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其他类型>七零之佛系炮灰>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221节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221节

  第二天,随着王书记让生产队将干部名额都补满,一块儿送过来的消息就是,前来溪源镇视察粮食生产的刘书记,听了顾明东的演讲十分满意,要求整个公社好好学习。
  王书记张张嘴,顾明东就得跑断腿。
  公社这一场之后,在过年之前,顾明东得走遍溪源镇大大小小的生产队,作为粮食增产的一杆旗帜,吹遍春风。
  顾明东后悔不已,要知道还有这档子事儿,他第一次就不会上台,就算三叔结巴也得把他推上去。
  可现在后悔也迟了,谁让刘书记点名要他这位“小同志”。
  更让顾明东暴躁的是,这年头交通不便利,他大部分时间都得耗费在路上,压根没时间去管自家盖新房子的事情了。
  偏偏老顾家一家老小对此十分支持,觉得大哥到处演讲是十分光荣的事情。
  顾二弟顾三妹几个拍着胸脯保证,盖新房的事情不用大哥操心,他们来操持,顾明东就等着住上新房子就是。
  顾三叔更是带着俩儿子过来,让他们帮忙盖房子,自己盯着顾明东做好这一次的巡讲。
  连带着双胞胎出门都挺起小胸膛,有一次顾明东回家,还瞧见顾亮星站在晒谷场的高台上,学着他的模样演讲,下头是一群捧场鼓掌的小萝卜头。
  顾明东能怎么办,只能继续干。
  一直到冬天的第一场雪落下来,生产队布满了年味,顾明东的“巡讲”才终于结束。
  这一天,他走到老房子旁边的地皮一看,惊讶的发现,新房子居然已经造好了!
  第143章 新居
  新落座的青砖瓦房就在老房子间隔不到十米的地方, 因为宅基地是以顾二弟的名义批下来的,顾建国觉得兄弟俩住得近也好相互照顾,特意选了这位置。
  比起原本老顾家的屋子, 新房子距离山脚下的竹林更远一些,反倒是靠近生产队通往镇上的路口, 可见顾三叔也是花了心思的。
  顾明东拉着顾亮晨,抬头看崭新的房子。
  乡下所谓的青砖, 其实并不是青色, 而是一种干燥时偏灰黑色, 湿润时偏青黑色的砖头。
  溪源镇并没有专门烧制青砖的窑炉,这批青砖还是顾老二找了关系, 从隔壁菱乡运回来的, 为此借了花钱借了运输队的车。
  虽说为了这批砖头多费了不少心思,如今一看却都是值得的, 青砖比泥砖干净整洁, 带着一种天然的古朴美感, 而且抗湿热, 透气性和吸水性都极好, 人住在里面冬暖夏凉。
  上头用的也不是红瓦,而是这边常见的黑色瓦片, 造房子的手艺粗糙,但最后成效不错, 看着浑然一体。
  等再过几年,烧制起来更方便的红砖流行起来,颜色亮丽的红砖就会迅速侵占青砖的时常,一直到很多年后被钢筋水泥彻底取代。
  到那个时候,再想要建造这么古色古香的青砖房子, 可得花大价钱。
  新房子才刚刚落成,这会儿走进屋里头空荡荡的,温度却比外头暖和不少。
  顾明东转了一圈,唯一可惜的是现在没有二层楼,乡下的泥工只会建单层,所以老顾家这青砖瓦房也是大三间,后头跟着一个厨房,并没有挑高。
  “喜欢吗?”顾明东摸着儿子的小脑袋问。
  顾亮晨点了点头,却又问道:“爸,这边也有三间房,隔开后就是六间,那我以后是不是不能跟你一起睡了?”
  自从搬出两个姑姑的屋子,除非顾老二不在家,不然双胞胎都是跟着顾明东一起睡。
  顾明东笑了一声:“你想跟爸睡还不容易,直接过来就是。”
  “让大哥自己睡,他睡相可差了,老踢我。”顾亮晨偷笑道。
  顾明东摸着下巴笑道:“等打好家具,让老二带着阿星过来住,帮大家暖房子。”
  说曹操曹操到,外头探进来一个人头:“你俩是不是在说我?”
