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皇兄何故造反?> 皇兄何故造反? 第639节

皇兄何故造反? 第639节

  “范址兄倒也不必如此着急,其实话说回来,之前的时候,襄陵王叔父倒也未必是不知你在京中的苦处,只不过,那襄王在宗室中素有威望,而且是天子亲叔,太宗所封亲王,地位颇高,所以不好得罪,只能让你忍一时风平浪静而已。”
  不错,其实说白了,这次襄王的举动,并非是无缘无故。
  那日镇南王进宫商议婚事,给天子打了保证,要扳倒襄王,回来之后便开始着手。
  最主要的手段,其实就是扇动宗学子弟对襄王的不满,让宗学中不断的出现各种事端,进一步激化矛盾。
  这中间的种种冲突,很多都是朱音埑负责引导的,所以他自然清楚的很,其中就包括,暗示一众宗学子弟,跟家里写信告状。
  当然,作为被“针对”的最严重的朱范址,自然也没少跟家里写信诉苦,只不过,他老爹襄陵王是个老持稳重的人,每次回信都叫他不要闹事,好好读书,让朱范址憋屈的很。
  果不其然,听了这话,朱范址坐在椅子上,又有些泄气,道。
  “那怎么办,父王的性格,肯定还是让我继续忍下去,可是,出了这样的事,襄王那个老混蛋,以后肯定要给我穿小鞋,我以后的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倒是一旁的朱成鍊,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旋即,他皱眉看了看朱范址没出息的样子,有些恨铁不成钢,道。
  “你怎么脑子就转不过来弯呢?襄王是个亲王,又是天子皇叔,所以你爹不敢得罪他,可如今,他大闹丧仪,已经恶了陛下,陛下必不会因他的是皇叔就刻意回护他,至于身份,你家就没有敢得罪他的人吗?”
  “一个亲王而已,说的跟谁家没有一样!”
  应该说,这话也就只有像朱成鍊这种天潢贵胃的宗亲才能这么轻飘飘的说出来。
  然而,他这番话,也的确点醒了朱范址,让他顿时来了精神,道。
  “不错,就是一个亲王而已,猖狂什么,父王不肯得罪他,我就给堂哥写信,让他给我撑腰!”
  朱范址所说的堂哥,指的是如今的韩王朱范圯。
  襄陵王朱冲秋,也就是朱范址的亲爹,是初代韩王朱松的嫡二子,而如今的韩王朱范圯,是他的侄儿。
  所以说,朱成鍊说的是实话,同为太祖子孙,往上倒三代,谁家还没有个亲王爵位了!
  眼见朱范址终于明白过来,朱成鍊继续补充道。
  “不过话说回来,你那堂兄固然地位尊崇,有韩王之位,但是,毕竟和你同辈,而且年纪也不算大,说话未必有那么大的份量。”
  “要我说,不仅是你,咱们宗学的各家子弟,也都该找找自家能说得上话的人,只要各府肯一起弹劾襄王,别说他这次真的做的过分,就是没做错,也能给他拉下马来!”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说起纠结小弟这种事,朱范址顿时来了劲。
  他在宗学里头,别的不说,号召力杠杠的,不然的话,大闹十王府这种事,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跟在他后头摇旗呐喊。
  如今,不过是再写几封信给自家的祖父,爹爹喊冤诉苦,可比去闹事要容易多了。
  “不过……”
  看着朱范址的样子,朱成鍊却并没有像他那么激动,而是依旧皱着眉头,转身望着朱音埑,开口道。
  “音埑,这就是你想的法子吗?倒是不错,但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朱成鍊很清楚此举的作用何在,其实就是扇动诸王给朝廷施压而已,就算是需要代王一系的相助,但是,他也不过是诸多藩王中的一个而已,何来的“最关键”?
  闻言,朱音埑叹了口气,轻声开口道。
  “成錬兄,你要明白,陛下虽有意回护我和父王,但是,圣旨已下,此事已然尘埃落定,诸王即便弹劾襄王,也改变不了我父子二人出京归藩的结局……”
  这发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朱成鍊和朱范址二人头上,顿时让他们冷静下来。
  是啊,圣旨已下,天子金口玉言,此事已成定局!
