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玄幻奇幻>秦·君临天下> 第86章游击战

第86章游击战

  星光和月光被云彩遮住大地上一片漆黑,只有韩军先锋大营营门两侧的哨楼上还有些光亮。韩军值夜的士卒手举盾牌半蹲在哨楼里面只露出半边脸和一只眼盯着营外的黑暗处。
  这个姿势很难受,蹲久了腰酸腿疼手腕子酸软无力,可就算手腕子难受的像要断掉,值夜的韩军士卒也不敢放下盾牌,因为他怕那些不知何时也不知从哪射过来的弩箭要了自己的小命。
  三天了,十万韩军从大梁出发赶赴巩王城,这段路就算用正常的速度行军也不过是十天的路程,若是加快速度五六天就能赶到巩王城和信陵君会师。
  为了能尽早赶到巩王城,韩军主将命三万先锋轻装出发,希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五天内赶到巩王城。想法挺好,但是韩军先锋一离开韩国国境就被早已埋伏好的秦军狠狠的捅了一刀。
  韩军被秦军打怕了,他们一看到秦字战旗还有那些连头盔都不戴,砍了人头不是拴在腰带上就是叼在嘴里就跟发了疯似的秦军伍卒第一个反应就是,跑!
  三万韩军先锋竟然连对方多少人都没看清楚就全军溃逃,也不分官兵反正跑的是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秦军尾随追杀,那场景就像是狼群在围猎羊群一样轻松惬意。
  等到秦军主动撤离战场,韩军先锋官稳住心神收拢部下清点之后才发现,三万先锋只剩一万八千余人。其实被秦军杀死的韩军也就两千左右,其余的都是被秦军吓得当了逃兵。
  先锋官赶紧上报韩军主将,主将也被吓了一跳,可是他也不敢带着人回韩国,只得命先锋官必须尽快驱离秦军,保证韩军主力能够顺利通过。
  韩军先锋官硬着头皮领命而去,他命人从周围村庄内抓来不少村民充数,勉强凑够两万多人之后把全军集中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圆形的阵型,然后用最慢的速度向前一点点的挪。
  这样的阵型其实是在平原野战又被敌军包围的情况下,全军抱成一团一边监视敌军一边整体移动到较有利的地段时采用的,其关键就在于这移动的距离不能太长。因此说这种阵型适不适合用来行军的,可是韩军先锋官也没办法,他实在是被秦军打怕了,这法子虽说慢了些但还算比较保险。
  秦军的斥候看到着巨大的一团军阵缓缓的往前挪,秦军没有发起进攻,整个白天都没有,韩军安安静静的走了一个白天的路,总共走了十五里。这速度就好比是老牛拉重车,想快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韩军先锋官很是满意,觉得这法子真是不错。但是这法子也不好除了慢之外就是累人。这种阵型就是为防范敌军不知从哪发的起攻击,因此外围的将士既是防御主力也是观察的主力,全体将士全身披挂,武器在手一边走一边四处张望能不累嘛。
  那一身铠甲再加上手中的武器分量着实不轻,一般行军的时候除了警戒部队之外,士卒最多穿着皮甲这样比较轻便。可如今韩军将士披坚执锐一步步的往前挪,再加上心里紧张这一天下来被累趴下的人可是不少。宿营之后没用多久,整座大营里全是呼噜声。然而,这时候秦军杀来了。
  三天,韩军先锋走了不到五十里的路,损失了将近八千人。自古以来,先锋官干的就是开道的活计,如今先锋营成了这个样子,韩军主将除了大骂之外也没别的主意。慢就慢吧,总比被秦军摘了脑袋强。
