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其他类型>戏明> 戏明 第289节

戏明 第289节

  文渊阁其实就在文华殿后,也算是个熟悉的老地方。
  他们走出了所在的东六宫,有人抬来腰舆请朱厚照坐上去,因为不是正经出行,便不用隆重的太子金辂了,只用平平稳稳的腰舆应付一下。
  太子到底还小,实在没法靠自己两条小短腿从东六宫走到文渊阁那边。
  不过朱三岁有朱三岁的倔强,见文哥儿他们都是靠走的,他便也先跟着走了老长一段路,直至大冬天的都走出点汗来了才肯乖乖上腰舆去。
  这时候他们已经越过奉先殿来到慈庆宫附近。
  文哥儿跟杨夫人打听到这是什么地方,便现学现卖地给绷着小脸坐在腰舆上的朱厚照介绍道:“等殿下再长个三四岁,便该出阁读书了,”他给朱厚照指了指慈庆宫方向,那才是正儿八经的东宫,“到时殿下可能就是住在那儿。”
  大明紫禁城各个宫殿住什么人往往不是固定的,全凭皇帝和各宫的关系来决定。
  慈庆宫一度是拿来当正式的东宫,它离东华门非常近。
  这地方据说就是明末三大疑案之中的“梃击案”事发现场,当时一个平民手执木棒闯入东华门直奔慈庆宫,打伤了当时的守门太监。
  当时满朝文武都震惊了。
  那可是皇宫,那可是太子住的地方,一个平民怎么进去的?
  大家都认为要么是太子一派自导自演,要么是贵妃一派存心谋杀,反正都是肯定有内应在里头接应,要不然随便来个平民都能闯进东华门那还得了?
  最后因为万历皇帝不想再深究下去,这桩梃击案最终不了了之。
  毕竟一边是自己换不下去的太子,一边是自己真心爱重的贵妃,不管查出是哪方搞的鬼都没法收场。
  出宫方便也是慈庆宫的优势之一。
  另一个优势则是离文华殿很近,非常方便朱厚照去上课读书!
  而文华阁再往前走一点,就是内阁办公地点。
  可以说太子出阁以后基本就是照着大明正经继承人来培养的。
  朱厚照坐在腰舆上转头看向文哥儿所指的方向,只看到红通通的宫墙,没瞧出跟他现在住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要搬?”
  朱厚照不明所以。
  文哥儿笑道:“殿下再长大些,住在后宫总归不太相宜。到时我们都已经不算小孩儿,再去宫中陪殿下玩便不那么方便了。”
  他给朱厚照讲起了住到东宫的好处,就跟他一开始忽悠朱厚照的那样,到时东宫正经的属官团队可以组建起来了,朱厚照也可以召见一些想见的友人到东宫玩耍。
  小孩子离开父母身边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那肯定是自由!!
  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朱厚照眼睛都亮了起来,马上把这事儿记到了心里。
  行到熟悉的东华门处,文哥儿又给没怎么出来玩过的朱三岁介绍起来:接下来马上就是元宵节了,到东华门上可以看花灯,可热闹了,整条街上亮如白昼!
  至于马文升年初二所说的“元霄之鳌山、端午之龙舟不使之见”,已经被文哥儿抛诸脑后。
  都已经过去整整十来天了,不要在意这点小事!
  你看街上看花灯的小孩子少了吗?
  他老小老小的时候就被他爹带去看花灯,也没见他学坏了啊!想想当初他第一次见到老丘,还是在元宵节看花灯那会儿来着。
  这么小的娃娃这也不许那也不许,难道真的想把他养成木头人吗?
  文哥儿不太赞同这种教育方式。
  照他的想法,太子就得多玩多思,还得把各种玩意都接触一下。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如果他什么都不懂,那么像晋惠帝那样说出“何不食肉糜”就很正常了。人从小到大都没尝过饥饿的滋味,每顿饭只有想吃这个或者想吃那个的区别,自然是觉得“既然没饭吃为啥不吃肉粥”。
  当然,文哥儿觉得需要补这么一课的不止朱厚照这个太子,还有很多有望直升内阁的“阁臣预备役”。
  你说你一个能掌控国家命运的大臣居然连京师城门都没出过几次,真的能做好那么多关乎天下百姓的决断吗?
  按照现在的内阁晋升机制,纯粹是让阁臣预备役们待在翰林院优哉游哉地吟诗作赋二三十年,闲到连自己都觉得没事可干的地步。
  这个期间他们唯一要做的“要紧事”,约莫就是不管家中喜事丧事都去找阁老们讨篇文章,付上一笔笔丰厚的“润笔费”。
  这样等到和你关系最要好的阁老退了下来,就会十分爱惜地把你推荐上去补位,认为你的才能足以入阁主事!
  文哥儿觉得吧,这不太科学。
  只不过他现在还小,一时半会也改变不了啥,只能给朱厚照介绍介绍上元灯会上可能发生的诸多新鲜事。
  有一年他还亲手做了冰灯来着!
