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第541章 可有好消息(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

第541章 可有好消息(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

  “我是兴国公府上的!”
  一听这话,顿时,周边立刻响起倒吸凉气的声音。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给宰相看门的,都相当于七品的官。
  就当下来说,兴国公的权势比起什么宰相,都要大的多,而眼前这位,竟然还是兴国公府上的管事!
  啧啧,如果不是他自己说得话,还真看不出来,眼前这位和蔼的老人,竟然是兴国公府的管事!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位老人其实是蓝天保的爹。三年前都差点饿死,被兴国公收留,又得兴国公吩咐,心存感激,谨守本分,压根就不敢有什么目中无人的嚣张。
  也是看着他表现不错,因此,张明伟便把府里外面的事情就交代了他来打理。比如当初崇祯皇帝把查抄自原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的三十间商铺赐给他当见面礼的,就让他来总管了。
  不过他这时候过来兑换钱币,还是奉了兴国公之命过来的。
  此时,知道了眼前这位老人的身份,一时之间,周边的人群,都不敢乱说话了,不少人都还退开了一些。
  对此,蓝天保他爹也不管,只是吩咐把带来的银子和铜钱全部兑换了。
  自始至终,就没有一点利用身份地位在办事,和蔼的样子,就和普通老者没什么两样。
  看到他这样子,终于,围观的人群便又靠近了一点。
  他们便看清了清点清楚的铜钱收入柜台,然后给出了同样是铜钱一样的新钱币,分为金银铜三类,交付出柜台。
  蓝天保他爹这边,金币只是兑换了一小点,因为普通的买卖很少会用到金币。银币其实都不多,最多的自然是铜币了。
  围观人群好奇之下,还是刚才和蓝天保他爹说过话的那个老者,便露出讨好的笑容对蓝天保他爹说道:“看朝廷新发的这个钱币,好像不是大明宝钞那样的?”
  蓝天保他爹听了,便笑着拿出些铜币递给他,同时说道:“那是肯定的,你们看看,朝廷对这新钱币是花了大心思的,绝对不可能出现像大明宝钞那样的。”
  说到这里,他自豪一笑道:“我家老爷学究天人,是花了好多心思,用在这钱币上,这钱币又怎么可能会像大明宝钞那样呢!”
  那老者一边连连点头,一边更多地注意手中的铜币,打量着这铜币。
  其他围观的人,便也围了过去,纷纷跟着打量起来。
  看到这一幕,蓝天保他爹便又介绍道:“朝廷这次新发行的钱币,就按这个,分金银铜三类,样式都一样,只是材质不一样而已。对应的比例,朝廷都有告示的。”
  围观的人见了,都是点头附和,反正不管对不对,总不能去质疑兴国公府上的管事。
  等到家丁把兑换来的钱币都装上了马车,那拿钱的老者是有眼力的,连忙恭敬地把钱币奉还,同时笑着说道:“这钱币真是精美,肯定是个好东西!”
  蓝天保他爹接过钱币,同时又是自豪一笑道:“这种钱币,也是我家老爷的科技学识打造出来的,除了朝廷,别家不可能会有这种钱币。”
  说完之后,他便转身走了。不过领上马车之时,他想起什么,便又转头对这群围观的人群说道:“我家老爷私下里说了,这种钱币,如果好好保存,留存后世子孙的话,那可是宝贝。越是头一批就会越是值钱!”
  说完之后,他便没有再废话,上了马车远去。
  看着马车的背影,人群中有玩古董的,忽然开口说道:“没错,这次新钱币的发行,绝对是一件大事。唉,不说了,我得赶紧回家!”
  见此情况,有人就不明白了,连忙喊他问情况,可那人却迅速远去了。
  不过人群中,也有人回答道:“这还用说,兴国公都这么说过,还能有错!不说了,我也得赶紧回家。”
  一听这话,家里有点闲钱的那些人,便立刻跟着散去了。
  不用说,都是要去拿点钱来兑换新钱币,反正都是闲钱,放着就放着,万一真得行情涨了呢?
