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浮生小记> 第148章

第148章

  确实,如今的齐王府应该乱成一团了吧。齐王虽然没有什么能力,但他毕竟是一家之主,他存在的本身就是维持齐王府的所在,没了他,齐王妃和世子想控制住数量庞大的家人会很难。湖阳郡主做为齐王府年龄最大,地位最高的出嫁女,回去后肯定能帮齐王妃一把。
  而且听湖阳郡主的语气,她离开京城时心里对齐王府是有着愧疚之情的,特别是对齐王妃。
  果然湖阳郡主接着向卢八娘解释道:“母妃其实很可怜,她这一辈子谨守女德,为父王操持这么一大家子,实在是不容易。现在父王去了,却把一个大乱摊子留给母妃。”
  卢八娘略微点了点头,湖阳郡主与齐王妃是亲生母女,感情深厚是自然的,她完全理解。
  “还有,让十七郎回京守孝一定不是母妃的意思。”湖阳郡主用手向上指了指说:“肯定是上面发的话。”
  关于这件事,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卢八娘清楚地知道齐王妃是个什么样的人,把司马十七郎弄回京城软禁的主意也许不是她出的,但是绝对也是齐王妃所乐见的。
  将心比心,如果司马十七郎有了庶子,卢八娘虽然不至于将他们从肉体上灭掉,但也决不会允许他们有出息。当然,这是她自己生了儿子之后的想法。
  湖阳郡主见卢八娘只淡淡一笑,什么也没说,便知趣地不再解释。不管怎么样,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十七郎夫妻对母妃能够在表面上恪守孝道,这已经是她最满意的结果了。
  湖阳郡主回京前特别绕道淮北,不只是想在淮北王妃面前为齐王妃说些好话,也有一些事情想拜托淮北王妃。
  在淮北经济迅速繁荣后,各方面的机构也慢慢地建全了,去年夏天大营里成立了一所官办学堂。这所学堂相当于京城的国子监,通过考试招收了淮北各地最优秀的学生,并为他们免费提供食宿日用。当然,除了通过考试入学外,宗室子弟及一定级别以上的官员子弟也可以入学,只不过需要收取一应费用。
  学堂成立时间虽然不长,可名声却极响亮。盖因淮北王妃行前办抚幼所时即设了学堂,教导收容的孤儿,没想到成绩却超过很多世家设的私学,水平之高早就深入人心。淮北官办学堂就是秉承抚幼所学堂的长处所建,又加强了师资等各方面建设,从成立之初就定位为淮北最高端。
  湖阳郡主想把自己的两个儿女郑嘉和郑妙送入学堂。在她看来,淮北官办学堂教学水平高低并不是最主要的,儿女们能在学堂里结识淮北当权者家的子弟和淮北最优秀的少年们更为重要。
  于是她便将跟在她身后的郑嘉和郑妙叫到前面,“我想把他们俩送进学堂,还是要请王妃给他们一个机会呢。”
  湖阳郡主的长子郑嘉十三岁,长女郑妙十一岁,正是读书的年龄。
  这点小事卢八娘自然会答应,她办学堂也正是想把自己的理论传播出去,形成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这一角度她也宁愿有更多的世家少年加入,毕竟这些出身不凡的孩子生来就有着超过很多人的影响力。但她笑着向略有些局促的两个孩子摆手道:“别拘着,去和弟弟们玩吧。”
  然后向湖阳郡主问道:“嘉儿自然应该入学堂的,只是妙儿你也舍得?”
  淮北官办学堂比起朝廷在各地所办的学堂有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开办了女学。在十岁以下,男女学生是一同学习的,十岁以上虽然分开,但所学的内容还是一样的,招收学生的条件与男子也相同。
  可是女学生的人数就要少得多了,十岁以下还好些,人数虽然较男生少得多,但总归有不少人家把女孩送来。但十岁以上的,总共只有十几个学生,其中还有一半是从抚幼所考上来的。
  此时就是这样,诗礼传家的士族虽然会让女孩读书,却也不愿意她们出头露面,与各阶层的年轻人在一起学习。而低层次的军户百姓之类的,家里的男孩都未必能读书,根本不会让女孩受教育。
  郑妙出身士族,又是郡主之女,况且她已经满十岁了,让她加入学堂确实不同寻常。
  湖阳郡主感叹道:“妙儿虽然是士族女,又有淮北王这个舅舅可以依靠,再过几年寻门好亲不难。但是我却想,靠谁都不如靠已,还是让妙儿多学些东西,再交些有用的朋友,将来的路可能走得更顺畅一些。”
  “过去在京城闲暇时,我也曾听母妃谈起过去,外祖父特别重视女德,母妃开蒙后便先令她背熟《女戒》,出嫁前家里又要反复教导女子以柔顺为要。崔氏女子也多如此教养长大,结果日子过得好的并不多。”
  “我当年出嫁时,母妃却背地里告诫我不要太过软弱。过了这么多年,我愈发觉得母妃说得对,若是按外祖父所教,我现在还关在郑家的院子里诵经呢。我虽然盼着妙儿一生顺遂,但是谁又能保证不会遇到什么难题,妙儿还是多些能力才好。”
  湖阳郡主没有说出口的话还有几句,就如眼前的弟媳淮北王妃吧,其实本是卢家庶子之女,虽然后来孟氏之嗣不绝,让人重新认识到她的母族出身高贵,但是出身高贵的女子多着呢,有几个能像她一样过得这样好?