  白天很累,但再累也比晚上值夜强。韩军将士们都管晚上值夜叫脚踩生死线,因为凡是值夜的能看到明天太阳的不多。今夜在哨楼上值夜的这个士卒,是因为得罪了伍长才被点名今晚去踩生死线的。这个韩军士卒也算是个机灵人,他偷偷拿了一面盾牌穿了两层皮甲才敢上哨楼。接连三天,秦军的战法都没变过,总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先把岗哨杀掉,然后放火箭造成大营混乱然后趁势杀进大营一顿砍杀之后就走绝不恋战。因此,哨兵其实是一个掉脑袋的活。
  韩军哨兵紧张的也是徒劳的看着军营外漆黑一片,其实他什么也看不见,紧张、害怕、劳累让这个士卒的眼皮直打架。这个士卒努力的坚持着,坚持着,终于坚持不住了。
  “我就坐一会儿,就一会儿。”
  他一边嘟囔着一边把盾牌靠在栏杆上,随后他靠着盾牌坐了下来。这一坐下疲倦犹如潮水般的袭来,这个哨兵在坐下的同时就进入了梦乡。
  四周静悄悄,只有大营内此起彼伏的鼾声再响。一双手攥住了哨楼上的栏杆,随后一张黑乎乎的脸从栏杆下面慢慢露了出来。这是一个秦人,因为他的发髻是向右偏的。这肯定是一个秦军斥候,因为他的嘴上掉这一把短刀。
  明灭不定的火光中,一双粗糙的牛皮战靴先后踩在了哨楼的木板上,秦军斥候稳住身形之后,取下叼着的短刀握在右手里,左手慢慢伸向韩军哨兵。
  突然秦军斥候猛地攥住韩军哨兵的发髻向后一拽,右手短刀顺势一抹,韩军哨兵只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的呃,然后双腿在木板上蹬踹了两下随后伸直再无动静。
  秦军斥候翻进哨楼里,把死去的韩军哨兵的尸体轻轻放倒在楼板上。做完这些之后,一声夜枭的叫声从他嘴里发出,对面的哨楼上也传来一声夜宵的叫声。
  桀,咕咕咕嘎嘎嘎!
  在夜里也就只有夜枭才会叫,那声音就好像阴森森的笑声让人听了从心里往外的害怕。不过秦军斥候不怕,斥候也叫夜不收,最喜欢的就是黑夜。老斥候都知道,上了战场之后白天的死亡概率高达七成,可到了夜里却只有五成。所以,别看晚上挺吓人的也不方便,但其实只要习惯了确要比白天更安全一些。
  这两个秦军斥候得手的同时,其他营门也被秦军斥候顺利拿下,斥候们立即打开大门,随着几声夜枭的叫声黑暗中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队队的秦军好像是从黑暗中蹿出来的幽灵快速冲进军营内四散开里。
  军营内除了个别需要的地方,其他地方绝对不会灯火通明,因此秦军进入大营之后,韩军军营内依旧一片黑暗,只能隐约听到黑暗中传来的武器切入人体时发出的声音。
  “秦人来,啊!”
  一声惨叫戛然而止,随后只听一声关中味很浓的喊声响起。
  “防火!杀!”
  轰,霎那之间韩军军营内火光冲天而起,被惊醒的韩军士卒惊慌失措的冲出军帐,不料刚一露头就被长剑削掉了脑袋。韩军先锋官被惊醒之后迅速披挂整齐,端着一柄长矛冲出大帐。
  “不要慌,向我靠拢!”
  嘣嗤噗!
  先锋官的话音未落一支弩箭正中他的面门,先锋官晃了两晃栽倒在地。
  “不好啦,将军被秦人射死啦,快跑哇!”
  不只是谁喊了一声,这一声让本就慌乱的韩军士卒瞬间没了主心骨,向一群群的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其实,秦军夜袭的兵力肯定不会很多,如果韩军能迅速向主将靠拢发挥其兵力上的优势,那么就算不能全歼秦军至少也不会被人按着脖子随便杀。
  但是就是这一嗓子韩军失去了反败为胜的机会,成了一群任人宰割的羊。
  即使秦军杀的再痛快,人数上的差距还是没法弥补的,随着一声号令下达,秦军分批撤出了韩军大营。当最后一队秦军撤出营门之后齐声大喊:“韩人听着,信陵君已经被围困在巩王城内,只需几天功夫我们就会破城而入生擒信陵君。你们若敢去救援我们就灭了你们的国!”
