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莺莺传> 第74章

第74章

  曾月娥总算不再多想,晚间母女三人睡下无话。
  不过赵嘉心里是记着这件事了,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便一直在看赵莺莺。好容易放了碗,清了清嗓子,满脸带笑道:“莺姐儿,小姑有个事情托你——昨日我听你表姐和表妹说你手艺实在出众,活计鲜亮的不得了。我这里想做一条汗巾子,有实在是刚来扬州,什么事儿都要处理,忙的脚跟打后脑勺,不然你就替我做了吧。”
  赵嘉做这件事并不是一时兴起,她是有心试探呢。她安安生生在赵家呆了几天之后,总算找回了一点儿住自己家的感觉,没有那么拘束了。但是现实告诉她,她其实还是在寄人篱下。
  她有心做些什么明确她在这个家庭的地位,但是又怕不小心过火了引得赵吉和王氏的不快。这么一想很快就把目标定在了几个侄儿侄女身上,都是晚辈么,王氏和赵吉就是心里不满也不能因此让她下不来台。
  然后看赵茂,一团孩子气,没事可找。再看赵蒙,今年已经十六岁的半大小伙子,又是这个家的长子。想到自己以后说不定还要靠她供养,也不能得罪。最后就只剩下赵莺莺和赵芹芹了,所以说还是丫头好,反正以后都是要嫁出去的,得罪了也不怕。
  而赵莺莺和赵芹芹之间,当然是当姐姐的赵莺莺更像是一个靶子。所以今天的事情看着只是长辈支使小辈做一件绣活儿,顺理成章,其实中间的意思深着呢。
  赵嘉要是使唤上了赵莺莺这个侄女儿,基本上也就确定了她在这个家的地位,仅仅低于方婆子赵吉王氏三人,是这个家的‘正头主子’,而不是什么寄人篱下的可怜虫,还需要步步小心!
  只不过赵嘉想的很美,却没有事先打探清楚。现在的赵莺莺除了三节两寿的时候孝敬长辈一些针线活,一般来说王氏和赵吉的东西她都不粘手了。不是她懒惰,而是王氏不让她沾手。
  “你要表孝心,三节两寿的时候就已经尽了心意了,平常你少给家里人做东西。你做那些东西的时间能赚绣庄多少银子了——家里以前的时候没有李妈妈,你和你大姐又没有上手,那时候为什么我这个当主妇的都不怎么沾手家务,全是你奶打理。为的不过是想让我多织几尺绸罢了,你别再管这些了。”
  王氏当初就是这么和她说的,说的明白一些,就是王氏认为她的时间宝贵,应该专注在做女红上。这么说或许会觉得太市侩,毕竟这是给家里帮忙。但是在扬州这个商业城市,升斗小民们都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因为周围的一切都是这么告诉他们的。
  现在赵嘉让赵莺莺给她做一条汗巾子——汗巾子本身只是用来束腰的,只不过它也有装饰性,这装饰性就要靠绣花。所以绣庄里面汗巾子虽然属于小件,东西却并不便宜,至少比一件成衣贵得多了。
  绣花等于耗费工时,这是王氏都不支使女儿做的事情了,现在赵嘉这个才回门的小姑便这般支使。说实在的,王氏有点儿不舒服。只不过她没有说出来,因为赵嘉身为赵莺莺的姑姑,让赵莺莺做个活计本身无可厚非。再加上她也不知道赵莺莺如今在绣庄到底是个什么身价,不知者无罪么,就连责怪也不能够了。
  赵莺莺正好也放下筷子,笑着道:“汗巾子自然没有妨碍的,只不过小姑是不急着使呢,还是急着用?我这里有绣庄的一个订单要做,到明天开春空闲都不会多,那就只能夹杂着时候给小姑做了——恐怕拖拖拉拉,至少要等到过年。”
  赵莺莺说话间又看了看曾月娥和曾雪梅一眼,笑着道:“小姑要是等的急,我这里恐怕......不过小姑也不用多想啊,月娥表姐和雪梅表妹女红都不错,冬日无事的话,自可以孝敬小姑哩!”
