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都市生活>花瓶女配开挂了> 第490章 渣男重生洗白文的炮灰(16)

第490章 渣男重生洗白文的炮灰(16)

  “看看,连梅教授都喜欢沈先生的这本《大宅旧事》,先生的文章不媚俗,也不愤世嫉俗,从平平淡淡的叙事中流露出的是无限的勇气。”
  薛丽神色温柔,一脸桃红,“我想,不久的将来,沈先生一定能成为超越梅先生的伟大作家。”
  梅书礼仿佛应着他的话,开口道:“这本书是近五年来,所有的白话小说中最显成熟的一本,书中的语言很是寻常,似乎把无数国家大事,对未来,对世界的思考,融在那些饮食起居,鸡毛蒜皮的小事里,虽然观点方面偶尔有幼稚的地方,可是隐约还是能看出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与爱。”
  所有人一下子振作了精神,哪怕没有觉得这本书有多好的那些作者们也一样。
  梅书礼本就有这样的号召力,同样的话,别人说来大家可以不听不信,他说出口,便让人信服。
  沈鸿目光闪亮,精神振奋,显露出志得意满的兴奋。脑海中畅想未来……
  底下记者们交头接耳,嘀嘀咕咕。
  “看来这姓沈的要飞天。”
  “以后登州又多个名人。”
  梅书礼忽然一拍桌子,砰地一声,把书扣在桌面上,长身而起,冷冷看着沈鸿:“这《大宅旧事》,分明是我一故交所著,沈鸿,你到底从何处偷的书稿?”
  沈鸿一愣,宛如冷水浇头,神色骤变,心神动荡,面上不自觉就带出一点异样。
  在座的所有人,还有记者,被梅书礼的话一震,本能地去看沈鸿。
  这些人不乏精明眼光厉害的人物,一眼就看出沈鸿脸上明显有些心虚。
  记者们顿时兴奋起来。
  最近沈鸿的名字响彻登州,他的那本《大宅旧事》也是当下最受瞩目的小说,现在居然发生这样的变故,有人指这本书的作者另有其人,稿子是沈鸿偷的,这简直是飞来的头条新闻!
  说这话的人,还是梅书礼梅先生。
  大礼堂内顿时哗然。
  那些专门过来的读者顿时就乱了套。窃窃私语声,吵闹声,喊叫声混杂在一起。
  沈鸿回过神,神色顿时紧张,厉声否认:“梅先生,这本小说是沈某一字一句,自己写出来的,你是受了什么人的蒙蔽?”
  他在心里拼命为自己鼓劲。
  《大宅旧事》多年后才出版,现在就算那个商衡已经开始写,也写不了多少,至少不可能完成,他抵死不认,对方绝对拿不出证据来。
  一念及此,沈鸿底气便足,站直了身体对在外慌乱无措的读者们道:“薛小姐,还有诸位,听我说一句。”
  “我也没想到居然会受此污蔑,但是我的手稿就放在家里,曾经在一座小小的阁楼中,我也是点灯熬油,彻夜写作,写了许久,这篇小说才终于与你们相见,当时和我同住的房客都可以为我作证。”
  “我写作的过程中,也曾与同道中人讨论,也有请教别的大家,比如,许秋许先生,我就曾把半成品递给他,请他雅正。”
  许秋也在现场,犹豫了下,他当然不愿意和梅先生作对,可是身为文人,还是有些骨气,也不愿意说谎,只得点点头,冲梅先生苦笑:“晚辈在两个月前就看过这本书,是沈先生送来给我看的。”
  读者们这下稍稍平静,记者也不急着发表言论,其他人面面相觑,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
  梅书礼冷笑:“我知道,对于一位作者,说他的作品并不是他写出来的,是很严重的指控,想我梅书礼从事文学工作四十余载,从来没有毫无凭据地指摘过任何人,这一次,当然也不会。”
  他冲外面自己的助手点点头,助手就出去打开大礼堂的门,向外喊了声:“商先生。”
  听到这三个字,沈鸿一颗心狂跳,几乎站立不稳,用尽全部力气才维持住自己的面色。
  商衡大跨步地走进来。
  孟以非从后门溜进来,在王专员身后落座,顺便把带来的各种资料传递过去给梅先生。
  到如今这地步,商衡并不全依靠梅先生等人为自己张目,他两步走到主席台前,拍拍手,后面两个瞿家的家丁就把复印装订好的,厚厚的草稿依次交给记者和在座的各位作家,也传了一份给读者。
  众人拿到手,顿时愣住。
  草稿的封面上,商衡那一笔遒劲中略显孤傲的字体映入眼帘——《大宅门的故事》
  记者们随手翻阅了几页,顿时哗然:“这本书是什么意思?”
