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1852铁血中华> 第314章 狼来了(三)

第314章 狼来了(三)

  北海舰队通过对马海峡的时候并没有像以前那样选择在夜里通过,那时候韦泽非常担心军舰外形被英国人抄袭走,凭白让英国海军增添战斗力。在战斗即将开始的现在,英国人不仅能清楚的看到中国新式军舰的外型,更能亲身体会到中国新式军舰的战斗力。既然任何掩盖都变得毫无意义,那还不如坦然的北上,让对手感受到中国人民海军并不惧怕英国皇家舰队的气魄。
  在对马海峡紧张游弋的日本军舰很快就发现了大摇大摆通过的中国人民海军,日本海军也只是和中国的青岛号打过一仗,那一战中日本明治政府军几艘军舰都被击沉,见过中国新式军舰的水兵们绝大多数都沉入了海底。幸存者对中国军舰的描述语焉不详,根据他们的证词画出的中国军舰极为怪异扭曲。日本海军包括英国顾问都无法想象那样的军舰到底是怎么发挥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现在日本海军清楚的看到了中国军舰的真容,战斗舰艇的修长舰体统统采取了灰色涂装,炮塔上蒙着军绿色的帆布炮衣。军舰前半部的高干舷采取了顶部收缩的梯形模式。船体中部有一个巨大的烟囱,此时舰队采取的是10节的经济航速,所以烟囱中喷出烟呈现出灰白色,偶尔才会有些黑烟夹杂其中。
  外型简洁明快的中国军舰带着一种从容到傲慢的态度,完全无视在远处旁观的日本军舰,通过了对马海峡,向着北方进发。日本军舰大概数了数中国海军的军舰数量,稍微尾随了一阵,就调头驶向港口。中国军舰虽然跑得很快,不过怎么都跑不过电报。此时的英国海军已经在津轻海峡集结,在中国舰队抵达津轻海峡之前,他们一定可以得到关于中国海军北上的消息。
  在函馆实施防御的中国派遣军司令周新华上校已经是师长,在英国皇家海军抵达新加坡之前,中国就答应了虾夷共和国的请求,增加了在虾夷共和国的派遣军。增加派遣军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明治政府均加快从政府到军队的训练速度。
  到1874年10月,虾夷共和国的总人口达到了300万。而1869年虾夷共和国刚成立的时候,政府控制的总人口不过五千而已。这600倍的暴增一方面是把当地阿伊努族纳入了统治范围,另一方面就得感谢明治政府的不懈努力。
  明治政府残酷对待北方奥陆地区,逼迫着奥陆地方上的大批百姓迁往虾夷共和国。奥陆地方上男男女女都接受过军事训练,这部分人撑起了虾夷共和国的骨干。这部分人的数量在30万左右。剩下的两百多万人则是日本的穷人。
  明治政府这些年横征暴敛,日本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根据那些拖家带口或者单身一人抵达虾夷共和国的百姓们所说,日本三岛不少地方都发生过宣传末日的宗教势力带领的百姓集体自杀事件。在现世的此岸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百姓们只能去宗教团体描述的来世彼岸寻找幸福。当然,更现实的讲,在明治政府与地方豪强的双重压榨之下,百姓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死亡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解脱。
  虾夷共和国在明治政府的压力下坚持了几年,这个共和国的事情开始在日本三岛流传起来。能分地,有工作,税收只收四成实物税。与七八成收入都要被剥削走的日本三岛一比,这里就是天堂一样的生活。人都不想死,如果抵达幸福彼岸代价仅仅是越过津轻海峡,而不是终结自己的生命,百姓们很容易就能做出自己的选择。
  大量人口进入虾夷共和国,这本是极大助力。可当下核心人员的数量不过占了整个国家的十分之一,这对于虾夷共和国的领导人来说更像是一场灾难。中国方面只能在政治上帮助虾夷共和国,从基层的组织建设,到整个的思想动员,思想教育。虾夷共和国从基层到上层都需要进行培训。虾夷共和国就请求中国派遣更多“部队”来帮忙。
  虾夷共和国有自己的情报网,英国大舰队抵达日本的消息也传到了虾夷共和国。大家也都知道考验虾夷共和国实力的时刻终于来临了。此时虾夷共和国的首都此时从函馆转移到了札幌,连接主要城市的铁路网也已经修通。
  理论上,虾夷共和国的军队总数有100万人。这100万人中手里有步枪的大概有十万人,这十万人里面使用中国造的新式步枪的有五万左右。函馆、小樽、室兰都修建了新式堡垒,不过这些堡垒能够抵挡得了英国大舰队的进攻么?没谁真的有绝对信心。
  现在能挽救虾夷共和国的只剩下中国的海军,周新华身边的日本人因为得到的消息比较少,远比周新华更有信心。而周新华本人很清楚,中国现在真正能派上用场的只有6艘巡洋舰。这6艘巡洋舰需要面对的是数十艘英国装甲舰。
  日本人希望中国海军能把盘踞在尽情海峡的英国舰队吸引走,周新华则是盼望更多英国舰队集中在津轻海峡。处于弱势的军队进攻优势的敌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分割敌人,把敌人一口口吃掉。
  但是不管怎么用望远镜看,津轻海峡里面的英国海军只有五艘,而且这五艘军舰也没有赤膊上阵的迹象,只是远远的在海上游弋。周新华心里愈发焦急,英国人这是玩哪一出呢?
