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大明嫡长子> 大明嫡长子 第517节

大明嫡长子 第517节

  “阁老,我们不上,其他人也会上的。”
  杨一清背着手,说道:“你都是一部尚书了,还这么急躁,这件事你再抢先,也有人比你还先。关键在于圣心属意于谁。而圣心属意,一在其人品格,二在所用何法,所以这件事不在于快,关键是要点到穴位上。
  陛下行事不能以常理度之,以往藩王之事鲜少追根究底,大多都是虎头蛇尾。可陛下也会如此么?谁也无法确定。你的办法说的轻了,点不到穴位,说得重了,也不合适,所以倒不如后来居上,看看其他人都怎么提,陛下圣意又在哪一处。”
  齐承遂听完恍然有所悟,“阁老之言,下官受教。”
  杨一清其实心里有个方向,皇帝要此事推迟,其实这本身就说明这次下手不会轻,要不然何必顾忌清理屯田的事?
  但那真就是大事了,他也没有很大的把握。
  “不过说来奇怪。”齐承遂嘀咕一句。
  “什么?”
  “清理军屯是何等重要之事,其涉及人数众多,又都是军中将校,真要有个定论,仅是推迟的几个月又怎么能做到?”
  杨一清说:“也不尽然,宣府总兵杨兴、蓟州总兵杨尚义、大同总兵石奉以及甘肃总兵,这都是陛下亲信,圣旨一到,谁敢不遵?”
  “喔!”齐承遂忽然想通了,“若总兵无碍!必是守备太监有所阻挠,所以陛下突然拿下刘瑾!”
  杨一清皱眉,如果掌兵的总兵和代表宫里的守备太监都能坚决执行圣旨,确实很难有谁再阻挡。
  否则如齐承遂所言,守备太监从中作梗,总兵还是会有些顾忌的。
  说句不好听的,这些太监都不知道和宫里怎么联系,万一表面配合清屯,实际上背地里暗中污蔑告状,在宁夏出了藩王造反之事、皇帝疑心加重的情况下,谁知道会不会出什么坏事?
  如果真是这样,杨一清就太钦佩了,皇帝真是太精明了。
  ……
  ……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司礼监。
  尤址已经开始掌权。
  他也是聪明人,放着刘瑾、马永成暂时不审,摆了一张椅子专门看着手底下的人写好急递,这是给各地的守备太监的。
  这是他做得第一件事。
  “圣上旨意,刘瑾侍君不诚,今已下狱。我,原司礼监秉笔太监尤址自今日起掌印……
  司礼监为皇上之司礼监,不论何人掌印,都以皇上为先。眼下宁夏反王眨眼而平,清理军屯大有进展,司礼监奉圣意,诫谕各边镇守备,自报所占军屯,如此过往不究,若仍心怀不轨者,则必惩之……”
  “尤公公,您看这样如何?”
  尤址把所有的急递都拿来一一的看,而且亲自指出其中用语的不当,一边改一边说:“咱们做太监的和当官不同,当官可以官官相护、报团取暖,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之时,就是皇上也不好过于随意处置,当太监则不同。你们的遣词用句还是过于轻了,似乎很害怕得罪他们?什么叫惩之?怎么惩?是罚些银子,还是流放砍头?”
  “那……”
  “写重一些!今日咱家就再教你们一招。宫里的生存之道,根在于皇上,刘瑾为人算是嚣张强势吧?他要用什么人,在哪里用,咱家可是一点儿都插不上手。而且,他还是府邸旧人,可那又如何?圣上一句话,顷刻间便化为虚无。你们可见有哪个官员为其鸣不平?
  再往回说一些,孝庙在时,李广风光无限,但也仅是瞬息之间,人就没了。
  所以记住,得罪外面那些人没什么要紧的,只要皇上满意,他们能怎么样?”
  而且现在应该害怕的是他们。
  刘瑾遽然去位,有些个人大概连觉都要睡不着了。
  “对了,添上一句,就说咱家奉旨调查刘瑾,让他们将自己所知的刘瑾罪事,如实上禀,将来咱家还可为他们到陛下面前请功。”
  这一招也是绝。
  一方面立威,告诉他们刘瑾的案子还在查,你们谁和他有旧的,最好老实点,再不听话,无非就是多砍一个脑袋的事。
  另外一方面也让他们和刘瑾决裂,毕竟掉脑袋的事,谁还管得了这么多。如此一来,他这个新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便可迅速涤清前任的影响力。
  那些名字他都记得清清楚楚,甘肃守备太监黎宁,大同守备太监王胜,宣府守备太监赵淙……
  “写好以后,天一亮便命人八百里加急送过去。”尤址伸了伸懒腰,这一夜他还没怎么睡,很累了,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咱家现在去会会刘公公。”
  刘瑾现在还没死,皇帝留下了他的命,正关着呢,即便是出于‘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心态,尤址也要去一趟的。
  “尤公公,还有一件事。”尤喜跟他提醒说。
  “什么事?”
  “便是醉仙楼,醉仙楼里的人都是以前刘瑾的,所以那些人都抓了,可这处地方,现在要怎么说?”
  “你怎会想到这个问题?”
  “不夜城寸土寸金,且是陛下所设,难道就封在那儿?”
  尤址眼睛一亮,有些满意,“知道了,你干得不错。”
  “谢公公夸奖。”
  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盛
  醉仙楼这处地方倒是出了大名了,天子在此留足,司礼监掌印太监在此留命,嘿,寻常人一听也觉得很有戏剧感。
  ‘天子不好女色,故而雷霆震怒,随即下令捉拿近侍!’
