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莺莺传> 第63章

第63章

  老人家说话有的时候就是说不上重点,赵莺莺也不着急,反正无事可做,一边打结子一边听祖母说故事也好。
  方婆子一会儿说到重点了:“他那套唱书没什么意思,看得出来他本来也不是唱书艺人, 只不过会一点皮毛罢了。可能是这次遭灾之后家里没有着落,这才走街串巷做起唱书艺人的。我便干脆让他不用唱那些三侠五义的故事,唱些老家的点子春口就是。”
  什么是点子春口?就是各行各业的行业切口,这些话不是行内人根本听不懂。不过时间久了,一些当地总结的民俗谚语也被称之为点子春口。
  “春雨糟...”方婆子起头唱了第一句赵莺莺就不解了,谁都知道春雨贵如油啊,这怎么说‘春雨糟’呢?
  王婆子笑着解释:“我可不晓得什么春雨贵如油,也不知道你小姑娘哪里听来的糊涂话。反正在我们这里最怕的就是春雨,一旦下春雨可不得了,庄稼的根都要烂在地里。”
  这时候正好王氏走廊子下经过,便道:“莺姐儿恐怕是在书里学的,我仿佛记得是有这一句的。不过啊,这每个地方不同,说春雨贵如油的恐怕是北边了。咱们这种湖泽遍布的地区,凭他是旱地挖一尺异能见湿,哪里敢盼望春雨。”
  赵莺莺恍然大悟,上辈子自己生活在北边,更多的生活经验也来自北边。那时候听到的总结的民俗谚语也肯定是北边的,然而须知道这些民俗谚语最切合当地,一旦换了个地方,那就是南橘北枳了。
  “那什么是‘六月涨,七月断,八月沾’,什么是‘三月九月重阳天,无事人莫到江边走’。”赵莺莺又问。
  方婆子解释道:“六月下雨七月断,至于八月,虽是一般不下大雨,但一旦下雨那就不得了,这就叫做‘沾’。至于说三月和九月最多的就是重阳天,重阳天就是大风大雨的日子。这种日子江边大风大浪的,当然不能随意到江边去。”
  赵莺莺心里感叹果然是湖泽密布的地方出来的民俗谚语,基本上只说下雨的事情,对于干旱则没什么总结——话说这种地方怕什么干旱!
  方婆子一边说一边叹:“这可不是说着了,‘八月沾’,虽然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是要么不下雨,一旦下雨就不得了。我记得我小时候也有一次,那时候我们村子背后有一条大河,八月份天上连绵不断的下雨,我爹和村里的青壮一起去防汛。整整一个月都吃住在大堤上,因为那雨水也是连绵不断了一个月。”
  “这一次也是遇上了!”
  正在方婆子和赵莺莺感叹这一次遭灾的事情,外面却传来了一阵喧哗。
  赵莺莺用支棒撑起窗子,伸出头去看,这才看见家门口已经围了一圈人了。王氏正在用力关门,而外面有人往里挤,一下子把王氏挤倒在地了。这赵莺莺如何能忍,连忙掀开门帘,跑到门口。
  一看是张家人,连忙道:“你们做什么欺负我娘?难不成是是见我家人少,便仗着人多来了?”
  赵莺莺的一张嘴轻易不做这种用,但是厉害起来绝不是一般人可以比。语言是很奇妙的东西,一开始张家人来找赵家人,大家当是家务事不好管。
  可是赵莺莺说出这句话之后一切都变了,大家立刻就觉得赵莺莺说的是对的——这可不就是张家人仗着人多在欺负赵家么。而这么一想,立刻就有人站出来了,毕竟这可是在太平巷子啊,由着外来的欺负自己人是怎么回事?
  有人立刻道:“我去叫牌长来!”
  也有人道:“这些个外来的是怎么回事?咱们太平巷子要是老有这种生面孔进出,孩子都不敢轻易放到巷子里玩耍了!”
  “嘿,我倒是知道他们。听说是赵家老太太的老家亲戚,所以老师上门混吃混合要这要那。要我说,这就是赵老三脾气好了,换做一个暴脾气的,遇到这种事儿,立刻就要打出去罢!”
