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都市生活>重生之创业时代> 乘风物流和海购网的大招聘

乘风物流和海购网的大招聘

  要满足海购网会员们的快递派送要求,乘风物流就必须急速扩张,而急速扩张对于乘风公司来说,首要解决的就是人才培养问题,资金链反而不紧张,背靠着奇锋公司,乘风物流的后备资金是十分充裕的。
  物流行业人员的从业资质并不需要多高,只要能说得好普通话,看得懂派件地址就可以了,但是要做成物流行业的老大,乘风物流的员工素质必须要好,这是成为行业老大必须要有的基本素质,所以对于每一个员工的招聘,乘风物流都是很严格的,而且员工入职后还要进行为期七天的入职培训,这是在物流行业从来没有过的,显得十分的专业化。
  但是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专业和严格的要求,让每个乘风物流的派件员都很有自豪感,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是最专业的,由此,派件员们工作时的状态专业很多,客户们的服务感受也很好,对乘风物流很有好感和认同感,两者形成了良性循环,保证了乘风物流的金字招牌。
  海购网的成交量促使乘风物流必须扩张,但是扩张带来的员工招聘和入职培训却是急不来的,所以海购网的会员们喊是喊,杜君琦却没有因此一味的求快,急进式的开设更多的分公司。
  不过说是不急进,但是也只是相对的不急进,乘风物流的招聘工作还是大规模的展开了。
  网上的招聘广告就直接放到了奇锋公司的官网以及下属几个网站上,包括海购网、畅聊软件、万花筒视频网等,这些网站和软件的用户已经包含了绝大多数的互联网用户了,可以在最大范围内让最多人知道这个招聘消息,而网下的招聘广告就放到了几份销量大的综合性报纸以及几个省台的综合频道上。
  这种网上网下一起广发招聘广告的做法果然很有用,乘风物流很快就收到了源源不绝的简历,有线下的信件简历也有线上的电子简历。
  这次的大规模招聘还引来了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求职者的学历有了一个明显的增长,有50%是高中学历,有30%是本科学历,而之前乘风物流招聘的员工大多是中专学历,少部分是高中学历,结果这一次招聘,求职者的学历一下子就拔高到了大部分是高中学历,少部分是本科学历,不过是短短半年,求职者的学历就发生了这样的明显变化。
  这样的现象由不得人多想,乘风物流的人事经理把简历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上交到了杜君琦的手中。
  杜君琦看着手中的报表,心中的感想很有点复杂,没想到有这么多大学生想进物流行业啊,看来乘风的招牌还是有点份量的,不过,这些大学生们倒是想拼敢拼,只是不知道他们吃不吃得了苦啊,乘风招的是一线工作人员,可不是管理人员啊。
  电话通知、初试、复试,招聘的三道流程过后,留下了八十多个人,入职培训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对于这次的新员工中有这么多的大学生,杜君琦没有发表任何感言,也没有交代人事部门进行着重观察,更没有以此作为噱头在网站上和传统媒体上给乘风打广告,一切都按照前例,平平常常的进行。
  只是虽然一切按照前例,但是这一批新员工的招聘还是与以往的招聘有着一点明显不同的,以往的招聘,招的都是本省藉贯的员工,这一批新员工则全都来自于外省,很明显就是针对将来要开设的新的省级分公司招聘的。这点改变是因为杜君琦认为要在新区域打开市场,本地员工是不可或缺的,有一定比例的本地员工,更有利于乘风融入邻省的市场。
  一周的入职培训后,藉贯是邻省的新员工率先踏上了前往分公司的路程,他们要前去补充分公司的岗位,因为随着下属的市级县级营业网点的增设,分公司原先招聘的员工已经不够用了。
  而其他来自别的省份的新员工,则要在f市等待新的省级分公司的开设。
  在招聘和培训的同时,杜君琦也没有放松新的省级分公司的布点工作,这一点是必须要抓紧的。
  不过因为可以调动的乘风高层人员不多,所以杜君琦只是再新增了两个省级分公司。
  在一周前,两个省级总经理已经出发去开办新公司了,还带走了两个团队,现在只等着分公司的注册手续办理完成,新员工就能出发前往了。
  因为一下子分走了三个团队,之前分走了一个团队,现在又分走了两个团队,乘风物流总公司的岗位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一人身兼两职是很正常的事,每个员工的压力都大增,杜君琦也没浪费这批新员工,让他们先顶上一些基层岗位。
  仓库分件员、运输跟车员、区域派件员,这三个人员最紧张的岗位得到了补充,老员工们松了一口气,新员工们也得到了最基层最能够得到锻炼的岗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员工们的技术熟练度,让他们在最快时间内掌握这三个岗位的工作要求,杜君琦交代乘风物流的人事部门将新员工们分成几班,每五天轮换一个岗位,杜君琦认为,只要新员工们好好在这三个岗位上工作一轮后,他们肯定能得到最有用的工作经验,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树立起基本的职场观。
  当然,杜君琦不是抠门的老板,这些新员工们虽然只是临时顶上,但是她还是按照正式员工的工资待遇给他们发工资,这一点也极大的安抚了新员工们,让他们对公司有了更多的归属感。
  开设省级分公司的进展很顺利,一个多月后,两家省级分公司开起来了,新员工们踏上了征途。
  新员工们一走,乘风物流总公司的岗位压力又大了,又得再次招聘了。
  乘风物流只能再次展开网上网下的大规模招聘,连续两次的招聘举动再次引起了关注者的惊讶和极大关注。
  乘风又招人?又招这么多?就这么缺人吗?
