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其他类型>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 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 第142节

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 第142节

  光刻机生产中受到制约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其中最突出问题的还是镜头。
  国内收购的镜头厂虽然已经开始了光学玻璃的研发,但是就像如今的镜头是靠着慢工出细活的手工研磨一点点做出来的,一家工厂的发展,同样需要很长的时间。
  校验角度,调整生产环境和配比,需要千百遍的尝试,而顶级技工的培养,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
  甚至直接购买的技术都无法马上应用,因为哪怕一点点环境的区别,都会对镜头的光洁度产生天差地别的影响,于是,又是重复千百遍的实验,调整,然后从头再来。
  这些关于生产环节的细微知识,甚至无法靠口头传授,只能用漫长的时间一点点积累下来,再化成工厂的一部分。
  这就是一家百年光学工厂的底气所在,即便砸钱,都很难在短时间内缩短差距。
  但,真就完全没有办法?当然也不是。
  木船缓慢发展了上千年,但是不过几十年,就被蒸汽船直接碾压过去,骑兵在大陆上曾经肆意纵横,最后依然无奈倒在了□□喷射的火焰之下。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即便是面对号称只能用人手和肉眼打磨出来的高精度光学镜片,也是一样。
  但是现在,她们需要的是更好的加工工艺,更精密的机床,以及足够跟上发展要求的工业能力。
  光刻机的制造,汇集了现代工业领域绝大多数最顶尖的技术,而且是成体系成规模化的,井熙心里很清楚,这种高科技行业,如果不想因为其他因素被国外卡脖子,那就势必要在国内发展出可以替代的技术工厂。
  如果愿意多等数十年,这件事当然不用过多烦恼,这个国家虽然暂时困窘,但是很快,就会发展成一个强悍无比的工业巨兽,拥有全世界最全的产业链,而且在绝大多数领域,都取得碾压性的优势。
  但她这不是习惯于抢跑嘛。
  作为一个学霸,抢跑大约是常态,小学掌握初中知识,初中为大学做准备,本来就是学有余力者最喜欢的领跑姿态,即便放在科研上,也是一个道理。
  科技发展有时候并不是严格按照线性时间往前走的,偶尔几年的突飞猛进,或者一段时间的停滞不前都是常态,一个抢跑者,往往也能够促进一整个行业,甚至相关产业的突飞猛进,还能够吃到最大的发展红利。
  个人能够赚去的利益姑且不提,反正人有钱到一个程度,银行卡里的金额也就是一个数字而已,起不了太大的波澜。
  而井熙最最看重的,还是政策的倾斜。
  更多可以选择的人才,更充足的经费,才是正面学阀的最高追求。
  所谓学阀,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什么好词,垄断,排他,抢占资源,总归更像是小说里的反派boss,至少也属于灰色的边缘人物。
  但是归根结底,除了那种只会压榨学生,图谋成果的蠢材,真正的学阀,总是要做出非同一般的成果,才有希望染指更高层次的资源分配。
  买再多豪宅,晚上睡觉也只能睡在一张床上,但是添置实验室的设备,可是多少钱都不够用的。
  除非再走商业或者管理路线,能做到这个层次,大概也就是一个研究员能做到的最顶层了。
  另外两条路井熙表示毫无兴趣,自然,也只能向学阀这个宏伟目标努力前进。
  事实上,再过几年,井熙在光电领域俨然已经是学阀级别的人物,但是一个真正有追求的学阀,怎么能忍受自己一个人在前头孤独行进呢,至少也要驱着赶着,找到称心如意的工厂帮她制造更顺手的设备,研发更好的材料,顺便还有几个合作愉快的跨行业实验室当做技术储备,才能舒舒服服的继续做实验。
  她需要更先进的机床,帮她制造各种复杂而对精度追求无穷无尽的异形件,需要闭环抛光的机器,帮她彻底摆脱光学镜头的限制,还有更好的光刻胶,更精细的掩膜版,能量输出更大也更稳定的激光器,等等等等。
  材料那边她做不了太多,但是关于机床,还是有些心得的。
  纯粹的机械设计不是井熙擅长的领域,但是芯片,可是数控机床的心脏和大脑,尤其是中高端的数控机床,对芯片的依赖更大。
  井熙不会设计芯片,但是,她能造制作芯片的机器啊!