  张家人听到这些街坊邻里要插手帮忙,立刻慌了。大声道:“你们管什么,这都是咱们家的家务事!自家有什么事还不去料理?呆在这里做什么!”
  有人就问:“得了吧!谁都知道这家姓赵,要说家务事那也是赵家的家务事,难道说你们也是姓赵?”
  这话一说所有人哈哈大笑。
  张家人涨红了脸,张大姑争辩道:“管你什么姓不姓赵,总之我们是这家的大哥大姐家,这难道还不是家务事。”
  之不管围观的人相当不给面子,有促狭的挤眉弄眼道:“我今日才知道,不是一个姓的也可以是大哥大姐,你倒是说说清楚啊,不然小心你爹地下跟着不安生!”
  也有想讲道理的,缓和着道:“张家的,你们还是回去吧!说真的,如今就是亲兄弟,只要是分家了的,也没有什么家务事的道理。何况你们这种...你们在这边闹的凶,张家却是不认的。等叫来了牌长,张家不说话,你们都要被赶出去。”
  张家的也有几个稍微有廉耻心的,这时候已经低下头来。但是也有几个如张大姑一样早就把脸皮踩在脚底下的,大声道:“我是他大姐,就算不姓赵也是他大姐,你说是不是家务事?他要是敢不认,我是没办法的。但是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日日在他门前闹腾,我看他怕不怕。”
  赵莺莺本是一个小孩子,不该多嘴,但这时候也忍不住了,想要反唇相讥几句。却没想到王氏把她推开:“你小孩子家家在这里多什么嘴,还不旁边呆着。”
  王氏想的很多,在场这么多街坊邻里,要是赵莺莺说了什么厉害的话,外面不知道要被传成什么,这对女孩子的名声可不利。
  只不过赵莺莺不能说,她王氏却能说的。只见王氏冷笑一声:“那你便试试呆在这里闹腾,我想着闹腾是闹腾不来饮食的。就是不晓得你家能供应你做白工到几时?”
  王氏说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张家和张大姑的夫家刘家都是穷苦人家。最多就是有几亩田地,比佃农和长工强一些。最近的天灾已经掏空了他们的家底了,这要做这种无理取闹的事情也持续不了多久。
  何况上次王氏可以间接把他们送进衙门,这一次自然也可以。上一次进衙门的张家人运气还算不错,只打了十下板子,也没有特意往重了打。总之衙门回来之后虽然躺了几日,但是万幸的是没有一个人身体因此受到影响。
  不过张家人绝对没有测试运气的打算,谁知道下一次被送进衙门还能不能遇到这种打板子的方法。要是一个不好,说不定下半辈子都毁了。
  只是张大姑这时候也是没办法了,哭号起来:“你们一个个的欺负我们,欺负我们穷,我们脏,我们是外头来的...你当我们想这样死乞白赖的么?谁不想堂堂正正的,只不过这世道不让我们堂堂正正啊!我们活不下去了,只能求人帮忙......”
  这样哭号还是有一点用处的,一些男人家见张大姑这样说就不好意思太强硬了。只不过一些当家的女人则更加敌视——这些持家的女人对这种装可怜的打秋风穷亲戚从来是深恶痛绝。
  这倒不是他们看不起穷亲戚,只不过第一,他们自顾不暇,对于打秋风当然就喜欢不起来。第二,真可怜还好,装可怜就更让人恶心了。而张大姑就是不折不扣的装可怜,她骗得过什么都不懂的男人,但是骗不过这些女人堆里斗心眼儿的妇女。
  张大姑说的那些话都是看似有道理,其实一句道理都不通的——你可怜,所以你做什么都可以了吗?因为你可怜,所以亲戚就一定要养你?因为你可怜,旁的人就一定要让着你?这是哪门子道理嘛!
  王氏也是众多妇人里头的一个,她冷冰冰地站起来,扶着门道:“可别说你们想要堂堂正正的了,那是糟蹋了堂堂正正这几个字!要真想堂堂正正,当初和如今该是这样的表现?张家大姑,去哦劝你别把人家都当傻子和软柿子,要么被你骗,要么任你揉搓。这些日子下来你的底细我不知道?再哭的厉害我也不会心软的,因为我早就看清你和你那些亲戚的真面目了。”
  “我把话说在这里,我赵家的门不想让你们进——你们刚刚是把我撞开的吧?这强闯良民家宅的,这是强人还是盗匪?这些日子扬州除了许多案子,这样的也够得上送官了吧!”
