的差役。
  有明一代,差役非常的频繁,役钱非常的繁杂,百姓苦不堪言。
  这也是李闯提出“不当差,不纳粮”的口号,为什么这么有蛊惑力。
  清时提出摊丁入亩,然只是摊,人头税与劳役负担仍在,只不过由地主士绅负担了一部分,有些税种合并了。
  王斗认为这种丁银制与劳役制还是终结为好,历朝历代皆有大量隐田,这好理解,士绅官商为了逃避田税使用各种手段隐瞒。然各代又有大量隐户,这就是人头税与劳役的祸害了。
  大量隐户,对于国家规划极为不利,因为不知道具体人口多少,就不好提出发展目标,这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善。
  免除人头税,免除劳役,初看可能对官府不利,因为没有百姓再出来白干活,在各项工程的钱粮支出将大大提高增加,但事实从远期来看利大于弊。
  而且制度设计得好的话,官府支出的钱最终仍将回到官府。
  因为雇佣工人虽然支出钱了,但工人要吃喝,要花费,要娱乐,将会带动大规模的第三产业发展,增强内需。
  这内需增强了,自然会以税收的形式回转一部分回官府,只是流转一圈罢了,而且还促进了经济循环,增强经济活力。
  雇佣工人,还可带动大规模的就业,后世各国屡试不爽的妙招,若征发劳役,则是大规模的增加不稳定因素。
  最有名的例子便是元至正年间的“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便是强征劳役。若民夫都有发下足以糊口谋生的工钱,便是异族统治,暗传谣谚者可能都会被民夫揪出来撕成碎片,因为饭碗砸了。
  后世百姓盼着基础建设,希望家乡能修桥补路,什么高速高铁都经过最好,但若这种基础建设以大规模征发百姓去白干活试试看,杨广就是最好的榜样。
  王斗凝神良久,最终写道:“田税上,免除一切杂税火耗加派。赋役,皆免!”
  王斗写下这一句,代表未来他治下,从秦朝起实行了几千年的赋役制度将在他手上终结。
  就这短短的一句,未来将引起惊天动地的波澜。
  也就这短短的一句,王斗将名垂青史,史书万人传扬,然搞不好,也有可能……
  王斗若行此举,就民间来说,不论士绅或是普通百姓,自然都是举双手双脚支持赞成,因为这是惊天动地的仁政。
  普通百姓不用说,早苦赋役久矣,就算一些士绅豪族,可能一家有几百口人,通过各种手段后只需交纳十几口人的丁银与役钱,然不代表他们就乐意交这个钱了。
  所以介时免除赋役,民间肯定是好评如潮,反对者便是来自官方。
  因为这意味着财政支出将大规模提高,事事都要雇人,有些穷困的地方官府手中没钱怎么办?没钱又不能征劳百姓,那一些必要的工程都不能开工。
  历朝历代在赋役上也最多是轻徭薄赋,因为农业社会中,税收大致就是这一些,甚至随着皇朝的长久而减少,比如明朝,税收最高时还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官府手上没钱,又要办事,就不可能不让百姓完全不白干活。
  王斗有他自己的捞钱手段,足以支付未来的工程费用,不过也不能一刀切,必须按地区,按步骤来。
  王斗写下这短短的一句,他表情平静,书写也很平淡,然他知道,未来将会有多大的动静。
  其实在隐户问题上,王斗想了很多办法,然他发觉任何手段都没用,所谓的摊丁入亩一样效果不显,干脆全免了。
  ……
  接下来王斗又审改几条,如技校、数学人才的培养,科考的科目,海关的设立等等。
  他最后看这一条,却是关于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前提是农业革命,只有百姓温饱,拥有更多的剩余物资,才会产生交换需求,诞生出巨大的市场。为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生产型商人必须提高生产力,生产出海量的商品,源源不断满足人民的需求。当商品的需求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生产型商人就必须改进器械,发展更高技术,工业革命就诞生了。”
  “所以前提是农业革命,若粮米不足,百姓饥寒交迫,就算强行发展工业,生产商品,然百姓购买力不足,只会造成生产过剩,形成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本质是百姓没钱,内需不振……”
  王斗注写道:“商人本质是贪婪,无商不奸,当生产过剩时,他们宁愿将商品倒入河水中也不愿降价。所以解决经济危机的唯一方法不是靠商人良心,而是提振内需,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有充足的银钱来购买商品。”
  王斗写道:“决定商品命运的唯一因素是市场。市场有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两种,为免经济过于剧烈波动,不可过于依赖外部市场,发展内需,当摆在第一位。”
  他写道:“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以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为主,五年后基本消灭饥寒,人均国民年收入约十二到十五个银圆,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第二个五年计划后,强大的内需,加上外部征服土地的广阔市场,就将有工业革命的可能。”
  王斗靠在椅上想了良久,他最后抽了口烟,将烟屁股熄灭在缸中,合上了书册,将之放入抽屉中。
  脚步声响起,是护卫营主将钟调阳轻轻的声音:“大将军。”
  王斗说道:“人都到齐了吗?”
  钟调阳道:“不论文职武职,已尽数在大堂中等候。”
  王斗略略吸了口气:“那走吧。”
  他说道:“该开始了。”
  他们走出公房,外面走廊上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护卫营战士,他们个个穿着鱼鳞铁甲,一动不动的肃立,只在王斗过来时,以无比崇敬的目光注视向他。
  他们进入议事大堂内,王斗转过屏风时,就见堂中满满的身影,都护府的文官武将,济济一堂。他们轻声说着话,声音混杂着,似乎各种各样的情绪在内中蔓延。
  当王斗身影出现时,他们皆尽看了过来,目光中满是激动、兴奋,还有紧张,很多人脸上甚至涨得通红。
  王斗微笑走向他们,所有人都簇拥过来,他们激动的道:“大将军。”
  “大将军。”
  “大将军。”
  他们呼唤着,他们说话声音越来越大,最后似乎汇成一片嗡嗡嗡的声响。
  王斗含笑看着他们,他轻声道:“都准备好了吗?”
  张贵吼道:“大将军,一切准备就绪。”
  温方亮道:“大将军,都准备好了。”
  韩朝道:“大将军,早已准备完毕。”
  众人道:“大将军,都准备好了。”
  笑容从脸上绽放,这一刻,王斗心神有些恍惚,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那么,发布动员.令吧,全民总动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