  国内在数控机床上的起步并不晚,无奈因为种种原因,到了八十年代,早就已经追不上国际主流的发展速度,但是,国内最短腿的还是在半导体方面,而单论机械,国内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其实并不差。
  而八十年代,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追赶时机。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数控机床已经成为主流,但是现在还是粗放式发展阶段,精度,性能和复合程度,都还没到往死里卷的程度。
  这也就意味着,国内的机床行业这时候追赶起来,没有十年二十年后那么辛苦——当然,也只是稍微好一点而已,至少钱花起来,能省不少。
  井熙现在并不缺钱。
  深紫外光刻机和激光全息当然花费不菲,每年光是固定的研究经费就超过千万美元,更不用提需要增添的各种仪器设备,同样是一笔天价的支出。
  但是,她现在来钱的路子也足够多。
  紫外光刻机已经卖了二十多台出去,除去已经交货的两台,其他只是收了定金,但是因为她的研发经费和生产成本都远比自己的竞争对手低,就算卖价不高,利润也远比其他几家光刻机厂更高。
  led工厂已经彻底克服了大规模生产的问题,生产成本也已经被控制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当然不如后世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的地步,但是在欧美正如火如荼大搞节能环保活动的档口,这些在国内略显昂贵的led节能灯,还是颇有些出口市场的。
  光纤的推广也十分顺利,国外源源而来的分红且不提,国内伴随着电话的进一步普及,也迎来了一个利润的爆发期,那个井熙唯一笼络到的后世名人,能力和操守果真就像后世传言一样靠谱,而且这位也是个闲不住的,最近又利用密集光波复用以及其他新技术,在捣鼓数字程控交换机,肉眼可见又将开拓出一片不小的市场来。
  井熙对这个合作对象的能力还是充分信任的,基本只需要躺着收钱就行。
  至于其他收入,依然稳定为她提供大量的进项,唯一还没有稳定盈利的是那家房地产公司,但是八十年代本来就只是国内房地产的萌芽期,真正的爆发,还是十年以后的事情。
  倒是徐真真和安岚借着拿地皮的机会,顺便做了几个乡村扶贫的项目,所费不多,成效却很不俗,在井熙看来,倒比炒房显得有意义多了。
  与此同时,井熙还有一个大靠山,那就是背靠着国家重点项目的扶持。
  对任何研究者来说,这都是足够幸福的事情,要不然,各个项目组也不至于为此打破狗脑子,只为了自己的排名能往前靠那么一两名。
  这里头总会有些蝇营狗苟的事情,但是对井熙来说,绝对的实力总能轻易碾压绝大多数的阴私,毕竟,国内在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人或许不少,但是像她这样能够稳定刷屏,并且年纪还如此轻的,还真没几个。
  年轻就意味着她还有很长的学术旺盛期,那些年老体衰的现任学阀们,就算不为自己打算,总还不得不替自己的学生或者派系,考量一下后续香火情的问题。
  就更不用提那些真正大公无私,对井熙保持着长辈的关怀和爱护,愿意扶持她一程的学者了。
  科研界到底算是比较单纯的地方,除了抢经费的时候无所不用其极,总体而言,大牛们还是更欣赏聪明而有潜力的年轻研究者,能帮一把的时候,一般也不太会刻意为难。
  政策扶持加上充足的经费,自然也让井熙有余力往机床领域尝试着发展一二。
  稍一打听,井熙得知第三代机床攻关项目已经在几年前被关闭,但是人还在,技术也有,所需要的,也不过就是充足的经费和技术支持而已。
  而后者,井熙正好都不缺,而且,她还有一个在这个年代十分罕见的特质,那就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洞察。
  恰好,她在机床领域还正好有个熟人,就是张成栋他爸,张工。
  有这位老工程师牵头,重新收购一家工厂,斥重资重启对第三代,甚至第四第五代数控机床的研究,好像也不是那么不可想象的事情。
  听说井熙准备做数控机床的项目,而且第一笔投资就超过千万,那位勤勤恳恳一辈子的老工程师激动得满脸通红,用张成栋的话来说,就是差点直接撅过去。
  然后,老人家就不顾家人的劝阻,坚决办了内退,直接来了京城。
  对于老人家的信任和坚定,井熙十分感动,肩上的担子,也觉得更重了。
  总不能叫这位对国产的数控机床盼了一辈子的老人家,再次失望而归吧。
  第126章 人才
  在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的年代, 人类单纯用手和肉眼,纯手工做出来的零部件,精度其实也能达到很高的水准。
  比如老的光学镜片厂里专门研磨镜片的金手指, 就能够稳定制造洁净度极高的镜片, 比如七八十年代的八级工十级工, 也能靠着老旧的手动机床, 敲打出极其复杂的曲面螺旋结构。
