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文唐> 第540章 圈子和种子

第540章 圈子和种子

  一个人随随便便就能拿出十几二十门可以作为传家用的学问,这话被谁听到恐怕都会当笑话听。
  但从岳山嘴里说出来,可信度马上就上升了几十个百分点。
  起码王绩信了,李世民信了,而那些关陇贵族也信了。
  “天水赵氏、敦煌张氏和令狐氏、武威段氏、元氏、独孤氏等二十七家关陇贵族同意了你的计划,年后每家都会派遣一名嫡子来书院拜你为师。”李世民翻了翻手中的名册,道。
  “二十七家吗?不错,我还以为能有个七八家就不错了。”岳山意外的道。
  “你也不要妄自菲薄,神仙子弟、文坛大宗师、新学创始人,哪个名头拿出来都能吸引一大群人交好于你。”李世民道。
  “圣人你夸的别太过了,我会飘的。我很清楚之所以这么多人同意加入新学,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岳山道。
  “呵呵……不错,难得你还清醒。不过也是你有那个实力,否则我说的再好也没用。”李世民欣慰的道。
  然后他语气一转道:“不过,你要是真把学问传给他们,天长日久恐怕又会产生新一批的士族啊。”
  果然,帝王最无情。出身关陇贵族,依靠的也是关陇集团,然而刚刚有点苗头就开始防范。
  不过这样最好,白莲花一样的皇帝才是最要不得的,短视的皇帝同样要不得。
  “这就要看学政体系的了。明年开始孔祭酒就会把书院推广到全国每一个郡,五年后每个县都要有至少一座书院。到时候我会把一身所学编撰成书,每个书院都送一套。”岳山笑道:
  “到时候关陇贵族的子弟也就是比普通人起点高一些而已,想效仿当年的山东士族根本就没有可能。”
  李世民点了点头,临近年关事情太多他一时间没有想起这个学政体系。
  “用关陇集团来对抗山东士族,为朝廷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也打破了山东士族对新学的封锁。同样也能防范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走到一起共同对抗朝廷。”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学政体系建设完成、科举制正式推行,再慢慢的减少举荐出仕和恩荫出仕的名额。”
  “世家贵族将失去昔日的荣光,沦为普通的富庶之家。一旦某一代出现了不肖子孙,就彻底消散。”
  “而且天下可不只山东士族和关陇权贵,更多的是普通人。朝堂上也有许多普通人出身的官吏,圣人可以予以提拔,天长日久也能成长为一股可以对抗前两者的庞大力量……”
  世界可以看成有无数个圈子组成的,现在最大的两个圈子就是山东文化士族和关陇军事权贵。
  但除了两个圈子之外还有无数的小圈子,比如以瓦岗系为首的河南派系。代表人物就是李绩、秦琼、程咬金、魏征、张亮等人。
  还有些非山东文化士族出身的小世家官吏,以及平民出身在乱世抓住机会爬起来的人物,比如尉迟恭等人。
  把这些圈子梳理清楚就能更加清晰明了的了解大唐的局势,同时加以利用。
  眼下来说团结一切力量推广新学打击山东文化士族,等新学站稳脚跟,学政体系和科举制建设完成,在进一步分化区别对待。
  比如放松对山东文化士族的打压,防止他们狗急跳墙。减少对关陇集团的支持,以免将来尾大不掉。
  扶持平民系和小世家系的力量,一步步蚕食山东士族和关陇集团的影响力,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把所有世家一起送进坟墓。
  关陇权贵也不傻,自然知道岳山放开收徒的目的,就是想利用他们推广新学对抗山东士族。
  有一部分并不想介入这场纷争选择了作壁上观,也有一部分为了让家族攀上更高峰选择了入场。
  岳山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权贵的子弟教导好,让他们能真正学到一些独门的学问。
  他掌握着十几二十门学问吗?既是真的也是假的。
  后世信息大爆炸又身为老师,他接受过各种各样的信息洗礼。大多数信息都忘了,还有一些则留在了记忆之中。
  最近两年随着他对学问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回忆起来的信息也就越来越多。
  他把所有回忆起来的信息不管有用没用都用笔记录了下来。
  论语正义和教育这两本书只用掉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零散信息放在那里等着他启用。
  现在他只要把笔记本拿出来,挑选出一些相关联的信息串联成一个‘圆’就可以了。
  这些零碎的信息在后世看来太普通了,不说随处可见,稍微留意一下要多少有多少。
  但在初唐年代,这些信息都是跨时代的,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颖学问。
  这些信息就是种子,埋进那些学生的心里,随着学子们学问的增加慢慢的生根发芽。
  岳山这么做也算是一举两得。
  利用这些种子取信关陇集团,让他们出力对抗山东士族。同时利用这些出身关陇权贵之家的学子来完善这些学问,让种子变成参天大树为新学添砖加瓦。
  试想一下,如果他的这些学子都能学有所成成为一代大儒,那将来岳山在文坛的地位将不可撼动。千百年后称‘子’做‘圣’也不是不可能啊。
  就在岳山忙着对付山东士族和古学派的时候,吏部也对新晋进士们进行了分配,前三甲自然留京任职,其余考生各有分配。
  不过大多数都被分配到各县担任六房主事,只有二榜前十才有资格直接担任主簿一类的官职。
  自从三班六房制度确立,全国各地都缺低级官吏,只能临时抽调当地有名望的士子担任。
  然而这并非长久之计,也容易被地方豪强掌握实权架空县令之类的。
  朝廷的计划是最近两年通过科举大批量招录士子,担任六房主事,今年这一批中举的士子就是如此安排的。
  值得一提的是棣州五十五名学子,除了位列状元和探花的那两位留京之外,剩下五十三人全部主动要求去岭南任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