  赵莺莺从赵嘉开始说话就觉得奇怪了,这并不是说她看穿了赵嘉所有的想法,只不过一瞬间就觉出了她的心思不简单而已。说白了一条汗巾子,为什么偏偏要让赵莺莺来做?就算她自己没空,她可是有两个女儿的,大的十四岁,小的十二岁,都是已经开始扎花了的!
  这么一想,不管她是什么打算,总之不会是赵莺莺喜欢的那种打算。
  赵嘉听了赵莺莺的回答,尴尬一笑。她真没料到,她一个长辈只不过是让做一点儿女红活计而已,赵莺莺会不利利索索地应下来。可是要说什么呢,又说不出来。毕竟赵莺莺没说不肯做,只不过要做的慢一些。
  她难道还能扯着赵莺莺耳朵叫‘手这么慢?一条汗巾子要做到明年去,你当你是千金大小姐啊!你给我做,先做我的,或者自己点灯熬油来做’,她想是这么想的,可是能这么说么?
  看看自己两个女儿,她只得道:“既然是侄女儿事儿忙,那便让你表姐做吧,反正她空闲的很——我是听说侄女儿的手艺好,本想脸上贴金,以后也好显摆显摆...如此便算了吧。”
  赵吉在一旁听着,他是看不出这些女人家的小心思,也不知道自己女儿已经和自己妹妹过了一招了。只不过语重心长道:“用素净一些的颜色,虽说你如今已经出了孝了,但是新守寡的,年纪也不大,不好惹人是非。”
  赵吉绝对是好心好意说这些话,并没有任何不好的意思。赵嘉确实是一个还算年轻的寡妇,虽然也不是什么少女嫩妇,但是狠狠心还是能再嫁出去的。而寡妇门前是非多,这都是老生常谈的道理了。
  无论是为她的两个女儿着想,还是为了赵家的名声,她都应该做的谨慎一些。至于说显摆显摆汗巾子的鲜亮,这种事难道不是大姑娘小媳妇才能做的吗?实在是太不庄重了。
  听哥哥这么说,赵嘉觉得颇为难为情,然而又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因为赵吉说的也是实情。
  吃过早饭,赵家上上下下又重新进入到忙碌当中。曾月娥曾雪梅两姐妹也不是真的空闲,她们还要忙着做出新活计,好托王氏送到王家,让王家外婆看一看呢。
  又过了两日,赵莺莺再去向王家外婆请教女红功课,王氏也一起去的。手上则拿着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置曾月娥和曾雪梅各自的活计。
  其实让王氏打心底里说的话,这活计实在寻常。或许在普通小姑娘那里算是不错了,但是离真正的老天爷赏饭吃还差得远呢!若是绣庄专门教人做针线的老师也就罢了,他们并不大挑剔学生,稍有天赋的都教。反正关于小绣女的出路,绣庄会按照能力不同有不同的安排。
  而王家外婆是什么情况,她可不指着教人针线赚钱,纯粹是舍不得外孙女一块良材美质却得不到好的雕琢。只要想想就知道,她绝不会收下曾雪梅曾月娥这两个学生的。不过王氏并不会直说,那样赵嘉信不信是一回事,就算信了,那也很得罪人的。
  让自己娘亲看一看,到时候就说自己娘不愿意收学生,就算怨也怨不到自己身上了,这只能说是非战之罪!
  王氏就是打着这样的算盘带着赵莺莺到了小三巷巷子口娘家这边,才敲门就有王家舅妈来开门,满脸笑眯眯道:“我之前就想着莺姐儿今日该来了,只不过没想到大姑今日也来了——是什么好日子哟!进来坐进来坐,我出去再买只鸡来添菜!”