  就算是诸王来信反对,再闹起来,无非也就是对襄王名誉有所损伤,或许到时候,天子为了平息众怒,会给襄王一些责罚,但是,大宗正一职是不会收回的,朝令夕改的事情,朝廷是不会做的。
  更不要提对镇南王父子的处罚,一个月的时间,最多也就是能够撑到诸位的书信来京。
  但是,就算是到了京师,朝廷商议还需要一段时间,等商议出结果来,朱音埑父子早就离开京师了。
  原本,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扭转乾坤的好办法,但是,闹了半天,却好像又说明都没有改变,这不由让两个少年感到一阵灰心。
  末了,还是朱范址犹豫着开口,道。
  “音埑,既然你能看得出来,陛下是在帮你们,那能不能上个本,延长一段时日,多在京中留两个月,说不定到时候,就有转机了嗯?”
  然而,朱音埑却摇了摇头,道。
  “恐怕不行,陛下之所以让我父子二人出京,除了是为了息事宁人,更重要的一点,也是在保护我们。”
  “你们别忘了,那天襄王闹事的时候,在府外说了些什么,虽然都是胡说八道,但是,耐不住坊间总有许多愚夫愚妇,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这股舆情也不可小觑。”
  “朝野上下,这次没有人站出来为我和父王说话,只怕也有此中原因,这个时候,陛下让我父子离京,不止是在责罚我们,也是为了击破流言,所以,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便让我们继续留在京城的话,坊间的流言必定会愈演愈烈,不仅会议论我父子二人,也会对陛下的声名有损。”
  “那怎么办?”
  朱范址靠在椅背上,样子有些颓唐,道。
  “难不成,我们这么多人,就奈何不了一个襄王了吗?”
  “当然不是!”
  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朱音埑却斩钉截铁,顿了顿,他抬起头,看着对面的两人,再次开口道。
  “襄王的护身符,无非是长久以来的贤名,还有天子皇叔的身份,如今,他恶了天子,有诸王的来信弹劾,他的贤名也不复存在,那么接下来,只需要有个由头,便可将他扳倒。”
  “岷王府外的那桩事,和十王府外的事已经被联系在了一起,陛下对此已做处置,大宗正之位,便是为了解决这两件事,既然如此,我等便不在这两件事上做文章便是。”
  “可是,他襄王就藩这么多年,就真的毫无错处吗?”
  这话已经说的够明白了,不过……
  这一回,是朱范址迟疑着问道。
  “话是这么说,可是音埑,你也知道,襄王毕竟是亲王,寻常的错处,只怕奈何不了他吧……”
  “所以我才说,能不能扳倒襄王,关键在于成錬兄!”
  朱范址的话没说完,朱音埑就打断了他,说着,他将目光移到了朱成鍊的身上,深吸了一口气,道。
  “成錬兄,我没记错的话,代王府应该是建在……大同城吧?”
  第756章 高明的猎手
  太祖皇帝当初大封诸子为王,以为藩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十三塞王,立藩于边境,其地位权势,都殊异于其他诸王。
  但也正因如此,这些塞王,在后来削藩的时候也首当其冲。
  这十三塞王,按照初封时的顺序,分别为秦王,晋王,燕王,齐王,代王,肃王,辽王,庆王,宁王,谷王,韩王,沈王,安王。
  但是到了如今,仍然还在边境立藩的,已经寥寥无几了。
  燕王一系靖难入京,成为帝系,齐王一系和谷王一系,因在永乐年间,有阴图谋逆之心,被除封国,子孙后代被废为庶人,安王一系,则是因无后而除封国。
  剩下的几个,肃王,辽王,韩王,沈王,宁王都在永乐年间相继内迁,失去了塞王的身份,如今仍在边境立藩的,除了老牌的秦王,晋王,就是代王,庆王这两个了。
  而这最后的四位塞王当中,秦王镇西安,晋王镇太原,虽是塞王,但是在太宗迁都之后,这两处其实也算是内地了。
  只有代王和庆王,一个在大同,一个在宁夏镇城,不过,有一点区别就是,庆王虽然封地在镇城,但是,因为镇城“卑湿,水泉恶”,所以庆王一系长久居于韦州,直到建文三年,才不情不愿的到了镇城就藩。
  所以满打满算下来,真正从始至终一直呆在边境的塞王,到了如今,也就只剩下代王一系了!
