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至于村和村之间的交通要道,历朝历代都是不管的,全靠百姓们自己筹钱自己修建,到现在,除了地理原因无法修道路的村外,其他村修的路大部分都可以过一辆马车了,正常外出问题不大。
  她担心的是省道和县道年久失修,还有一些急需修桥的地方,所以从天福二年开始她就陆陆续续拨钱给各省,让各省在各自辖区内维护翻修一下省道和县道,至于急需修桥的地方,由地方先上报,然后再由工部派人核实,确实有必要修桥且现有技术能修的话就由工部主持修建。
  除了陆路交通以外,华朝的水上交通也很发达,北江、南江和它们的之流几乎覆盖了整个华朝,除了湍急不利于航行的上游,下游经过历朝历代的开发,尤其是渠朝修建了联通北江和南江的大运河之后,水路就覆盖了整个华朝东部。
  极大的促进了东北和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也方便了东北、东南粮食、物资运往繁都,繁都粮仓现在已经是满满当当,各地储备粮仓也都十有六满,西南的水利、全国的官道和修建新桥,这些就是她这几年与民休养生息的成绩。
  早在木长青谈到钱的时候,元直木就猜到陛下十有八九会询问自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慌不忙的出列行礼道:“启禀陛下,近来由于《串告令》的实施,我部事务繁多人手不足,会尽快拨付工部剩余款项,快则半月,迟则月余”。
  “甚好,新农具推广情况怎么样了?”石忞很关心新农具的推广,生怕户部不尽力,今年农耕时节之前不能完成全国推广。
  谷运筹、齐铭、文渊等在场官员早在陛下去皇田试用新农具的当天就听说了陛下改良农具的事情,无不惊讶,但惊讶过后也就释然了,他们从来没完全懂过陛下,就连当过她老师的谷运筹、齐铭等也不敢说完全了解陛下。
  但陛下审时度势,又爱学习的特点倒是公认的,武宗时得势该怎样,先帝穆宗时失势该怎样,她都做的很好就是证明,比起同龄孩子的好玩,她却更喜欢学习看书,有时候问的问题连他们当老师的答不上来。
  改革行文制度,改革赋税制度,创造了标点符号、活字印刷,废除严刑和避讳等,哪一样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聪明沉着如谷运筹,有时候都会忍不住感叹陛下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咋就这么有点子。
  而且陛下是少年登基,临危受命,能把眼看就要山河破碎的华朝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成了现在的样子,非大意力、大能者不可谓,被打击多了,也就习惯了,所以别说陛下改良了一下农具,就是以后做出更惊世骇俗的,他们也都不会奇怪,只是会忍不住惊讶而已。
  元直木大致汇报了一下新农具推广情况,并保证农耕时节之前,全国除了偏远的地区之外,其他地方都能完成推广使用,石忞闻言这才放了心,两个月不到,能推广到大部分地区,已经很不错了。
  “朕决定今年继续劝课农桑,并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凡今年内开垦的荒地皆归开荒者所有,所开垦的荒地免交三年赋税,服兵役不能开荒者回乡第一年按今年执行,此事由内阁和户部拿出方案,户部具体实施”土地兼并虽然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抑制,但是没田没土的人也任然有不少。
  华朝的山川湖泊虽然名义上都是皇帝的,但实际上却是附近百姓的,只要百姓勤劳,入山砍柴,下河扑鱼,砍到的扑到的都是他们的,拿去卖还是留着自己用,全凭他们做主,但烧山和往水源投毒都是重罪,矿产资源和开垦荒地也有明确规定。
  一旦发现矿产必须第一时间报官府,隐瞒、私藏被发现者轻则流放重则杀头,以前铸钱权在地方,还有人冒死发财,现在铸钱权收归朝廷,私铸钱也是死罪,加上告发有奖励,必死之局打击了不少此类违法犯罪,近一年发现的矿产是之前几年的总和还多。
  开垦荒地的话更严格,无论是勋贵、士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准私自开垦荒地,一经发现没收全部财产,□□十年以上,举报有奖励,所以就算百姓勤劳有开荒的心,没有朝廷的允许,也不敢开荒,代价太大。
  华朝自立国以来,凡有志君主都会拿一年来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开的多少是多少,而且也免三年赋税,今年有了推广的新农具,正是开荒好时机啊,她自然不会错过。
  农耕经济时代,只有让天下的百姓都有事做有田耕,把他们绑在田里,她这个皇帝才坐的稳,纵观历朝历代□□和起义得以扩大,无不是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大部分农民失地,被人一蛊惑就揭竿而起,真的很好哄。
  所以这几年她不遗余力的抑制土地兼并,办大案子办官员,修改赋税制度,包括最近实施的《串告令》和即将颁布的开垦荒地政策都是具体措施。
  听政一直进行了一个时辰才结束,她刚出正殿路关初就来报说宣常乐求见,人已经在静心宫外等了大半个时辰,手里还拿着圣旨。
  “宣她到文书殿”她说完就去了文书殿,在去的路上想起了昨天下午和步千雪她们一起游园的惬意,最后还去凌波湖中心的正心殿一起用了下午茶,好不热闹。
  每次闲暇的时候,她都会有想当昏君的冲动,全凭自己的喜好来,只有多想想远在繁都的皇奶奶、母后和自己的寿命之忧,才能压制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