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明末英雄> 第298章 料敌从宽

第298章 料敌从宽

  平日里收集到的越来越多的奏报及考评信息让张海对队伍里的不少人也大致有了个了解,身边的小女孩们掌握的信息就更多了。这让张海觉得没有必要在各旅人事调整问题上再进行比较广泛的商议,而是在临近深秋十月的内部会议上直截了当的提出了自己的安排。
  “过去我们主力部队的战绩当然是辉煌的,我们以不过数千人的伤亡损失顶多不过几千人的牺牲就几乎打挎了明廷脊梁。不过从过去的战报乃至这些日子以来不少队伍中反应的情况来看:军中似乎有这样一种情绪:觉得我们的队伍已经天下无敌,征战天下的战事也已经临近尾声,而且随着队伍的扩充我们很少再像青州时那样面临兵力远远多于我们的敌人,无需再像以前那样认真训练。反应在考核成绩上,就是很多部队的老战士们的成绩这几个月来停滞在某一个水平线上没有进步。我早就已经告戒过大家:我们征战天下的决定性战役还没有展开。长城内外包括明军边军以及东虏在内还有将近三十万敌人,其中很大比例是马队不说,,我们过去所用的性能优良的长弓重箭其实就是来自于东虏。与关外东虏的决战才是我们真正要面临的考验。我不否认完成这一批的训练之后队伍的实力会进一步提升。即便是东虏击败我们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我却不希望今后我们将要展开的决战是一场没有必胜把握且伤亡代价严重的血战。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我很早就讲了,现在可能有的人忘了,在这十分必要的时候我觉得我有必要在重申一遍.”
  以少有的严肃语气对各部队的军事主官训话之后,张海就提出了新的人事任命。在战斗及平时的管训乃至生活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十五名营级军事主官被任命为包括新成立部队在内八个步兵旅的正副军事主官。只有刘洪涛仍然兼任步兵第二旅的旅长职务。甚至连派两级也有比较详细的调整情况。
  完成调整后,除近卫旅、直属队不变外:第三步兵旅旅长由石垒接任、第四步兵旅由马冲昊接任、第五步兵旅由杨波接任、第六步兵旅由王新盟负责。这六个准备做为第一梯队的主力旅之外,第七步兵旅由王永负责,第八步兵旅由高海量负责。
  在列举人事任命的同时,考核成绩与实战情况的一些资料张海也没有避讳,做为理由公之于众。
  “大家有什么意见没有?”做为以防万一的一个规矩,张海最终还是问道。
  张万勇与李峰的心中当然有些不快,但更多的还是一种警觉:刘洪涛依然受到重用,同自己形成鲜明的对比,是不是以前的什么事情暴露了?
  皇城南面的训练场上,暂时没有批量装备新型枪械的战士们苦练着抛射的技艺。以往的时候弓箭火力是同装好弹药的臼铳能够相提并论甚至有所超出的兵器,但是随着精制的燧发排枪准备普及,野战中直射杀伤敌人的重任便由新型的枪炮火器基本替代了。而弓箭成了以前队伍中火枪的角色:在整个火力体系中担任辅助职能。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辅助智能:如果敌人依托堑壕来抵挡我军,我军枪铳不能命中,火炮也难以一时发挥效果,诸如此类特殊的情况下弓箭成为主要消灭敌人的利器也说不定。”张海在巡视的时候对战士们说道。
  以前的时候张海曾经认为一百五十克左右的重箭抛射就已经足够应付敌人了,但经过测试和对比才发现这样的抛射出去的箭支在末端却无法保证有效杀伤一些拥有精良铠甲或者包铁棉甲套锁子甲的对手。因此开始广泛装备以前只有张海用过的“六两重箭”这箭如同儿童用的标枪一般重达近二百克左右,同一寸口径的铅弹重量差不多,需要用拉力包线非常优良的一石二斗弓发射出去才能抛射到合乎射程要求的一百二十步远。其箭支的二百三十焦尔初动能几乎接近三石力大小的神臂弩才能具备的威力。也只有这样威力的箭支抛射之下才才对一些披了锁子甲加包铁棉价的“双甲目标”构成了有效的杀伤效能。接近某些投石索抛出的铅弹一般动量的重箭往往在无法击破防御目标的情况也能带来相当的钝杀伤效果。
