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

  哎,干什么这么厉害呢?
  害得他们要背的书真的好多,一涉及到冯文铮,就是考点,又多又杂,真是难受……
  金庭不知道坑他的人,是未来历史书上赫赫有名的考点人物,他在听说冯文铮是均都的知府,接了圣旨之后立即去了均都府,心里头一松。
  想想看就是从这位入京都了,他就开始不顺。后来入工部为官,更是不得了,把玻璃玩出了花样,还弄出了肥皂方子。
  金庭在人去了偏远的川贵地区,心中长长舒了一口气。
  此人走了,他的运势会不会再旺起来?
  金庭准备好生回忆一下,怎么做纺织机,这个做好了应该利润也很大,本来他是不太想做纺织机的,因为做了之后,就代表需要让女子走出宅院,开始工作。
  他总觉得目前的社会环境维持现状最好,但是为了赚钱,不得不拿出纺织机,他需要赚钱,要不然他的后院女人完全要闹开了。
  而朝堂里的人对宁蓁蓁这一次的升迁,毫无丁点的意见。
  为官两年从六品到正四品,谁不嫉妒?但是如果这个正四品是均都知府,那就万分恭喜冯大人,他们自己谁也不愿意沾这个地方。
  一个地方发生了小暴乱,加上今年秋天欠收,若是秋收纳粮弄不好,可能小暴乱就成了大暴乱。
  就算是为了避免这个暴乱,已经免了一些额度,但是明年得补上这些额度,怎么看怎么难。
  此时的宁蓁蓁已经带杏雨还有孩子踏入到了均都府。
  城门破旧,城墙很多地方还是泥制的,上面写的均都两字,颜料都有些褪了色,成了暗淡的泥色。
  冯远承本来是兴致勃勃,一路上看够了风景,就期待爹爹即将管理的府州,结果见到了均都府大失所望,觉得太过于破损。
  宁蓁蓁下了马车,见过了在外候着官员。
  知府的设置,是仿照中央的六部,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此时全府的典吏领着乌压压的小吏都在这里候着,当然还有下辖的县令。
  第一次的见面,他们觉得新任知府过于年轻,就算是有状元之才,在工部上也颇有些成就,能不能治理好均都府?
  均都府不能再乱了,若是再乱,别说保不住乌纱帽,只怕到时候再来一场大的暴乱,冲入到了衙门里,家眷都保不住。
  不管是怎么想的,这些人在今天的晚宴上,口中都是恭维声不断,不是说知府少年英雄,就是说知府内秀有才干,还有人想要求字。
  宁蓁蓁知道,这里距离京都太远,他们怎会知道她的字好或者不好?只是不知道她管辖府州的能力,单纯恭维她的学问而已,对他们来说,拍关于文学方面的马匹,肯定不会拍到马腿上。
  宁蓁蓁就直接拒绝了题字,只说今后还要仰仗各位,从明日开始,就会先逛了城中各处,然后去各县里了解情况。
  这是个想要干事的知府啊。
  诸位官员应了下来,接下来拍宁蓁蓁的马屁,就都是往这方面吹嘘了。
  ……
  “均都,一座悠久的历史古城。在文德八年以前,均都是破旧的,岌岌可危的,它像是一个憔悴的农夫,日日努力耕耘,却总是天降灾祸。
  从文德六年到八年,灵江的河水泛滥,让好不容易开拓的田地总是被洪水冲垮,百姓们看着毁掉的田地,痛哭不已,在试图减少纳粮无果的情况下,开始了反抗。
  其实均都的百姓是善良的,柔软的,如果朝廷愿意治理好灵江,愿意减免一部分的苛捐杂税,或许就不至于发生文德八年的冲突。
  文德八年,对均都百姓来说是一个难忘的一年。一个年轻的官员到了此地,他改变了整个均都!