  张大姑听的一愣一愣的,她胡搅蛮缠的功夫是出了名的。当初在乡下的时候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周围的人家都算是怕了她了。她以为城里的妇女多少讲些体面,自己本来就是赵吉同母异父的姐姐,说话做事总不能那么绝吧。
  事实证明她想太多了,在王氏过去十几年如一日和孙氏的争吵与风波里,王氏早就已经锻炼出了反应能力与嘴皮子。张大姑或许在不要脸皮这一点上可以与张氏争锋,但是在另一点上就远远不如了。
  那就是身份,最重要的是身份。
  虽然都是方婆子的子女,血缘上的兄弟姐妹,但是也就是仅此而已了。宗法是不会承认这种亲戚关系的,而宗法不承认的东西,也就不要指望别的人能承认多少了。
  王氏不可能和孙氏翻脸,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搬出去别居,我惹不起总躲得起吧。实际上王氏一家就是这样做的。
  但是王氏可以和张家翻脸,如果不在意方婆子的脸色,王氏就算当作不认识张家人都没有问题。旁人最多笑两句,当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说几句。
  “老三家的,你别说了!”就在张大姑发愣的时候,方婆子发话了,这立刻被张大姑当成了大救星。
  摆出得意的嘴脸道:“就是啊,弟妹还是守本分一些,不然惹怒了婆婆可不是说着玩的,弄不好就要休回家去呢!”
  方婆子却没有如张大姑想的那样真的成为张家的大救星,她只是极其严肃地看向堵在门口的张家人:“大丫头你也闭嘴,说的没错,赵家没有张家人站脚的地,你们出去。”
  赵莺莺眼前一亮,她是真的没想到,一直觉得愧疚张家兄妹,从而做出不当事情的祖母居然在重要关头站到了自家这边!
  张大姑比赵莺莺要惊讶的多,失声叫道:“娘!您怎么...您怎么这样,难不成这一次您又要为了赵家不要我们?”
  赵莺莺心里无话可说了,对于张大姑才明白这一点觉得很惊讶。曾经在张家兄妹还小,方婆子对他们感情最深的时候她就因为再嫁赵家的安稳生活不要他们了。现在他们已经长大了,方婆子对他们除了愧疚之情,感情早就淡了。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为了他们放弃赵家。
  赵莺莺虽然惊讶于祖母这一次站在了自家这边,但是对于张家赵家二选一,祖母会选哪一边是从来没有怀疑过的。
  这时候本来在外面的赵吉也被家人叫来了,见到这像是闹剧一样的一幕,他立刻皱眉了:“娘,这件事你不用管了,这件事就交给我了。莺姐儿,你扶你奶回房休息。”
  赵莺莺应了一声,立刻去扶方婆子。方婆子没病没灾,身体又很硬朗,根本不需要赵莺莺来扶。如果她不想走,赵莺莺也没有那个力气拉动她。不过方婆子并没有不肯离开意思,赵莺莺做做样子,她就跟着走了。
  赵莺莺知道了,方婆子虽然刚才站在了赵家这边,但是她内心肯定还是不喜欢这种境况的——谁又能喜欢呢?一边是现在奉养自己,并且自己亲自养育几十年的儿孙。另一边则是被自己早早抛开,愧疚了即使年的,也是亲生的儿孙。
  赵吉刚才的决定,看似是不想让糊涂的老母亲做出什么让他为难的事情,其实是让痛苦抉择的老母亲可以躲避开这一切。
  张大姑见方婆子真的要进去,心里着急,站起身就要去拉方婆子。只不过王氏往她身前一站,拦住了她的去路:“刚才我娘说的话听到了没有,这里是赵家,没有张家人站脚的地方!”
  张大姑却不管,拼命地要往里面挤:“不,才不是这样,都是你们这些不亲不孝的东西!见娘待我们好一些便不乐意了,提前逼着娘亲这样说的。也对,娘亲现在吃你们的住你们的,你们说的话她哪里敢不听。娘,娘你看我们一眼啊,你别怕,这些不孝的东西没什么可怕的,告上衙门就流放,怕他们做什么!”