  朱厚照听得羡慕极了,追问文哥儿是怎么做的。
  文哥儿详细地给他介绍了一番。
  两人抵达文渊阁前,守门的人一看是太子来了,自然是恭恭敬敬地引他们入内。
  文哥儿兴致勃勃地迈步往里走。
  很不错,免费的皇家图书馆半日游!
  作者有话说:
  注:
  元霄之鳌山、端午之龙舟不使之见:参考《明孝宗实录》
  就是马文升前段时间上书的内容,“上嘉纳之”
  第242章
  算起来丘濬他们这些阁老实际上就是以“文渊阁大学士”身份入阁参预机务可见文渊阁这地方还是极具意义的。
  正统年间大学士杨士奇领头对文渊阁的书籍进行整理,将七千多部、四万多册图书按照《千字文》的首二十字为号,分装进五十个巨大的书橱中。
  于是文哥儿他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按照杨士奇他们的分类模式来编号的一列列书橱。
  朱厚照这个大明未来当家人也是第一次来文渊阁,在文哥儿的怂恿下踱着步子溜达进“天字一号橱”。
  这里全是《皇明祖训》《永乐宝训》之类的东西。
  朱厚照昂起脑袋看了半天不太懂这是什么玩意。
  文哥儿给他解释了一番就是从历代皇帝的实录里挑拣一些英明的决定留给后人参考一番。比如他们是怎么对待亲人对待臣子的啦,比如他们是怎么搞水利工程的啦英明决策做得越多宝训就越厚!
  看看咱处理政务特别勤勉的太祖皇帝,《宝训》修了好几卷;再看看这曾经出去考察民生民情的宣宗皇帝,《宝训》也修了好几卷!
  朱厚照一听“出去”登时来了兴趣,积极追问:“怎么考察!”
  文哥儿便给朱厚照介绍了一下宣宗皇帝说以前当年太宗皇帝朱棣带还是皇孙的朱瞻基往来两京之间,经常让他深入农家体验民生疾苦,了解了解种地有多难。
  他登基后有次清明节骑行出宫去长陵、献陵祭奠先祖,途中看到郊外的农家想起了皇祖曾经的教诲又亲自去农家看了看感慨农事不易。
  正是少年时有过那样的经历他们宣宗皇帝才会特别关心民生民情经常写《悯农诗》《减租诗》《悯旱诗》《捕蝗诗》《甘雨诗》等等与农事密切相关的诗文给官员们看要他们好好为百姓做事。
  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懂这些也不会关心这些的。
  朱厚照道:“孤种过!”
  文哥儿第一天就带他种过草莓。
  “还活着!”
  朱厚照边说边翘起了小尾巴。
  他们种的草莓还活着很多很多棵小草莓都种活了!
  文哥儿心道东宫这么多人盯着估计比照顾小孩子还精心等闲肯定是死不了的。
  只不过见朱三岁那么开心,文哥儿也没说什么扫兴的话,只笑眯眯地说道:“那等春末殿下就可以观察草莓是怎么开花结果的了,到时候我们一起来给草莓人工授粉!”
  朱厚照追问什么是人工授粉。
  文哥儿道:“就是把雄蕊上的花粉扫下来,涂抹到雌花上面去。到时候我再教殿下怎么做!”
  朱厚照跃跃欲试:“好!”
  文哥儿道:“到农田里耕作跟养几盆草莓还是不一样的,等殿下出阁了可以亲自去体验体验。”
  朱厚照立刻把这事记在心里的小本本上。
  出阁以后能做的事可太多了!
  天字一号橱再往后走,就是传说中的《御制文集》《御制诗集》之类的珍贵收藏,通通都是皇帝写的诗文!
  甚至还有皇帝墨宝!
  文哥儿看得啧啧称奇,非常可惜朱三岁的处女书法作品已经落入他手里,要不然日后可以收入进来!当然,那可能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现在朱三岁才三四岁,可不兴提这种事。
  文哥儿还看到一本画风很不相符的《御制周颠仙人传》。
  他顿时来了兴趣,决定拿下来瞅两眼。
  朱厚照见文哥儿伸手取了本书,不由转头凑过去左瞧右瞧,嘴里还追问:“这是什么?”
  文哥儿就把书名念给他听,按照《文渊阁书目》上的记录,这书又叫《颠人传》,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玩意。不错,咱就是要看不正经的书!
  文哥儿打开这本《颠人传》,看一段就给朱厚照讲一段。
  敢情这书是朱元璋亲笔写的传奇小说,哦不,纪实文学。
  讲的是他还没发迹前就遇到这么个颠人,闲着没事就对他说什么“告太平”,那时大伙都还没开始造反,大家也不懂啥意思。
  有次朱元璋路上遇到他,发现他在身上掏来掏去,然后把掏出来的东西塞进嘴里嚼巴嚼巴。朱元璋一看,真是奇了怪了,就去问他吃啥。
  颠人说是虱子。
  朱元璋问“几个”,颠人说“两三斗”。
  反正就是这么个语无伦次的颠人。
  有次这颠人和人闹脾气半个月没吃饭,一点事都没有。
  朱元璋听说以后觉得很稀奇,亲自过去观察了一趟,让寺里的主僧把他单独关小黑屋里,每两天就问一次:“吃了没(或者死了没)?”主僧都说没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