  反而是几十年后,机械自动化全面取代了人手和经验, 这些技艺精湛的老师傅,就十分罕见了。
  所以,虽然靠着八级工十级工一点点的打磨拼凑无法实现规模化量产化,但是解决从零到一的问题, 难度却并不大。
  甚至,某家已经封存的工厂车间里,直接有一台现成的机器, 就是前几年靠着几个大工带着一群小徒弟, 手工做出来的样机,所有的零部件严丝合缝, 主轴部件的精确度甚至比国外大几百万买进来的机床还要高, 可惜只此一台,电机很不怎么的,还缺了能让机器动起来的关键控制系统。
  井熙打听到有这么一台机器的存在,花了些外汇额度, 就跟那家厂子把机器换了过来。
  张工看着这台机器,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他是八级工,当年也参加过这台机器的研发,但是那个带队的十级大工, 去年已经因病走了。
  看到旧物,再想到旧人,只觉得心中百种滋味都汇集到了一处,也不知道是悲还是喜。
  悲自然是因为这些年过去,不少老伙计都已经没了,当年项目组解散,竟成了他们最后一次相聚。
  喜则是因为,那点舍不去的执念,或许真有重见光明的一天。
  刚见井熙的时候,张工就觉得这个小丫头很不一般,但也绝想不到在有生之年,竟然能亲眼见到这丫头重开项目,甚至,自己还来得及参与其中。
  “我这把老骨头,就彻底交给你驱使了。”张工郑重对井熙说。
  井熙也只能连说不敢,说自己就是一个牵头人,具体的机床研发,她能做的也不多。
  井熙这话并不是谦虚。
  和一百年前可以纵跨多个领域的伟人不同,如今科研这条路是越走越艰深,也越来越窄。
  井熙精力旺盛,学习能力也强,但是至多只能做些简单的芯片设计,涉及到机床这种复杂集成电路,打打边手或许能行,当主导者显然能力不足。
  她也无意将科研的主要精力放在这上头。
  井熙的真正目标,还是解决光刻机研发中,机械设备跟不上的问题,当然,如果顺便能把闭环抛光机器人做出来,彻底解决镜头洁净度不够,以及产能不足的问题,那就更加完美了。
  而华国,从来就不缺人才。
  dawn又开始对外招聘研发人员。
  dawn的条件,也再一次在科研界的小圈子里传开了。
  这一回招的不是光电类的,而是机械控制和集成电路设计,还有伺服电机相关的人才,国内没有什么数控的技术储备,但是一波波学习相关专业的留学生,数量并不少。
  很多人选择留在国外,主要原因是科研环境和个人待遇问题,但是,当国内的待遇向好,科研经费也充足的时候,不少人或许也愿意回到自己的祖国。
  毕竟,光是一口吃的,家乡菜也总更顺口一些。
  井熙琢磨着,想借此机会再挖几个未来的大牛过来帮忙,要是有一个足够出色的人才主持大局,她也能轻松不少。
  但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情是,她记忆里不少还在国内的大牛,要么年纪还小,要么现在在关键单位,她也染指不上。
  现在唯一的指望,还是国外的留学生。
  井熙也不管人家究竟愿不愿意回来,反正借着学校的门路,把邀请书发了个遍,想着能哄几个哄几个,总归不亏。
  ————
  兰洪波出国已经好些年了。
  他是本科毕业出的国,后来一直做的都是数控系统的项目,不过今年就要博士毕业了,导师对他颇为欣赏,考虑把他留在自己的实验室里继续搞研究。
  兰洪波从来没考虑过回国,几年前他或许隐约有过这种想法,但是当国内数控机床的相关项目组关闭以后,这点心思就彻底熄了。
  辛辛苦苦读了这么多年书,总还是想做出点成果留在世上的,而以国内现在的条件,他的所学几乎毫无发挥余地。
  收入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方面,他家里并不富裕,底下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都是很会读书的孩子,要是他选在留在这边,家里能轻松不少,以后弟妹想出国,也有个人照应。
  只不过,在午夜梦回的时候,偶尔还是能想起家门口那条小河,发出的潺潺响声。
  其他时候,兰洪波的行事作风就跟所有想要努力获得绿卡的外国留学生一样:操着隐约能听出口音的外语,努力工作,积极融入当地社群,顺便让实验室的老板相信留下他的价值。
  所幸,兰洪波在科研领域的天赋十分不错,在想进实验室的几十个竞争者中,无论实验能力还是设计思路,都是绝对的佼佼者。
  这天本来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他终于拿到了实验室的聘任书,只等签了合同,就能成为在职研究员,起薪十万美元,如果做出成果,还有额外奖励。
  他导师领衔的实验室在业内水平不俗,和几个跨国大企业也有很深层次的合作,因此并不需要像一般的小实验室,时常担心经费问题,各项福利也很到位,算得上一份好工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