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节

  “你陪着一起过去吧。让黑晴陪我在这边走走,我看一看。”
  “是,郡主。”黑冰领命。
  三个人跟着于德海,去了后面。
  齐妙四处闲逛,整座善堂一共是三排房子,每排房子之间有差不多两米的间隙。
  最后一排的后院很大,已经被围成了菜园子。
  豆角、黄瓜、茄子……
  家常蔬菜都种了,瞅着土地伺候的还不错,想来有七虹的缘故。
  单单靠于德海一人,肯定种不了还这么多地。
  齐妙来到居中的一所屋子,推开门、顿时一股霉味传来。
  微微蹙眉,黑晴也快速的站在齐妙面前,先进屋。
  屋子不算大,二十平左右。屋里的摆设也简单,一张桌子,四把椅子,再有就是火炕。
  墙壁粉刷的白灰,不过现在看看,棚顶、墙角都是灰嘟噜,一看就是很久没有人住。
  大通炕,能睡七个成年人。
  “这边只有于德海一个人打理吗?”
  黑晴闻言怔住,随后摇摇头,道:
  “回家主的话,属下也不知道。”
  “走吧,去前面看看。”
  二人出了屋子,顿时就听到前面熙熙攘攘的声音。
  黑晴把屋门带上,跟着齐妙往前面走。
  二排房前,不少人站在那里,等着被量尺寸。
  有老人,还有小孩儿。
  老人基本都是一走三晃,不走还晃的那种垂暮之人。
  有的是逃荒来的,也有的是家里人都死了,没办法落在这儿的。
  小孩儿就更可怜了,已经被七虹那边挑走一批。
  剩下的不是天生残疾,就是心智不全。
  齐妙看着这些孩子,惋惜的摇摇头。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这样的孩子都会出现。
  古代应该更多吧,毕竟亲上亲的缘故,造就了很多可怜人儿。
  善堂这边有五十七个老人,二十三个小孩儿。
  算上管事于德海,做饭的婆子韩氏,一共八十二个人。
  虽然不多,可每人做两身寒衣,那就需要不少棉花跟毛青布了。
  齐妙等所有人的尺寸都量完,来到那两位师傅面前,嘱咐着说:
  “回去帮我计算一下,这些人每人两身,需要多少毛青布跟棉花,然后我好送过去。”
  “是,放心把郡主,我们一定都计算好。”
  齐妙颔首,指着黑冰又道:
  “算好之后交给她就行。”
  “好的郡主,没什么事儿我们就先回了,晚饭之前把算好的明细送去府上。”
  “有劳。”
  齐妙安排黑晴把两位师傅送出去,她则是跟着于德海、黑冰还有韩氏一起,把这些老人、孩子送回屋。
  有人住的屋子,屋里的味道也不是很好。
  老人年纪大,有的时候方便不能及时,就容易尿裤子、拉裤子。
  孩子身体、心智不健全,这方面就更加不利索。
  屋里有味再所难免,更重要的是就两个人照顾这边,八十个人的确不容易。
  齐妙将一位行走不方便的孩子抱上炕,瞅着被子跟褥子,轻叹口气。
  看得出来,这些被子跟褥子,原来都是新的。可就因为没及时拆洗,再加上用的人比较邋遢,所以破旧不堪。
  安顿好孩子,齐妙从屋里出来,正好韩氏也从另外一个房里出来。
  韩氏见到齐妙,赶紧走过来,屈膝行礼,说:
  “郡主,小的带您去前院坐会儿吧。”
  齐妙摇头,看着她轻笑一下,问:
  “这边就你跟于老爹两个人吗?”
  韩氏点头,看着齐妙不好意思的说:
  “不怕郡主笑话,我跟当家的如果不是因为孩子,我们也不会过来。”
  “哦?此话怎讲?”
  第590章 难道,她又眼瞎了?