  英国皇家海军玩的是以逸待劳的战略。旗舰阿金库特号接到中国海军通过对马海峡的消息时,英国舰队一分为三。主力舰队就在津轻海峡西入口外20海里处。不管从心眼里怎么看不起中国海军,英国皇家海军并没有辱没他们自己的名声,这支有着悠久历史的舰队并没有采取分兵的愚蠢战术。
  皇家海军在新加坡留下了十艘装甲舰与十五艘非装甲舰,目的是防备中国南海舰队的突袭。剩下的四十艘装甲舰与五十艘非装甲舰抵达了日本。这支舰队的目的就是先解决虾夷共和国,然后趁着北风一路南下扫荡中国沿海。
  对手毕竟是铁甲舰,英国的非装甲舰留在了东京,没有参与此次战斗。四十艘装甲舰填满了九州岛产的无烟煤之后北上,在津轻海峡东口布下了十艘装甲舰,海峡内部是日本明治政府军的海军以及五艘英国装甲舰。在最有可能遭遇中国海军的津轻海峡西入口,包括旗舰阿金库特号在内一共有25艘装甲舰在这里列阵以待。
  英国派遣军司令波佩中将并没有为中国舰队出现而感到意外,如果中国舰队想和英国舰队展开决战,这是中国舰队唯一的机会。
  10月13日清晨,中国舰队终于出现在严阵以待的英国舰队的视野中。此时军舰上的炮衣已经褪下,在高倍望远镜中看到了中国海军的火炮,波佩中将愣住了。他又仔细看了又看,忍不住问旁边的参谋,“中国军舰上的是6寸炮么?”
  中国军舰上那纤细秀长的炮管和英国舰队装备的粗大火炮明显不同,参谋仔细分辨了一下,略带迟疑的说道:“应该是六寸炮。”
  一英寸是25.4毫米,真正的六寸炮口径是152.4毫米。中国用的是公制,所以把那2.4毫米给省略了。韦泽想法是打不赢就跑,120火炮射速快,火力猛,挺适合边跑边打。海军的期待则是尽可能巨大的火炮,200炮已经被证明不合适装在巡洋舰上,海军还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遇到同类型的铁甲舰,海军的120炮有什么用?经过一番争辩,韦泽只是为海军的安全感而做出了让步。双方最后达成了一个妥协,还是采用了150炮。
  4400吨的排水量,用了6寸炮,这已经是标准的大车拉小炮了。但是6寸炮毕竟还有足够的破甲能力。如果英国派遣舰队司令看到中国用的是5寸炮,只怕他的下巴都能惊的掉下来。
  在英国人对面的中国海军军人们用复杂的表情注视着英国的大舰队,这样数量的军舰是任何海军的梦想,这也数量的敌人军舰也是我军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特别是敌人的旗舰阿金库特号,远远看去就给人巨大的压力。还有其他五六千吨的军舰,看上去也是魄力十足。
  “开始战斗!”丁汝昌下达了命令。中国海军军舰一分为二,没什么防护力的驱逐舰编队脱离了战线,在战场外与巡洋舰舰队保持平行的行驶。巡洋舰编队则是加快了速度,试图抢到英国舰队的前方。
  看着中国军舰灵巧的行动,英国皇家海军很快就做出了判断,中国舰队估计要玩抢占t字头的把戏。侧舷炮玩了几百年,英国人怎么可能让一个后生晚辈在老师傅面前逞凶。英国舰队也开始加快了速度。看到对方的行动,中英舰队都开始转向,在西边的中国舰队左舵,东边的英国舰队右舵,两边的战列线很快就已经完成。间隔着2000米的距离,大家互相开火了。炮弹飞出炮膛、划过海面,在海上砸起了雪白的浪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