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明末英雄> 第602章 夏秋救灾(四)

第602章 夏秋救灾(四)

  张海等人跟随负责运输的“四十三团”在团部机构也携带有望远镜,从苏北到山东距离运河沿线和官道比较远的地方,就看到了不少从更远的地方上远远向西南而去的逃难的人群,而且这些人群见到甚至风闻到辎重的大队后就似乎如大队的匪盗一样离去,这出乎不少战士们的意料。不过好在对于这种情况刘洪涛及张海等人倒是从一些情报线上的线报上了解当地的一些民情了。
  “前不久北方各省不少地方叛乱起事,拉的都是当地的义务兵年轻人,卷进来的家庭几乎过半于当地的人口。而在这之后不久就遇到这样的天灾,不少人都觉得这是天罚。新朝各团这么规模浩大的行动,使当地的不少百姓都觉得我们这是要搞清乡报复,毕竟前年的戡乱作战时的血雨腥风还没有让人们忘记。”刘洪涛对身边的不少战士解释道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远处也有一群似是逃难的人群逼近了过来,人数大约千人上下的规模。虽然这当中有不少老弱,但青壮的比例似乎也过高了些,让人看起来像是心怀不轨的人群。不过四十三团负责辎重运输乃至护卫的人都没有把这些放在眼里。毕竟张海所在的这个运输团所配备的护卫营,战力标准足以压倒近万规模的骑兵或传统水准的几万步兵了。
  因此宋子悦只派了一个班的人骑着整个团队为数不多的马匹赶过去询问情况,负责领队的亲卫连战士见到那群人中领头的一名年轻人,觉得似乎有些眼熟,仔细观察后忽然询问道:“河外的星系最远有多少,第几个最亮?”
  这当然是亲卫连内部的一个暗语,而不是什么常识性的问答,第一个问题是验证哪个单位的密码,第二个则是确认身份。那有些脏兮兮的年轻人回到:“七千九百二十三亿六千二百五十四万里,第五个最亮。”
  这是负责去的亲卫连战士才终于释然:原来此人是张海身边最近负责内情报的核心弟子之一,田宾。
  “你不会直接动用我们队伍里的战士去当托吧?”张海见到田宾带着这么多人来的时候也笑着问道。
  “师傅说笑了,我们怎么可能那么动用队伍内的人去做这些事情。这些人都是我花了很大的工夫才最终说动的。九成以上是货真价实的百姓,而且来自整个山东不少地方。不过您也知道,能够下定决心赶于前来的也都只有这些年轻人了。”
  “他们的身份可都能证明?不会一户出多丁甚至雇佣多丁前来冒领吧?”张海问道。这次夏季非同寻常的救灾供应尽管有这从内到外广泛的明暗监督,可张海还是有些不太放心。论起怎样吃“唐僧肉”这全世界最世俗的社会可从来不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谎报灾情范围幅度到假借丢失被抢再到小一点儿范围内冒领或者故意亏称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我们的人都实现调查过,并取了一些人的指纹。”田宾知道队伍内的规矩,对张海说道。
  这些动员过来的人是做为一个“托儿”的作用,但又不能大部分以做假,以真实的“托儿”配合更为广泛的明暗宣传才能最大限度的起到消除北方百姓对队伍内怀疑的作用。
  因此这些从各地前来的人跟随张海所在的队伍一直到了徐州境内人烟耳目比较多的时候才展开了就地的钱粮分发,并在徐州附近停留几天,以造成更广泛的影响。
  这一影响广泛极大,不管家里有没有遭灾也不论遭灾的程度,十里八乡都有不少的百姓前来张海所在的四十三团这里打算领取些好处。亲卫连里有的战士本着张海的主旨及思想说道:“过于贪图便宜的人,我们不如设局严惩。不然,这涉及二三十万队伍内的人乃至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的民众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杜绝各种弊情。”
  张海也想到过如此,但转念却想到眼下正是要在北方的广大民众底层树立不一样顶层与底层关系的时候,现在就这样做,显然会弊大于利:“你们告诉那些前来的人:各回各乡各回各家,我们按规矩做就是了。京城的福利考核的时候,冒领的事情也是有的。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勤快一些而不是不把自己当主人犯官僚一样的毛病,问题就不难解决。”
  大规模的受灾如果不允许百姓逃荒,弄不好就会出严重问题,但为了在高标准的基础上建立新型顶层与底层关系,张海不得不冒这个险。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也像山东不少地方发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通告,并从队伍系统内派出了不少选讲解读通告的人:“除了水灾和疫病之外的旱灾与蝗灾,尽量避免逃荒外出,也只有这样负责分发粮食的人才能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救济。”
  然而这样的通告,起初却没有多少人会相信:自古以来普天之下哪儿听说过这样儿的事儿?要说官府开仓放粮或者设立专门的救济点奋发钱粮,这倒也不是没有过先例和可能。可不论做什么事情,从来没有说下层在家里等上层的人员像店家伙计一样亲自来送的道理。
  “我们要是在家里,真能就这么等到上面的人派来的差役亲自发送救济到村内每一户的户头?大概是什么时候?”一名徐州附近的少年在贴在村口的告示乃至宣讲员前郑重的问道。
  “徐州一带还不是山东境内,距离运河夏季的通航点又进,最迟不过一个月,最早可能就是最近两周内的事,一定送到。”负责宣讲的战士说道。
  这名被家里派来询问的少年回到村内把事情说了之后,有一定阅历的老人却都是不信:“我看这个事情还是这样办吧:外地讨饭收益能够好一些的孩子外加少量负责路上安全的年轻人还是去外面躲一躲比较好。我们留下来看看家里的收益能怎么样,否则着粮食真不好说能撑到一个月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