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锦中的图书馆不像大学的图书馆,从来不是学生复习的良地。初三级高三级若想逃离课室去别处自习,通常会选择阶梯课室。
  程心曾以为图书馆会是个安全地方,尤其在高考在即的六月。
  眼下左边是窗户,右边是他,路被堵了。程心只好直起腰,提高警觉,眼睛不离手上的杂志。
  霍泉不知从哪变出笔与纸,沙沙写了一会,再将纸移到她眼皮底下。
  他低声问:“你话我去哪一间好?”
  纸上写着“清华”和“执大”。
  据说最近高三级要填报志愿了,学生之间都在传霍泉要报清华大学,要成为锦中第四位被清华录取的学生。
  而他的口吻,仿佛想去就一定能去,不用考似的,自大至极。
  他又说:“你旺我,帮我点一点。”
  程心嘴角翘起一抹冷笑。
  她用自己的笔在纸上回话——
  祝你复读。
  对于高三考生来讲,“复读”无异是最毒的诅咒。
  霍泉不怒反笑, “哈,你就这么舍不得我,非要我再陪你一年?”
  他往她倾了倾身,“要不我复读四次,等你一起高考?”
  始终低低且平静的腔调听不出是玩笑还是认真。
  程心站起来捡书就走。
  图书馆安静,人人都低着头。
  她不想搞出太大的动作,霍泉也正有此意,所以蛮配合地往前移了移椅子,腾出空间容身后的人一闪而过。
  第82章 第 82 章
  桂江公司这趟北京之行没有白跑。
  早在出发之前,他们就将目标定为寻找能支撑整个学校运营的个人或企业合作。
  毕竟隔行如隔山,卖别墅都没搞明白,又要再办教育,实在费不过神来,索性找专家或专业团队联手合办。
  前后拜访了几家学校,辗转认识了一位从香港去北京办教育产业的香港人蔡先生,母语沟通事半功倍,大家一拍即合。
  他们商量了许多问题,包括学校的招生对象如何定位。
  桂江的原意是办专门给富人子女读书的学校,而这个“富人”,是指本地有钱人还是在内地做生意的港澳台有钱人。
  前者接受国内教育制度,后者不吃国内那一套。
  搞清楚到底要招谁的子女做学生,直接关系到学校要走什么样的教育模式。
  与此同时,哪一种模式更容易吸引生源,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桂江一时三刻给不了答案。
  斟酌期间,蔡先生提了另一个问题:“你们打算办小学还是办中学?”
  阿爸:“办小学。我们考察过省城的私立学校,几乎全是中学,而且本地已经有不少优秀的公立中学。要与众不同吸引生源,得办小学。”
  “那学校的硬件你们准备好了?”
  “对。”
  以桂江的建筑经验,两三个月起一幢教学楼出来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们希望使用原有的资源来减少成本支出,比如北苑别墅那几幢闲置的会所。
  别墅卖不出去,会所等同报废,倒不如拿去做学校。
  等将来北苑旺了,再重建会所也来得及。
  桂江向蔡先生展示图纸与实景图,可见建筑物面积不少,新净又牢固,还带些欧式风情。
  蔡先生边研看边喃喃:“这个可以试试。”
  桂江:“就用这几幢楼吧,不然赶不上9月开学。”
  蔡先生一愣,“你指明年9月抑或今年9月?”
  桂江:“当然是今年9月!”
  等明年?恐怕桂江到时被供应商拆得连渣都没了。
  蔡先生恍然:“既然如此,不要纠结办哪一种教育模式了,我建议两种都上!两种有钱人都抓住不放!针对本地的,我们可以与北京的名校合作,针对港澳台的,我们找香港的名校联手。不用担心,这方面的资源我都有。”
  桂江一片和应,这五十五十的方式好!
  有心办事和有能力办事的人聚在一起,事情很快就会商议出结果。
  他们做了许多决定。
  当中有将学校定名为“桂江学校”,学校划分“精英部”与“国际部”,每部每级只设三个班,每班30人。
  这和当时公立学校每班动辄五六十人的规模相比,算是小班教学了。
  而且设的班少,一来减轻运营与招生的压力,二来营造“物以稀为贵”的效果。
  有了大方向与细节,资金硬件以及软件资源一一到位后,桂江学校又快又稳地在平地冒了出来。
  有供应商定期来桂江催收货款,他们发现了异样。
  以前桂江恨不得他们消失,推三推四不见不接,拖拖拖!
  现在,他们居然几个人出来迎接,并且热情好客地问:“家里有孩子吗?上几年级了?”
  供应商:“……”
  知道桂江要办学校之后,供应商更懵了。
  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这里有第二家桂江?
  拿塞过来的宣传单看了看,又看了看,当即破口大骂:“叼你桂江!学费一年6万,还要收30万储备金?我储你老母!”
  桂江笑嘻嘻的,示意他们仔细阅读宣传单上的内容——
  “精英部”,与北京瑞兴小学合作。瑞兴小学什么名堂?介绍上写是北京十佳名校。
  没听说过,不知真伪。
  但“国际部”,与香港圣莎学院小学部合作。顶,这个他们懂!
  天天看新闻的都听过香港圣莎学院的大名,那是许多香港名人的母校啊,中学部还盛产会考10a资优生的香港老牌名校。
  由此推彼,看来瑞兴小学的来头假不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