  作为宗室子弟,虽然是在京读书,但是,多多少少,还是会触及到朝政,譬如说,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整饬军屯!
  毫无疑问,这个时候,朱音埑提起大同城,用意便在于此。
  “音埑你是想,将襄王在边境的那些私田,都抖落出来?”
  从入府之后第一次,朱成鍊的口气当中,带着几分踌躇。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朱成鍊固然下了大决心,要替已逝的老岷王讨回公道,但是,军屯一事,干系重大,着实不是能随随便便的掺和的。
  倒不是说些许私田,能够将这些宗室藩王们怎么样,而是,这件事情牵涉的人太多了。
  大明传承至今,册封的亲王有不下二十个,郡王更是有上百个,至于底下的镇国将军,奉国将军没有三千,也有一千,如此庞大的数量,事实上已经给朝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所以实际上,大约从宣宗年间开始,很多宗室的俸禄就已经领不齐了,当然,即便是不齐的状况下,依旧是一大笔钱粮,足以支撑宗室奢华的日用。
  但是别忘了,如今的这些藩王郡王们,有不少都是从永乐年间过来的,他们见过父辈的排场和威势,自然不会满足于区区俸禄。
  可是,在太宗,宣宗两朝严苛的宗室条令之下,诸王被限制的死死的,不能经商,不能授官,不能参与朝务,想要弄钱,就只能把主意打到了田地上头。
  内地的田亩有限,且大多有主,侵占的多了,会惹得朝廷不满,而且也影响地方官的政绩,容易惹出一大堆的麻烦事,所以,很快诸王就盯上上边塞的军屯。
  尤其是那些私垦田,不在户部登记造册,不纳税赋,只要拿到手里,每年的收成就全是自己的。
  而且,这些私垦田来源并不合法,所以,最怕的就是朝廷核查,但是,有诸王的旗号在,地方官根本就不敢查这些私垦田。
  于是,边境的将领们一边挪用军士开垦私田,一边将一部分的田产“送”给诸王,并替诸王耕种,这些王爷们,每年只需要派上几个人过去收钱就可以了,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即便是被查出来了,这种程度的罪名,对于诸王来说,也不过是不痛不痒的申斥而已,完全没有压力。
  因此,在侵占军屯这件事情上,一众宗室甚至要比勋贵占据的份额还大。
  这也正是让朱成鍊犹豫不决的地方。
  朱音埑的办法,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段时间以来,朝廷上下整饬军屯的力度,他们虽然不甚了解,但是也略有耳闻。
  尤其是杨洪和任礼的事情出了以后,朝廷上下都感受到了天子整饬军屯的决心。
  代王府在大同城数十年,虽然已经被剥离了军政大权,但是,要论对附近军屯归属的掌握,那肯定是门清儿。
  所以,朱成鍊很清楚,襄王在其中占据了多大的份额,甚至于,只要代王府愿意,详细的买卖记录,田契地契保人之类的证据,都能弄的清清楚楚。
  用这件事情来拿捏襄王,必然是一打一个准。
  诚然,有仁宗子嗣,天子皇叔的身份在,襄王不可能受到什么太严厉的责罚,但是,要将他灰头土脸的赶回封地去,却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个头一起,想要收可就不好收了!
  有些事情,就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别的不说,襄王的底儿要是被抖落出来,那么,代王府的底儿必然也就保不住了。
  还不止如此,侵占军屯,牵涉到各家王府,代王府这么一冒头,万一被天子借机敲打其他诸王,便等于是代王府得罪了一大群宗室。
  朱成鍊不怕得罪人,他自己受什么样的责罚都无所谓,但是,他身后毕竟是家族,这种会牵扯整个家族卷入风波的事,他必须要慎之又慎。
  不过,在朱成鍊复杂的眼神当中,朱音埑还是点了点头,道。
  “成錬兄,我知道,这件事情很难办,我也明白,这会牵扯到整个代王府,但是……”
  说着话,朱音埑的脸上闪过一丝痛苦和惭愧,低声道。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