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195节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195节

  慎郡王不断扩张势力,本就有与朝廷抗衡的意思,他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叫他意外的是慎郡王坦荡的态度。
  随即又觉得,这才是真正胸中有大丘壑者。不畏人言,不畏身后名,只求无愧于百姓与天下。古今往来的千古明君,也少有人如此超脱。
  郡王的胸襟,果真非常人能及。
  第148章
  一番话, 让新归附的刘渊父子对李洵的行事作风都有了全新的了解。
  想起自己曾经的计划,刘瑾请示道:
  “郡王,既然您不反对臣的做法, 那秦川平原的百姓们,如今是不是可以派兵护送回乡了?”
  没想到李洵却是摆了摆手, 道:
  “再等几日。”
  刘瑾大为不解:
  “为何?此事难道不应该越快越好吗?”
  李洵见他急切的样子,深知这位刘家的少将军,对嘉佑帝是积怨已久, 只恨不得立刻让其声名狼藉。
  但李洵并不受这样的情绪左右。
  哪怕是他自身, 虽然也会因为原主的情绪,对嘉佑帝的种种无情不公生出怨怼愤恨之心,却还是理智占了上风。
  “你低估了本王那位父皇的无耻, 也高估了百姓们的胆量。单把停战国书上的条款宣扬出去, 只怕也无法达到你预想中的结果。”
  名声, 在一般情况下都不是一个帝王是否地位稳固的决定因素。百姓也不会因为一个帝王名声不好,就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行反叛之举。
  哪怕皇帝卖国, 只要火不是立刻就要烧到自己身上, 也是不会有太多人为之拼命的。
  哪怕因此家破人亡,可这把火已经烧过了。
  乱世中活下来的许多人,已经被苦难磋磨得麻木,没留下多少感情。能让大多数人拼命的, 只有自己的切身利益。
  听到李洵言之凿凿的判定,刘瑾很失望:
  “怎么会……这么好的把柄, 竟是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吗?”
  刘渊仔细分析着谈判一事的前后发展, 有些不确定地道:
  “您的意思是说, 即使此事闹大了, 陛下也会将签订国书之事推到旁人身上, 以保自身名节?”
  这事放在正常人身上,他不是想不到这样的发展,他不敢相信的是,一国之君,会如此没担当。
  毕竟刘渊并不知道嘉佑帝曾经做过的那些事,在他心中,嘉佑帝即使有心胸狭窄又昏庸无能,却仍旧是至高无上的帝王,帝王的威严与尊贵是有的。
  九五之尊,岂能如无耻小人般鬼祟猥琐,一点人君的风度都没有。
  李洵道:
  “拭目以待吧,京城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虽说没有给个肯定的答复,其实也差不离了。
  刘瑾琢磨着父亲和郡王的对话,很快反应过来:
  “郡王的意思是,单宣扬国书不能见效,是不是还要配合其他举措?可有什么需要臣下效劳的?”
  李洵露出赞许的笑意。
  这样好的把柄送到手里,他当然不会不用。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他不仅要取,还要捞一把大的。
  “目前不需要你们额外做什么,让百姓再留几日即可。”
  见他似乎已经有了主意,刘瑾顿时放下心来。
  不知道为什么,哪怕是才在郡王手下做事,他也依旧觉得慎郡王莫名给人一种强大的安全感,仿佛不管他说什么,都一定能做到一般。
  *
  得知慎郡王驾临,全军上下都十分期待。
  在众人的期盼中,第三天一早,刘渊大将军便召集全体士兵在校场集合,举行检阅与犒赏仪式。
  经过一天多的准备,李洵的护卫营已经熟门熟路地布置好了场地,准备好了犒赏用的钱财。
  一营又一营的士兵们,在各自的营指挥使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校场,竭力展示着自己最好的军容军貌。
  每到一营,便由其营指挥使率众向高台上的李洵行礼,并且报上自己的姓名与所属营的番号,让李洵将中层的将领们认了个脸熟。
  所有人集结完毕,李洵站在高台向士兵们训话:
  “尔等诚心归顺于本王,本王也将待尔等如子民。本次战功犒赏,你们可与本王麾下士兵享受同等待遇,每个人头两贯钱,伤残死亡抚恤也采纳同等标准。”
  “多谢郡王!”
  众士兵齐声道,脸上闪烁着兴奋的红光。
  虽说前头许多北戎蛮子都是靠着郡王的震天雷给解决的,但他们也没少杀敌人,平均下来一人一个人头是有的。
  这对很多人来说,都相当于多发了两三个月的军饷了,一下子多拿这么多钱,怎能叫人不开心。
  李洵紧接着又道:
  “从今往后,你们便是本王麾下的第十军至十四军,从此改易旗帜服饰,一应军规与训练方式,与军饷待遇,皆与一至九军等同。”
  “三月后统一考核定等,能拿到多少军饷,享受哪个等级的餐饮服饰,便看你们这三个月的表现了。本王希望所有人都记住,本王要的兵,不仅要骁勇善战,令行禁止,还要爱护百姓,团结一心!”
