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皇兄何故造反?> 皇兄何故造反? 第141节

皇兄何故造反? 第141节

  他感觉自己有点肝疼!
  他是做了什么孽才摊上这么个苦差事哟……
  感觉到天子终于注意到了他,沈尚书俯首道。
  “皇上容禀,按照您和张侍郎方才所说,征调民夫三万,工匠八千,再加上建城的材料,臣粗略估算,大约需要五十万两左右,若再加上战后抚恤,赏赐所用的银两,国库恐怕难以支撑,还请皇上三思。”
  此处四下无人,沈翼也不用讲什么面子不面子的,直接了当的,就开始跟天子哭穷……
  第168章 沈先生发牢骚
  虽然如今已经入冬,但是武英殿当中的地龙烧的很旺,整个大殿暖烘烘的,感觉不到半点的寒冷。
  然而此刻,再暖的炉子,也温暖不了沈翼这颗拔凉拔凉的心。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从他被提拔为户部尚书以来,兵部要整备城防,各地大军要军械粮草,银子哗哗的往外跑。
  沈尚书这个当家人,着实是觉得,这户部简直不是人干的活。
  到处都有人找他要钱不说,偏还有一个瞎大方的皇上。
  前段时间,局势紧张,该花银子的地方,都是兵事。
  涉及到城防布置,大军调动这些事情,沈尚书并不精通,加之局势危急,自然是尽力配合。
  但是现在,他觉得有必要好好的跟天子理论一番,必须要好好遏制一下,天子这个乱花银子的坏毛病。
  “皇上,恕臣直言,自也先大举进攻以来,朝廷银两靡耗已经十分严重,各处城防加固,民壮征集,粮草辎重,军械甲胄,棉衣,户部支出银两,已不下一百五十万。”
  沈尚书索性开始一笔笔的跟天子算起帐。
  “此战当中,倒马关战死官军,陛下已下令加倍抚恤,其余战死官军,陛下又要从厚,若加上土木之役当中,战损的十余万官军,单是抚恤一项,便要近百万两。”
  “除此之外,重修城防,再建倒马关,征调工匠,民壮,采购材料,亦需要数十万两。”
  “单是这两笔,就要掏空国库三分之一的底子。”
  “还有西南苗乱……”
  看着沈老头掰着指头开始算,朱祁钰感到一阵哭笑不得,摆了摆手,道。
  “好了好了,沈卿你怎么说,也是七卿之一,这一笔笔帐算的,跟朕是个败家子一样。”
  沈尚书的那副表情明显是,您自我认知还挺清晰的。
  不过话肯定是不能这么说的,沈翼拱了拱手,闷声道。
  “臣不敢,不过如实禀奏而已。”
  略停了停,沈翼忍不住又道。
  “陛下,臣情知陛下心存社稷,体恤将士百姓,但是朝廷连年大战,国库已然空虚不足,所谓事有轻重缓急,朝廷还需运转,银子得省着点花。”
  此处四下无人,朱祁钰也没有端着在外的架子。
  沈翼一向稳重周到,似今天这样唠唠叨叨发牢骚的样子,还真是不多见。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来,这些日子,他这个户部尚书,怕是当得也不容易的很。
  贴心的命一旁的内侍给沈尚书续了杯茶,朱祁钰开口问道。
  “那沈先生以为,如今局面,何事为重,何事为轻,何事为急,何事为缓呢?”
  一句话问的沈翼立刻停下了唠叨。
  抬头望着天子虚心好学的目光,沈翼本能的察觉到,这个时候不能随便开口。
  毕竟是在官场沉浮数十年的人,沈翼此刻已经从刚刚略带不满的情绪当中迅速挣脱出来,冷静的分析起现在的局面。
  做官做到他这等地步,基本上不会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他刚才虽然是借不满在跟皇帝发牢骚,但是实际上也在掌握着个中的分寸。
  做臣子的,有时候就得流露出一点“真性情”,而且得让天子知道自己的辛苦。
  沈尚书刚刚做的就是这样。
  很明显,天子并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通过这种方式,让他和天子的距离拉近了不少。
  至少从称呼上,已经从大众化的沈卿,悄然变成了带着几分亲近的沈先生。
  这个称呼,如果不是皇帝的老师,那么就只有在亲近的侍从之臣身上才会叫。
  然而沈翼只是心中略得意了片刻,就明智的没有继续开口。
  因为天子提的这个问题,既好回答,又不好回答。
  轻重缓急,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考量。
  若是寻常时候,沈翼或许大而化之的说一番话,也能够过关,但是他直觉到,今天不一样。
  天子虽然表情亲近,但是他隐约有种感觉,这句话如果说的不妥,自己前头的工夫,只怕都要白费了。
  沉吟了足足半盏茶的时间,沈翼才开口道。
  “皇上,臣以为,如今当办的几件事情当中,加固各处城防为重,修复倒马关为轻,抚恤战死者为急,匠户改制一事为缓,此外,休养生息,充裕国库,既为急,亦为重。”
  朱祁钰挑了挑眉,他刚刚的确心存了考校之意。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土木之役之后,也先大军虎视眈眈,朝廷上下自然是以兵事为主。
  但是如今大战已结,自然当内修政务。
  朝廷经此一役,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勋戚武将这边,边将懈怠,武备废弛,勋贵腐朽,兵员损失惨重。
  文臣这边也没好多少,打压勋贵,趁机勾连,邀直买名,相互攻讦。
  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被大战所掩盖,但是这一结束,亟待处置的事务就纷至沓来。
  然而对于朱祁钰来说,这么多的问题当中。
  最重要,也最核心的,就是财政问题!