  还真别说,这钱币确实涨了,不过不是因为古董,而是其他原因,此处暂且不表,但逃脱不了经济规律。
  虽然是有兴国公府上的示范作用,也确实带动了一些人小规模地来兑换新的钱币。但是,更多的还是在观望。
  对此,张明伟一点都不担心。只要朝廷认这个新钱币的价值,能回收,比如收取赋税的时候就收这新钱币,就能让百姓放心。时间久了,新钱币的好处多多,都不用说,老百姓自然会用新钱币了。
  不过,有关这个财政司、大明中央银行和新钱币,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张明伟一直扑在这方面,忙成了狗。
  ………………
  与此同时,在年后,建虏这边也开始忙起来了。
  他们的这个忙,却是被动的忙,而且,还不是那种痛并快乐的忙。
  过年前后的大雪,在中原这边虽然是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可对草原民族来说,那叫做白灾。
  这崇祯十七年末的大雪,让草原各部族的牲畜冻死极多。
  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十六年的时候他们跟随建虏入关的劫掠,让他们的物资会更充分一些,倒也能过得去。
  可因为张明伟的穿越,及时调整了对辽战事的策略,以至于把建虏牢牢地钉死在辽东大地上,压根就没有入关。
  这么一来,经历了崇祯十七年末的这场白灾之后,草原各部族便都扛不住了,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往盛京派来了使者。
  目的不外乎一个,他们是建虏的小弟,如果小弟要饿肚子活不下去了,当大哥的,总要解决下吧?
  一路又一路的蒙古使者入盛京,每一个部族都是一大堆人,有科尔沁族的,也有巴林、敖汉等等部族,倒也让盛京一下热闹了起来。
  然而,对于这个情况,满清摄政王代善和多尔衮都头疼了。
  自己都是喝着凉水,扎紧了裤腰带过日子的,哪有余粮给这些小弟!
  可是,不管是多尔衮,还是代善,都很清楚,草原遭了白灾,必须要给他们解决下才好。要不然,离心离德之下,大清的力量就会更弱的。
  要是往年,那没说的,大手一挥,走,去吃明国这个狗大户。
  然而,如今的明国,山海关这边的明军紧缩不出,连个围城打援都做不到,因为压根就没有城可以围。虽然山海关外还有一个明军占领的广宁中左所,可那离山海关太近了,不可能打援,反而容易被两面夹击。
  而在长城沿线,明军也是拒城而守,并没有什么机会。
  甚至在说到长城沿线的明军时,最靠近的敖汉部还全是抱怨,说之前不是奉大清先皇之命去试探长城沿线明军的防御,结果,土默特部被明军报复给灭了。
  大清这边,对于这个事情,就好像当没发生过。万一下一次,明军来攻打敖汉部族了怎么办?
  对此,多尔衮有点无奈,便解释道:“土默特部离辽东太远,辽东这边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太晚,土默特部早已被明国给灭了!”
  说到这里,他看着敖汉部族的使者,言有所指道:“其实吧,草原那么大,本王有点想不明白,就算打不过明军,就不会跑么?这土默特部如此愚蠢,连这都不会,怕也不能怪别人吧?至少如果他们人在的话,大清必定会发兵帮他们复仇!”
  言外之意,自然是真有这种事情发生,你敖汉部也可以逃啊,然后大清就会来帮你们的。这种要求,不过份吧?
  虽然这个嘴仗打赢了,但是,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摆在面前,无法解决!
  就周边的局势,明狗这个狗大户吃不到,还想再找吃的,就只有朝鲜了。
  其实吧,这时候的朝鲜,早已被建虏祸害的差不多了,是属于鸡肋的那种。一个搞不好,就会得不偿失。
  然而,局势发展到现在,就算想吃这个鸡肋,都有问题了。
  明国在东江镇的骑军已经增加到六千左右,光是这股力量,就非同小可。要想再去朝鲜翻点吃的出来,就必须要先对付了东江镇的明军才行!
  可东江镇的明军真要好对付的,那大清早就去对付了!
  头疼,真得是很头疼!
  多尔衮和代善连续商议了几天,都没有什么好办法。
  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就只能从朝鲜这边想办法而已。
  无奈之下,多尔衮便让聪明的汉官出主意。这一点,他还是很有把握的。如果说,能想出主意的话,就绝对只有这些汉官了。
  然而,至少在盛京这边的汉官,包括以前一直有鬼主意的范文程在内,都没什么好办法。
  多尔衮见了,便让快马跑去镇江堡,问原来的明国高官洪承畴,看他有什么主意。
  至于那些蒙古使者,他就只能暂时避而不见,有办法了或者实在没办法再说了。
  这一日,派往镇江堡那边的快马终于回来了。
  多尔衮一见,便带着期望连忙问道:“可有好消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