  很多王朝在治理天下的时候都会强调孝道,本朝也不例外。也因此凡是儿女不孝的,做父母的都可以去衙门告状。但凡是真的不孝顺父母的,按照律法规定,都是先打板子,然后流一千里到三千里不等。
  只不过律法是这样规定,真的有状告儿孙不孝的人却非常少。所谓虎毒不食子,比喻或许不恰当,但意思是很相似的。就算儿女真的不孝顺,但是只要他们还肯奉养老人,老人一般也会默默忍受——那就是他们的亲生儿孙啊,真要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儿孙挨打然后流放,那还真是做不到啊!
  即使是张大姑这么说,方婆子也没有回头,她似乎是对这个女儿彻底失望了。
  王氏死死地拦住张大姑,瞪着她道:“你难道还不明白,娘已经不想理你了。至于你说的那些可笑的话语,别拿出来现眼了。这种混淆视听不肯正视眼前局面的话我可听得多了——过去十几年,我有一个比你还难缠的对手!”
  是的,张大姑其实就是在混淆视听,不肯承认方婆子已经彻底不想管他们。似乎只要他们不承认,这件事就不算完。
  张大姑定定神,看了王氏好一会儿,忽然放开手道:“我才不信你说的话,这不是娘的真心,娘怎么可能不看重我们。十月怀胎几多艰辛,做娘亲的怎么可能不管孩子。你们别再逼娘这么说话了,这样不孝以后是会遭报应的!”
  王氏已经不想和这个人说话了,简直就像是一个疯子一样。
  第86章
  “让一让, 让一让。”赵芹芹嘟嘟囔囔往前头钻,因为她人小, 在这一群大人里头便十分灵巧了。拉着赵莺莺不一会儿就到了最前头:“二姐姐, 你以前看过这个热闹没?”
  赵莺莺的眼睛里也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没呢,从没看过这个。”
  正在两人说话的时候,王婆子家堂屋里的排场算是摆足了!原来不是什么别的事情, 而是有人想买个瘦马做如夫人!扬州城里这些养瘦马的人家从来都是耳目最灵便的,只要哪家爷们稍微露出纳妾的意思, 便一个个上门来请。
  王婆子屋子里养着好些姐儿,她当然时常注意着什么时候有生意好做。刚晓得扬州城里盐商江家的大舅哥方老爷在扬州涝灾的时候病死了一个三房, 打算讨个瘦马做妾室, 顶死了的三房的窝儿。这便立刻去请方老爷来家里坐一坐了。
  方老爷打算讨小老婆的心是真的, 对于这样的请客自然欣然向往。不只是王婆子家的, 还有李妈妈家、孙妈妈家、曹奶奶家...总之凡是请他的, 都来者不拒——扬州的有钱人家讨瘦马做小妾常常是这样。
  一家一家地去看, 看中了自不必说,‘下聘礼’出钱就是。看不中只消出几百个大钱给养瘦马的妈妈, 这些钱分给侍婢、养娘等人,就算是劳务费了。所以凡是打算作此消遣的男子, 没有一个是‘货比三家’的。
  赵莺莺上辈子的时候早早被拐卖到了京城,稍微长大了一些就到了皇宫。皇宫是什么地方?总之绝对不会谈论一些风月场上的事情,所以扬州瘦马之类她就没有听过了。
  知道扬州瘦马还是这辈子的事儿,毕竟身在扬州,后来又与王婆子家做邻居, 这是想不知道也难了。
  但是即便是如此,选瘦马挑小老婆这样的事情她还是没亲眼见过。毕竟之前没住在王婆子家隔壁的时候,赵莺莺得到消息晚,往往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就已经要散场了。再加上王氏不喜,赵莺莺也就没往这边迈过步子。
  至于说搬到王婆子家隔壁,后面又是大旱又是大涝的,有这个心思讨小老婆的人家也不多,也就没见过这种场面。春天里的时候到时候有过几次,赵莺莺都听见了,但是她不好意思和王氏说自己要看这个热闹。
  今日是机缘巧合了,她本是和赵芹芹在巷子里玩儿的。没想到就有一辆极华丽的轿子被人拥簇着抬进了太平巷子——太平巷子这地方,平常能看见骡车、马车就顶了天了,轿子实在是少见。这样华丽的轿子更不用提,很多小孩子眼巴巴地看着,轿子走过就立刻在后面跟上了。
  “娶新娘子喽,娶新娘子喽!”不知道哪个小孩子忽然这样叫,然后所有的孩子都这样叫起来了。
  赵莺莺和赵芹芹一开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听到有个妇女嘲戏一般道:“什么‘娶’?从来只有娶妻的,那又娶妾的,那叫做‘纳妾’!”
