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
苏敏和陆建军结婚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过陆建军一家人这个问题,她那时候想的不够全面。
结了婚,和家里亲戚相处的多了,苏敏就觉得有些头大。
陆建军也觉得他爹这话不妥,主要这人有会念书就有天生不会念书的。
到时候要是有那死活考不上高中,甚至考不上初中的,是不是还要怨建民教的时候不尽心了。
家里叔叔伯伯们陆建军一个晚辈不好多说,但兄弟们各有各的性格,尤其是娶妻生子之后,那要计较的事情就更多了。
就是亲兄弟之间,也未必不会有矛盾,何况是堂兄弟,甚至还隔了房。
陆建军的曾爷爷和他三爷爷,四爷爷,五爷爷的父亲是亲兄弟。
这是第一辈。
陆建军爷爷二爷爷三爷爷他们这是第二辈。
陆三山是第三辈。
到了陆建军这里,其实已经是第四辈了。
出了三代,就是从血缘上也挺远了,陆家不过是因为住在同一个地方,所以看着亲近。
见苏敏和陆建军偷偷嘀咕,就有一个伯伯问:“建军啊,你这是和你媳妇在说啥呢?”
“没啥。”
那亲戚又说:“对了,建军,你这马上就毕业了,毕业以后是做什么啊?是不是就留在北京了?”
毕业以后做什么这件事陆建军也在考虑当中,他的选择不少,可怎么选才是最好的,陆建军也还是犹豫。
“不知道,得毕业以后再看呢。”陆建军说。
“也是,建军现在是咱们家最有本事的。建军啊,我听你爹说你以后说不准当能官。”
陆建军一下就看向了陆三山,他爹在去年过年的时候是问过他说将来打算做什么,他也没细说,只说要么就进政府部门,要么去南边看看有什么发展机遇,不过他还是想深造,能在学校多学点东西,出来才能握着更多的本事。
他当时还和他爹说现在外头政策多,发展快,将来走什么路,他还得考虑考虑。
自然,他爹是想让他进政府部门的,在他爹看来,当政府的公务人员,那就是光宗耀祖了。
陆建军只能笑笑说:“这事也说不得准。我的导师是建议我继续读下去。要是不出意外的话,还得读两三年。”
“建军啊,你这糊涂啊,你第一届大学生,还是京大的,毕业了怎么也不给你个乡长镇长的当当,要是再念两三年,这大学生就不吃香了啊。”
陆建军正想说他毕业以后就是进了政府部门工作,也不可能直接就当乡镇领导啊。
就听这三爷爷家的三叔继续说:“建军,你可是咱们全家的希望啊,等你当了官,记得把你这些兄弟们都安排好。三叔要求也不高,你只要让他们都有个铁饭碗就成了。”
苏敏:除了陆建军几个兄弟和现在就当兵当工人的,余下也有三十多个,这是要让陆建军给他们开个厂,才能人人都有铁饭碗啊。
陆建军之前也和苏敏说了,老家这些亲戚有的想得太美好的,也不必非去掰扯个一二三四五。
只要面子上应付过去就行。
至于以后,那要是日子不好过,伸手帮一把就是了。
可苏敏就是觉得心烦,她以前没见过这样的亲戚。
她也没想过亲戚竟然是这样的。
这么的……一言难尽。
陆建军继续应付:“三叔,你这话就太抬举我了,等我有了安排人进厂子的权利,说不准都该退休了,再说了,考别人不如靠自己,三叔你看我不就是靠自己进了厂子,又念了书。所以啊,这最重要的还是念书,现在能高考了,只要考上大学,还愁没有铁饭碗?”
“也是。”说着那人就和陆建民道:“看来咱们家的未来还是要靠建民,建民,叔叔伯伯们要求也不高,只要一家出一个大学生,这就够了。建民,这是你的任务,你可得完成好。”
苏敏:陆建军这是坑弟了么……
陆建民有些手足无措,他本来就是腼腆和善的性格,他觉得自己是要当老师的,帮着教一教家里的孩子也是很应该。
可同时他又觉得压力很大,他虽说在林城念大学,但每个月都回来一趟。
家里有孩子念书的遇到问题也会来找他,不过都是大人拖着孩子过来。
现在看来,家里下一个考上大学的应该是建设,别的有的念书没天分,有的是脑子灵,可不想下功夫,更多的是不爱念书。
这每家供出一个大学生,陆建民也不知道这个每家的意思是从他爷爷那辈看,四个爷爷四家,还是从叔叔伯伯这辈分看,要是从他爹这儿看,那可就太难了。
陆建民向来不怎么会拒绝人,只能说:“我尽力,我尽力。”
苏敏小声说:“你说建民能不能留在市里当老师啊?”
“家里人巴不得建民去市里当老师呢,反正初中高中都是住校,在县里是住,市里也是住。就是市里远一些,学费比县里也贵不了多少。每个学期开学该教学费了,他们拖着不交,你说建民这个既是亲戚又是学校老师的人,该不该帮忙交齐?”
