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其他类型>大汉从吹牛开始> 第375章 好皇帝=颁圣旨

第375章 好皇帝=颁圣旨

  进入十月,天气骤变,温度迅速的下降着,几乎每过一天,就会让人觉得冷一些。
  虽说是处于宫殿之中,但老旧的皇宫,也还是无法抵挡寒气的进攻。
  王不饿不断的来回跺着脚,当皇帝的在家被冻成这幅熊样,估计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陛下,点几个火盆吧,也不知道咋了,今年这天是真冷……”张不衣同样被冻的不停打颤,嘴上劝说着。
  “好!”王不饿点了点头。
  听着外面的风声,心思又一次的飘向了远方。
  这年头的衣服,根本就不耐寒。
  王不饿身上穿了好几层,可依旧还是觉得很冷。
  况且这才刚刚入冬而已,这要是再过一段时间,还能了得?
  很快,火盆被端了进来。
  随着议事殿的大门被打开的那一刻,一股冷风再一次的钻了进来。
  王不饿猛的打了个冷颤。
  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
  至于是不是来自那里的,管他呢,反正是北风,我说他来自西伯利亚,他就来自西伯利亚!
  “传张良、陈平、萧何!”王不饿想了想,还是让人去将三人叫来。
  虽然他们才刚刚离开不久。
  好歹穿越过来也第五个年头了,经历的冬天也有几次了。
  往年的十月,是什么天气,王不饿心中清楚的很。
  嗯,这个十月,指的是阴历十月,而不是公元纪年的十月。
  所以,相对应的话,大概就是十一月下旬或者十二月初那段时间。
  “陛下!”
  张良三人很快的折返了回来。
  见到议事殿内竟然点起了火盆,也没有见外,直接围着一个火盆开始了取暖之路。
  “今年的冬天不正常,朝廷要早做准备!”王不饿直接说道。
  连他们这些吃穿不愁的大佬们都冻成这副逼样,民间的百姓呢?
  而明年到了汉朝第一次有真正意义上税收的第一年,但是这个冬天,实在是不给力。
  “刚才臣等还在商议这件事情呢,正打算拿出决定以后再来跟陛下汇报呢!”张良点了点头。
  他比王不饿在这个世界活的更久,所以也更清楚现在这个时间,这个天气,意味着什么。
  “这事放在现在还真是让人头疼,若是再冷一些的话,各个矿区和厂区也得停下来了。”萧何紧跟着说道。
  “这个还是能不停就不停,好不容易农闲了,若是停下来,来年的计划必然会受到影响,就洛阳的扩建怕是都完不成。”陈平皱着眉头说道。
  “完不成也要停!”萧何口气异常坚决,继而说道:“现在这天气,砖厂的成品率一直在下降,砖坯晾晒的程度不够,进窑就炸了,这要是再遇上雨雪往上面一盖,前期的功夫就全废了,这么冷的天气,咱们待在屋中都觉得受不了,那些一直在外劳作的百姓呢?他们就能受得了了?”
  “那也要想办法,说停就停,计划全都推后了,这工作还做不做了?”陈平自然知道砖厂成品率下降的事情。
  据说最新的一批砖,进去一万块,出来的还不到八千块,碎了很多,而且还有不少变形的。
  若都是这个概率,那这得亏先前王不饿定下了五成的利润,不然的话,还真就扛不住。
  单单只是次品率就能弄死他们的。
  “这些都是小事!”王不饿有些无语的打断了自己的肱骨之臣们的争吵。
  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哎,这一个个的,咋就这么不懂朕的心思呢?就不能让朕省点心?’
  “砖厂停了也就停了,人可以全部拉到矿上开采,在天气还能开采的情况下,能采多少就采多少,大不了明年扩建砖厂就是了,偌大的洛阳城,就那一座砖厂是远远不够的!”
  王不饿这么一说,三人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陛下显然是不在乎这些工程进度的。
  既然关心,又不在乎工程进度,那么,自然关心的就是人畜了。
  “陛下,那臣拟一道旨,下令各地加强巡查,及时处理危房?”张良想了想,说道。
  这也是他中书令的活,拟旨嘛……
  就是牌面没有门下省那么大,想起来这个张良就觉得一阵头疼后悔。
  当初咋就没硬气点呢?