  但这样一来,即便是为数不过三千人左右经过一年以上刻苦力量训练的老战士也仅仅能做到每分钟五次左右有射准要求的放箭。
  “东虏的装备水平真的如此强悍么?即便是我们的队伍,也做不到每人双甲啊!”就连刘洪涛也不由的有些怀疑。
  “我们看不上敌人那些包铁棉甲乃至锁甲而已。用精制的全身甲在重量更轻的情况下拥有类似的防护效能。我们的火器战术决定了需要负担很多火器,而东虏没有这个顾虑。六七十斤的战斗负载极限他们可以完全用在一两件简单的冷兵器加铠甲上面。”张海接着说道:“二十多年前东虏就已经拥有完善的资源建立了四个旗,如果我们拥有二十年的时间会怎样?即便兵工资源相比在青州的时候也有所不足,这么长的时间内同样可以积累其丰富的战备物资。何况这数年来的征战我们在缴获了京师的不少资料后大致算了算:后金起兵不到七年时间,只算击毙不算俘虏的明廷总兵和副总兵多达十数个,参将多达三十余个,估计被消灭的部队至少也在二十万以上。这其中很多还是抽出的精锐,不同于我们在青州外围遇到的那些。累计缴获二十万大军所需要的马匹及铠甲,加上他们自己的所掌握的资源、以及今后有可能通过压服蒙古朝鲜有可能掌握的资源,其战争潜力绝不可小视。”
  对于东虏的实力究竟如何至今队伍上也少有什么有价值的情报,同东虏交手过的极少数明军俘虏那里往往也只有残缺不全信息。而张海在前世所听闻过的最大上限:后金极有可能在天命年间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十余万丁口全部一人一马,主力部队一人双马,到了入关后能是一人三马为常态。如果只靠步兵为主体的队伍,那么首先萨尔浒之战时的机动战就完全解释不清。而在铠甲方面所知的信息上限是:在天命年间后期,建州就已经做到了拥有六万以上的明铁甲及八万包铁暗甲在内的十四万铁甲,主力旗队几乎人人都能做到一人双甲,而根本不是什么只有两万披甲。现在的时间尚早已一些,建奴还没有在入关后掠夺山东一带的不少工匠,但是按照料敌从宽来估计,所谓的“披甲”恐怕就是一人双甲了。
  “这东虏真要有这样的实力,那浑河一战是怎么打的?就明军那大多数鸟枪而言,其中从民间所制的合格品也不可能在五六十步的距离上有效的威胁双铁甲的目标。我们的枪弹是同等能量下口径更小的黄金弹才勉强做到在六十步内威胁这种目标。”独立近卫部队精战连的宋子悦也不由的有些疑问。
  “浑河一战川浙精兵参战多达万人,而即便按照明军自己这边儿的一些传闻才是杀伤后金几千到数千,而实际上这一战后金只损失四名军官,战亡不过几百加上负伤伤亡千余,战斗力表现远强于秦良玉手下那些人也极有可能。哪怕按照军官损失数的伤亡猜测并不靠谱。我们对敌人战斗力的估计也必须建立在高估的基础上。”张海依据后世所记忆的一些零散信息回道。
  短短一两年左右训练即便十分严格,仅就准确而言在抛射技术上这些老战士们也难以达到鼎盛时期英格兰长弓手的水平。不过在拥有大量物质资源及箭矢供应的训练展开后,针对一百二十步距离上两丈纵深范围的城头或队列靶目标的抛射已经逐渐能够达标。
  “队伍上的训练看起来与奏报中的大提不差,随我去别的地方看看去吧!”张海忽然对身边的宋子悦、刘洪涛、张垒几个人说道。
  张海自信以自己的武力,对付那种并不算十分精锐的乡勇民团在拥有齐全装具的情况下即便是千人也有抗衡的把握。但是为了万全起见还是选择带三个人一起出行。如果再多,那似乎就显得的有些扎眼了。
  身处如今的位置,微服私访不像历史上的君王那样受到诸多牵绊和顾虑,当然也不可能如某些影视一样随意,必要的人还是要叮嘱道的。不然哪怕是自己短暂时间内的失踪恐怕也会引起队伍上的人心不安与恐慌。
  柳香以及张海身边的李千兰等孩子们得到张海要出城私访,时间还极有可能超过一昼夜的时候自是十分忧虑。不过这些亲近的人也大多知道张海的性子,没有将这件事过于张扬多加阻拦。
  准备好一些用于自卫的兵甲器具及急救的良药,不少便于携带的金银通货后,张海及三名负责亲卫的弟子便在皇城东套了便装在下午临近城门关闭人也比较稀少的时候出了城东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