苏敏想,还真有可能有这种厚脸皮。
她默默同情了一下陆建民:“那建民就只能去外地了,不过他去外地爹娘肯定不同意。尤其是建设考到外头,跟前没个儿子怎么行。”
说完,苏敏又和陆建军说:“陆建军,其实咱们可以把你爹娘接北京,要是他们愿意的话。”
苏敏不想和公婆住一起,但她和陆建军现在不差钱,陆队长和苗翠花要是去了帝都,在他们住的地方不远处再买套房也可以。
她想的很清楚,陆建军给爹娘养老天经地义。
虽然陆队长说以后要陆建设这个老儿子养老,但一来陆建设年纪太小,二来陆建设将来工作娶妻都有种种可能发生。
陆建国和陆建党在部队,随军安排的房子不算大,陆队长和苗翠花跟着老大老二也不方便。
剩下就是陆建民和陆建军了,苏敏在嫁给陆建军的时候就做好了给他父母养老的心理准备。
在陆建国陆建党没转业,在陆建设没成家前,父母就是陆建军和陆建民的责任。
陆建军有些诧异的看着苏敏,他一直知道苏敏其实和村子里的人观念上差距太大,和他爹娘只是面子情。
要真让苏敏把他爹娘当成自己个儿的爹娘,这也不现实。
他爹娘年纪也不算大,还不到养老的年纪。
而且他爹很看重这个大队长的身份,绝不不会轻易松口不干活而是跟着儿子去城里的。
陆建军就说:“等建设考上大学,爹娘也五十多快六十了,我就和他们商量商量这养老的事儿。至于建民,你也别太愁,前年四爷爷没了,去年二爷爷没了。叔伯这些和爹是同辈。要是他们真赖上建民,就让爹去处理吧。放心,爹虽说想着一家人能帮衬就帮衬,但如果真的影响了建民的生活,爹不会不管的。”
苏敏有些不理解为什么非得等影响了建民的生活才去管呢?
在这些时间里,建民心里受的憋屈就不算憋屈了?
明明知道一些亲戚是什么性格,那提前把事情一码归一码的说道清楚不好么?
苏敏想不通,这大概是因为脸面?又或者是因为血缘?
不过这事儿的当事人是陆建民,陆建民自己觉得没什么,那就没什么吧。
第81章
大年初二, 陆向红回门的日子,嫁了人以后的陆向红简直像变了一个人, 勤快的不得了。
她丈夫才坐下, 她就赶忙去倒水, 然后递到她刘洋的嘴边。
吃饭的时候也一直给刘洋夹菜,贤惠的都不像陆向红了。
刘洋也会看眼色, 见陆向红几个哥哥嫂嫂不待见他们, 吃了午饭没有多留就直接走了。
苗翠花还想留陆向红问问怎么结婚一年了快, 还不要孩子, 见陆建国几个的态度, 也就没留。
人到老年,就容易心软,她现在就时常后悔, 总是觉得是她害了陆向红。
要不是她没好好教陆向红,她又怎么会和几个哥哥处成这个样子。
陆向红要是机灵点懂事点,有这么些个哥哥撑腰,以后的日子能难过么?
苗翠花总想帮着说和说和, 之前她在陆三山给陆建军写信的时候让陆三山帮着提了一嘴。
她选陆建军是因为老大老二因为大毛二毛不可能直接原谅陆向红,老四就是和陆向红交, 他说陆向红的好话,他的三个哥哥也不听。
陆建军不一样, 陆建军说的话余下几个总要听一听的。
可没想信寄出去,当年暑假老三和老三媳妇都没回来,后来老三又给老头子和建设寄来东西, 就是没寄给她这个当娘的。
苗翠花就知道老三的意思了,她要是心疼闺女,非要帮着闺女说和,那就以后别指望儿子孝顺她。
就连建设知道这事,也问她,为什么他姐差点害死他们,娘还非要他将来对他姐好。
苗翠花本来觉得陆建设年纪小,不记事,再加上为了不让三个孩子想起那天的事情害怕,家里也从不会提。
怎么也是亲姐弟,苗翠花想等陆建设大了,总还有个人给陆向红撑腰。
可一听陆建设的话,苗翠花的念头就彻底消了。
她年纪大了,又靠不上陆向红,总不能为了陆向红惹得儿子们都不愿意伺候她吧。
正月初三,陆建民说的那个女同学秦羽到了,这姑娘长的很秀气,文文静静很是好看。
陆建民一见秦羽,就红了脸,紧接着秦羽的脸颊也红了。
吃饭的时候,众人才知道秦羽的父母是林城有名的文化人,十来岁的时候她父母去农场改造,她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到了七六年,她父母才终于平反,回来后继续原来的工作。
她家里人也知道她喜欢陆建民,他们接触过陆建民,觉得他人品好,性格好。
陆三山想着这样的儿媳妇家里有些高攀。
之前老四没说清楚,只说是和他念一个学校的同学。陆三山也没多问,这闺女念了大学,以后工作就不愁了,这样好的条件没什么好挑的。
就是闺女娘家日子过的不太好,那也能补贴补贴啊。
可没想这闺女的来头太大。
他家大儿媳二儿媳都是村里的,三儿媳虽说是城里的,但也不和娘家来往。
老四领来的这闺女不仅是城里人,爹妈还是文化人,是校长和教授,最主要的还是独生女。
这,这难道是要招建民去当上门女婿?
陆三山不好直接问出口,又怕这闺女一家人见他们老陆家儿子多,觉得建民就是当上门女婿也没啥。
这可不成,要是真成了亲家,建民这做女婿的照顾老丈人丈母娘这是应该的,可入赘是不成的。
陆三山朝陆建军使了一个眼色,陆建军跟着他出去,陆三山就噼里啪啦问了一通。
这事儿陆建军之前也问过陆建民,陆建民说他也不知道。
lt;/divgt;
lt;/div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