  这几年王恒做大夫医术越发好了,说不得什么神医,但是来药铺的客人都是颇为认可他的。所以家里孩子有个什么事情也愿意请他出诊,出诊费多了,药铺给的月钱也多了,王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只不过他家红火的程度还是比不上赵家,如今王家舅妈想要把女儿玉姐儿嫁给赵蒙,因此格外殷勤于王氏。至于说事情最后能不能成,王家舅妈的算盘精着呢!就算不成也不打紧,自家大姑家里越来越好,本就应该交好来着。
  王氏拉住自己这个弟媳妇,笑着道:“买什么菜!我要是难得来一趟的保准不拦你。只不过我回家忒容易了,隔些日子就要走一回的。你这势头每次都忙里忙外,我如何过意的去!”
  就这样王氏和王家舅妈亲亲热热挽着手臂一起去见王家外婆,之后王家舅妈就去忙饭,赵莺莺和王玉儿说话,王氏则是留下把包袱打开给自己娘亲看:“娘,你看看这手艺如何。”
  王家外婆首先拿起的是曾雪梅做的鞋垫,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看到曾月娥做的荷包微微点了点头,但也就是这样了而已。
  “这是两个小姐儿做的,还算用功,看得出来也是有些天资的。不过这种天资不说遍地都是,整条巷子找个三五个却也不难。再说说用功,这世上多得是懒姑娘,但同样也多的是精心的。那些在女红上面用心的,谁不是五六岁起向学,每日不离手的......说的也远了,还是你告诉我让我看着个做什么吧。”
  王氏微微一笑:“娘也知道了,我那嫁到鲁地的小姑前些日子回来了,还带回了两个姐儿。这两个姐儿一个叫月娥,今年十四岁了,一个叫雪梅,今年也十二岁了。我那小姑听说您是绣娘出身,便想让您教一教我那两个外甥女儿,这是她们的手艺,让你看一看。”
  王氏说的很委婉,赵嘉当年可是跟人私奔走的,如今却能被她说成是出嫁。不过这也没什么,所谓大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都是过去的事情,要不是有深仇大恨,谁又会揪着不放?
  王家外婆也是无奈,她是真心不想教人的,特别是年纪大了,越发没有精力做这些事。玉姐儿一个人就够让她劳心费神了,幸亏莺姐儿十分轻省。但是现在王氏东西都送来了,她只得又看了看。
  依旧没有改变主意。
  “还是算了吧,这两个姐儿多练练,靠针线补贴补贴家用不成问题,但是想靠着这个糊口,那就十分难了。”
  王氏重新把两件活计包好,她并不意外这个后果。笑着对自己娘亲道:“既然是这样,那我回去便与我那小姑照实说了。”
  王家外婆知道自己是被女儿拿去做挡箭牌了,隔空点了点女儿的额头,不过也没说什么。反正她又不需要和赵家一个回来住的出嫁女搞好关系,而王氏到底和人一个屋檐底下住着,关系还是缓和一些的好。
  只不过不收学生是小事,王家外婆由这件事想起了另一件事,拉过王氏的手在她耳边道:“你那回家来的小姑如何,是个省事的,还是一个磨人的?”
  说实在话,遇到赵嘉这种小姑子,绝对死妇人们都不想的。想想看,平白无故要养活一个小姑子,这算什么事儿呢。养活是一回事,家里多了一口人,又是另外一回事。须知道小姑大姑在娘家地位都颇高,嫁进来的嫂子、弟妹等都需要格外迁就!
  虽说赵嘉是带着女儿过来寄人篱下,不比那些只是回门的出嫁小姑,但是太慢待了也不行啊。
  本来要多养几口人就不会高兴了,若是这还是一个磨人精,不省事的,那日子可就要鸡飞狗跳了。
  王氏想到前几日早间的事情,当时她没有想明白,事后倒是回过神来了。对着自家娘亲苦笑道:“现在看着还算老实,只不过她心里有许多小心思,将来怕是无法省事了。”
  不管怎么说,新人初到总是会安分一段时间的。而等到站稳了脚跟,那时候才是看一个人本质的时候。
  王家外婆叹了一口气,却也无话可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她又能说什么呢?
