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汉末高顺> 第219章 攻心战术

第219章 攻心战术

  感谢书友:林子的打赏,谢谢!
  谢谢每位跟读的书友,以及投月票和推荐票的书友,谢谢你们!
  .........
  城内的蹋顿心急如焚,现在是部落最虚弱的时候,汉人竟然落井下石,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
  整个部落所有骑兵还不足四千人,这还是把从十六岁到六十之间的所有男性都算上,现在还有一部分人被阻隔到城外,城内的军事力量更加薄弱。
  若是突围,能否逃出去先不说,城内的老弱病残肯定会被汉人屠戮一空,这种情况下,骑兵是不会跟随他冒险突围,而把城内的家人留给汉人。
  若是不突围,孤城难守,必会被汉人困死在城内,柳城早晚会被汉人占领。
  无论如何选择,他都不能摆脱部落面临的危险。
  这种危局不仅他看到了,部落长老等人也看出来了,而且那些老家伙看的更长远。
  乌桓人的优势是骑兵,来去如风,行踪缥缈不定,被围困孤城,便是死路一条。
  让他们为难的是,自从丘力居战死后,部落士气低迷,现在突然被围城,士气更是降到了最低点。
  最让他们担心的是乌桓人不善于守城,以往都是他们进攻汉人的城池,这是有史以来乌桓人第一次被围困,如何守城?任何人都没有经验。
  城内汉人数量与乌桓人的数量相差无几,这又是一不稳定因素。
  而城内的乌桓人更是人心惶惶,这个季节是放牧的季节,城内只有很少的饲料和粮食,若是被围城日久,粮食耗尽后,只能宰杀牛羊充饥,不过在粮食消耗完之前,估计便有大批牛羊被饿死,而这个季节根本无法长期保存牛羊肉等肉食。
  再者说了,要是牛羊马匹等被宰杀一空,他们以后如何生存?冬季来临,他们也是死路一条。
  现在汉人不急于进攻,肯定是打持久战的准备;战争打的便是消耗,时间消耗,物资消耗,人口消耗,汉人能耗的起,而乌桓人耗不起。
  柳城内的乌桓人不出城作战,徐荣也不急于进攻,先派出一曲骑兵扫荡周围的乌桓放牧群和邑落,牛羊马匹等财富全部没收,胆敢反抗者全部被杀掉,不反抗者集中押回军营,等待战后处理。
  步兵在骑兵的掩护下,沿着柳城四周道路上挖掘陷马坑,设置铁蒺藜、鹿角等路障,避免乌桓人突围。
  被押送回来的乌桓人越来越多,徐荣没有让他们吃闲饭,而是命令他们围城挖出一条宽阔的深沟,引入河水,使得柳城成为一座死城。
  至此,城内的乌桓人大为后悔,若是这样的话还不如早早的冲出城池,与汉军进行野战,多少能拼死一些汉军,总比这样被困死光荣多了。
  完成布局,仅仅用了六天时间,随后,徐荣派人在城四门高喊:“投降不杀!”
  “投降不杀!”
  城外巨大的呐喊声,城内之人听的非常真切;此举使城内乌桓人士气更加低迷。
  并让人拉出条幅,上便用巨大的字体注明:投降不杀,否则屠城!
  城内的人更是人心惶惶,若是被围城日久,柳城早晚会被攻破,而他们相信汉军绝对能做出屠城的举动。
  最提心吊胆的人便是蹋顿大王了,他不仅担心城外汉军的进攻,更要提防城内乌桓人的造反。
  那些长老反而不是很担心。
  他们与大汉打交道这么多年,了解汉人朝廷软弱的秉性,若是投降了,他们依然是部落的贵族,最多被转移到辽东属国内定居,继续过逍遥的生活,只是少了兵权。
  普通乌桓人也有类似的想法。
  又过了几天,徐荣感觉城内的气氛已经酝酿的差不多了,便派出一位文吏前去柳城劝降。
  文吏坐在筐内被提上城墙。
  蹋顿大王和诸位部落长老已在城墙上等候了。
  在大王的宅院,也就是原来的县衙,双方进行了第一次谈判。
  文吏底气很足,强硬的说道:“我大汉善待乌桓人久矣,汝等不思回报,反而时常犯边,危害我大汉子民的生命,劫掠我们的财富,是可忍孰不可忍?”
  蹋顿大王和诸位长老忙把责任全部推到丘力居身上,反正他已战死,正好拉来背黑锅。
  文吏又威胁道:“汝等能坚持到冬季?即便冬季来临,你们趁河面结冰,逃出我们的包围圈,失去了牛羊等财富,你们如何自存?”
  “贵使意下如何?”
  文吏笑道:“哈哈,不是我们要如何,而是你们要如何选择,是否接受无条件投降我大汉?”
  蹋顿反驳道:“贵使,我们本身就是大汉的子民,为大汉侦查边疆多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何能让我们无条件投降?”
  “现在你们还有的选择吗?不过按照以往的惯例,你们投降后才是大汉的子民,像辽东属国的乌桓人一样。”
  长老问道:“贵使,若我们投降,你们打算如何安置我等?”
  文吏笑道:“呵呵,算你们运气好,这次负责攻城的是我大汉朝廷征北将军,按照将军以往的要求,参照上谷郡乌桓的整编模式,对所有的乌桓人进行整编。”
  听文吏如此说,他们便有了选择,征北将军的威名,他们早已听说,“铁血军师”的称号可是名至实归,不仅屠杀异族狠辣,连斩杀本族的黄巾贼也不手软;于是那几位长老急切的问道:“贵使,如何整编?”
  “从所有的乌桓人中选择骑兵和步兵,官兵的待遇与汉军相同,家属按照家庭成员所参加兵种的不同享受不同的待遇,每位骑兵可附带三名家庭成员,免税,免徭役等......”文吏把上谷乌桓的改编政叙述一遍。
  “那我们这些人如何安置?”
  “愿意从军的,可以继续带兵,否则的话,发给一定的土地和宅院,安心的过完这此生吧。”
  “那我们岂不失去的太多?”
  文吏笑道:“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否则,要是等我们攻城,等攻克后将军肯定要屠城,如何抉择,孰重孰轻?那就看你们的意愿了。”
  对于使者的话,他们没有任何质疑,屠城的事情,汉军绝对能做的出来。
  想象那些落到“铁血军师”手中的鲜卑人,其残酷程度让在坐者不寒而栗。
  对于上谷郡、右北平郡和辽西郡乌桓骑兵义从的待遇,他们早已了解,若是按照他们的办法执行,他们的子民将过上好的生活;至于他们这些头领,失去的只是权力,能保住命已经很不错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