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清穿之咸鱼良妾[红楼]> 清穿之咸鱼良妾[红楼] 第176节

清穿之咸鱼良妾[红楼] 第176节

  云舒瑶现在是她的继母,她带着夫婿陈漓过来拜见。
  一见面,云舒瑶就知道了,黛玉确实过的很好,一个人顺不顺心是能从脸上看出来的。
  黛玉生的虽然是女儿,在夫家日子依旧美满,一个是没有来自父母长辈的压力,她的婆婆已经去世了,而且陈漓大哥生的三个都是儿子,她女儿一出生,家里才总算有了千金,物以稀为贵。
  再一个就是陈漓本人也不重男轻女,对着女儿爱若珍宝,加上彼此兴趣相投,在一起谈诗作画,日子过得十分美满。
  “终于能亲口跟太太说一句恭喜了。”
  “祖母父亲他们可还安好?”
  “元哥儿已经这么大了。”看着元哥儿,黛玉十分唏嘘。
  孩子长的真快,一转眼,小侄儿就是个半大小少年了。
  元哥儿:“姑母、姑父。”
  黛玉看着他,点了点头:“元哥儿,你长的与你父亲越发像了。”再过两年,就是许多人眼中的乘龙快婿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有了个女儿,黛玉现在看着这样的小少年,心里十分喜爱。
  自己的亲侄儿,当然是好的,可惜自己女儿和他年纪差的有些大,不然女儿的终身就可以放心了。
  虽然女儿还没有长大,黛玉身为一个新晋母亲,已经开始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着急了。
  那么一个小小的、全心依赖你的小生命睁着一双黑玉般的眼睛纯真无暇的看着你,让人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捧着送到她面前。
  陈漓还不知道自己妻子想的这么远,看着元哥儿,邀请他去南映书院小住一段时日。
  那边有不少大儒,他本身也可以指点他。
  元哥儿看向祖母,云舒瑶点了点头:“那就要麻烦你姑母姑父了,我这里你不用担心,我近期都不会出门了。”
  在路上这么些时间,该停下来好好休息了。
  他们以为她是要细心钻研良种,所以也没有再说什么邀请她也去走走的话。
  没多久传来噩耗,皇太后她仙逝了。
  虽然当今圣上并不是她亲生的,母子感情却十分深厚,现在她这一去,哪怕是在这南方,也没有几个人敢在这节骨眼下听戏作乐。
  云舒瑶远在南方,又在庄子里闭门不出,影响不到什么,她是之后才知道的,因为太后,康熙悲伤过度中风了,所幸有着太医力挽狂澜,又因为悲痛减少了见人的次数,才隐瞒了下来,但这个时候,康熙的身体已经不如之前了。
  只是后来在听到康熙让诸位皇子的小阿哥进宫随着小皇子们一起上学的时候,云舒瑶愣了下。
  她对这个情节有些印象,不知道是名人说史,还是电视剧说起的,推测在这个时候康熙是在给这万里江山挑选继承人,让皇孙进宫,是恩典,也是考察,考察第三代继承人的资质。
  若是皇子本人能干,却后继无人,康熙也不会放心把皇位传下。
  这个消息在京城引发了好一阵风波,一开始,大家都默认是世子进宫,有嫡长子的还好说,但许多皇子的长子是庶出,在这种情况下,谁进宫?
  嫡庶起纷争,后院掀波澜,后来康熙大笔一挥,适龄的都能进宫去,这下子诸位皇子的后院才没有继续起火。
  雍亲王府的三阿哥、四阿哥都适龄,他们两个都进宫了。
  云舒瑶听着这个消息,看向北方。
  这个时候外孙已经在上书房上学了吧,不知道他习不习惯?
  结论是很习惯。
  在诸位皇孙中,弘历成为了红人,经常被皇上点名传召,随侍在一旁。
  于是林如海他又看到了外孙,笑眯眯的站在那里给圣上磨墨,姿态自然,显然已经很习惯了,在他要汇报的时候,皇上也没有让他离开,林如海能怎么样,一边为了外孙开心,一边心内焦灼,面上却眼观鼻鼻观心,视而不见,继续汇报。
  圣心难测,谁也不敢说知道圣上心里是怎么想的。
  最近弘历大出风头,雍亲王已经避到了庄子上躲清净了。
  圣上……是想要立雍亲王吗?
  还是障眼法?
  第139章 嘉奖
  大家都不敢确定皇上是怎么想的,之前他还说过让大家推举太子的人选,结果大臣们推选了,皇上又反悔了,复立二阿哥为太子,而他们推举的八阿哥被皇上给骂了一顿,都吐血了,前车之鉴在那里,所以雍亲王一点都不因为皇阿玛对自己儿子的另眼相待有什么特别的表现,依旧很稳得住,在自己的园子沉迷种地。
  不过虽然他稳得住,其他人却不好说了。
  有许多人是迫不及待想要投机的,要是去投靠的太迟了,那还有他们的位置吗?
  现在一时之间找不到四阿哥也没关系,总有些人现在是找得到的。
  比如四阿哥的妻族、门人等等。
  身为妻族,乌拉那拉家这段时间家中车水马龙,但乌拉那拉家有些人心里不大好受。
  今年皇太后去了,雍亲王的大格格也是今年去的。
  现在看着雍亲王的四阿哥在皇上那里这么有脸,实在让人不得不产生一些遐想。
  若是真的有那么一日,雅慧就是公主,那他日后就是额驸!
