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旅明> 第335章

第335章

  然而这些工匠们就不行。首先,此辈没上过初中,所以他们大部分人是看不懂需要简单几何知识的图纸的。其次,他们没有玩过lol,所以面对一块ipad那么大的工控屏幕时,这帮货顿时就麻了爪,理解不能。
  所以眼下的局面就是:一旦有了新的工件,就必须要值班的穿越众先将一切参数都设定好,然后再交给这些工人们去执行。
  至于能自行搞定全部程序的高级工匠,现在一个都没有。所谓的中级技工们,必须要有几年时间来恶补基础知识才可以。
  ……
  三车间就是穿越众专属的核心车间了。几套从后世进口的吉特迈数控加工中心是工业党们最宝贵的财产。这种5轴cnc加工中心能搞定复杂曲面,理论上可以加工出螺旋桨和宝马车发动机,是真正的工业母机。
  当然了,某个屌丝势力现在的螺旋桨都是生铁铸造的,他们也造不出宝马车,所以只能用加工中心来生产一些低级车床的配件,算是大材小用了。
  看似光鲜热烈的生产活动,其实底子下面依旧是空虚的内涵。就拿最重要的钢材来说,眼下除了质量合格的粗钢之外,窑区钢厂既轧不出车壳所需的特殊薄板,也炼不出高端发动机所需的钢种。
  所以宝马车之类的高端货色永远只是传说;粗笨,低效率的老式煤气发动机才是工业党当前努力的目标。
  工业是环环相扣的。
  最简单的地方也是最困难的地方。从一块钢锭,一个螺丝钉开始,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到位,系统最终都会将这个问题放大后显现出来。
  窑区现在就是这样一种局面。除了机加工能力比较强劲外,包括原料在内的其他环节都只能用薄弱来形容。事实上,即便在机加工领域,离开穿越众的话明人依旧是玩不转的,是个瘸腿领域。
  ……
  巡视完机械厂后,对现状并不是很满意的姚浙生和邹国庆,又坐上电三轮专车去隔壁钢厂转了一圈。
  钢厂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当初只有2台小电炉的寒酸局面了。除了后期又陆续进口2台5吨电炉外,钢厂还自力更生地通过diy方式攒出了化铁炉,反射炉等一批冶金设备。
  ……
  随着海东连锁商行进驻到福建沿海的各大码头,广大的闽人矿主们突然发现日子竟然红火了起来。
  一开始无论是生熟铁料还是矿石,只要运到码头就会被商行收购。这些新来的商人们财雄势大,背靠威名日显的游击将军府,从半年前就缓缓将福建的铁价提了上来。
  令广大土棍们激动的是,海东连锁商行不但敞开收购铁料,还撒出大把的银子与人合股办矿。像尤溪县和建安县这种传统的铁冶所在地,海东商行都派出了专人前去洽谈业务。
  办矿的条件极其优厚:凡是各地矿山附近的山主,矿主,土老财,乡绅,土棍之类的地头蛇,都可以空手上门和海东商行谈合作。
  有势力的地头蛇可以从商行空手套白狼,得到大笔的入股银子。这些人往往会在商行组织下,几家合伙招募大批矿工,大肆扩建原有矿坑和炉场,提高铁料产量。
  海东商行提供的好处远不止这些:精钢打制的挖矿工具和运输小车,轨道,拿着“秘图”勘探矿石带的高人,拿着充电式温度计,能建造新式炼铁炉的“大匠”……这些提高炼铁效率的软条件,合作者都能从海东商行得到。
  而地头蛇们要做的,就是不停得把铁料和多余的矿石都运去码头,然后再从商行的货栈中换来上好的私盐,粮食和工具。至于银子……这是最后选项,私盐和粮食在山里的用处永远比银子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福建的冶金行业在穿越势力的无形之手调控下,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
  变革最主要的一项就是:生铁产量高速增长。
  资本是逐利的。当铁场的股东们发现海东商行的生铁收购价涨幅比较大时,自然就会要求炉头多炼生铁,少出熟铁。
  古代传统的炼钢手段很多,块炼法渗碳锻打(百炼钢)、灌钢法、苏钢法、炒钢法、低温坩埚法(大马士革钢)等等。
  这些方式万变不离其宗,本质上都是低温炼铁。以上所谓的“钢”,统统都是杂质含量不合格的铁产品。要知道,纯铁的熔点是1538度,在1740年的亨茨曼坩埚钢出现之前,人类是没办法将铁融化成液体的,更不要说控制其中的磷硫含量了。
  而远在窑区的钢厂,自然不需要中古时代的炉工们费尽心思炼出来的所谓熟铁。因为在工业党眼中,明人炼出来的任何产品都是质量管控不合格的废品。
  那么根据这个原则,用时短,耗料少,节省工序的生铁顿时就成了香饽饽:穿越众刻意提高了生铁收购价。
  明人矿主自然不会拒绝这种改变:原本一天能出800斤熟铁的土炉,现在完全可以出2000斤以上的生铁,何乐而不为?
  然而这还不算完,矿主们很快就感受到了工业社会更加强劲的胃口。没过多久,派去各地指导生产的“大匠”们就对明人的产品提出了更“宽松”的要求:我们就要劣质生铁。
  这种只经过了草草冶炼,最大限度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燃料的所谓“生铁”,其实和后世的地条钢没什么区别,都是扔在地上就能摔碎的垃圾。
  然而就是这种垃圾,却被海东商行用承诺的价格全数收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