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117章 安南局势
  或许连老天爷都站在李定宸这一边。
  遣往各藩属国的使者们得到的待遇不一,但大体上,各国还是仰慕天-朝上国风采,愿意继续依附。
  其中有几个小国在李定宸登基之后亦有朝贺,态度十分恭顺,奉了国书与贺礼回来,李定宸也不吝赏赐安抚。而之前疏于朝拜,但认错态度还算诚恳的,他也命使臣也多加优抚。就是态度敷衍了事的,他也不多刁难。
  唯有那几个态度傲慢,隐有不臣之心的,李定宸才下旨严厉申饬。
  这种时候,就比较考验使臣的能力了。
  又要在他国保全自身,又不能堕落天朝上国的威风,其中的度,只能自己把握。
  幸而李定宸对此早有预料,使臣们出发时都带上了一队几百人的仪仗,全都由京营的士兵组成,足可护卫自身安全。他们要做的,就是查清属国的情形,将消息送回朝中。
  安南就是桀骜不驯,有不臣之意的几个国家之一。
  而且他们的情况还比较复杂。
  安南国甚至已经改了姓!
  作为属国,安南黎氏是接受过大秦敕封的,所用册印等也都是朝廷颁发。每一任国王登基时,更要派遣使臣上书朝廷,请求大秦皇帝敕封新的君王。
  然而十几年前,正是大秦朝政更迭,自顾不暇的时候,安南国内发生了一场内乱,阮氏取黎氏而代之,自立为王。
  因为担心大秦认定黎氏为正统,不肯册封自己,甚至出兵助黎氏复国,因此阮氏不但没有上表请求敕封,也彻底断绝了每几年就有一次的朝贡。
  因为路途遥远,消息断绝,大秦也果然十几年都没有发现这一变故。直到这一次派遣使臣前来,才终于得知实情。
  出使安南的是户科给事中王子霖,他并不知道李定宸的打算,所以在他看来,朝廷其实并不关心安南姓黎还是姓阮,只要对方足够恭顺,愿意接受朝廷册封,就一切都好说。
  然而阮氏骤闻上国来使的消息,却不免担心他们会为黎氏作主,因此态度十分恶劣,并不承认安南为大秦的属国。
  这就惹恼了王大人。毕竟他作为使臣,代表的是皇帝,是大秦的脸面,阮氏如此行事,便是令大秦颜面尽失。他们这一回出使,从公来说是为了宣扬上国威势,从私来说是王子霖自己需要这份功劳,于公于私,他都绝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所以王大人愤怒的决定,要写一封奏折回京,参他一本。
  但他被拦下来了。
  相较而言,得到过参谋部两位侍郎大人面授机宜的赵浩参谋,想得就要周全多了。
  他知道,眼下这种局势是朝廷想要看到的。但若是就这样将事情报上去,对他们这些使团的成员而言并没有任何好处,还有可能因为迁怒而被处罚。
  所以事情当然是要上报的,但却不能这么仓促的报上去,须得打听到更多的消息,好让朝廷能更好的做出判断。
  所以他劝住了王大人。
  两人间带在身上的钱财都拿了出来,然后给使团的每个人都分配了任务,让他们出去打探消息。
  有钱财开路,事情的进展远比他们想象的顺利。毕竟事情不小,阮氏不可能堵住所有人的嘴,而安南国中,更不是人人都服气他。
  而调查的结果,更是让郑参谋喜出望外。
  原来当年阮氏发动政变,逼迫黎氏让位,但一来是顾虑大臣们的意思,二来也要对世人展示自己的仁慈,所以并没有对黎氏斩尽杀绝,而是将黎氏全族放逐到了安南国东边的海岛上。
  得到这个消息,赵参谋立刻安排人做了障眼法,自己偷偷带了十几个人乘船出海,去岛上寻找黎氏族人。
  安南国地靠海边,岛屿众多,但并没有什么开发,全都是不毛之地。阮氏本意就是想用这种办法折磨他们,黎氏一族被放逐至此,日子当然不好过。
  但好在国内还有一部分黎氏的死忠,虽然无力将他们从岛上营救出去出去,但送上一些物资还是可以的。所以郑参谋上岛时,除了前任国主抑郁而终之外,其他人都还好好的活着,只不过模样有些凄惨狼狈。
  但这就是郑参谋想要的。
  但他如天降神兵一般出现在岛上,表明自己大起来使的身份,又说可以将他们都营救出去,黎氏族人的激动感恩之情可想而知。
  所以最后,随着王大人和郑参谋的奏折一起送到京城的,还有前任国王的长子黎泰存在郑参谋的引导下写下的求救血书,请求大秦朝廷出兵替他复国。
  安南国的使团是最后一个传来消息的,导致朝中一度以为他们是否遇上了什么意外,打算再派人前往。
  但这两封奏折和一封血书送到,朝臣们也就顾不上追究他们为何那么长时间才传回消息了。兹事体大,内阁几位大人立刻搁下手中的事,一起前往知政殿向李定宸禀报了此事,同时商讨该如何处置。
  李定宸看完全部内容,心里的第一个念头是:这赵浩可真是个人才!