  可是现在……
  林家这个时候也有许多人上门,林如海闭门不出,这才得了耳边的清静。
  林如海心里是在为外孙担心的,他才十一岁。
  虽然皇家的孩子一贯早慧,但那也是孩子。
  林如海只希望弘历能在这一片繁华中保持本心。
  若是保持不住……林如海想到了先太子的次子,实际上的庶长子弘晳,他是皇上的皇长孙,在太子还在位的时候风光无限,自从太子被废,他的身份就尴尬了,但他一直没有过过苦日子,皇上对他多有关照,现在也在跟其他小阿哥一样在上书房。
  只是……他好似依旧还沉醉在过去的日子里。
  ——
  京城发生的事情让人目不暇接,在南方庄子上的云舒瑶日子却是十分清静,加上孙子和侄子都跟着去了黛玉那边,留下她一个主子更是自由自在。
  这里的下人也不会反驳她的意见,而且她刚来到这里,就先把这里的账目过了一遍,紧了紧这些庄头身上的皮,更不用担心了。
  这在所有地方都是一样的,只要不过线,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水至清则无鱼。
  她就在这边用她的技能继续催生,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好消息。
  这小麦良种能够增产,已经到达极限了吗?
  没有。
  还有水稻,它的极限更是看不到头。
  她来南方虽然闲散,却也是有任务的,皇上还派了人手辅佐。
  这人也识趣,云舒瑶做什么一概不管,她有什么吩咐,也会尽力满足。
  而在庄子里的人看来,这位侯爷的性子是有些特立独行的。
  她自己带了人来照顾她的起居,不需要他们靠太近去献殷勤,她喜欢安静,不爱吵闹,那些一箩筐一箩筐的帖子全都放置在一旁,对他们有要求的,就是提供足够新鲜的食材,某方面来说,这是一个很好伺候的主子。
  而且因为她做的事,庄子上的人也是与有荣焉,他们这里之前就种植良种小麦,看着那沉甸甸的麦穗,心中就无限欢喜,现在看到侯爷又在继续研究小麦和水稻,一个个的都激动了起来,要是在这里有了成绩,他们也出过一些力,足以让他们骄傲的跟子孙讲古了。
  在这里的时间好像过的特别快,转眼就到了康熙五十七年,这一年又发生了大事,西藏那边战事不顺,然后康熙封了十四阿哥为抚远大将军,也就是大将军王。
  康熙在众多皇子中选择了他,还一再表达了他对十四阿哥的重视,据说十四阿哥被立为储君的可能性很高。
  当云舒瑶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云舒瑶知道了这个消息,然后呢?
  她又自知之明,她不会政治,也不会打仗。
  就算她个人武力值再高,不会的就是不会。
  这没关系,扬长避短,现在她的长处就是擅长培育种子,这一点都不比开疆扩土的功劳小。
  对她来说还轻松。
  用异能催生,再到田间地头转转,做做笔记,指挥其他人做事,做出一副勤劳的样子,就可以糊弄过去了。
  大部分时间,她都能自由支配,可以静心修炼,闲暇时分,有心情了,也会去附近的庙宇或者是湖泊游船,日子过得十分悠哉。
  在休沐日的时候,她的侄儿会过来这边看她,看到她这样子再看看自己,也不由得一声叹息。
  他为了在科考不得停歇,有朝一日真考中了做官,为了治下百姓也要尽心尽力,想要过上这样的舒心日子,得要等他致仕才成了。
  云舒瑶对他的羡慕笑而不语,她是定了主意要在这边做出了一定成绩之后才回京城的。
  其实也不远。
  因为小麦和水稻的她是一起着手的,小麦先出成绩,水稻慢一些,但之前就有方向了,现在不过在顺着这个方向继续延伸。
  几年时间,足够了。
  所以她在这里一待,就待到了康熙五十九年,得到了让她满意的结果,看看年份,感觉也差不多了,也想儿子女儿了,可以回去了。
  她这一说要回去,黛玉:“……”
  她十分不舍。
  元哥儿就在书院上学,住在她家中,她很喜欢侄子。
  现在他这一回去,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见面了。
  元哥儿已经十二了,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郎,面如冠玉,文采斐然,陈漓数年悉心教导,不止一次说过若是自己有女儿、侄女,一定要和他结亲的话来,让元哥儿哭笑不得。
  他是擅长读书没错,但从祖父、父亲论,谁又不擅长?
  他并没有姑姑、姑父说的那么好。
  在这点上,元哥儿觉得要多亏了祖母的“打击教育”,让他知道了外面的天地有多广,自己又有多渺小。
  他被夸赞,一个是亲人,一个是家世,听到他耳边,自然好话更多。
  云舒瑶这一回京,就先去面圣。
  她这几年改良了水稻的种子,这种水稻它的产量提高的跟之前的小麦差不多,也能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增收三成至五成左右。
  而且还研究了另一种方向,它虽然产量增加的不多,但它有个极大的优点就是耐旱,在一些缺水的地区,也能种植水稻了。
  近距离的向皇上汇报的时候,云舒瑶注意着康熙的状态,然后发现这几年的时间,康熙他……衰老了许多。
  听到了这样的好消息,只是让人代替他亲眼去看,面上看着激动,却不大对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