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厨房外还有一个生活小阳台,够先进的,这是给各家各户储存煤球的地方。
  上面几排的结实绳索,吊着腊肉,腊鱼,腊香肠,还有各种腊货。因为随军的原因,提前寄来大量的腊货。
  一袋一袋好多袋的腊货,在阳台外,用一圈的袋子围挡着,楼下经过的人也看不到里面挂的这些腊货。
  中午,彭母帮着一起做午饭。一小块块腊肉被切下来,煤炉中的火,烧的旺旺的,腊肉下锅,滋滋的响。
  香味顺着另外一侧的窗户飘散出去,楼上楼下的,只要是活的在家的,全闻到了那浓郁的腊肉香味。
  大葱炒腊肉,再用腊肉剩在锅里的油炒白菜。
  再炸点腊鱼,用腊肉皮炖萝卜,香飘家属区。
  楼上的吴琪在家里闻着那楼下传来的香味,都不断的吞吐沫,真是香。
  刘林团长一路回家,也闻到了,身边还有那陶政委陶科。两人今天回家吃饭,想着中午抽空去楼下看看。
  小何的家属今天来,还有他丈人丈母娘也来。他们作为领导来打个招呼。
  他们其实也挺佩服小何的爱人,自身的条件好,虽然是在农村,可她每个月挣的工分还有钱,都是城里的一般工人一般科员挣不了的。
  工作轻松,挣的也多,还能放弃一切来随军,人家是付出巨大的。
  当初陶政委拿到小何爱人的资料时,都惊了一下。
  凤山村,那可是全国闻名的富裕村。也是全国有名的种子优化基地,在那里有奇迹也很神秘。就是那群科学家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凤山村的土壤和水质对人体有那么多的好处。
  蕴含了多种他们也无法知道的神秘物质,对人体有巨大好处。
  在凤山还发现多种连各种史料上都没有记载的药材。都是一些各有用途的药材。
  他们多少知道一点,但具体的也不会让他们知道。
  能知道大概也是因为小何的爱人,她的资料上写了一些大概。
  两人哒哒的上楼刘团长咽几下口水,“真香,是谁家做的肉。这味道应该是腊肉吧?”
  刘团长是北方人,到现在也就吃过一次腊肉,还是在老首长家里吃到过。
  身边的陶政委笑笑,“可不是,就是腊肉。我也好些年没有吃到过了,以前还是老张带到部队的,就吃过两次。”
  老张是两人共同的战友,已经牺牲在解放初期国外的战场上。
  说到老张,刘团长也有些黯然。
  陶政委也知道说起老张,话题有些沉重,忙转换话题,“你猜猜是谁家做的腊肉?”
  “不知道。”刘团长摆摆头,他才不费那个脑子,懒得猜。
  又不是战术战略问题,费脑子不划算。
  “肯定是小何家里。”陶政委胸有成竹,中南省可是传统做腊货的大省。
  这些肯定是小何爱人带来的或者寄来的。
  “是吗,这小子福气不错啊。等下吃过午饭以后,咱俩下去一趟。”
  “嗯,行啊。”
  说完,两人各自进家门,吃午饭。
  午饭,媛媛给两个小的单独做了适合他们吃的菜。
  “大宝,二宝,乖乖自己吃。妈妈给你们夹点大白菜。”
  “好,妈妈,我会照顾二宝,你吃你的。”大宝像个小大人一样 ,一点也不用妈妈操心。
  二宝就比大宝小一岁多点,也有四岁多了。
  两个孩子都很聪明也很懂事,一点也不用媛媛多操心。
  二宝眨巴眨巴大眼睛,乖巧的点头,“妈妈,我会听你和哥哥的话。”
  说完感觉苗头不对,又讨好的对着嘎公(外公)嘎嘎(外婆)笑,“我也听嘎公嘎嘎的,我是你们的小乖乖二宝。”
  说完还比心(跟他妈学的)。
  有意无意的忘记了一直眼巴巴的望着他和大宝的爸爸。
  没办法,不熟,他出生以后,除开这次就见过不熟的爸爸一次。
  其余的都是在家里看照片,凭着照片记住了爸爸。
  不熟就不在他讨好的范围内。
  无视不熟爸爸。
  二宝继续卖萌讨好嘎公嘎嘎,“嘎公,嘎嘎,我和哥哥舍不得你们回去,陪我们过完年好不好?”