  他个子和中,是状元出身,到了均都之后,常常在均都的六个县里看到他的身影。
  他亲自抓生产,破隐田,改革农具,治理灵江,不让灵江泛滥;合理利用山脉种植合适的茶叶,亲自推广均都茶叶,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农民的收入翻番。
  同时也给均都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勘探出铅锌矿,煤、铁、重晶石等矿产。丰富的矿产资源,让均都的劳动力需求大大增加,黔西地区的百姓涌入到均都。
  ……
  最后,大力发展教育,圣人昔日里提到的有教无类,在均都实现了,均都是全国最早实现全民脱盲的地区,在做好了基础教育的同时,对普通的百姓也开展了义务教育,教习他们认字。
  古老的均都,它像是一颗暗淡了的宝石,是冯文铮一点点让它焕发出全新的风采。”
  秦文在写完了之后,旁边的一个年轻女孩子从他的手中抽出了稿子,读过了之后,对着秦文说道“你是均都人吗?写得真是真情实感。”
  秦文点点头,凡是均都的人就不会嫌弃背历史书,就算是冯文铮满是考点又如何?
  他们所生活的城市,处处都有冯文铮留下的痕迹,处处都记录了他做的贡献。
  对别人来说很难记得考点,他们从小就知道得比历史书上更多更全。
  第150章 女首辅21
  三年后
  冯远承正在对着字帖临字,听到了门口的动静,耳朵一动,甚至顾不上收笔完成这个字,直接就往外冲了出去。
  看到了宁蓁蓁像是小炮弹一样弹了过去,“爹爹。”等到了宁蓁蓁面前,冯远承并没有冲入她的怀中,而是规规矩矩行了礼。
  先前他冲入到了宁蓁蓁的怀中,有一次让爹爹跌在地上,被娘提溜着耳朵教育了许久,以后冯远承孺慕父亲,也只是规规矩矩行礼。
  杏雨听到了动静,也从厨房里走出来。
  许是年龄大了,杏雨的面颊丰润起来,配合她乌黑瞳眸,带着雍容的美。她上前摸了摸冯远承的脑袋,对着宁蓁蓁说道,“我估摸时间你今日就要回来,一早就炖了汤。还有芙蓉糕。”
  冯远承的眼睛一亮,他现在也不像是小时候那样白胖了,不过还是要比同龄人能吃。
  因为无论是杏雨,还是宁蓁蓁都没有拘着他,他在外跑来跑去,活动量大,吃的也多,身子骨健硕。
  “劳烦夫人了。”宁蓁蓁浅笑着说道。
  两人相视一笑,往内宅走去。
  三年的时间,因为时常上山下乡,宁蓁蓁皮肤黝黑了不少,不过就算是穿着简单青衫,谁也不会觉得她是普通百姓,谁不认识这位“冯青天”?
  均都府的百姓最开始对这个新任的知府是将信将疑的,他们发愁文德八年的税赋免了,但是文德九年会补收。
  不过新任的知府好歹是要比以前的好,以前的知府在任上,那真是“衙门朝南开,无钱莫进来”。
  自从新来了知府,判案子十分精准,并不为难苦主,甚至在一些让人痛恨的案件上,还会重判犯人。花灯节上,拐子案也少了,还破了几桩陈年旧案。
  这让不少人想,就算是文德九年困难一些,咬咬牙忍一忍,这可是位难得的好官,戏文里的“包公”,是不是就是这般的青天老爷?
  没想到大雪封山时候,她直接把土豪乡绅瞒下的隐田给收缴了出来,新制鱼鳞册,分发隐田。这让百姓欢呼不已,到手的土地多了,文德九年定然可以顺遂过下去。
  百姓们决计想不到,文德九年不光是补上了去年的缺,让人一年到头的收入还多了不少。
  文德八年的那个秋天,百姓们愁的是来年的税赋,谁也想不到文德十一年,均都府的面貌焕然一新。
  山间种了均都茶,茶叶清甜而少苦,根据茶叶的品相,分类销售,上等的均都茶,在外送礼也不掉面子;因灵江蜿蜒,淤泥多而形成了天然的芦苇地,这部分的芦苇成了造纸的原材料,均都花笺成了纸张里的上品;铺路开矿,大兴教育,改进农耕器具,这些措施让均都人走路都生风,衣衫用料档次都抬了不少。
  富足了自然会在美食、住上琢磨功夫,均都府原本是在贵州布政司范围里都是穷困之地,结果反过来成了经济中心,好吃的好玩的都有,就连衣衫配色都比旁的地方大胆漂亮。