  这个故事,正正好好的印证了‘观众们’想要的剧情。
  奸宦拍马屁拍在马蹄上,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呐!
  不夜城闻香阁这座酒楼中,说书先生眉飞色舞,讲得那叫一个滔滔不绝。
  “刚有的事儿,这便出现在说书先生的口中,不愧是天子脚下。”讲话之人头戴方巾,身穿白衫,留着口子型胡须,颇有一番正气。
  他说完,背后的人像是听到熟悉的声音,跨过一桌来搭话,“真的是天赐兄!你这是刚刚回京?”
  “哎呀,廷实兄!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不曾想今日在此处遇到你!快快请坐!”
  两位老友相逢,恰又在此相遇,于是两桌并一桌,他们都是读书人模样,举止投足之间满是儒生味道。
  再桌子中间,则几道精美小菜,面前到了茶,茶香伴着热气而起,久久不曾散去。
  “天赐兄回京不往他处,就知道行至这闻香阁?”
  “哈哈,闻香阁内有香味,在下自然是闻香而来。”
  “饭香?”
  “是饭香,也不是饭香。”说话之人视线偏向说书人。
  这些文人骚客就是喜欢故弄玄虚,好在他说的话,对方听得懂。
  “不错,近来上下皆振奋,便是因为此。”
  “好!陛下一代贤君,仅此一事,也必可留名于万世!”
  此番情绪激动的人,名为李梦阳。
  便是与前阁老李东阳之只差了一个字的人。
  李梦阳字天赐,庆阳府安化县人,其人出身寒微,但从小便有文才,二十一岁时中陕西乡试第一,次年,也就是弘治七年中进士。
  因连丧父母,他回家丁忧守制,至弘治十一年出任户部主事。
  那个时候,外戚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怙宠横甚,人莫敢问。
  李梦阳却不畏权势,直言上书,写了有名的《应诏指陈疏》,
  张氏兄弟因而对其深恶痛绝,并多番陷害于他,好在当时还是太子的朱厚照尽心搭救,因而李梦阳才免于灾祸。
  后来李梦阳又再了解太子诸事,救命之恩加道德认同,使得他对朱厚照早已诚心拜服。
  朱厚照也是知道他的,也了解过历史上李梦阳和弘治年间两个外戚相斗的事。在他的印象中,李梦阳这个人文才很盛,官做得其实不大的。
  所以概念里更当他是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也没什么偏见,反正他们爱展示自己的文才就展示好了。
  只不过任用清流他一直很谨慎。
  所以要说李梦阳做官,从弘治十一年至今,他可以说是一路熬着。当了三年户部主事,又当过知县、当过知府同知、又回过头再当知县,而后当知府,如今期满回京,可以说基层经验丰富了。
  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皇帝朱厚照没太想过把文学家弄成多大的官,二来李梦阳这种文才很大的人,都是很有脾气个性的,他不是那种圆滑之人,经常性的也会得罪人。
  再有一个,李梦阳和李东阳关系不好。
  他们确实是师徒,最初李梦阳还很仰慕李东阳,李东阳《文后稿》中也称赞过李梦阳,说‘梦阳以文学为首解,登甲科,砥砺名行’。
  但后来他们因“康海事件”反目成仇。
  康海是弘治十五年的状元,与李梦阳以及王廷相等人合称“前七子”,这是文坛上的称号。
  李东阳则是茶陵诗派的领军人物。
  具体的事件无需详说,那是文人之间的龃龉,简单讲就是康海母亲去世不按惯例去请李东阳这个阁老、文坛领袖撰写碑铭传表,却请了李梦阳,李梦阳还答应了。
  所谓文人重名、争名,无非就是这些事。
  于是在官场上,李梦阳就吃苦头了。
  李东阳在刘健去位以后,当过一段时间的首辅,不是说李东阳故意为难他,是没有人会再推荐李梦阳,其他人也不会顾忌敢于得罪他。
  毕竟谁会为了他去得罪李东阳?
  李东阳自己也不会热脸贴冷屁股,特意提拔李梦阳,他只要不针对,问心无愧就行了。
  好在正德四年,李东阳已经去职近两年,李梦阳终于也能回京了。
  至于与他说话的这个人,名为边贡,字廷实,也是前七子之一。
  现在当的是太常寺丞这样的职位,主要掌宗庙礼仪,就是碰到什么特殊日子、到哪里祭祀,皇帝、大臣是什么礼仪这类事。
  太常寺最大的官是太常寺卿,至于太常寺丞么……小官、闲官、最早是从五品,后来改为正六品。
  所谓的这个“前七子”也就王廷相当得官大,没办法,人家是杨一清推荐保举,后来也赢得皇帝赏识。
  但真要论文才,李梦阳还是首屈一指,他精通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诗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即便和茶陵诗派的李东阳有些不快,李梦阳仍然在文坛上有一席之地,这本身就不容易。
  边贡确实也不知道李梦阳此番回京,他对于自己这位朋友的诗词文章还是极为钦佩的,说道:“天赐兄既已回京,怎可无人相迎?此事便由兄弟来做,三日后下帖邀请好友相聚,以为庆贺!”
  李梦阳则摇头,“与朝中正事相比,一个小小的李梦阳回京哪里值得庆贺?不过廷实兄说召集好友,这倒是个好事。有些人,我们也许久未见了,每每想起,我还是觉得当初我们几人在一起颂古论今最为畅快!”
  “天赐兄的意思是该为这说书先生之事庆贺?”
  “奸宦落马,人人称颂,难道不值得庆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