  二宝的提议获得了亲妈赞赏的目光。
  瞬间二宝知道妈妈的心思,饭也不吃了,拉着身边的嘎嘎,摇摆着嘎嘎的衣角,撒娇,“嘎嘎,就依二宝的好不好,二宝不舍得嘎嘎。”
  大宝也拉着嘎公的衣角,眼泪汪汪的瞅着,不说话,泪珠儿一直啪嗒啪嗒的掉,看的彭爹一个老男人心软的一塌糊涂。
  好在保国他们几个没有看到,要不然又得感叹,“爷爷,奶奶,是表弟的。他们是捡来的。”
  “好,好,嘎公答应你们。过完年再回去,反正冬里也没有啥事。”
  彭爹一松口,彭母就不矜持了,抱着小外孙一个劲的啃,“满意不?”
  小乖乖任由嘎嘎啃,小脸上都是笑,欢喜的说,“满意,嘻嘻,真好。”
  何建国的存在感低到两个儿子都不重视。
  他也不觉得儿子们这样有什么不对,毕竟父子三见面的时间少之又少。
  他亏欠妻儿太多。能陪在他们身边就很好。
  午饭后,他收拾碗筷,一个人收拾厨房洗碗。弄完一切,洗洗手,走了出来。
  外面适时的响起敲门声,“来了。”
  打开门,站在外面的两尊大神,吓了何建国一跳。
  “团长,政委,快请进。”
  陶政委看着温文尔雅,斯斯文文,还戴着眼睛。
  刘团长一身的彪悍之气,铁血军人,那煞气能溢出去。
  第29章 五十年代极品(29)
  “好, 你小子,这下一家团聚了。”
  刘团长拍拍何建国的肩膀说道。
  “嗯,是,还是多亏了国家的随军政策, 要不然也没法团圆。”
  三人进屋, 何建国一通介绍, 双方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下,认识了彼此。
  媛媛打完招呼以后, 就进房间端出来炒好的花生,瓜子还有一些老家的特产,橘子,冰糖橙。
  “团长, 政委,吃点橘子, 冰糖橙, 瓜子花生,别客气, 都是我们自家的。”
  武德市产橘子, 还有一个柑橘大县。每个村或者很多人家都有橘子树, 冰糖橙树。
  一个个鲜活水灵的摆在那儿,看的刘团长, 陶政委咂舌:
  大户人家啊,资料上写的都没错,一点也没有夸大还有所保留。
  “好,我们也尝尝来自凤山基地的水果。”陶政委没有矫情,率先拿起一个橘子剥开吃。
  不吃,反而不好。
  他塞给刘团长一个冰糖橙, “老刘,你也尝尝味道。”
  多年搭档,刘团长也从善如流,接过冰糖橙,剥起来。
  吃,得吃一个,他们不只是何建国的上司,还是战友。
  太客气反而不好,有些生分。
  在别人家,他们可能不会吃,哪家都缺水果,他们怎么好意思吃。
  因为他们团没几位家里的条件能与何建国家的比。
  倒不是何建国家里有钱啥的,主要是人家妻子以前在村里物资丰富。以后估计也不会缺,家里还有老父老母,还有几个哥哥,一家寄一些,也比他们的多。
  人家不太缺这些,他们吃一个,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闲聊了一阵,算是认识了,两人才离开。
  下楼的时候,还在感慨,“何建国那小子,福气真不错。看样子小彭人不错,蛮通情达理的。”
  “第一次接触还不好说,以后多接触一段时间再下定论。”
  陶政委是做思想工作的,可不是老刘那粗心的。
  他不管什么事都不会轻易的下结论。做事更加的严谨。
  “行吧,咱俩回去上班。”刘团长拍打几下老伙计的肩,然后大步流星的朝团部走。
  “走。下午还有蛮多事要处理。”
  随军的生活就此拉开。
  两间房都还不小,儿子的房间放了一大一小两张床。
  二老睡大床,两个小的睡小床,这是之前就安排好的,哪怕二老不常住,但以后家里来人,或者何家父母来探亲,也是可以住。
  京都的冬日很冷,今儿一早难得就出了太阳,冬日暖阳。
  星期天,孩子们也不用去团部的学校上学。
  吃过早饭,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跑出去,楼梯间还能听到孩子们呼朋唤友的叫喊声,都是:
  “快点,楼下集合。”
  “慢点,等等我。”
  全是诸如此类的叫喊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