  国家的财政,是整个国家的命脉,说得再直白点,不管是要整饬武备,还是肃清官场,再或者是休养生息,都需要的是大把的银子。
  所以虽然问题很多,但是朱祁钰接下来一段时间,会费最大精力去做的,就是财政的问题。
  那么理所当然的,朱祁钰必须要知道,作为户部的主官,沈翼在很多朝政大方向上的主张如何。
  应该说,沈翼的直觉相当的灵敏。
  事实上,朱祁钰现在开口问,也不过是恰逢其会,顺势而为。
  但是沈翼却能敏锐的察觉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意义。
  并且,还给出了一个,让朱祁钰相对满意的回答。
  微微点了点头,朱祁钰的脸上浮起一丝笑容,开口道。
  “朕还以为,沈先生会说,加固各处城防为急,修复倒马关为重,抚恤战死者为轻,匠户改制一事为缓。”
  看见天子的表情,沈翼心中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这一关算是过了。
  如果沈翼没有仔细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顺水推舟的回答的话,的确应该是这个回答。
  毕竟,刚刚他们商议了这么久,全都是在围绕着加固城防和重设倒马关这两件事情,再接着是匠户改制,至于抚恤战死者,则是提都没提。
  所以若是换了一个人,恐怕会下意识的,就把城防和倒马关两件事情摆到重要的位置上,而把其他的事情往后推。
  但是沈翼既然意识到了这句问话隐含深意,自然不会那么轻率的回答。
  事实也证明,他的谨慎是正确的!
  不过到此为止,事情显然没有结束,因为紧接着,天子便继续开口询问。
  “先生既然如此排序,可否向朕解释一下,为何在先生心中加固城防为重,建新城为轻,抚恤战死者为急,匠户改制为缓?”
  第169章 被逼急了的户部
  沈翼的这个答案,既然是深思熟虑说出来的,自然也就预料到,天子会揪着这个问题深究下去。
  整了整衣衫,沈翼一改方才的放松之态,长长一拜,肃然道。
  “臣虽不擅兵事,但是得益于这段时日,配合于尚书,负责大军后勤调动,对于边境局势,也略有心得。”
  “此战,也先损失惨重,脱脱不花虽实力尚存,但是二者必然相斗,因此短时间内,恐怕再难有大军扰边。”
  “倒马关虽重要,但毕竟是内三关,位于边防线之内,一时之间,不会有危险,因此重修倒马关之事,虽重不急!”
  朱祁钰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面上却没什么表现,而是反问道。
  “照此所言,也先和脱脱不花必有一战,那么草原内乱之下,不会再有大军扰边,那为何先生又说,加固各处隘口城防为重呢?”
  沈翼低头沉吟片刻,便拱手道。
  “固然,草原内乱必有一战,但是这不代表,我大明边境便会平安。”
  “草原各部,往往分散而居,和攻打我大明不同,也先和脱脱不花即便开战,也是瓦剌和鞑靼之间大战,绝不至于召集蒙古各部所有的兵力,这些部落也未必会出兵。”
  “前番,我边军为骚扰也先大军,轮番劫掠草原部族,实是趁其青壮不在,如今也先大军回归草原,这些部族必然会重新回来劫掠,既为报仇,也为能够顺利过冬。”
  “因此,加固各处城防,尤其是沿边关隘,不仅为重,而且要快。”
  眼见天子的神色越来越和煦,沈翼也渐渐放开了胆子,灌了口茶水,继续道。
  “除此之外,我大军此战虽胜,但损失不轻,为了让边军更能有信心继续守好边防,大军抚恤及赏赐,亦不可耽搁,不仅要从厚,而且要保证最快的发到边军的手中。”
  “至于匠户改制一事,此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需徐徐图之,方能功成,此臣之浅见也,请陛下思之。”
  朱祁钰点了点头。
  草原上本就是各个部族各自为政,既然大战结束,那么他们必然会恢复原来的本性,越过边境,小股成群的前来劫掠。
  而且有了前面明军劫掠部族的事情,这种情况必然会变本加厉。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