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武侠仙侠>乱世侠影> 第三十一章退守潼关

第三十一章退守潼关

  此时国家承平长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民疏于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长驱直入。
  江一尘和卢国苓一行动身前往长安,路上才走三天,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传来,卢母害怕,和卢国苓商量,想回成都。卢国苓大笑道:“嫂子放心,朝廷精兵猛将如云,当今天子至圣至明,安禄山一介胡人,岂能翻得起巨浪?”堂堂尚书大人都不着急,自己担这个心看来是多余的,卢母虽然忐忑,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卢国苓心知安禄山谋反,玄宗一定很着急,自己必须尽快回到京城,为朝廷排忧解难,于是催着车夫尽量快跑。江一尘没有骑马或者坐车,缓步走在马车边上,和卢剑梅闲聊着,不时逗弄一下可儿,听到安禄山起兵的消息,震惊之下也有点兴奋。
  中午时分,官道后面来了一人,江一尘回头一看,不由得大喜过望,原来是兄弟江一帆,赶紧迎上去问道:“一帆,你怎么来了?叔叔答应你了?”江一帆苦笑道:“哪有啊?我是偷跑出来的,趁我爹外面买药,留个纸条就走了。”江一尘大笑,心想自己这个叔叔可要气坏了,道:“安禄山造反的事听说了?”江一帆点头道:“已经传到成都了,我就是听说这事,才迫不及待偷跑出来瞧瞧热闹。”江一尘道:“兄弟,前几日我上山见到了师父,师父对这场祸乱已经有预言,我俩受师父厚恩,自当为他老人家解忧。”江一帆笑道:“区区几个胡人,何足道哉!”江一尘道:“卢尚书说了,安禄山拥有精兵强将15万之多,多为善战的胡人,朝廷现在的军力配置都在边关,一时来不及调回来,现在形势很糟,听说叛军已经开始进攻东都洛阳了。”
  江一帆吃了一惊,道:“难道沿途没有抵抗的?”江一尘叹道:“国家安定多少年了,内地的老百姓都不知道什么是打仗了,遇到这事,自然会惊慌失措,失去抵抗力。”看一眼江一帆,道:“据传言,叛军里面有很多奇人异士,还有能够驱使野兽的,这也是师父让我俩出手的原因。”江一帆这才觉得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到的长安,发现城内和平时没啥区别,还是一片安宁,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安顿好一行人,卢国苓第二天带着江家兄弟上朝,此时玄宗尚未临朝,众臣坐在外面等候,上首的正是当朝宰相杨国忠。见到卢国苓,纷纷上前问候。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时战事紧急,所需的兵饷粮草都需户部拨付,而卢国苓任职户部尚书,素来精明强干,在这危急时刻出现,正是时候。
  卢国苓和同僚见礼后,领着两兄弟走到杨国忠边上,顺便把两兄弟来历介绍一下。杨国忠听说是罗公远徒弟,当即来了兴趣。江家兄弟第一次见到这个场面,不免紧张。杨国忠也不在意,随便问几个问题,心知罗公远是当世活神仙,教出来的徒弟,虽然年少,也必定有过人之处,刚才卢国苓也说了,罗公远有信带给玄宗,按照玄宗好道的个性,肯定会重用。
  说话间,玄宗临朝,众臣肃声,排队进入,江家兄弟在外面等候。
  这些天主要议题就是怎么平息叛乱,安禄山叛乱后第五天,玄宗才得到消息,一开始并不信,以为又有人无中生有给安禄山造谣,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才不由得不信,当时十分震怒,立即任命刚回朝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此时大唐的兵力配置大多在西北和东北,还有南方针对南诏的剑南一镇节度使,现在东北重兵皆为安禄山所有,调遣已经不及,只能第二天派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
  封常青是大唐一代名将,长期跟随高仙芝征伐西北,战功赫赫,此时临危受命,连夜赶往洛阳,开府库募兵,十日内即招募到新兵6万人,可是所募兵勇,全是市井百姓,未经任何训练,战斗力几乎为零。眼见叛军势如破竹奔洛阳而来,封常青下令拆毁黄河上的河阳桥,以此延缓叛军的行动。
  十二月初二,叛军渡过黄河,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为前锋,进袭洛阳。叛军入罂子谷,兵锋甚盛。途中与封常清部于武牢相遇。封常清率骁骑出战,杀数百人。不久,叛军主力赶到,田承嗣和安忠志所率的前锋,都是骁勇的骑兵,唐军刚列好阵势,就被叛军骑兵冲垮,军队溃散。封常清收拾余部,拒战于洛阳城东的葵园,又败。封常清再收兵与叛军战于洛阳上东门内,再败。十二月十二日,叛军攻陷东都洛阳,安禄山纵兵鼓嗓,叛军自四门入城,烧杀抢掠。封常清率残部与安军战于都亭驿,再败。退守宣阳门,又败。最后封常清只好率领败兵推倒禁苑的西墙向西撤走。为了防止叛军追击,于途中“伐大木塞道以殿”,然后渡谷水,西奔至陕郡。
  封常青奔赴洛阳的同时,玄宗命令朔方、河西、陇右等军镇的兵力,除留少数驻守防地外,其余部队全部内调。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又在长安募兵,并把在京的边兵及飞骑、扩骑集中起来,共计5万人,由高仙芝统率,宦官边令诚任监军,进屯陕郡(治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但这些兵也多为市井子弟。封常清率残部迟守陕郡时,陕郡太守窦廷芝已逃往河东,城中吏民皆已逃散。封常清向驻守该地的高仙芝说:“常清连日血战,贼锋不可当,且潼关无兵,若贼豕突入关,则长安危矣。陕不可守,不如引兵先居潼关以拒之。”
  官军和叛军力量悬殊,此乃明智之举。高仙芝听了封常清的详细汇报,知其所言非虚,于是接受了他的意见,率军退往潼关。退到潼关后,唐军修筑城墙,据险抗击。安禄山部将崔乾佑率部赶至,几次攻城失利,只好退居陕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