  听说又新开了两家省级分公司,靠,扩张的还真快,也不怕赚的赶不上花的。
  哼,别看现在笑的欢,等以后资金跟不上了,崩的也快,市场是那么好开拓的么,基础不牢,光快有什么用。
  在关注者的忌妒和隐含恶意的预测中,乘风物流依旧不慌不忙的按着自己的节奏进行市场开拓。
  不管旁人怎么恶意预测,乘风物流的市场扩张的确促进了海购网的进一步发展,新开设的三个省级市场的注册会员数量有了一个很大的激增,同时,申请想要成为海购网的供应厂家也多了许多,尤其以那三个省级市场的厂家为主。
  因着会员数量的激增,以及申请想要成为供应商的厂家激增,继乘风物流之后,海购网也开始了大规模招聘,审核人员和客服人员严重缺乏,急需补充。
  海购网的线上线下大招聘广告发出后,收到了非常多的应聘简历,其中绝大多数是大学生,显然,相较于工作比较辛苦的乘风物流来说,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的海购网明显更符合大学生的工作期望。
  照样是电话通知、初试、复试的招聘三步骤,海购网的人事经理把简历情况的汇总分析报表递交到杜君琦的手中后,杜君琦忍不住开始想,自己是不是可以直接进行校园招聘了,这样还可以节省一些时间成本以及电话费。
  这个想法不只杜君琦有,a大校长也有,眼看着一年一度的毕业季马上到来了,a大校长终于忍不住兴起了走关系的打算。
  a大与杜君琦的关系全国皆知,一个对学生重点关照,努力扶持,一个对母校倾情回馈,各种支持,两者的关系十分融洽,相宜相得。
  a大原本处于省内高校第二位的位置,但是在出了杜君琦这个天才人物后,a大的名声在全国范围内都打响了,杜君琦每年都有大动作,她不仅成为了无数学子心中的榜样,a大因她吸引了无数的优秀学子报考,a大每年的录取线都在不断上调,而且有了杜君琦这个大杀器在,a大获得了省教育厅乃至教育部很多的资源倾斜,现在a大已经稳稳站到了省内第一高校的位置上了,成为了全国知名的重点高校。
  但是就是因为光环大了,帽子大了,a大的责任也就重了,对于一个学校的学生工作来说,有两项指标很重要,一是生源,二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生源现在早就不愁了,但是毕业生的就业就有点发愁了,虽说a大是重点高校,毕业生找工作不难,但是找的是什么工作,差别就很大了。
  原本大学生找工作是极为容易的,只需要在好与更好之间进行选择,但是在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后,国家又结束了毕业包分配制度后,毕业生就业就成了一个让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了。
  教育部就连续下发了几份文件,要求各个学校做好帮助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尽量给予毕业生指导和帮助,毕业生就业登记也在2001年成为了高校必须完成的工作指标。
  a大2001年的毕业生就业登记情况还算优秀,毕业生的工作都找的不错,但是a大校长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他觉得按照每年都增长的扩招比例来预测,四年后的2006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会是今年2002年的两倍,这个数字很庞大,就业指导工作会很不容易做啊。
  就是预感到未来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容易做,a大校长决定现在就开始谋划,必须要做出一些尝试了。
  a大校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拉拢大中型企业,在校园内进行内部招聘,尽量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而a大校长的第一个目标,自然就是杜君琦的奇锋公司。
  正好,奇锋公司旗下的乘风物流和海购网正在大规模招聘,这是个好机会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