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33节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33节

  刘欣雨淡然一笑道:“今天来不就是与您商量今后两年的设计嘛。我可以继续为盛华设计新款,这个新款设计图可以通过国际邮件寄回来,当然通过邮件安全和时效方面只怕难以保障,最便利快捷而且安全的方式是传真。”
  传真是什么方厂长倒是有所了解,但是现在只有少数政府部门才能接触到传真业务,而且也不是什么都能传,清晰度也不是那么高。
  刘欣雨当然知道现在的传真无法与几十年以后相提并论,但是她曾经在王司长那进而看过传真件,虽说清晰度略差了些,但是传个服装设计还是足够的。
  “区里倒是有一台传真机,虽然效果不是太好,但是总好过丢件。要是可以邮寄、传真双保险那就更好了!”方厂长皱眉考虑良久,终于找到一条自认为可行的传递方式。
  刘欣雨倒是没想到区里也有传真机,不管传真的效果如何,能够不为这种事麻烦王司长那是再好不过的事。
  虽然这个双保险的费用不低,但是该承担的刘欣雨还是乐于承担的。
  见刘欣雨点头认可,方厂长连忙将区里的传真号写下来交给刘欣雨,想到可能出现的费用,略略迟疑了一下才说道:“邮寄和传真的费用可能会有点贵,这样吧,你尽量多出几款设计,邮寄和传真的费用就由厂里来出,你看如何?”
  多出几套设计对刘欣雨来说并不难,但是也得要有时间。
  帮他联系留学名额的曾、林两位教授一再提醒她,费德曼教授是个十分严厉的人,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并告诫她一定要专注学业,且不可像在京大一样心有旁骛。
  沉吟片刻,刘欣雨缓缓地点头应下方厂长提的条件。
  费德曼教授再严厉,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盯着她,她总能抽出时间完成新款的设计。
  与方厂长约定好新款设计的传递方式,刘欣雨婉拒了方厂长替她践行的好意,匆匆去了一趟设备引进司,向王司长道别。
  王司长给了她一个电话:“我国还没有在爱丁堡设领事馆,这是我大学同学的电话,他是爱丁堡大学工程学院的教授,遇到什么难事只管打电话找他!”
  刘欣雨接过电话,恭恭敬敬地对着王司长鞠了躬表示感谢。
  不管会不会用到这位叫韩伟诚的教授,王司长对自己的这片爱护之心,刘欣雨将铭记在心。
  二月二十六日,上午九点,刘欣雨背着双肩包,拖着两个行李箱来到京城的首都机场。
  这么大两个行李箱,肯定没办法直接带上飞机,得先办理托运。
  刘欣雨刚刚办好托运,还没来得及转身,肩膀上就被人重重地拍了一下。
  猛地一惊的反应就是抓住这只拍在她肩膀上的手,一个用力就要来它个过肩摔。
  “欣雨,是我!”一个惶急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促使刘欣雨松了力道,回过头发现身后站了一群人,被她握着手腕的正是同宿舍的好姐姐方吉珍!
  刘欣雨松开方吉珍的手,嗔了方吉珍一眼道:“幸亏你出口及时,要不然你今天可就有出大糗了!对了,你们怎么会来,不是还没开学嘛!”
  “你要出国,我们还能不来送送你!你这一去就是四、五年,等你学成回国,我们早已各奔东西,再相见还不知猴年马月呢!”胡雪梅上前轻轻捶了刘欣雨一下嗔道。
  刘欣雨弯了弯眉眼,略带俏皮道:“猴年马月?今天正是猴年,农历五月就是马月,雪梅姐,借你吉言,说不定六、七月份我们又能相见呢!”
  明知刘欣雨不可能在六七月份回国,但是大家还是假装她能成行,七嘴八舌地起哄,倒是冲淡了离别的伤感。
  说说笑笑间,时间飞速流逝,很快广播里就传来了登机的通知。
  方吉珍连忙凑近刘欣雨,在她耳边小声道:“畅春巷的房子我会帮你看好,如果毕业不能留在京城,我也会想办法帮你处理好,你放心去奔前程!”
  刘欣雨握住方吉珍的手轻轻捏了捏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时自从进了候机大厅就一直默默站在一旁静静看着刘欣雨的顾锦诚向刘欣雨走了过来,将手上拎着的盒子递给刘欣雨:“刘欣雨同学,这是全班同学送给你的礼物,希望你在英国也能一马当先!”
