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都市生活>农家小甜妻>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商讨对北疆用兵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商讨对北疆用兵

  平静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六月份。
  姜湛昏迷不醒,陆王妃掌管北疆建设兵团,底下的将领们不服气的消息,经过小半年的时间,终于传到大顺朝皇帝的耳朵里。
  对于一直想找机会对北疆用兵的皇帝来说,北疆现在如此混乱的局势,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加上去年,朝廷从整个大顺朝的商人手里,盘剥了不少银子下来,国库如今看起来还是有点家底的,不再穷的叮当响,也不用担心打不起仗。
  所以皇帝立即召集底下的大臣,商讨对北疆用兵。
  顾守甫辅眼见苦劝皇帝不住,于是选择闭口不言,在对北疆用兵这件事情上,不发表任何意见。
  郑尚书跟北疆王有仇,早就巴不得皇帝打到北疆去,把北疆王踩进泥泞里,故而双手赞同皇帝的决定。
  “陛下英明神武!北疆王狼子野心,辜负了皇上对他的厚爱,对这种乱臣贼子,就不该姑息。”
  郑尚书说:“臣完全赞同陛下对北疆用兵的决定,愿意赴汤蹈火,为陛下分忧。”
  反正他是文臣,皇帝还能让他上战场不成?
  当然是怎么好听怎么说!
  皇帝果然龙颜大悦,觉得在这件事情上,郑尚书跟他一条心。
  不过除了郑尚书之外,朝堂上竟然还有不少将领,也支持对北疆用兵,甚至十分积极。
  皇帝因此更加觉得自己的决定正常。
  只是皇帝肯定想不到,这些将领巴不得他对北疆用兵,是因为他们有野心。
  有人想要复制北疆王的成功之路,准备利用这次对北疆用兵的机会,把大顺朝的兵权握在手里。
  只要有了兵权,就可以架空皇帝,成为第二个北疆王。
  或者,他们还可以更进一步,近水楼台先得月,赶在北疆王之前把皇帝赶下台,自己黄袍加身。
  所以他们听说皇帝要对北疆用兵的消息之后,表现得十分积极,一个个都表示愿意赴汤蹈火,为皇帝讨伐北疆王这个逆贼。
  皇帝龙颜大悦。
  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算他自己不说,朝臣和百姓都看得出来,北疆王他就是个逆贼!
  既然是逆贼,自然就没有放任的道理,所以派兵征讨。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大顺朝的主要兵马一直以来就分为三处。
  一处镇守北疆,一处镇守西南,还有一份人马,掌握在皇帝自己手中。
  如今北疆的军马全变成北疆王的私兵,镇守西南的那部分人马肯定不会动。
  西南边陲之地,同样有番邦虎视眈眈,一旦西南军撤离,说不定便会有番邦军队趁机打入。
  所以能派去北疆的,只能是皇帝自己手里的军队。
  皇帝手里的军队,这么多年其实没打过仗。
  平时偶尔剿个几百人的山贼,再不然就是各种演练,实战是没有打过的。
  不过这并不妨碍,皇帝认为他手里这批军队,是北疆所有军队当中,最精锐的部队。
  原因无他,只因为,皇帝养这批军队,费的钱粮是最多的。
  配备是最好的,无论是战马,长枪还是铠甲,都是最优良的那种。
  装备是军队的灵魂,是战争的重要因素。
  皇帝就不相信,配备这么优良的军队,还能打不过北疆缺吃少穿的军队。
  皇帝已经让人打听过北疆的消息了,去年冬天的时候缺粮,虽然没有饿死人,但是,北疆军队的所有供给,全部减少了三分之一。
  可以说,只是保证他们不会饿死,但是连让他们吃饱都办不到。
  反观皇帝手里的军队,虽然老百姓饿死的不少,这些当兵的可是一顿肚子都没饿过,而且还能时不时吃上一顿肉,个个养的膘肥体壮,人高马大的,看上去就像是很能打的样子。
  替皇帝掌管这支军队的两个将领都是皇帝的心腹,一个叫齐胜,一个叫马成功。
  两人都是皇帝一手提拔上来的。
  而他们能做到将领的位置,除了他们自己本身的本事不比其他差之外,还因为沾了名字的光。
  当时和他们同一批的将领,其实还有好几个,大家的本事都差不多,有两个甚至略胜一筹。
  只不过在升迁的时候,皇帝认为他们两个名字取得好。
  一个叫齐胜,一个叫马成功,用来掌管军队的话,首先就能占个好彩头,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于是就这样,两人成了皇帝的心腹将领。
  至于到底能不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也没有经过具体验证。
  因为这么多年来,除了剿过几次几百人的土匪,这支军队根本就没有打过仗。
  如今对北疆用兵,正是他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按照皇帝的想法,他手里的这支军队是不想交出来给别人掌管的。
  但是他自己又不可能去御驾亲征。
  且不说他自己是不是打仗的这块料,单说他如今年纪大了,不知道有多怕死。
  怎么可能让自己去冲锋陷阵?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一个当皇帝的,坐在金銮殿里发号施令不好吗?
  非得冲到前线去,到时候刀枪无眼,死了岂不是白死?
  这么一来,手里的军队就只能交给别人。
  皇帝选来选去,都没有选到合适的人选。
  资历够的,能力不够,能力够的,资历不够。
  还有些,明显不是皇帝的人,他当然也不肯用,可不想再养出第二个北疆王来。
  在皇帝眼里,齐胜和马成功两人,是不可能做主帅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实际战斗经验,能一路升官,那是托了名字的福。
  皇帝只是想让他们在军队里讨个好彩头。
  皇帝对主帅人选十分为难,头发都快愁白了,这个时候,长安伯刘松,向皇帝举荐了一个人。
  这个将领,早年在北疆的时候,曾在北疆王手底下效力,具备文韬武略。
  只不过因为和他们长安伯府走的近,一直没有得到北疆王的重用,后来就找机会调回京城来了。
  调回来以后,就在兵部谋了个闲职。
  不过这么多年来,手里的本事一直没有放下,不但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而且每天推演沙盘,并且到处收集战争的资料,对战争进行研究推演复盘,对战争形势十分了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