  “商先生,这本小说和沈平凡先生出版的《大宅旧事》有什么关系?”
  “梅先生的意思,您才是《大宅旧事》的作者?”
  商衡很冷静,淡淡道:“男主角岑默,岑家独子,留美学童,半路退学转修医学,后又自费去耶鲁大学,学铁路工程,祖父官拜正三品,母亲是前清格格。”
  “有原型的,如果还记得十三年前那位为了修铁路,发疯发了大半个华国的那位李先生,就应该知道我说的原型是谁。”
  所有人都怔了下。
  大部分见多识广的记者们顿时想起来这位商先生说的是谁。
  “这么一说,还真是。我是走马观花,随便读了读《大宅旧事》,人家一说才想起来,确实有点李先生他们一家的影子。”
  沈鸿脑海中一片空白,努力去接收商衡的话语,思考对策。
  还不等他想出应对的话语,商衡叹气:“我姓商,我父亲是商同南,正是我笔下主人公原型的表哥。”
  “啊,那女主角的原型我知道了,是王家的那位三姑娘吧,当年寡妇再嫁,女方比男方还大了整整六岁,闹得很轰动呢,我怎么没想起来。”
  一众记者和作家们恍然大悟。
  和男主相比,女主是登州本地人,王家在登州市扎根多年,更容易让人想起。
  底下议论纷纷,几乎是眨眼间,大部分作者看沈鸿的表情就有些不对。
  读者们也茫然无措。
  就是薛丽,心神动荡之余,还想声援沈鸿,可也没了底气。
  她也是记者,身为记者消息自然灵通,何况她这个小小富家女,也有雄心壮志,立志成为优秀撰稿人,对于各种大事件都做过一定程度的了解。
  她更是沈鸿的书迷,对那本《大宅旧事》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
  看的时候,她就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微妙,让她越发喜欢,现在再想……
  沈鸿一看不好,脱口而出:“对,我这本小说的确是以李先生为原型……这位不知名的先生,你不能因为是李先生表弟家的公子,就说我的书是你写的?你的身份要是也能当证据,我们这些人可有的头疼了!”
  众人不禁沉默。
  商衡又一挥手,后面跟着的家丁就把洗出来的大幅照片一一贴在墙上。
  照片一上墙,别人也还罢了,资深书迷们登时反应过来。
  那每一件摆设,每一样首饰,甚至连服装,用品,院子里的假山池沼,都能在小说里找到。
  其中一个书迷,信手抓起买给沈鸿的礼物,一块砚台,重重朝沈鸿的身上砸去。
  “呸!”
  沈鸿被砸得头破血流,书迷转身就走。
  商衡也冷笑:“你可以说,你去参观过李家老宅,可是人家家里女眷房中的摆设,你总不至于知道吧。”
  到此时,沈鸿还是硬挺着不肯认,可但凡眼睛不瞎的,都明白过来,这本小说不可能是他写的。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沈鸿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书稿。
  好些读者心中愤恨不已。
  沈鸿的面色也越来越苍白难看,忍不住向后退了几步。
  孟以非坐在王专员身后,伸手拿了麦克风过来,高声道:“沈先生,你做这种事也算是熟手了,《大宅旧事》发行以后,我稍微调查了你一下,读了你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写得三篇文章。”
  “《秋月夜》,和杂志曲艺杂谈上,作者阿芬的《无穷碧》第三节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相同。”
  “还有你的杂文《父爱》和江南白话周报上一篇佚名作品《人生第一座大山》除了人物姓名外,几乎就没有差别。”
  “最后一篇文章,白话短篇小说《借车》,到是没找到出处,可这篇文实际上是你同窗张瑞替你改过的吧,这点你们全班同学都知道,张瑞改动的部分超过八成。”
  “就你这样的,对报纸上,杂志上这些时日对你的追捧,居然高高兴兴受了,你受得起?”