  赵莺莺过了一会儿进来让外婆看自己对上次所讲的功课的练习,虽然这些是她早就会了的,但要合理的拿出来,走外婆这边的过场是很有必要的。
  王家外婆自然对外孙女儿的悟性赞不绝口——都说的赵莺莺有些不好意思了,她这也是沾了上辈子的光。虽然她上辈子就算是很有悟性的,但怎么可能比得上这辈子的表现!
  完事之后王氏和赵莺莺回家,赵莺莺自回了房间。王氏则去了方婆子的我是寻赵嘉,将包着绣活儿的小包放在桌上。赵嘉连忙满脸堆笑道:“三嫂回来了?事情如何了,伯母有没有应承下来——要是应承下来了,以后我就日日让月娥和雪梅过去学。他们在鲁地那边长大,底子本就不如莺姐儿好,可要更加勤勉才是。”
  王氏等她说完才做出不好意思的样子道:“这件事对不住小姑了,我娘她年纪大了,实在没有精力再教导两个女孩子。因此让我把绣活儿带回来,还让好好和你道歉。这件事儿吧...实在是对不住。”
  赵嘉的笑容凝固在了嘴角,她不是没有想过王氏的娘会不愿意收月娥和雪梅做学生。毕竟人家的手艺顶了天了传给自己外孙女,至于说自己的女儿,说是亲戚,其实已经毫无血缘了。
  但是她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希望,要知道她该是娘家尊贵的姑娘啊,嫂子不都该格外照顾她么?亲家伯母怎么连这个面子都不给!她平日里听的见的可都是嫂子如何迁就小姑,连同嫂子的娘及都如何珍贵小姑啊!
  她争辩道:“真的让伯母好生看了我们月娥和雪梅的活计了吗?她们可是十里八乡都称赞的心灵手巧,伯母喜欢收聪明学生,说的正是她们这样的啊!要是月娥和雪梅都不要,伯母还想要怎样的学生呢?”
  这话说的王氏不爱,什么叫做‘要是月娥和雪梅都不要,伯母还想要怎样的学生呢?’,说的好像自家莺姐儿不如两个外甥女儿一样。只不过她不好直说,只得道:“不是天资的事情的,我娘也说了两个外甥女儿是好的,只不过她如今也有年纪了,精力不济,实在不能教更多的学生——就是她肯,我弟也不肯,都这个年纪了当然要注意养神。”
  这话说的其实很漂亮,既肯定了曾家姐妹的天赋,同时又说明了拒绝的原因。老人家身体上面的考量,这理由说破大天去,你能反驳?非要人家老人家费心劳神最后生病才好是吧?这话敢说出来,人家当场就能甩脸子了!
  只不过应答的再漂亮,对于赵嘉来说都没有意义。她曾经的想法是女儿没有依仗,或许学的一手高超的手艺算是一个可以凭借的资本。而现在等于是说,她替女儿想的出路,又一条被堵死了。
  第99章
  “姐, 这味儿真香啊!你说今天做的什么好吃的?”曾雪梅靠在窗上闻了一口味道,对正在梳头的曾月娥笑嘻嘻道。赵家前后院子颇大, 但也不是那种大户人家的大宅子, 住在东厢房闻到厨房的味道还是能的。
  “你个小馋猫,就知道吃。”曾月娥横了妹妹一眼:“来扬州才多少日子,长胖了好多。我可听说了, 扬州不像是咱们老家,喜欢女孩子生的丰满一些, 这里最喜欢女儿家纤弱。长胖了可不好看!”
  这大概是物以稀为贵了,穷苦的地方人当然多是骨瘦嶙峋, 偶尔有个富态的一般就是有钱人家了。所有无论是小门小户还是大户人家, 看女孩子都喜欢胖一些, 这也没什么错。
  而扬州这个地方, 除了极少数最穷苦的人家, 至少吃饱饭是不愁的。这样的扬州, 再加上江南一直崇尚纤弱,审美上也就以瘦为美了。也就是这种审美之下, 才能诞生‘瘦马’这种‘集大成之作’。
  曾雪梅笑嘻嘻的,她今年才十二岁, 虽然已经会讲究美丑了,但到底小孩子心性,好吃的放到眼前还是放不下的。
  “要我说是之前生的太瘦了,现在这样才好看呢!”曾雪梅摸了摸自己白嫩了许多的手,有跑到镜子前照照脸, 自觉的脸颊鼓起来一些后皮肤细腻了很多呢。
  曾家原本是鲁地乡下一家普通的农户,算不得贫苦,至少相比村子里一些人家,他们家日子算是不错的了。但是肯定不算有钱人,他们过的就是普通鲁地农户的日子。年景好的时候一年能多吃几次细粮,年景不好的时候大概就要勒紧裤腰带吃红薯面之类的东西了——那东西别看烧着吃挺不错,吃多了烧心!
