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文唐> 第686章 炮击

第686章 炮击

  “你准备如何一波推平高句丽?”李世民嘴上很鄙视岳山的军事能力,但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这位女婿能给他带来惊喜,万一真一波推平了呢。
  岳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现在大唐有多少门火炮?”
  李世民想都没想就回道:“四百五十门。”
  岳山摇摇头,道:“太少了,以我大唐的国土面积以及未来的战略发展,就算造一万门大炮都不一定够用。”
  李世民道:“你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一门大炮就要五六千斤铁,我大唐一年才产多少铁,全用来铸造大炮都不够。”
  岳山愣了一下,确实忽略了钢铁产量问题。这几年朝廷在他的指点下建设了好几处大型铁厂,但限于落后的生产力产量依然不够高。
  又不能把所有铁全用来生产大炮,其他军种、农具之类的也需要大量的铁……有限的钢铁产量完全不够用。
  这四百五十门火炮还是大唐积累数年的结果,想造出上万门……做梦吧。
  “呃……不管怎么说,大炮对我大唐未来的战略非常重要,必须要尽可能多的打造。”
  “我当然知道,庐江县的铁矿已经建成,今年这里生产的铁矿全部用来铸造火炮。”
  这一座铁矿一年才能产多少铁?三十吨五十吨?造不了几门大炮。
  但没办法,大唐又不能穷兵黩武把所有铁都用来铸造兵器,一大半都要拿去铸造农具之类的搞开发积蓄国力。
  总之一句话,家底还是太薄啊。
  岳山无奈的道:“好吧,就当明年攻打高句丽的时候我们有六百门大炮。”
  “我的方法是不需要任何计策,直接莽过去就可以了,遇山拔山遇城摧城。我就不信高句丽有哪座城池能经得住六百门大炮持续轰炸的。”
  “……”李世民一句话都不说,盯着他一阵猛看。
  “怎么了,不行吗?”岳山问道。
  “不,是我太小看火炮的作用了。我制定战略的时候只想着骑兵、步兵和水师,却忽略了火炮。”李世民懊恼的道:
  “火炮不只可以在野战的时候轰击敌方军阵,更是攻坚利器。诚如你所说,这个世界上应当没有能抵挡得住数百们大炮轰击城防。”
  “一波推平高句丽将会变得轻而易举,你赢了,那块儿地是你的了。”
  “谢圣人。”岳山高兴的道。
  前面已经说过,一种新式武器的诞生并不是马上就能融入到战争中去的,需要一次次试验磨合才能找出适合它的使用方法。
  大炮是热兵器,和冷兵器截然不同,大唐所有人对它都很陌生。关于它的使用方法和配套战术,只能通过一次次实战才能总结出来。
  但从它诞生到现在就只参与过一次实战,就是李绩活捉颉利一战。且那次还是野战,直接炮击突厥后方军阵。
  用大炮攻城李世民也有想过,也做过实验,效果确实很好。然而他做实验的时候最多也就用二三十门大炮,威力还是略小了一些。
  守城的人摸清规律之后还是能找到应对方法的,并不能实质性的改变战局,最终还是要靠人海战术破城。
  这种数百门大炮齐轰他从来都没有设想过,也因此让他有了误判,以为大炮野战或者守城的时候效果最佳,攻城效果自能说不错。
  但他毕竟是用兵大家,岳山只是稍微一提醒就能想透其中的道理。
  二三十门大炮和五六百门大炮,量变引起质变啊。
  真的有机会一波推平高句丽,而且看起来伤亡还会比较小,李世民兴奋起来,拉着岳山讨论大炮的应用问题。
  岳山就把自己知道的大炮用法一一说了一遍。
  野战、攻城战、舰炮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这次他又拿出了点新东西。
  比如延伸攻击,先炮击第一道防线,敌人一般会往后撤,这时候调整炮口往第一道防线后方射击……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轰炸,能最大程度的杀伤敌人。
  还有开花弹,这才是收割生命的利器。
  之前他就说过开花弹的事情,神威军也试验过只是效果并不太好,所以慢慢的也就不被重视了。
  原因是此时没有触碰点燃的引火药,开花弹是在炮弹上留一个引信,点燃后塞进炮膛再开炮,根据射击距离调整引信的长短。
  但神威军都是铁脑壳,把开花弹也做成了圆球形状。炮弹塞进炮膛的时候是会滚动的,搞不好引信就朝里了。
  炮膛里的火药燃烧很容易就从根部点燃引信,导致炮弹提前爆炸。
  岳山给出了解决的办法,把炮弹做成锥形的,准确说是前半部分是圆锥形,后半部分是圆柱形。
  把引信放在圆锥的尖部,塞炮弹的时候圆柱形那一部分朝里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这种形状非常符合力学原理,还能提高炮弹落点的精准度。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岳山才告辞离开。
  等他离开李世民深处手指在地图上比划起来,嘴里还念叨着:燕山天险、渝关、燕云十六州、腹地、范阳、水坝等等词。
  最后他的手指停留在了范阳地界,口中吐出了一个词:北都。
  且说岳山离开紫宸殿后径直去了政事堂,找到了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和他们商量六扇门的移交工作。
  是的,六扇门最终划给了政事堂由宰辅直接管理。
  原因很简单,军政分离之后政事堂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指挥权。
  但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他们手里又必须有一支军事化力量,最起码也要是半军事化力量,方便处理一些暴力性问题。
  比如巡察使巡视地方的时候,身边不带着一群打手陪同,说话都不响亮,搞不好会被地方豪强、恶霸之类的给整死。
  以前有必要的话巡察使可以临时调动当地军队,现在军队调动权归枢密院他们就调不动了,怎么办?