  凭啥要把最装逼的事情交给门下省呢?
  而最懵逼的人其实是王不饿。
  他全程没参与,整个过程都是大臣们自己讨论的。
  结果圣旨的格式,竟然跟唐朝的圣旨一样。
  门下二字开头,然后是正文,接着是时间!
  你以为到这就完了?
  并没有,其实到这个时候圣旨才刚刚完成了三分之一。
  对,没有看错,正文都完了,内容竟然才只完成三分之一?
  要不然怎么说朝廷是正统的呢,规矩必须要有的,一切都要朝着正式看齐。
  接下来是中书令官职爵位名字(宣)中书侍郎……(奉)中书舍人……(行)。
  好,作为拟旨的中书省到这里就完了。
  接下来是门下省,侍中……侍郎……给事中……等人言。
  说完之后,还是门下省的,诏书如右,请奉,诏付外施行,谨言。
  然后才是皇帝的批复,一个字,可!
  再然后,这份诏书该来到尚书省了,然后又是一堆跟上面一样的内容,
  最后是抄写诏书的低级别官吏的名字,然后在写上年月日。
  这才是一道完整的诏书。
  而这样的一道诏书,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查询到人,每一个部门谁做了哪一个环节,先给谁后给谁,谁去宣读,谁去监督,谁抄写的都很清楚。
  王不饿有些惊讶的看着张良,似乎是在说,就为了这点逼事就下一道圣旨?
  王不饿不是没有体现过,而是那感觉,很酸爽。
  有多酸爽呢?
  一道诏书一天的时间他竟然写不完。
  虽然很正式,也很认真,很严谨,但还是让王不饿觉得,太麻烦了。
  不过他也没办法,规矩就是规矩。
  若连他这个正统朝廷连诏书都做的稀里糊涂不清不楚的,又怎么来证明自己就是最正统的呢?
  难道来个假货干掉了真货?
  王不饿不想。
  所以也就懒的搭理了,反正又不是自己麻烦着去写的,需要自己写的,也就是一个字,可!
  然而,讨厌诏书的不止王不饿,还有中书省那些负责跑腿的官员。
  他们要先自己写好,然后拿去中书省,让中书省去挨个审核,审核完之后,拿着参与人的名单回来,重新抄录一份,送去皇帝那里。
  皇帝看过觉得没问题,他们就回来继续跑尚书省。
  等尚书省那边搞定以后,才能拿回来认认真真的撰写一份。
  然后拿着名单明白的诏书挨个跑去让人签字,盖章,全部搞定以后。
  再拿到门下省进行最终审核校对。
  一切都没问题之后,回到中书省,再抄一份更齐全的,然后再去找门下省校对。
  这次没事之后,就拿去找皇帝盖章,这次盖的是传国玉玺上的章。
  然后拿着两份诏书一起去尚书省,让尚书省检阅一遍全体人员签名的那一份。
  确认无误之后,将最后抄录的一份留在尚书省,给他们拿去执行。
  然后有全体签名的那份带回中书省,封印存档,到这里,一份诏书才算是真正的完成。
  流程之繁琐,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好!尽快下发下去!”王不饿点着头,这样才能显的朝廷重视嘛。
  自古以来,因为天冷下诏书的,自己绝对是头一个,不带考虑的那种。
  王不饿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既然做了,也不差那么一点了。
  朝廷虽然没收税,但是有官田啊。
  加上今年军队遣返,新招募的都在边境,内部消耗并不大。
  丰收过后,粮仓不说爆了,也都装满了差不多七八成。
  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拿来装个逼呢。
  “另外对今年产子百姓,符合条件的,每子发一石粮食!”
  “陛下……”王不饿话音刚落,陈平便紧张了起来。
  “这今年粮仓好不容易才富裕起来,明年还要按照先前的约定对产子的百姓发粮呢,这每子一石虽然不多,但这马上就要打仗了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