  因为过机闸要安检,方吉珍干脆帮刘欣雨把盒子打开,里面是马踏飞燕造型的青花瓷摆件。
  “多谢各位同学,大家后会有期!”刘欣雨举着摆件对着同学们摇了摇,转身进闸。
  今天天气不错,十一点二十从京城起飞,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飞行,于下午两点五十左右抵达香港。
  从寒冷的京城抵达温暖的香港,刘欣雨还真是有些不太习惯,所幸早有准备,在飞机上就提前换了衣服。
  这个时候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因此香港直飞伦敦的航班有好几班,刘欣雨在香港机场只逗留了四个多小时,就顺利地登上了从香港飞往伦敦的航班,完成了第一次转机。
  经过将近十四个小时的飞行,飞机平安降落在伦敦的希思罗机场。
  第二次转机就没有那么顺利了,虽然抵达伦敦的时间是上午九点左右,但是当天飞往爱丁堡的班机已经座无虚席,刘欣雨只能转乘第二天的班机前往爱丁堡。
  当然刘欣雨也可以乘坐其他的交通工具。比如长途汽车,比如火车,甚至可以租车自驾。
  虽然刘欣雨会开车,但是她并没有驾照,租车自驾是不可能的!
  经过慎重考虑,刘欣雨决定还是按部就班,充分利用手中的机票,乘坐第二天的飞机前往爱丁堡,反正第二天也才二十八号,今年二月是有二十九日的,所以离费德曼教授规定的三月一日还有两天时间。
  第240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
  既然要在伦敦待一天,刘欣雨自行安排了变一天的行程,决定去市区逛一逛,感受一下八零年的伦敦,结果让刘欣雨微微有些失望。
  八零年的伦敦还没有开始向全球金融中心角色的转变。
  走在伦敦的大街小巷,除去建筑风格的差异和人种的区别,与京城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同样看不到什么高楼大厦,马路上的汽车倒是比京城要多些,总体感觉也不过如此。
  不过想想与当前英国的实际情况还是比较符合的。
  七十年代后期,西方经济一起陷入滞胀的困境,英国经济处于严重衰退态势。
  七九年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上任后施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八二年起,英国经济保持连续八年增长,伦敦也开始蜕变,转变成全球的金融中心。
  刘欣雨还是辛雨的时候,曾经来过数次伦敦,这次所见确实让她有些失望。
  好在爱丁堡这座城市没让她失望。
  作为英格兰的首府,爱丁堡是座极具特色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历史建筑亦完好保存下来,徜徉在这座城市,仿佛置身于古代与现代交错的时空。
  刘欣雨没有像在京大那样在校外找房子,而是住进了学校安排的公寓,不过她没有与人同住,而是多花了点钱申请了独立的小套间。
  安排好住宿,刘欣雨在校内逛了逛,很快就爱上了这个校园。
  爱丁堡处于欧洲,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现在还在冬季,正是温和少雨的季节,确实让刘欣雨觉得心旷神怡,很是舒适惬意。
  三月一日上午八时,刘欣雨就背着双肩包来到英语系,出现在费德曼教授的办公室门前。
  她是按国内的上班上课时间来的,结果来得稍早了些,费德曼教授还没到呢。
  刘欣雨干脆拿出书站在走廊看了起来,这一看就入了神,身边来来去去走过的人硬是没能打扰到她,直到一个大胡子停在她的面前有些不太确定地问道:“miss liu?”,才将刘欣雨从书海中惊醒过来。
  曾、林两位教授曾经给刘欣雨看过他们两人与费德曼的合影,虽然那是二十多年前的照片,刘欣雨还是一眼就认出了眼前的大胡子就是费德曼教授。
  刘欣雨对着费德曼教授露出一个抱歉的笑容,一边随着费德曼教授进了办公室,一边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了自我介绍。
  爱丁堡大学研究生入学一般都在每年九月,所以刘欣雨属于半途入学,既可以作为预录取的研究生参加语言班的学习,也可以直接进入研究生的正式学习,这就要看费德曼对刘欣雨的第一印象。
  这个第一印象怎么来,当然就要从刘欣雨的自我介绍开始。
  刘欣雨的英语口语是真的不错,因为来爱丁堡留学,特地在口语中加了点当地的口音,要不是刘欣雨的东方外貌太明显,费德曼都要以为面前正在自我介绍的女孩子是当地土生土长。
  费德曼当然不会只凭刘欣雨的一个自我介绍就决定对刘欣雨的安排。
  等刘欣雨完成了自我介绍,便漫不经心地问起了曾、林两位老同学的情况。
  这个硕博连读名额是曾、林两位教授为她争取的,刘欣雨当然有所准备,将曾、林两位教授目前在京大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虽然刘欣雨只做了简单的介绍,费德曼教授觉得还算满意,微微点了点头,又问起了刘欣雨从京城到爱丁堡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到校后的住宿安排以及对爱丁堡大学的观感。
  刘欣雨一一做了回答。
  虽然刘欣雨是曾、林两位好友大力推荐给他的学生,他手上也有刘欣雨的笔试卷,但是费德曼教授确实没想到刘欣雨的英语口语如此出色,让他觉得或许收了个马上就能出成绩的学生,心里隐隐有些兴奋。
  刘欣雨的英语水平当然不需要参加专门为外国留学生办的语言学习班,但是之前为刘欣雨制订的学习方案也得重新修订,于是费德曼教授给刘欣雨指定了几本书,让她先看着,挥了挥手让先刘欣雨回去,周一再来办公室找他。
  刘欣雨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费德曼又喊住了她,说工程院的professor han曾经来打听过她,让她有时间的话去工程院见见professor han。
  professor han?