  虽然不管是谁的折子里,都没有写过为什么黎泰存会想要向大秦求助,从常理上来说这也是他唯一的选择,但是李定宸可以肯定,这其中,赵参谋必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毕竟黎氏在国中仍旧有支持者,就算黎泰存不懂,也会有人教导他: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他们绝不会愿意让他国的军队进驻自己的领土,哪怕那是宗主国。
  而黎泰存不开这个口,就算李定宸再有心,也不好主动出兵。
  有了这封血书,一切才算是名正言顺。
  而不但能够领会自己的意图,还能够想办法为朝廷出兵找到合理合法的理由,将之安排得如此巧妙顺当的人才,自然令李定宸大加赞赏。
  既然理由已经有人送上门来,李定宸自然不客气。看完之后,只略一沉吟,便拍案道,“那阮氏着实可恶,乃是乱臣贼子之辈,岂可窃据王位!既然黎氏的世子写下血书,我大秦作为宗主国,自然义不容辞,当发仁义之师前往安南,助其复国!”
  三位阁臣在朝的时间都不短了,可以说是看着李定宸长大的,听到这话,半点都不意外。
  世宗皇帝的盔甲还在这知政殿的墙上挂着呢,一进门便能瞧见。
  皇帝的尚武之心,多年前就已经显露端倪,能够压制住那么多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如今大好的机会送上门来,他会做出什么选择,也在预料之内。
  但他们还是要尽职尽责的劝说一番:这打仗毕竟不是儿戏。虽然安南是个小国,估计几千兵马就可以解决。但那边地理位置特殊,瘴疠遍布,大秦的士兵很难适应也是事实。而且山长水远,消耗的钱粮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当然,最后这个问题,他们只是随口提了一下,因为军队到了安南国境内,一应补给肯定就要由黎氏负责了。所以最令人担忧的,还是瘴疠对士兵们的影响。万一损失太大,就得不偿失了。
  然而旋即,想要推动这场战争、为自己搏一场泼天功劳的赵浩参谋又从安南国送回来了两封奏折,让朝中诸公下定了决心。
  第一封奏折,言说阮氏似乎与两广那些藏在山中,不肯顺服的山民土人颇有勾连,正是因为有阮氏在后面支持,他们才能够应付得住朝廷军队的围剿和追捕,成为两广一大祸患。
  可见阮氏不臣之心早已有之,而且已经开始对大秦动手了。如今看来随时癣疥之患,安知异日不会直指腹心?
  第二封奏折,却是黎氏那边有人献上当地人用来对付瘴疠的药方,可以极大地缓解瘴疠造成的症状,至少绝对不会死人。
  这两本折子一上,先是让朝廷感觉到威胁,然后又吃下一颗定心丸,出兵之事便已成定局。
  天泰十四年五月,朝廷下旨,从京城调遣二千京军,又从两广各抽调一千人组成远征军,进入安南境内,助黎氏复国,扶持黎泰存为新的安南国主。
  一并被派去的,还有参谋部这两年培养出来的所有年轻参谋。虽然他们的理论知识已经很丰富了,但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到底还是要差一些,出去历练一番也好。
  这一仗,真正算起来,花费在路上的时间更长些。
  从大军进入安南境内,至攻破安南国首都,生擒伪王阮氏,不过十几天功夫而已。捷报传至京城,这份神速令朝野都为之震惊,也终于让很多人都意识到,如今的大秦,已经不是往日的大秦了。
  他已经从低谷之中恢复过来,正在恢复世宗乃至太祖太宗年间盛世皇朝的景象!
  而他们所有人,会是这段盛世的见证者和缔造者。
  作者有话要说:  王霄虽然走了,但是其实朝中跟他一样保守的人还是很多的。
  观念需要慢慢转变。
  第118章 顺势而行
  虽然大秦的军队很强势,但对于新任的安南王黎泰存而言,还是亲自将自己从荒岛之上接出来,又为六神无主的自己指明方向,最后扶持着自己登上王位的赵浩赵先生更能够带来安全感。
  所以在正式拿到朝廷敕书,被封为安南王的这一天,他提出了一个要求。
  要赵先生陪着自己一起住在王宫里。
  虽然这一切可谓是自己一手推动的结果,但赵浩一向表现得非常低调,尤其是大秦军队开到安南之后,更是抱持着一种“深藏功与名”的念头,并不过多的干涉什么。
  毕竟他深谙官场之道,自己已经拿了一份大功,陛下那里不会忘记,剩下的自然就不能再占了。
  结果没想到之前发挥得太用力,导致安南王好感太高,竟然提出了这种要求。
  这就很尴尬了。
  这王宫真要住进去,他成什么人了?若他只是个文臣也就罢了,偏偏参谋部虽然没有军权,但是按照陛下的意思,却还算是武人。
  安南王连大秦的军队都不信任,就只相信他,皇上又会怎么想?