  韩军大营之内早已乱成一团,秦军接连喊了三遍之后才离开。等到天亮的时候,躲在马食槽下面的副将才被亲卫们拉出来收拾残局。
  昨夜秦军一反常态的摸进大营杀了韩军先锋官,斩杀韩军四千余人加上逃跑的如今韩军先锋营只剩不到五千残兵。三万大军还没到巩王城就被打残了,这找谁说理去。
  秦军临走之前喊的话副将倒是听见了,于是赶紧派人报给主将,而副将再也不敢往前走一步了,就领着五千兄弟躲在大营里等着主将答复。
  这一幕不只是韩国援军经历,从前线调往巩王城的魏赵联军也经历了这种日夜不停地阻截和骚扰,从楚国赶往巩王城的十万楚军也没比赵魏韩三国强哪去。
  不过话说回来,同样是被阻截骚扰,强军和弱军的表现可是差别很大的。韩军表现最渣,其次是魏赵联军,最好的就是楚军。
  魏赵联军先前也像韩军一样派出开路先锋,但被阻击之后迅速调整战术,全军排成方阵浩浩荡荡的齐头并进。步军居中车兵在外,骑兵在最外。这样做不仅行军的速度快,而且一旦秦军杀来骑兵先抵挡一阵,车兵迅速将战车并在一起构成一道临时防线为弓箭手提供掩护从而为步军展开阵型创造机会。
  这种战法相当有效,秦军碰了几次钉子之后就改为夜袭。相对于韩军,魏赵联军的夜间防御警戒做的好太多了,因此损失也比韩军少得多。
  楚国的实力远比魏赵韩要强,军队也是很能打的,因此被秦军阻击骚扰之后损失并不大,最重要的是楚军离得最远但行军速度最快。三天时间,楚军距离巩王城还有一百里左右。
  巩王城前秦军大营中军帐内,蒙毅得意洋洋的跟白宣夸耀自己把韩军打得多么的惨,那样子让嬴政很是羡慕。蒙恬看着弟弟得意的样子只是笑笑没多说什么。
  蒙义:“阿宣你是不知道,韩人真的不禁打呀,我现在才知道你为啥让我们这样更他们打了。这么打实在是太有意思了,看着韩军的可怜相我都不忍心下手了,哈哈哈!”
  蒙恬:“阿宣,我那边不如蒙毅这边,他们的兵实在太多了而且是抱成团齐头并进,我不能更和他们硬碰硬。”
  白宣:“本来也没让你们硬碰硬,蒙毅那是遇到了软柿子,好打自然要大打特打,要打的他们看见大秦战旗就腿发软。魏赵联军本来实力就不差,兵力又是你的数倍,能够迟滞他们三天已经很好了。蒙恬兄,你若跟上将军的副将比起来还强了不少呢,他对付的可是楚军啊。开战之前我就跟你们说过,必须按照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阻敌,不可贪功不可恋战,迟滞敌军就是胜利。要知道,我本也没打算攻克巩王城,生擒信陵君,那些话是喊给他们听的。你们听好,立刻回去继续骚扰敌军,切记不要贪功恋战,因为我们下一步行动即将开始。不管你们战况如何,军令下达必须按计划撤回,违令者斩!”
  “喏!”
  蒙毅和蒙恬抱拳应诺之后转身出了中军帐各回本军,此战第二阶段最关键的时刻即将到来,蒙恬和蒙毅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个作用就是看他们能迟滞联军多久。如今看来韩军可以不考虑,魏赵联军和楚军应该可以同时赶到巩王城,是时候实施下一步行动了。
  吕不韦:“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个战法很是奏效,大王颇为赞赏,特意来信询问叫什么战法,大王之意是想要编入兵书之中?贤弟,你就取个名字吧。”
  “早就取好了,叫做游击战。”
  “游击战?哈哈,果然贴切,就叫游击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