  甚至有“美人如玉在均都”之说,均都的年轻男女若是找个其他府州的,都很是容易,
  富庶起来的均都吸引了其他地方的百姓定居。新增人口达万人,纳粮从八万石的下府,直接到了纳粮二十三万的上府。
  要知道在十多年前,上府知府是从三品,下府知府是从四品的官员,若是放在过去,等于三年时间,知府大人自己连升两级。
  大雍的官员考核是一年一考,这三年的时间,每年在贵州布政司的考评都是优,马上要进行的考核,听人说是要离开均都府去京都。
  宁蓁蓁才见过布政使,在饭席上和家里人说了,确有此事。
  这地方官制一年一考,三年一任,她能够让纳粮与人口大幅提高,擢升基本上也是定局。
  冯远承嘿嘿一笑,“若是爹爹再做下去,刘大人是最头疼的。”
  宁蓁蓁笑着说道,“那你说说,为什么刘大人头疼?”刘大人就是贵州布政使。
  冯远承说道“我都听说了,黔西还有坤南的流入人口是最多的。均都府是好了,他们考评好不到哪里去。”
  只做一府之长确实会出现这种情况,均都府发展起来,附近的州府人员会流动到均都来。
  先前考评,头一年还很和气,第二年遇到这隔壁两位知府大人,他们的脸色都哭丧着,他们奈何不了宁蓁蓁,只能同布政使哭诉,他们为官太难。
  这两人也不是酷吏,只是能力说不上多好的寻常知府,在面对疾风一样对手,也没太多能力去阻止百姓的外流。
  宁蓁蓁笑着给冯远承加了一块儿鸡腿,“毕竟从这两地过来最容易,百姓也不容易。”
  鸡腿是刷了一层蜜,这是冯远承最喜欢的菜,他吃了一大口,小大人一样地说道,“饮食习惯、语言都差不多,人往高处走。”
  冯远承的结论让杏雨笑了起来,又给他夹了鸡中翅。
  冯远承对着杏雨咧嘴一笑,露出缺了一颗的门牙。
  ……
  文德十一年的十月末,均都的百姓送来了万民伞,依依不舍地送别他们的冯大人。
  布政使在心中给宁蓁蓁记下了这一笔,他身边的这人本就是传奇,每年他到京都里叙职,圣上都会问起来,“冯知府治下的均都府,情况再详细说说。”
  均都府里都是好消息,圣上还会反复追问可能的隐患。
  “你说的这个案子破获了很好,只是冠玉有没有什么麻烦?哦,冠玉是朕赐他的字。”
  “分隐田可有困难?均都可有什么告老的一品二品官员?”
  “修路甚好,你刚刚说的支出与收入,再仔细说一说。”
  面对圣上的追问,第一次刘大人急得一头汗,他准备的不太充分,那之后,关于均都府的状况就格外上心。
  这样的人,也难怪圣上看重,刘大人就没见过这样的知府,本是下府的均都,短短三年的时间成了上府。
  均都府本来是个穷困的府,冯文铮要离开均都府,这知府位置空了出来,不少人都看上了此地,毕竟人走了,那些产业留下了,可带不走。均都的路已经建好,学堂都有秩序,只沿用下那些政令,三年后说不定自己也有一场机遇。
  布政使在面对接任均都府的事情上,万万不敢松口应承下什么。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一切圣上做主。”
  “均都府的状况,圣上清清楚楚,圣人自有裁断。”
  贵州布政使的猜测也是对的,接任均都府的是一位翰林院的胡翰林,他做了大半辈子的老翰林,还以为会一直待在京都里,现在接手了这个香馍馍。
  宁蓁蓁就是从翰林院出来的,那这人定然是和他有旧的。看来,圣上也是希望均都府的状况能够继续延续下去。
  刘大人猜到了宁蓁蓁会升官,却没想到,不是做从三品的参政,而是直接成了京都的府尹。
  其他地方的知府统一都是四品官员,唯有京都例外,官职是府尹,并且是正三品。
  或许均都府做的着实是很好,圣上想要把人放在自己的眼皮子下,亲眼看看这样的调动,能给京都带来什么改变。
  “前面就是老衙门,大家可以到处逛一逛,看看当年冯文铮的办公环境。”导游带着手持话筒夹,用流利的英语和一群外国人介绍起来前面的景点。
  如果要是对华国人,导游不会讲解的那么仔细,对外国人,她会介绍的更多一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