  曾家孩子少,只有曾月娥和曾雪梅两个,所以相比村子里家里孩子拉拉杂杂一大堆的人家,她们姐妹两个的日子并不算太坏。然而如今到了扬州才晓得好日子是怎样的,不用做粗活儿,家里有下人做了。每日只要和姐姐妹妹或者母亲做些针线也就是了。
  至于说吃的,日日都是细粮不说,上的菜色从来是鸡鸭鱼肉的轮着来,这都是她们老家过年过节都不一定吃的上的。就这样,前两日还听见舅妈说让厨房多做一道小白菜,说是吃的油腻了,倒胃口。
  当时她们还觉得舅妈是不是没福气过富贵日子,后来听做事的李妈妈念叨才晓得,现在大冬天的,各种蔬果卖的比肉还贵呢——后来一想也是,原来她们在老家的时候冬日想要吃蔬菜要么是入冬前藏在地窖里的,要么是腌菜。而这边吃的是新鲜的,听说的炕上培出来的,本钱大产量少,自然贵的很!
  “是挺香的,好像是鸭子肉的味道,今天早上大概是吃鸭子吧?”曾月娥梳完头,对自己妹妹微微点头。
  她们两个确实没有闻错,厨房里正在做的的确是鸭子。而且赵莺莺也在——她是早上早起打热水的时候知道李妈妈要做拿手老鸭汤的,当即她就打起了兴趣要来帮忙。当然,说是帮忙,其实就是想学学手艺。
  她如今在厨房里已经似模似样了,至少整治家里人饭菜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做到这个程度以后,王氏反而不大让她进出厨房了。
  王氏想的很简单,之前家里有了李妈妈还让女儿进厨房,那是为了让女儿学会一门该学会的手艺。就算赵莺莺将来是要嫁到平日不必进厨房的人家,那祭祖的时候逢年过节的时候,身为媳妇总是要进厨房的吧?
  现在女儿手艺已经不错了,至少能应付场合,这样的话还何必继续呆在厨房?当厨房油烟味儿好闻啊!
  赵莺莺现在已经很少进厨房里,偶尔进厨房也是为了学一学自己感兴趣的菜肴,譬如说今日。李妈妈今日做的老鸭汤泡锅巴,之前赵莺莺吃过两次,喜欢的不行,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习。知道李妈妈要做的时候,她立刻回房换了一件半旧的衣裳。
  赵莺莺都这样表现了,李妈妈当然不会拒绝。一边料理鸭子,一边教赵莺莺一些诀窍:“二小姐,这老鸭汤啊,最好是两岁的母鸭,看脖子看背部,这最能看出鸭子的好坏。简单来说,脖子要细,背部要平。”
  说着李妈妈把收拾干净的鸭子用大火燎了一遍,然后放在已经烧开水的大锅中,小心地撇干净浮沫,然后随手将葱打成结,又放进姜块桂叶等去腥,然后就合上锅盖。
  这时候李妈妈站起身:“慢慢煨就是了,只是二小姐日后做的时候记得盐不要放早了,放早了鸭肉就硬了——趁着这个空做些锅巴。”
  赵家的灶是两个灶膛,但是不只两个灶眼,他们是四个灶眼。一大一小的灶眼共用一个灶膛,因此也不用另外开火一个灶膛了。
  李妈妈,干脆地把一口小锅架在小灶眼上,拿出昨晚特意做多了剩下来的米饭。手在小锅上方晃了晃试试温度,然后就开始塌锅巴。一次能做一大块,然后盛进盆子里。
  李妈妈在家常菜上确实十分有一手,这最家常的锅巴做的分外出色,比之前的老鸭汤还要亮眼。赵莺莺在一旁看着焦香四溢,黄双双的锅巴,忍不住伸筷子夹了一块,算是偷吃了。