  刘欣雨只愣了那么一下下,就从脑海里搜出了王司长那位在爱丁堡大学工程院当教授的同学韩伟诚。
  既然人家韩教授亲自过问,刘欣雨自然要抽空去拜访一下。
  想到王司长曾经提过的话,刘欣雨回到公寓,找出几样只有国内才能买到的特产,用布袋装着直奔工程院。
  昨天刘欣雨只逛了半天校园,连爱丁堡大学一半都还没逛过来,压根不知道工程院到底在哪个方向,只能一边问一边找,差不多半个小时才找到工程院。
  “你就是刘欣雨?”韩教授惊讶地看着刘欣雨,有些不敢被费德曼教授破格录取的居然是这么年轻的小姑娘。
  刘欣雨嫣然一笑道:“是的,我就是刘欣雨,如假包换!韩教授好,这是我从国内带来的一点特产,还请您笑纳。”
  虽然这份礼物并不贵重,却让韩伟诚惊喜不已。
  他和他的家人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品尝过来自祖国的正宗美食了!
  韩伟诚与王司长曾经是剑桥大学的同窗,但是他与王司长的经历不同。
  王司长是公派的留学生,学成归国从工厂的技术员一步步升到设备引进司司长的位置,以他的年龄还有不小的空间。
  韩伟诚则是在十三岁那年跟随父母移民来英国的华侨,从剑桥大学博士毕业之后就来了爱丁堡大学人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不过两人却是实实在在的好朋友。
  虽然中间有长达十年不曾联系,他们的友谊之桥并没有坍塌。
  这不,王司长不过打了个电话请他帮忙照顾刘欣雨,韩伟诚就特地跑去找费德曼教授。
  虽然打铁还需自身硬,但是对刘欣雨多少会有些帮助,这正是刘欣雨拎着飞越千山万水从国人带来的特色美食前来拜访。
  第241章 这可是好东西
  韩伟诚满心欢喜地接过特产,心里想着小姑娘会来事儿,难怪如今处高位的王某人都乐意为小姑娘亲自打国际长途托自己多多照顾。
  既然小姑娘如此上道,当然要让小姑娘在异国他乡感受到温暖。
  韩伟诚将特产放在一旁,请刘欣雨落座,含笑问起刘欣雨这一路过来是否顺利,到校后住宿的情况以及向费德曼报道的情况,几乎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全都关注到了。
  刘欣雨不知道韩伟诚的这一番关切这主要源于她今天带来的特色,自以为是王司长托请的缘故,心里暗自感谢王司长。
  对韩伟诚的关注的问题一一做了回答,并对韩伟诚的关切表示衷心的感谢。
  两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意思。
  韩伟诚年近五十,从十三岁离开祖国,已经三十多年了,虽然期间也有过王司长那样的同窗好友,但是近十年来几乎没有说过这么多的国语,说着说着不由就有些心潮澎湃,情难自抑地红了眼圈。
  刘欣雨在辛雨时代就有过多年的留学经历,十分理解韩伟诚此时此刻的心情,只要韩伟诚坚持说国语,她就一直陪着韩伟诚说国语,只有韩伟诚考较她英语水平的时候,才改用英语侃侃而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