  顾明东笑着招呼道:“在说你啥时候能住进来。”
  顾二弟也挺喜欢新房子,乐呵呵的转了一圈:“如果咱们愿意用旧床旧柜子,那年前就能搬进来。”
  顾明东手里头其实还有钱,但刚造好了新房子,他立刻拿出大笔钱来打家具太引人关注,便说:“倒也行,等后头再慢慢替换。”
  一听这话,顾二弟就更高兴了:“大哥,到时候你还住中间这间,让老三她们住东边那屋,我住西边,反正我爱睡懒觉,正好早晨晒不到太阳。”
  顾明东故意挑眉问道:“这宅基地可是你的,我搬过来算什么?”
  顾二弟一听不干了:“大哥,你跟我生分了是不是,咱家好不容易造了新房子,我要是自己住新房子让你住旧的,那我成什么人了?”
  顾亮晨仰起头,也说:“二叔,可你马上就要娶媳妇了,我爸总不能跟弟媳妇住一起。”
  顾二弟脸都垮了:“晓茹可喜欢你们了,住一起她肯定很乐意。”
  “再说了,我现在不还没娶媳妇吗?”
  顾明东完全不觉得跟弟弟弟媳妇住在一起是好事儿,不过瞧顾老二那架势,如果他说一声不的话,这新房子宁愿空着。
  再一想,宅基地虽然是弟弟的,但造房子的钱却全家有份儿,再者顾明南结婚怎么样也得再等两年。
  顾明东便说:“我们搬过来住倒也行,到时候攒一攒钱,把老房子也推了重建。”
  顾二弟听了果然高兴起来:“哥,我一定会好好赚钱,让全家都住上新房子。”
  瞧着弟弟信心满满的架势,顾明东沉吟了一会儿,暗道自己连巡讲都只觉得麻烦,是不是太佛系了,直接躺平不太好。
  心思一转,顾明东又乐呵呵的放下了,既然弟弟妹妹有心赚钱养家,他这个当大哥的含辛茹苦的将他们养大,享福也是应该的。
  “等过几天请三叔家好好吃一顿饭,这次造房子我到处走没工夫盯着,你又得上班,能造成这样可见他们没少花心思。”
  老顾家的新房子落成,生产队的社员们纷纷过来参观,伸手一摸那青砖,一个个也看着眼馋。
  生产队能有青砖房子的,之前也就瘪老刘一家,其余都是泥砖居多,再差一些的,连泥砖都用不上,墙上都能拔出稻草来。
  李铁柱就羡慕不已,私底下问顾明东:“阿东,你们造房子统共花了多少钱?”
  顾明东比了个手势。
  李铁柱倒吸一口气,苦着脸摇头:“这么多,我家怕是要再攒两年。”
  “就为了这房子,我二弟三妹攒下来的工资都花得一干二净,秋后分粮食的时候,我一斤粮食没要,工分全换成票子了,这才勉强补上虚空。”
  “三叔和我姑那边还欠了一些,只能等老二老三发了工资再慢慢还。”
  得益于第一年种植两季水稻,上河村生产队秋收之后还能分一波粮食。
  这一次顾建国提前申明,上头发了话,等明年就得两次收成全部结束,交完公粮之后才能统一分粮食,没有分两次的说法了。
  所以即使大部分人家第一次分到的粮食还没吃完,这一次工分也都是换成了粮食。
  大家伙儿都饿怕了,心底也想要钱,但到底没有粮食重要,有粮食在仓库里头放着,他们心底就觉得安稳。
  可顾明东不同,他大手一挥,直接把大部分工分都换成了钱。
  当时生产队议论纷纷,暗道顾明东这是钻到了钱眼里,来年他们家的粮食肯定不够吃,到时候还不得挨饿。
  等老顾家造房子的消息放出去,社员们才恍然大悟,不是顾明东不想要粮食,是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顾老二的自行车太招人,为了掩人耳目,顾明东还问顾三叔和顾秀秀稍稍借了一些,别人不知道他们家的情况,顾秀秀却是明白的。
  要是不开这个口,顾明东怕她琢磨出来,老顾家的钱只多不少。
  李铁柱也是知道这情况的,叹了口气说:“苦是一时的,能换来这么大一座房子也值了。”
  新房子是常见的大三间,但有小小的不同,听了顾明东的意见,每间屋子的面积更大,中间用可以拆卸的青砖作为阻挡,前后分割成两个房间,乍一看足足有六个房间可以用,这还不算后头加建的仓库和厨房。
  这样一来单个的房间比农村常见的小,但房间多,私密感也强。
  老顾家才几口人,住着足够了。
  李铁柱瞧着,夸赞道:“你这法子好,中间隔一道不费事儿,孩子也能有个单独的屋子,临了分家了把这一道墙拆了,又是一个大屋子完全不耽误。”
  “等我攒够了钱,我们家也这么干。”
  比李铁柱更羡慕的是顾三婶。
  前两年老顾家还过得凄凄惨惨,还得他们家扒拉,谁知道这才几年就起来了,新房子都已经盖上了。
  顾三婶心底也为他们高兴,可偶尔也有些不是滋味。
  如今回想起来,她几乎已经忘记顾明东以前的样子了,只知道这大侄子有本事,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稳如泰山,还能代替自家男人去巡讲,被上面的大领导点名夸奖。
  再对比自家的两个棒槌儿子,顾三婶心底更不是滋味。
  看完了新房子,顾三婶回家就拎着儿子的耳朵教训:“你说你白长个子不长脑子,你还比阿东大了那么多,下头的儿子眼瞧着就长大了,怎么就不知道攒点钱造新房子?”
