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大明之极品锦衣卫> 第915章 潘季驯的学生

第915章 潘季驯的学生

  “印川先生?”这个名字陆绎十分陌生,他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先生存在。
  “右副都御使潘季驯大人。”侯飞见陆绎听不明白,赶紧补充了一句。
  这下,陆绎知道了。
  只是他对潘季驯的了解并非是在后世,而是在万历四年,朝廷商议要选出一个能够治理黄河的时候,偌大的朝廷无一人愿意上任。
  治理黄河的差事不肥,甚至可以说是无利可图。反而一旦黄河再度决堤,就会立马受到牵连,罢官免职。
  同样,也只有朝廷有了艰巨的任务需要攻克时,才会让罢官在乡的人才再度出山,去背最黑的那一口锅。
  潘季驯就是朝廷上的大臣捏着鼻子丢出来的背锅侠。
  一方面,朝廷的文武希望潘季驯能够做出成绩,好让黄河不再泛滥。
  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潘季驯失败,好掩饰他们的无能。
  当然,有着张居正大力支持的潘季驯并未失败,从万历四年到现在,足足三年时间,他还在黄河边上跟黄河奋斗,想要用更多的时间,将黄河彻底征服。
  甚至靠着张居正拨下来的银子,他还在农闲时修缮了兴两河,完成了自己在嘉靖年间没有做到的事情。
  但陆绎也熟知一件事情,这个时代的乡党含水量比含金量更多。侯飞口中说的师从,几分是真的,几分是假的,一时间陆绎还真没法确定。
  “潘大人擅长的是水利,而不是凭空变出十万亩良田吧?”陆绎转念一想,是真是假锦衣卫一查就知道,自己干嘛瞎猜。
  “回禀侯爷,水利虽然多用在治理河道一途之上,可尊师在治理黄河的时候便发现,一条水渠便能够变荒地为良田,稍加耕休,土地更能高产。”
  “可这也变不了田地。”
  侯飞重重点了脑袋,“侯爷,您说的没错愕。可那是人口稠密的山东,南北直隶,又不是这塞外的大好河山。”
  “下官虽然变不出田地,可只要人手齐全,一两个月之后,开垦十万亩良田也不在话下。”
  “但要是再多的话,下官也无能为力。”
  顿一顿后,侯飞滋生的野心不再疯涨。
  早在被发配到沙州之后,他想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翻身。可偏偏西北地广人稀,开垦出来的良田抛荒的都有不少,哪有人愿意去卜隆吉河,将自己的脑袋置在鞑靼人的刀下。
  这一设想从出现,到被遗忘,拢共存在不过数息。
  阻止黄河水灌溉田地,不愿意修缮黄河的是往来频繁的货船,宗族。
  阻止沙州变成绿洲的是人类本身。
  潘季驯做不到的事情,作为学生的侯飞当然也做不到。直到眼下,陆绎横扫八荒,将鞑靼人驱逐殆尽,还愿意花钱在沙洲这样的地方,才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能够将西北荒芜之地变成大明新的粮仓,这般大的功绩,足以让自己连升三级!
  静静听完,陆绎总算明白侯飞从什么地方来的勇气,敢夸下海口,原来是吹牛不上税。
  “对了,潘大人座下真的有你这一个弟子?”
  “什么?”
  从善如流的侯飞如遭雷劈,瞬间脸色惨白。他当然不是潘季驯座下的弟子,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
  虽然他跟潘季驯是同乡,可一个后进的无名之辈与一个被朝廷贬官的大佬之间能有什么交集?
  未当官的都避之如蛇蝎,生怕跟潘季驯走得近了,让朝中人的子子孙孙看在眼中,一个不爽给灭了。
  现在他扯着虎皮当大衣,被陆绎这样一说,他压根没有掩饰的心。
  在别人面前,他当然敢说自己跟潘季驯关系极佳,是出了五服的亲戚。这样的攀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不然也不会有你我都是赵家人的说法。
  同乡同乡,固然不认识,怎么算也能说是亲戚。
  先上车后补票也不是不行。
  但唯独面对陆绎的时候,侯飞总有被看透的感觉,一个不实的字都说不出口。
  “小人的确跟潘大人无甚交际,只是读过他的几本手稿,故此自称学生,想借助兴修水利,开垦良田升迁他地。”
  他发了狠心,索性不再解释自己尴尬的身份,而是长篇赘述水量颇大的卜隆吉河,道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西北不比中原,重新开垦十万亩土地,也没有什么归属权上的争执,都是朝廷的。只要前期规划得好,绝对可以一劳永逸,供养数万大军。”
  贬官他不怕,他怕的是眼前微微笑着的杀神转脸便叫人把自己砍了。
  锦衣卫不比天牢,入了锦衣卫的手,就没几个人能够手脚俱全的离开。
  “说得好。”陆绎拍拍手,鼓励道:“继续说,我倒要看看侯大人还有什么糊弄人的话语,想要继续糊弄本侯。”
  “下官不敢糊弄侯爷,所言每一个字都是真真切切,绝对不是信口胡诌。”侯飞心中叫苦,哪里知道陆绎这样较真。
  官场上不都是这样,随口说的话,许的诺,谁也不会当真。
  谁会像陆绎这样死较真,说是十万亩就得是十万亩,一亩地都不能少!
  “那本侯问你,原本的沙地,草地开垦之后,纵然变成良田,长久之后土地肥力下降,又如何是好?”
  “三五年之后,土地肥力不足,是否继续抛荒,让土地变成沙丘,让沙漠离沙州更进一步?”
  “这……”
  侯飞语塞,他是江南人,耕读传家的非杰出代表。他哪里知道如何肥地,也不明白土地为什么会变成沙丘。
  不过他知道,自己如果回答不好,绝对会被丢进锦衣卫的诏狱里面。
  不对,自己这样从六品的小官,又不是当朝大员,哪有资格被丢进诏狱,随便一个木头房子一关就了事了。
  “侯大人,这里是西北,本侯要的是长治久安,而不是你这样一时半会的发展后,遗祸千年!”
  种地,陆绎当然要种。不然让大明的百姓知道西北土地广袤无边,却不能种地的话,得有多失望。
  只是种地也是技术活,短时间撸十万亩的良田,的确胜过关中平原三十万亩良田。
  能够让大明西北的边防长舒一口气,压力减轻许多。
  可这样的发展明显不可持续,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土地沙漠化,逐渐变得不宜耕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