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秘宋> 第三十九章差遣

第三十九章差遣

  书房里正在冲泡茶水的刘瑜,却只是笑了笑,并不为意。
  这种很基础的物理原理,他心里是有底的。
  若真来上一位去过大食的商人,自然更能为刘瑜提供佐证。
  他现在头痛的是密码怎么弄!
  用戚继光的,自然是最为适合这时代,但要写本《八音字义便览》真的很头痛;
  不用戚继光这个,那要自己编个密码规则出来.
  自己编个密码规则,对于其他文科生是个头痛的事,对于刘瑜倒也还好。
  他在信息爆炸年代里,就对间谍方面的东西很有兴趣。
  问题是,不论哪个规则出来,同样绕不过,得为这规则写教材!
  刘瑜要不把《八音字义便览》弄出来;要不得弄本类似的教材出来。
  这就是他头痛的根本。
  所以苏东坡这种口舌之争,他压根就没放心上。
  可是刘瑜并不知道,因为自己关注于密码规则的问题,无意的一句话,撩起许多的涟渏。
  先从宫里传出来的话,据说官家,也就是大宋天子,说是曾公亮把字验录入《武经总要》,极为不妥。故之现时差了馆阁读书的刘瑜,在编新的字验。这本是极机密的事,但于此间年月,上下五千年里,士大夫最爽利的时节,想要在士大夫之中保住这机密?至少皇帝差刘瑜编字验这事,是不太可能教中枢的宰执不知道的了。
  中书门下的公事房里,墙角置了几盆冰,入得内来,倒是略为少了些暑气。
  但坐于此间,位极人臣的两位,其中却有人颇有些火气。
  按说官做到这份上,所谓丞相气度,应该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
  可是欧阳修这位自号“醉翁”枢密副使,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大骂:“竖子张狂!”
  他不得不骂,因为先前刘瑜升官,就是欧阳修点了刘瑜的名,去办那差事。
  所以官家委了刘瑜,去编新字验。
  而为什么会让官家有了这想头?无非就得从刘瑜骂曾公亮说起。
  刘瑜曾骂过,曾公亮和丁度把字验编入《武经总要》,与国贼无异。
  尽管是私下骂的,但宰执们要探查,这话终归是撩将出来。
  欧阳修必须得有所表示,要不然,就成了他授意刘瑜这么干了。
  年已七旬的曾公亮坐在边上,倒是安慰欧阳修:“永叔,何必与小儿辈计论?”
  说着曾公亮还笑了起来。
  他真的没把这个当一回事。
  刘瑜是谁?
  对于这中书门下的大佬来说,或者得这么说才合适些:刘瑜是哪只蝼蚁?
  曾公亮怎么会去跟一只蝼蚁置气?
  只要确定了不是欧阳修授意这么干就得了。
  这时却又有吏员匆匆奔入,却是曾公亮的心腹长随,跪下给几位宰执磕了头,方才对着自己老爷禀道:“听宫里传出来的话,魏公公去催促刘某字验事宜,刘某对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岂有此理!不当人子!”欧阳修听着拍案而起。
  接着更是道:“广南东路或广南西路,择个下县,教他去当个主薄还是县尉罢了!”
  有时候,骂人,不一定是有恶意。
  欧阳修发作刘瑜,却便是为了周全他。
  因为他很担心,自己如果不在东京了,刘瑜这性子,会招惹来什么祸事。
  例如刘瑜骂曾公亮,的确曾公亮不会计较,但曾公亮的门生旧部,不见得就不会计较了!
  如果不是刘瑜和苏东坡走得近,默认为欧阳修这一脉的,不见得刘瑜的日子能过得这么安稳。而此时党争已起,欧阳修已有离开中枢的意思,所以他打算直接把刘瑜安排了边远的广南东路、西路,也就是广东、广西,以免在东京惹祸。
  曾公亮挥手教那长随退下,却是抚须笑道:“呵呵,永叔,何至如此?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文正公门下嘛,原是当有的道理,不须介怀的。”
  文正公,指的就是范仲淹。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也是范仲淹的名言。
  欧阳修听着苦笑。
  他为什么会点刘瑜办差?
  一个特奏名出身的九品官,就算在边境立了些功劳,怎么会入得欧阳修这枢密副使的耳?
  因为刘瑜是范仲淹的徒孙,而欧阳修和范仲淹,是绝好的交情。
  欧阳修写《醉翁亭记》,就是替范仲淹说话,而导致自己被贬去滁州!
  刘瑜是文科生,烧玻璃炼钢铁他是玩不成,但至少范仲淹这等人物的生卒,他是记得清楚的。而恰好他的祖籍,就在徐州。
  没错,范仲淹就是死在徐州。
  要是范文正风光的年月,就算吕范之争,远离朝堂,刘瑜依旧连面都见不着。
  范仲淹去得军中,也是一样名重八方的,哪里是刘瑜见得着的?
  不过到了庆历年间再被贬,范仲淹又是好直言。
  朋友劝他别再乱说话,他就回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时就真的就有点生人莫近了。
  所以刘瑜得见范仲淹,正是后者落魄,抱病去赴任。
  所谓虎死架不倒,范仲淹能文能武,再落魄也不至于李白、杜甫的地步。
  但路过徐州,刘瑜就来了个拦路请安。
  当时他不过三岁左右的光景,别人还在撒尿玩沙,他可是雄心壮志,一心长大了就要烧玻璃炼钢铁,记得范仲淹会死在徐州,哪里会放过这弄险的机会?
  于是小人儿跪在官道,倚小卖小,自称私淑弟子。
  难道范仲淹的从人,还纵马踩死一个三岁大小的孩童不成?
  在责成左右去寻这孩童家人来领走之际,这点时间,就是刘瑜的了。
  在他死缠烂打之下,凭着三岁的模样,对答有礼,逻辑清楚,真让他见到范仲淹一面。
  范仲淹就是病到糊涂了,也不可能按着刘瑜所求,收他为徒。
  不过三岁小孩,占了个童言无忌,拍马屁倒也拍得范仲淹难得有了笑意。
  所以得了范仲淹一句话,教跟在身边的儿子范纯仁,闲来可教刘瑜读书。
  但那时刘瑜看不上范纯仁,真的,想着争霸天下,王图霸业的人,范仲淹这种千古名人倒罢了,范纯仁是谁?刘瑜是真看不上,除了逢年过节写个信去问候,平时压根就不愿理会。
  后面刘瑜发现王图霸业折腾不动,烧玻璃炼钢铁也搞不起来,想要修复关系时,范纯仁却又对刘瑜显得淡泊了。范仲淹当时是病重,范纯仁可没生病,他觉得这小孩名利心太重,加上后面刘瑜走动得少,范纯仁真不待见他。
  不过,一个师徒名份,却还是改不了的,只是知道的人不多。
  但曾公亮却是晓得的,所以才有这话。
  欧阳修怕的,也就是这个。
  范纯仁不待见刘瑜,胡瑗、孙复、石介、李觏这些范门子弟,当然也不会理刘瑜了。
  但范仲淹的政敌,可实在太多了。
  “罢了,永叔,老夫也知你要保全文正公一脉的心思,寻个鱼米之乡,给他个差遣便是。”曾公亮笑着放下茶碗,却是对欧阳修这般说道。
  这时却听外面有人沉声道:“明公,此事不可为!”
  入得内来的,却正是参知政事,王安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