  顾保家十分委屈:“这能怪我吗,阿东下头两个工人呢,我也没个当工人还愿意填补家里的弟妹啊。”
  顾保家无语的看着大哥:“哥,我哪儿对不住你了?”
  眼看兄弟俩都要吵起来,顾建国咳嗽道:“行了,你自己生的儿子自己没点数吗,从小就是猪脑子笨脑袋,现在你骂他们做什么?”
  顾三婶被气了个仰倒,狠狠的瞪了眼两个儿子。
  转身却又问:“咱家也攒了一些钱,要不把老房子修一修?”
  他们现在住的房子,跟老顾家的老房子差不多年头,平时住着还好,但一到刮风下雨就容易漏水不说,屋子也不够大了。
  “何必废这功夫,修一修费钱不说,也就面子光。”
  顾建国教训完妻子,又看向两个儿子:“你们以为阿东能造新房子都是阿南小西的功劳?”
  这一次顾保家也同意哥哥的观点:“那肯定的,他们一个在运输队,一个在回收站,而且都是正式的工人,一个月工资拿到手都有大几十,一年攒下来可不得好几百。”
  因为顾明东得巡讲,所以建房子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还是他们俩帮忙盯着,兄弟俩自然是知道底细的。
  更难得的是,顾明南顾明西出息了,赚了钱还知道补贴家里,往常时不时瞧见顾明南拎着肉回家,他们赚到的工资恐怕全给了家里。
  以前他暗地里还在想,这弟弟妹妹太出息了,指不定就要瞧不起在乡下种田的大哥,谁知道老顾家完全没出现。
  也不知道顾明东怎么养弟妹的,就算是亲儿子亲女儿,也没这么帮扶爹妈的。
  顾保家心底也酸的不行,但谁让他没这样的弟妹呢?
  顾建国心底失望,觉得这俩儿子傻就算了,看见兄弟发达了还会嫉妒,光盯着人家的好处,没看见人家的付出。
  他沉着脸道:“一位工人,一个月工资顶了天也就二十多,一年下来顶多两百,回收站的工资又是出了名的低,而且他们在镇上怎么样也得吃喝,这不都得花钱,你觉得他们一年能攒下多少?”
  “那,那不也有两百。”顾保家还挺不服气。
  顾建国冷哼道:“他们身上的新衣裳,脚下的新鞋子,平时用的饭盒手电筒,这要不要花钱,他们俩上班用的自行车,连自行车票都是问人买的,光是那张票就得一百,买车足足花了两百五,这钱哪儿来的?”
  “你们俩光惦记着阿南小西能赚钱,却忘了他们俩花钱也厉害,就说这自行车,阿东一直在生产队,他要什么自行车,还不是心疼弟弟妹妹起早摸黑的上班,鞋子都走坏了好几双,脚底板上都是老茧子,这才买的。”
  顾家兄弟掰着手指计算,这么零零碎碎的算下来,顾明南兄妹俩确实是赚钱的大户,可两个人花钱的地方也多。
  顾建国瞥了他们一眼,继续说道:“你们俩光想着阿南小西孝顺,也不想想阿东怎么对他们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