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其他类型>网络文学十六讲> 第37章 莫言文集给中国年带来更多文化味儿

第37章 莫言文集给中国年带来更多文化味儿

  “我可以说脏话吗?”当青年作家汪鑫听到有出版人说出“文化被过度消费和莫言作品遭哄抢”这样的话语时,他很激动,直接冒出一句2012年的十大流行语之一。
  当他注意到,甚至有一些著名出版人、媒体人,甚至作家都这样说的时候,他直接就有些愤慨了,“大白菜才会有人哄抢!这个世界上,只有文化这个东西不怕过度消费,也只有图书不怕哄抢。说出这种话的人,是一种赤裸裸的羡慕嫉妒恨。莫言绝对是一个开创,身为一个中国籍的中国人,莫言57岁就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57岁就有人给他出莫言文集了。”
  汪鑫以一段自认为狠的话结束了和我的谈话,“我对这些别有用心的人说狠一点的话,特别是其中的著名作家们,恐怕他们去世,也不会有人给他们出文集、全集。但人家莫言尚处在创作旺盛期,就有文集了,而且是20本,简装、精装、收藏装轮翻上阵。嫉妒解决不了他们作品苍白的问题。”
  一、最受影响力:诺奖引发的文学热,辐射至礼品行业
  虽然“汪鑫”很愤慨,但笔者还是认同“哄抢”两个字。洋洋大观20本作品的莫言文集,确实已经成为一些传统礼品商“詈骂”的目标。
  姚总是做酒书画生意的,酒他只做高端海外葡萄酒,书画其实也只做当代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一过圣诞节,姚总就开始给往年的老客户打电话。他的老客户,主要集中在行政工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结果,有超过一半的客户说,已经订好礼品了。经过调查,原来,这家往年的买酒买书画大户,今年改买了精装版的莫言文集1000套,据说跟莫言领诺奖时送给瑞典皇家文学院的那一套一模一样。
  任何事情都得分两半看,这也符合我们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规律。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确实让不少公司的市场总监们,在年底为准备礼品提供了一份特别的选择。
  身为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市场总监,陈瑶每到年底的客户维护,送什么,花多少钱成为第一头疼的问题。今年,这个问题似乎变得非常简单了。
  陈瑶今年直接在网上团购了600套精装版的莫言文集,关键客户几乎人手一套。很多客户甚至给公司老总打来电话、发来短信或者邮件,表达感谢。老总收到这些信息,当时没反映过来,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或者是客户在正话反说。正准备找陈瑶问责的时候,陈瑶的客户维护清单和礼品花费明细邮件已经到了。
  像陈瑶这样的例子,在今年不在少数。据笔者了解,不少金融机构今年给客户准备的礼物,也是莫言文集。“送富有文化含金量的礼品,是永远不过时的。而今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人都觉得非常光荣。我们今年就特地为国际客户准备了莫言文集。这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份中国文化礼物。”某金融机构的副总对笔者如是说。
  二、最是头一遭:感觉人们在像买大白菜一样买文学小说书
  在西单图书大厦工作的小伍这样向我描述,“我第一次看到,人们在像买大白菜一样疯狂的买书。特别是莫言老师刚获诺奖的那一个多月。尤其是文学小说类的书,出奇的好卖。我也绝对不认为这是一种过度消费,中国文学正需要、正缺少这样的过度消费。”
  当他看到人们像拎啤酒、拎一捆大白菜一样,把一箱箱装好的20本莫言文集拎上结帐台时,他很激动,他认为,中国文学的真正春天来了。因为,突然有这么多人爱买书、爱看书了。这样的事情,好像在近代中国的过去的历史上,都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而今天,它就在小伍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了。小伍还告诉笔者,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书城买莫言文集,几乎每天都会有这样的情况。笔者身边就有不少朋友,为自己的孩子买了整套莫言文集。而根据笔者对一些学校的采访,发现不少学校的图书馆,都配备了莫言文集,并且老师购买莫言文集的现象非常普遍。
  莫言的作品热,直接带动了整个中国文学类图书,尤其是小说类图书的热销。甚至一些之前默默无名的作家,也受益于此,之前一直无人问津的图书,一个月就销出去了几百上千本。
  三、最是新鲜劲儿:今年过节莫言文集成好礼
  去年有一件很让笔者兴奋的事情,一位从穷山沟里成功跳过龙门,在北京列职都市白领的朋友,搬家的时候,嫌累赘和负担,把一套《卫斯理全集》送给了我。这套作品,成了我自接受起,未来三个月的主要阅读内容,整整40本。
  这位朋友今年要“逃离北上广”了,准备回家乡省城工作了,拎了一个大皮箱,居然装了整整40本书,两套莫言文集。这两套莫言文集,一套给他的舅舅(他们家长辈里唯一的读书人),一套给他的小妹(正在上中学)。这也算是中国年的礼物吧。
  笔者疑惑他为什么不在当地买,他解释,“我们家是农村山区,最近的书店,也有上百公里远。”
  元旦马上要过去,新年即将来临。中国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各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也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莫言文集在中华大地上各处粉墨登场,莫言文集在各色人等手中转来转去,莫言和诺贝尔文学奖被数以亿计的人作为谈资和八卦提及。但笔者还是很高兴,现在的中国,真的需要这样的粉墨登场,需要这样的转来转去,需要这样的有着“文学味儿”的谈资和八卦。
  董江波网络文学评论专著《网络文学十六讲》,欢迎收藏阅读,以及投推荐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