  然后赵莺莺看到轿子停在了王婆子家门口,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有人要讨小老婆,过来挑瘦马了。赵莺莺以前没看过,赵芹芹则道:“二姐姐,走!咱们看热闹去!”
  赵芹芹说着就拉赵莺莺的手,有好奇心喜欢热闹的显然不只是赵芹芹,还有很多这条巷子的男女老少都拥到了王婆子家的院子里——这就是选瘦马的排场了,其他人自可以看,至于想要纳妾的男子一般也巴不得有人看。
  一则,在旁边看的大都是要不起瘦马的,身为男子自然觉得心情良好。另外就是当着人的面花钱,也有炫耀财力的意思。
  赵莺莺见主位上坐了一个中年男子,旁边就是王婆子,晓得这个男子就是要纳妾的了。见小红端着茶水上来,王婆子亲自奉茶给了这位老爷:“方老爷喝喝我家的野茶,也算是老身的心意。”
  说是野茶,但是那怎么可能。正宗的大理普洱,而且是陈了三年的。茶汤润泽,颜色鲜亮,味有回甘,显然是上品中的上品。方老爷但笑不语,并不说话。
  也用不着说话,看他的表现,王婆子就知道还是早些进入正题的好,于是对旁边等着的婆子点点头。那婆子很快便退下了,不一会儿养娘扶着一个十五六岁的戴纱帷的女孩子出来。
  纱帷上的帷幕是又薄又透的轻纱,姑娘的容貌风情便在里面若隐若现。扶着女孩子的养娘一路过来,大声道:“姑娘拜客。”
  那女孩子就立刻盈盈下拜,之后那养娘又道:“姑娘往上走。”
  女孩子又来回走了一圈,姿态婀娜,这养娘接着道:“姑娘转身。”
  于是这女孩子又听话,微微转身向这正堂上坐着的方老爷站立,这养娘赶紧道:“姑娘借手看看。”
  然后养娘就把女孩子宽宽的袖摆往上挽,手、手腕、小臂、膀子,一样样都露了出来,肤色十分白皙,王婆子见方老爷已经有些意思了,赶紧使眼色,于是养娘又赶紧放下衣袖,这正是要吊着人的意思,道:“姑娘看相公。”
  说完这句就掀开了那纱帷儿,这时候就是正头戏了!就是赵莺莺也有些着急想要看看女孩子的正脸。只不过他们站在外头正对着那位老爷和王婆子,看到的只有姑娘的背影而已。
  赵莺莺虽然住在王婆子家隔壁,但是养瘦马可和一般人家养女儿不一样。教导严厉,需要学习的东西多这就不说了。最重要的是管束如同大家小姐,讲究的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养成贞静柔顺的性子,同时也是不让人随便看了去的意思。
  因此,只进过王婆子家前院的赵莺莺竟是从来没见过这家养的那些漂亮的女孩子。对于这些身世可怜的女孩子,她知道的并不比别人多——说是身世可怜,或许只是赵莺莺自己的感觉吧。
  就赵莺莺知道的,还有人特别艳羡这些女孩子吃穿精致,还不用做活儿呢。所谓‘宁为富人妾,不做穷□□’,有的人看的到做小老婆的苦处,有的人却是被浮华遮住了眼睛。
  或者有的人晓得做小妾的难处,但是眼睛盯着的是十个里面也出不了一个的那种小妾——有运气有心机,得了丈夫宠爱,生儿育女,就连大妇也轻易奈何不得,一声享受荣华富贵。
  于是心甘情愿赌一把!
  赵莺莺看不到这个女孩子的正脸,不过猜想一定是个美人——这些女孩子最重要的不就是一张脸,那女孩子纱帷儿被揭开后就转眼羞怯怯地去看方老板,眼神里波光漾漾,方老板果然就十分动容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