  以一己之力左右一个国家,若他不是大秦的朝臣,那倒也算是件好事。可他真的没有要来安南为官的意思啊!他全家老小都在大秦,自己作为户科给事中也算前途光明,怎么可能想不开?
  然而这种解释,不能说给安南王听,更不能说给本来就对自己颇有微词的援军和同僚们听,甚至还在大家的撺掇下,不得不同意暂时住进安南王宫之中。不过在他的坚持下,住的是接待贵宾的宫殿,总算是拉开了一点距离。
  然后赵浩立刻写了一篇声泪俱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奏折,连夜着人发送回京。
  他对大秦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别人误会也就罢了,陛下万万不能也对他生出疑心啊!
  这封奏折对李定宸而言,可谓是正中下怀。
  “赵参谋果然是一员福将。”他将奏折给越罗看,“朕正发愁这接下来的事该怎么处置,他就替朕分忧来了。”
  越罗一看,也忍不住失笑。
  赵参谋恐怕不会知道,皇帝正希望安南王身边有这么一个可信之人。而他要办成李定宸交代的事,一二年内,估计是不能从安南回来了。虽然还是大秦的臣子,但估计真要在安南做一段时间的官。
  李定宸虽然看中了安南的土地,但也不是不由分说就要派兵去夺的意思。本来是打算派遣使臣,两国修好之后再从长计议,但如今有赵参谋作为中间人,安南王对他如此信任,要办成这件事倒是容易得多。
  所以他很快提笔在奏折后写下批语,又另外手书了一封旨意,一并发还给赵浩,要求他推动安南国接受农事部的人入驻。
  大秦以上国的名义出人出粮种出种植方法,帮助安南国开垦土地,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增产增收,这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安南王黎泰存听赵浩一说,便立刻点头应承。
  “若当真能种出更多粮食,使我安南百姓人人都可饱腹,便是天大的恩情了。”他将文武官员召集过来宣布此事时,不由感慨,“此乃上国皇帝陛下的恩典,我等岂可不念?”
  但安南国中也不是人人都如他这般傻白甜,虽然依附于阮氏的人都被抓起来了,但留下来的这些人中,也颇有明见之人。
  他们又没有被吓破了胆子只知道依附大秦,立刻就有人出列质疑此事,“人人都可饱腹,便是大秦也无法做到吧?真有这么好的事,必定敝帚自珍,岂会这么好心,要来帮扶我国?我王莫被他人蒙蔽才是。”
  有一个人开口,其他人自是纷纷附和。言语之间,暗示大秦军队还在国中,军饷军备一应都是他们安南国支持,而今又要引进大秦的种植方式,只怕长此以往,安南国不存,会变成大秦的一部分。
  这种阴谋论还挺有市场的,立刻引得不少人心生怀疑。
  赵浩被他们气笑了,“诸位请放心,大秦军队还留在此间,不过是因为大王才刚刚回宫,担心再生事端罢了。若是大王首肯,士兵们也想赶着回去过中秋呢!”
  这话他是咬着牙说的,因为皇帝能放心召回军队,是因为他一个人就取代了一支军队的坐拥,牢牢的楔在安南国中。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件事,自然比用军队威胁得来要好。
  所以其他人都赶着回去过中秋,但他接下来几年的中秋,怕是都必须要在此过了。
  但咬牙归咬牙,赵浩对朝廷却是没有半分怨言的。战争刚刚结束,其他人的功劳都还在议论之中,但他却已经挂上了“安南清吏司”的名头。虽然安南如今并非大秦的领土,但凭借着安南王的信任,他的职权却非常大。
  而且皇帝许诺,若能将安南的事情办好,将来他回朝时,一个户部侍郎是跑不掉的。
  要知道户部侍郎是正四品下。对于官员来说,五品是个非常重要的坎,多少人在朝中煎熬二三十年也不见得能跨过这道坎,一辈子沉沦下僚,而他却只需要在这里种几年的粮食就能迈过这道天梯。
  叫朝中那些大人们知道了,只怕会嫉妒得眼睛发红。
  他说完之后,就将眼望向安南王。安南王心里显然也有些疑虑,因此只是含糊道,“孤虽然有心留下,却也不好耽搁了大秦壮士们回想。就请赵先生替孤安排。”
  而后又许诺了许多的金银财宝作为“辛苦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