  孟以非声音不高不低,清清朗朗,听得所有人都愣神。
  梅先生,王专员他们也极意外。
  孟小爷平时可没这么爱说话。
  “咳。”
  梅书礼咳嗽了声,神色肃穆,“我梅书礼,以我的人格发誓,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这本《大宅旧事》,是我的朋友,商衡商先生的作品《大宅门的故事》的初稿。”
  王专员等人也道:“我们也可以作证,在商先生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为他提供了一点素材,而且,这本书主角的原型,都是商先生祖辈的亲戚,朋友,里面甚至写了只有商先生才可能知道的秘密。”
  发声的这些人,每一个声望都不低,他们说的话,自然也没人会不相信。
  梅书礼严肃道:“大家关注明日的报纸,我们会把所有的证据,在报纸上呈给民众看,像沈鸿这般剽窃别人文学作品的行为,必须严惩,他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大礼堂静了几秒钟,好些个读者额都炸了锅,无数人冲过去围堵沈鸿,大声质问。
  沈鸿脑子里嗡嗡直响,甚至还有读者冲到他面前,手指戳到他的脸上去。
  连商衡一时都没有说话的机会。
  梅先生冷笑:“这只是刚开始。”
  沈鸿从大礼堂脱身出来,遮遮掩掩地跑回他的新房子,关上门窗,把自己整个人藏在书房中,他的脑子里依旧一片空白,整个人瑟瑟发抖。
  他很害怕。
  似乎连家附近的那些邻居,看他的眼神都很不对。
  第二日,他的害怕便成了真。
  所有的报纸刊载的头版头条,都是关于《大宅旧事》的作者之争。
  梅先生,王专员,还有数位著名作家都发表了文章,力挺商衡才是这本书的真正作者。
  这几位的文章号召力自是相当强大。
  登州所有的报纸都在刊登类似的消息,从大报到街头小报,保证连在市井街头讨生活的贫苦百姓,也能接收到消息。
  沈鸿,沈平凡,一瞬间就从备受读者关注的大作家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小偷。
  一时间沈鸿陷入绝地,闭门不出,任凭那些记者们砸门,他只绞尽脑汁去想自己的出路。
  ……
  “当初真是看走了眼。”
  瞿老爷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忍不住摇了摇头。
  他老人家以前对沈鸿,那也是寄予厚望,否则怎会将小金嫁给他?
  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局。
  瞿正到是意气风发:“我还得谢谢这位沈公子呢,他这一番操作,可是给商先生的大作销售做了提前预热和宣传,省大事了。”
  如今瞿正的公司代理商衡作品的发行工作,前期宣传费用根本用不着,各大书店都抢着要谈合作,再没有比这样的生意做得更痛快的。
  梅先生他们给了商衡的这部大作很高的赞誉,因为沈鸿,热度还高。
  当时在大礼堂发出去的样书,很多人看了都说,以前的初版,就是沈鸿剽窃的那本,根本没办法同现在这本成熟的作品相提并论。
  两者所包含的信息量天差地别。
  虽然商衡这本书事实上只写完了上册,也只有上册现行出版,可销量着实让人兴奋。
  因为传言甚多,不少本来对这本书不感兴趣的读者,如今也不能免俗,非要入手一本认真读一读不可。
  瞿正这回这生意,到是他这些年来做得最容易的一回。
  “可惜孟以非又要闭关工作,电话不接,约他喝茶也不来,连饭都是喂到嘴边才肯吃两口,人都疯魔了,庆祝活动看样子也没精力参加。”
  商衡意气风发,一书成名,沈鸿的日子却是陷入泥淖,转头四顾,一片漆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