  韩氏仔细端详着齐妙,尤其是当看到她额头上的凤鸣印时,下意识的就要伸手。
  齐妙本能的后退,韩氏忙跪下、磕头,说:
  “郡主恕罪,郡主恕罪。小人不是有意的,小人就是……就是觉得您眉心处……小人知错了。”
  齐妙倒也没真的怪她,走上前把人扶起来之后,道:
  “不妨事,你好奇也正常。我只是不习惯被人碰触罢了。”
  “郡主恕罪,是小人冒犯了。”韩氏继续道歉。
  齐妙再次摇摇头,眉骨轻挑的说:
  “你刚才的话还没说完呢,赶紧说吧。刚才那个不妨事儿,我没怪你。”
  “是,多谢郡主。”韩氏屈膝,不好意思的挠挠后脑勺,又道,“郡主有所不知,当初建立善堂,听说朝廷官员很多都反对。”
  “不管怎么反对最后总是办起来了。可是来这边做事,工钱给的不多,所以很久都没人过来。我们两口子一共才给三两银子,所以很多人都不爱来。”
  呃……
  三两银子?
  那的确是有点儿少。
  于德海跟韩氏的年纪不算大,在京城随便找份儿工,都能每人赚三两银子。
  两个人才给三两,还要照顾八十个人,的确太少了。
  奇怪,独孤寒那么慷慨的人,怎么突然就小气了?
  韩氏见齐妙这般,顿时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
  “虽然给我们的不多,可朝廷那边给我俩儿子都安排去了京郊上工,听说以后还能长期做事,也算不错了。”
  齐妙听到这话,顿时知道那俩孩子去哪儿做事。
  世界还真小,这都能碰到有关系的人。
  “他们在京城内,很难找到做工的事儿吗?”齐妙很好奇,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么说。
  京城这地方别的没有,做工的地方可是相当多。只要有手艺,人年轻,不会找不到活儿干的啊!
  韩氏轻叹口气,略有些无奈的道:
  “不瞒郡主,我那俩孩子没念过书,人也不机灵,手脚笨。起先亲戚给找了药房的活儿,可他们俩毛躁,没干好被人家给辞了。”
  “也不好老麻烦亲戚,俩孩子就自己出去找工、出苦力。干得多,赚的少,我们当爹娘的也心疼 。”
  “本来老大想弄个摊位,卖些小玩意儿。可要入了商籍,这辈子都不用找媳妇儿了,所以我们两口子也没让。”
  “这不,我们两口来这儿,就跟官爷提了嘴。那官爷人挺好,听我们这么说,就给安排了。每个月三两银子,管吃管住还有衣服,我跟孩子他爹都可知足了。”
  话,说的很实在。齐妙看着一脸满足的韩氏,明白这不是做戏。
  她是真的知足,真的觉得现在很好。轻笑一下点点头,说:
  “这边人手不足,还得加人手。你可有什么好邻居推荐吗?你放心,同样也可以帮他们的孩子,安排做事。”
  如果三两银子能请到夫妻俩,那同样的法子应该也能请到更多。
  厂房那边日后肯定需要很多做工的,这边缺人手,两相互补,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韩氏听了没有立刻回答,思索片刻看着齐妙,道;
  “郡主,这事儿我不敢打垄,等我回去问问的,行不?”
  打垄?
  齐妙上下看着韩氏,眉骨轻挑试探性的问:
  “你是辽东府人?”
  “啊!”韩氏点点头,不好意思挠挠后脑勺,又说,“算起来我们夫妻跟郡主是老乡呢。”
  “四年前我们村儿发水,家里田地都淹了,后来又发生疫情。我们本来投奔闺女的,谁知道……唉!没法子,才来京城投奔远亲。”
  四年前?
  那就是她来的那年夏天。
  齐妙瞅着韩氏,心里十分满意。若真是想高攀,一开始就说是老乡,岂不很好。
  要不是两个人唠嗑儿,听出了土话,估计韩氏还不会说。
  只不过齐妙不明白,疫情、水灾都完事儿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lt;/divgt;
  lt;/divg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