  李妈妈却什么都没有说,十分慈爱地看赵莺莺吃东西——她原先也是有儿女的,不过鲁地遭灾,家里支撑不下去,卖儿卖女的都分散了。可是没想到卖了儿女也没能保住家里,最后她也流落到了扬州。
  惦记儿女,但是这又是没有用的。因此她对赵家的几个孩子都格外喜欢,从已经出嫁的赵蓉蓉道年纪最小的赵茂,她都是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来给他们做饭吃。大概正是因为这样,她的饭菜才格外好吃吧。
  今早是吃老鸭汤泡锅巴,但是只有这个也是不行的。李妈妈又切了几样酱菜、花生米之类分别盛在小碟子里,算是配菜。于是早上一家人坐在桌边的时候,就吃上了热气腾腾,美味无比的老鸭汤泡锅巴。
  锅巴要现泡,不然泡早了就会塌就会散就会软,味道就不好了。赵莺莺把焦黄的锅巴按在老鸭汤里,稍微浸了浸,然后捞上来一口咬下。汤汁的鲜美被吸入,但是锅巴本身的焦脆香也没有被掩盖,吃几口锅巴,然后喝一口汤。
  等到赵莺莺吃完了两大片锅巴,喝完了一大碗汤,鼻子尖已经冒汗珠了。
  桌上没有什么人说话,有好吃的的时候谁又耐烦说话?赵莺莺喝一碗汤两片锅巴还算吃的少的了,虽然那碗也是大碗。她不用去比半大小子的赵蒙,也不用去比比自己大两岁的曾月娥,就比年纪比自己还小的妹妹赵芹芹和年纪一样的表妹曾雪梅吧。赵莺莺之后又添了半碗汤一片锅巴,曾雪梅更是翻倍......
  赵莺莺是已经习惯少食多餐了,这样对身体好。既然吃不下了也就不难为自己,放下了碗筷。
  这一点没有什么人注意,唯一注意到的是曾月娥,看了看自己还在胡吃海喝的妹妹,她不禁觉得丢人。桌子底下踢了踢曾雪梅的小腿,然而这没有什么用,她只是相仿疑惑地看自己的姐姐。
  觉得和自己妹妹没法说的曾月娥只得转过头与赵莺莺道:“莺姐儿吃的不多啊...是觉得不合胃口吗?”
  赵莺莺擦擦嘴,回道:“不是啊,这味儿很好,是我很喜欢吃的。不过我肚子小,吃不了那许多。”
  曾月娥虽然在扬州生活还没有多久,但是她可是听自己母亲赵嘉说过很多扬州的事情的。她就知道很多女孩子为了保持纤细,饮食上面会刻意保持克制。现在赵莺莺这么说她也不信,她只当是她就是为了保持身姿。
  这样一想,再看赵莺莺就觉得她虽然不是特别纤弱,风一吹就倒的样子,但是手腕、脖颈、腰肢等的确是恰到好处的。摸摸自己腰,自觉最近怕是长了一圈肉。这样想着,忽然觉得原本美味无比的早饭也变得索然无味了。
  “我吃好了。”放下筷子擦擦嘴,她不肯再吃。
  这些内心所想赵莺莺都是不知道的,她吃过早饭,等饭桌散了之后就带着已经绣完的《妙法莲华经》和画的‘路路清廉’与‘一路荣华’的花样子出门了,她今天要去一趟绣庄,一个是寄卖《妙法莲华经》,一个是确定花样子的事情。
  东西用小包袱包好,赵莺莺看天阴阴的,恐怕半路下雨,又带了一把伞出门。一路上并不闲逛,直接上了甘泉街合作的绣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