  说完,他便让亲兵大声向众人强调了一遍新的军规。
  坚决服从指挥,不可欺压百姓,不可调戏奸□□人,不可私藏战获,上官不可在违反军规以外的范围体罚士兵,不可对士兵索要孝敬……
  “这些军规,以后会张贴到营房,让大家每日背诵,也望众位将军规牢记于心,本王赏罚分明,任何人胆敢触犯军规,都绝不容情!”
  他语气严厉,众人也心头凛然,齐声应是。
  严肃的训话环节后,便是犒赏。
  待众士兵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犒赏,李洵又让他们分批次休假,每个兵可以有一天假回去和家人团聚,同时还向他们宣布了即将在天沙,鼎德二地施行新的土地,赋税徭役政策,让士兵们回去告知家人邻居,尽快到官府进行人口与田产登记。
  之所以要重新登记,便是为了确认因为战争造成的无主田地,对田产进行重新分配。
  这次李洵来的时候,便将主持分田地的文官也带过来了,为的便是尽快分田地,抓紧时间赶上夏季的耕种。
  于是,这一天,原籍在天沙城的士兵们,便率先带着自己丰厚的犒赏,以及要分田地的好消息,欢天喜地地回去和家人团聚了。
  接连几日,各大街口都排着长龙进行土地田产登记。
  而一车又一车的铁农具,种子,成群结队的牛马,也络绎不绝地从北门运送到衙门里。
  本地百姓们看得个个喜笑颜开。
  因为他们已经从城中的告示和自家当兵的亲人邻居那里知晓,这些都是要发放给他们的。
  有了这些,这个冬天他们便不会再忍饥挨饿了!
  郡王要给百姓分田地,免费发放农具,种子与租借耕牛的消息,很快便在全城范围内传遍了,连那些被临时安置在城中的才解救出来的军奴们也知道了。
  被抓来做军奴的,绝大多数都是贫苦百姓。
  这一年多以来,因为战火席卷到秦川平原,很多大户人家听说消息早就跑得差不多了,留下的都是走投无路的底层百姓。北戎大军来抢劫时,遭殃的也是他们。
  他们手中几乎都没什么恒产,种地也是靠向大户租赁,一年忙到头,甚至连填饱肚子都困难。
  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许多贫苦百姓一辈子梦寐以求,却求而不得的东西。
  如今,天沙城的百姓们,却是只要凭户籍文书,就能每人分到五亩地,甚至连家里的丫头片子也一样能分。
  哪家没有四五口人呢,这样一算,竟是家家户户都至少能拿到二十亩地。
  甚至要是多生几个孩子,不论男女,都能拿到更多。
  二十亩那是什么概念,村里有个二十亩地的,家里的儿子说媳妇儿都要让人高看好几眼,闺女们抢着想嫁的那种殷实人家,许多人家几代人也攒不出这么多家产来!
  因为归入了郡王治下,这里的家家户户都能立刻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这也就算了,他们还能免费领到铁农具和种子,每个村甚至还有几十头耕牛让大家轮番借用。
  就这些条件,放在地主们那里不收个六七成租子能打得住吗?
  但在天沙城,如此优厚的条件,却只需要交两成税负!
  而且,据说在慎郡王治下的所有郡县都是这样的,其他地方归入郡王治下比较早,百姓们早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不仅吃得饱穿得暖,甚至因为慎郡王打下了北戎草原,抢来了吃不完的牛羊,家家户户甚至还能以比小麦还低的价格买羊肉。
  据说如今的肃城等地,满城肉香。
  来自秦川平原的百姓们,时常聚集在街道两边,看着那些源源不断运送进来的牲畜,农具与种子,看着那些排着长队领取土地的天沙城百姓,眼中羡慕的目光如有实质。
  关于肃城等慎郡王治下的各种优越条件,因为这样的聚集,一次又一次地在他们中间广为流传,便导致他们越看越心里泛酸。
  也不是说他们如今在天沙城过得不好,他们其实一天能领到两顿救济粥,比以前在老家还吃得好。
  而且郡王还专门发了政令,安置他们这些被抓做军奴的外地百姓:
  等这边腾出人手来,就会派军队护送大家回乡,一路饮食都有郡王府提供,他们完全不用担心没有回去的路费,也不用担心沿途遇到匪徒。
  对他们这些外地人委实是仁至义尽。
  可这一对比,就实在是太扎人心窝子了!
  同样是人,别人能免费分田地,即将过上富裕殷实的好日子,而他们,却只能继续回去忍饥挨饿,被地主盘剥,被官府欺压。
  “我们要是能留在慎郡王治下该多好啊!”
  许多人都不由自主这样说着,想拉些同伴一起为之想想办法。
  “做啥美梦呢,咱们又不是天沙城的人,只能回自己家乡去。”
  “听说郡王治下以前还接收流民呢,现在估计是人多了,地不够分,就不收了。”
  “唉,没赶上好时候啊。”
  说起这事,许多人都是后悔不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