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莫天涵:“……!”
  最后只好老实的抱着人睡觉啦!
  第二天,果然是秋妍想吃的肉丸子,还是莫天涵亲自剁的肉糜和着新打下来的夏粮磨成的粉,做的肉丸子。
  吃的秋妍眉开眼笑的。
  田金松携着秋哥子抱着小虎,在第三天就回门了,送的回门礼给刘么么,以往内当时是刘么么送秋哥子出的大门。
  按理,他们晚点儿回门也没什么,但是田金松接到了他的恩师,盛京里佟炎修的来信,信上说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能让你成亲三天就回门了啊?”书房里,就田金松和莫天涵在,陈雷给他们守门,剩下的人都去了客厅,去和回门的香哥子聊天呢。
  161 盛京开始挖坑
  什么大事儿?
  事儿大了去了!
  信纸很厚,里面全是文言文,所以莫天涵干脆就不看了,直接让田金松说,他听着就是。
  事情是这样滴!
  这事儿呀,还得从春未夏初的时候说起,那时不是征了一次粮食么?
  户部没做干净,事情被王逸晨这个善水府府尹给弄的满盛京都知道了,要是一个人知道,他们还能灭灭口什么的,全盛京的人那么多,他们灭的过来么?
  官场上都是些什么人啊?那都是人精儿!
  说句不好听的,那粘上毛儿,比猴子都聪明,比狐狸都狡猾。
  这事儿一出之后,所有征调来的运粮人员顿时都跟风儿了,当面验粮不说,就连征粮令都没交,整个户部天天都排着对的验!
  事情这么大,户部的衙门口跟菜市场一样热闹的,皇帝能不知道么?知道了之后就摔了御用的茶碗:“户部的官员都是干什么吃的?这个时候征粮,是怕老百姓恨不死朝廷吗?”
  “父皇息怒,息怒!”太子赶紧近身给皇帝顺顺胸口:“也许是户部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要不您宣他们来问问?也比您在这儿生闷气强啊!”
  “对对,来人!”
  “奴在!”
  “去,给朕把户部的尚书、待郎和书记宣来!朕倒是要问问,这一国的国库究竟空到什么程度,才会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征粮!”
  “遵旨!”
  看着小跑出去传旨的内侍,太子殿下扬了扬嘴角儿,他已经听到了消息,据说第一个运粮进京的就是善水府的王逸晨府尹,运粮的车辆浩浩荡荡的逛了半个盛京,闹的沸沸扬扬的,闹的外面的粮价都不稳了!
  户部的人来的很快,以往他们都是在衙门里办公,现在都不敢出衙门口儿了,因为衙门口儿太热闹了,也不能呆在家里,那是无故缺职,属于大罪过!
  无奈,他们只好在户部尚书在户部府衙的办公书房里,跟他们的上司讨个说法或者说,讨要个主意啊!
  这一天天的一袋一袋的验粮者,谁受得了呦!
  底下的几个大粮行,跟他们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到这么多精米进京,哪里还能坐的住?
  都想分一杯这江南的精米进自己的铺子,那边还有人担心着粮价,一天调价最多的一个粮行,调了三次价格!
  一大堆人正闹着呢,来人传旨了,宣户部的三个头头们进宫面圣!
  幸好这位小内侍是根据官职来排宣旨的地方,这第一个就是户部尚书,其次才是户部待郎,之后是书记。
  前两个是户部的正副部长,后一个是户部的粮库管理员。
  三省六部与皇宫挨着,方便皇帝随时宣人处理政务,所以三个人明知道现在还没准备好说辞,也得立即动身进宫。
  进了御书房,跪拜之后,皇帝并没有叫他们平身,而是直接去下两封奏析,是言官的风闻奏事的折子,三个人凑一起看了看,上面全都是关于近几日户部征粮的事情,言说如此行径,无异于饮鸩止渴,置黎民百姓之水深火热之中云云……。
  反正就是不好的举动,特别不好!
  “说,这是这么回事儿?朕这个当朝的皇帝,都不知道联的国库,已经无粮到需要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征调南七省的粮食入京救灾的地步了!”
  “陛下恕罪!”三个人赶紧叩头请罪,千错万错,臣下的都是错的,圣上的都是对的,同时三个人都赶紧想办法遮掩过去,这么下去不行啊!
  “恕罪恕罪,除了这个,你们还能说什么呢!”这么一说,皇帝更来气了,天下的百姓是他的百姓,哪个皇帝会喜欢日后自己的史书上写着“强行征粮,以至于饿殍千里”这么耸人听闻的记载啊?
  “父皇息恕。”太子给端了一杯清茶给皇帝顺气儿,随后又温声的问着趴在地上都有些哆嗦了的三个人:“想必户部有些不得已的苦衷,如今陛下既然问了,你们也别藏着掖着了,都说了吧,你们都是当朝的栋梁之才,执掌一国的府库,陛下英明,不会错怪无辜的。”
  这话说得漂亮,即棒了皇帝一下,有夸奖了下面的三个,里外不得罪,还能让他们都感激着他的好处!
  “陛下,请容臣明禀,自从开春天气暖了之后,库房就开始返潮,虽然做了处理,但是还是返潮的厉害,很多米粮都被捂的发霉了,不能食用,赶上初春大雪,又需要救济灾,库房已经无粮过半了,按祖制,国库不可空悬过半,否则国祚不稳,臣也是无奈啊,与其让陛下您担这个不是,不如臣等一起承担!”说着说着,越编越顺溜儿了!
  三个人一起又是叩头又是喊着“臣有罪”的话,他们三个狼狈为奸合作良久,这点儿默契还是有的,更何况,这可是皇帝陛下,要是让他老人家知道他们亏空了多少国库里的存粮,别说三皇子现在还不是太子储君,就是当朝的这位太子殿下,也保不住他们的脑袋!
  皇帝一脸的戚戚然,旁边的太子殿下抿嘴偷笑,这三个现在越无辜越好,等着看他们露陷儿的那天就会更惨!
  “好了好了,都平身吧!事情也分个轻重缓急,祖宗规制能低得过千万黎民的生计吗?你们糊涂啊!这个时候征粮!”虽然皇帝的口气依然不好,不过比起他们一进门的时候,缓和了很多,起码让他们三个人“平身”了。
  “臣等……实在是怕不得已,请陛下降罪!”三个人又一通作辑的请罪,这样皇帝也不好真的降罪他们啦!
  “父皇您看,户部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虽然做的不甚妥当,但是也是一片赤胆忠心,您就给记个大过吧。”温文尔雅的太子殿下,立即提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不罚是不成的,但是怎么罚,如何发落,都是一门学问。
  罚重了,说白了人家户部也是照章办事,错也就是错在征粮时间上;罚轻了,皇帝自己就过不去,这个时候征粮,你让老百姓们怎么办?人家背后还不说他“昏庸无道”啊!
  太子殿下的这个折中的办法不错,记个大过,就是没了点儿年的赏赐,去了点儿官声而己,这三个那都是贪得无厌的官儿,名不名声的,人家不在乎啊!
  皇帝满意了,这样既能保住自己的名声,又能圆了老祖宗的规矩;那三个更满意了.这么轻飘飘的就糊弄了过去,何乐而不为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