  王府里唯她一人独尊,一个庶出子女都没有,这都不算什么,真正让湖阳郡主非常羡慕的是淮北王妃在淮北的地位,可以说,假如十七郎想废了王妃都不可能,没有人能撼动淮北王妃在淮北的地位。这一切正是淮北王妃靠自己的能力取得的。
  回想当年在京城时,湖阳郡主也曾见到母妃与十七郎的媳妇暗斗,只要母妃一出手就会被无形的化解,而十七郎媳妇还保持着非常好的名声,到处一片赞扬。湖阳郡主是最早认识到卢八娘不是普通女眷的人,也最早认定不能与卢八娘作对,对于自己心爱的女儿,她希望妙儿能学得淮北王妃的一些本事。
  湖阳的话在卢八娘听来多少有些吃惊,要知道这种想法已经有些女权主义的意思了,最起码也算得上是觉醒吧。但略一思忖,湖阳郡主经历坎坷,有这种思想并不奇怪,若不是如此,她也不可能离开郑家嫁给杨太常,然后又三嫁到淮北。
  “郡主果然高见,”有这样的见识的女人并不多,卢八娘脑筋转了转,觉得可以让湖阳郡主发挥更大的作用,便笑道:“待郡主孝满后可以加入我们,帮忙管理女学,将来还可以开办女学分校。”
  眼下女学的负责人都是淮北身份最高的女人们,她们跟随淮北军来到这里后,从开始组织人们为淮北军做军衣,然后接管慈善局抚幼所,再后来是织厂、医院、学堂等等,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
  想到能与那些手握权力风光无限的女人一样,湖阳郡主受了这样的诱惑,略一沉吟就答道:“只是我没多少学识,恐怕会做不好。”
  “学识什么的并不重要,学堂可以请人教书,但重要的是郡主有这份胸襟,再加上你的身份,一定会无往而不利。”卢八娘不想在淮北掀起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但她可以将一些东西慢慢渗透,提高淮北妇女的地位,也巩固自己的位置。
  湖阳郡主得到肯定,心中十分急切,“待我从京城回来,就先把尚家的家学整顿一番,增设女学。让尚家子弟不分男女都守制读书,待出孝后再行扩大。”
  卢八娘颌首赞同,比起朱大姑等人以教书育人为目的参与办学,湖阳郡主就要功利得多,但是卢八娘却不在意,她不管动机,要是只是结果,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可以同路。
  做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卢八娘喜欢的是共赢,她会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达成她所要的目标。湖阳郡主是宗室女,又有能力,并已经与自己结成同盟,接管了尚家,为淮北军不费一刀一枪收复徐州立了很大的功劳,这样的能人白白放着是多可惜的事!
  “嘉儿和妙儿你就放心地留在淮北,学堂所需一应物品费用都由我来出,平时生活上让十嫂照顾他们,郡主就放心吧。”卢八娘已经负责了司马氏所有子弟的学费,并不差湖阳郡主一儿一女这两个,但孩子她却不会亲自去管。
  可能骨子里的自私是无法改变吧,卢八娘只喜欢自己生的两个孩子,对别人的家孩子却缺乏爱心。好在她的地位崇高,平日又忙,别人家的孩子们见她的机会也少,倒也遮掩过去了。
  湖阳郡主看了看正耐心陪着两个表弟玩的女儿,私心里很希望卢八娘能把自己的女儿留在王府,所以在进王府前她就反复教导女儿要好好哄着淮北王世子和二郎君,与他们相处和谐,给王妃留个好印象。王妃毕竟没有女儿,妙儿又是懂事的,日子久了,没准就能把妙儿当成自己的女孩,就是与世子兄弟两个也能从小建立深厚的感情。
  虽然湖阳郡主没有达到最高目标,但这样的结果也算满意,她一向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就是这样紧急的情况下也没忘记礼尚往来,将从尚家精挑细选出来的贵重礼物献给卢八娘,又去见了兄弟们,把孩子托给了十弟媳,又悄悄地嘱咐郑嘉和郑妙时常到王府给王妃请安,多与两位表弟接触,才离开了淮北。
  在送别湖阳郡主时,司马氏家人在灵前又都哭了一场,但每个人的表情卢八娘看得清清楚楚,齐王死了,他的儿女中没有人太过伤心,包括司马十七郎在内。他们难过是难过,但却缺了发自内心的哀痛,该做什么一丝都不乱。
  齐王在亲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是他自己留下的,半分做不了假。
  作者有话要说:本周又忘记了申榜,编缉特别问了,真是惭愧,作者也想好好宣传,但是就在这上面少根弦。
  想了想厚颜请读者们帮忙多收藏多推荐吧,多谢了!
  感谢tianshi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4-08 08:45:48
  感谢君玉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4-08 09:02:42
  第172章 慧眼如炬送女读书 带孝出征
  淮北王带孝出征,将时常在平郡外骚扰的几股胡人灭了后,又向北收复了一座新城,并重新命名为“子思城”。
  子思——儿子思念父亲,司马十七郎用在孝中出征取得的战果,表达出他对逝去的父王浓浓思念。
  所有听到子思城的人都被这样一个充满忧伤的名字感动了,春秋时期的晋君在孝期内遇有外敌进犯,染黑孝衣出征取得大胜,然后身着黑色的战袍祭奠他的父王。现在淮北王效仿晋君孝期出征,他心怀哀痛,以孝衣为战袍,斩杀胡人,攻克城池,以城名来纪念他的父王,多么感人的故事,足以流芳千古。
  不久后还有一部以此为主要情节的戏剧出台,据说看过的人无不扼腕流泪,心湖澎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