  还有许多别的工作,都需要政事堂手中掌握着一支可以随时调动的军事化力量。
  军队肯定不能给他们的,半军事化机构的六扇门就最合适了。
  六扇门的武器装备、军事素养等等都不如正规军人,且人数有限制,也不怕文官靠他们造反。
  但政事堂管理下的六扇门和岳山管理下的六扇门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东西都要调整。
  首先一点就是办公地点,李世民是绝对不愿意把六扇门总部放在皇城边上的。虽说他们造反的可能性很低,但万一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总部设置在远离皇宫的地方,这样大家都放心了。
  六扇门新总部就是政事堂迫切需要解决的地方。
  还有其他很多问题都需要解决,换成别的职务岳山只要把手头工作移交一下就可以了,别的都不用管。
  可六扇门是他一手创办,别人都不是很懂,他必须要手把手的把其中的一些诀窍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教给政事堂,免得整出不必要的麻烦。
  这一番忙碌差不多就是大半个月时间过去,总算是把事情都交待清楚,他可以正式卸任了。
  对于他这个督帅的离开,六扇门上下的心情很复杂。
  有不舍,毕竟跟在岳山这样的主官手下做事实在太舒服了,只要不犯错谁都不用怕,也少了许多勾心斗角。换成政事堂领导就不好说了。
  也有开心,不是因为岳山不好什么的,而是他的离开也就意味着六扇门终于可以定品了。
  政事堂的诸位宰相也很会收买人心,把定品的事情放在了移交工作完成之后。
  普通捕快是吏员身份,小旗官为九品(上中下),总旗官为八品(上中下),百户为七品(上中下),千户为六品(上中下),总捕头为五品中,督帅由政事堂任命为四品下。
  这里的上中下是按照任职地的等级来确定的,比如上等州的总旗官就是八品上,下等州的总旗官就是八品下。总捕头和督帅的品级是固定的,不分上中下。
  而且普通捕快只要立功足够可以直接升任小旗官获得官身,不需要参加考试,也就是说六扇门内部吏转官不受限制。
  但也因此六扇门的官员想转去别的部门任职变得很困难,除非能做到总捕头这样的位置才有机会,否则一辈子都只能在内部打转。
  不过不管怎么说,对于六扇门众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好的结果。
  起码他们终于确定了自己在朝堂中的位置,还是直归政事堂管辖,起点已经很高了。
  岳山这边刚刚忙完,时间已经进入二月份,皇孙正式满月,李世民马上就迫不及待的给这位嫡长孙进行了册封。
  首先是取了正式的名字,李世民亲自为他取名李象。一来是希望他和大象一样健壮成长;二来象有法令、道理的意思。《虞书》有言‘象以典刑’,《老子》有言‘执大象,行天下’。
  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李世民对他的期望。
  然后就是封号了,和他的封号比起来,名字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晋王。
  前文已经说过,晋阳是李唐的龙兴之地,带‘晋’的封号都是特殊的。
  晋阳公主必然是最受宠的,在没有太子的情况下,晋王就是最大的太子股。现在太子是李承乾,封李象为晋王,颇有点隔代封皇孙的感觉。
  对于这个封号李承乾自然是很开心的,儿子都被封晋王了,他这个太子之位更稳固了。
  武畅自然更加开心,丈夫是太子,儿子就已经成了事实上的皇太孙,她没理由不高兴。
  不光是他们高兴,朝野也是弹冠相庆。如此一来大唐的国祚就会更加稳固,大家能多过几年安稳日子了。
  岳山吃完李象的满月酒正准备回家,就被李承乾给拦住了。
  “老师,这几天我就要离京去两湖道了,不知道您可有吩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