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一杯酒过后,夏侯宣玳再次朝叶君书道:“以前我们有些误会,趁此机会,本皇子向你赔个不是,还望叶大人大人大量。”
  叶君书面上受宠若惊,“大皇子哪里的话,是下官不懂事,以往有得罪大皇子的地方,希望大皇子不予计较。”
  两人互相赔罪,最后各饮三杯,此时算是揭过。
  喝过几杯酒,叶君书继续安静地坐一旁。
  夏侯宣玳忧国忧民,关切的询问席矛常:“席大人,怀河近况如何?”
  虽说他们的任务只是运送物资,没有直言怀川之事方不方便插手,不过既然人已经来了,总要了解一番,回去也好向泰安帝交待。
  卜大勇豪爽道:“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直说!”他们肯定会帮忙。
  夏侯宣玳笑道:“是啊,水患早日解决,百姓们早日重归家园。”
  “怀河洪水尚未完全退去,统计至今,被洪水卷走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村民八十六人,损失的财产尚未完全统计出来。”
  席矛常想到他初来时洪水之下的满目苍夷,心中悲痛无比。
  席矛常心中不满郡守邓鸿远临阵出逃弃百姓于不顾,如果及时组织撤离,说不定就不会牺牲这么多百姓。
  但是邓鸿远是大皇子的亲弟四殿下的夫君,是非功过,自有泰安帝亲自判定,席矛常不好置喙。
  夏侯宣玳并忌讳谈此事,反而一副羞愧的模样,“老四自小被宠坏,比较任性,鸿远也是爱夫郎心切,纵容至此,父皇得知他们如此行事,很是生气……父皇一定会给怀川百姓一个交待!”
  大皇子说得大公无私,但也可能只是场面话,席矛常虽然觉得邓鸿远如此行事,就是撸官重罚也不为过,但面上还是道:“四殿下自幼生长在深宫,初遇危险难免慌乱,下意识回到亲人身边。”
  “是啊,四殿下身份金贵,不宜涉险。”
  “……”
  其他人也说些客气话。
  夏侯宣玳这才揭过不提。
  叶君书一直提起十二分精神,着实搞不懂大皇子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如此行事画风,更是让叶君书全身警觉拉响,然而直到接风宴散去,叶君书回到分配的居室,依然风平浪静。
  叶君书让护卫烧了一桶水提进房间里,洗去一身风尘后,躺在陌生的床上,依然还在思考自己可能面临的问题。
  李甲李乙就在隔壁,更何况卜叔也离他不远,叶君书倒不担心大皇子会选择此时动手,半夜偷袭。
  但他却怎么也看不出大皇子究竟会怎么做。
  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再纠结也无济于事,只能随机应变了。
  叶君书抛却这个问题不再去想,转而想念起远在上京的爱人和孩子。
  分开半个多月,他甚是想念。
  不知道阿玙在上京过得好不好,会不会也在想他,还有孩子们乖不乖……
  叶君书抱着对家人的思念,慢慢入睡。
  第二日
  叶君书随同大皇子跟在席矛常身边,在怀川走动。
  他们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打着为百姓分忧的旗号,停留在这里。
  大皇子丝毫没有离开回京的迹象,一副亲民模样,真诚的想为老百姓解决困难。
  席矛常找不到劝解的理由,毕竟人没有要插手怀川事务的迹象,只是想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便亲自带人将怀川走一圈。
  叶君书也想了解一下情况,便也跟着一同行动。
  席矛常和康郡尉作为解说,先是带叶君书一行人去了灾民安置点。
  为方便管理,他们基本集中在一起安置,就位于郡城西侧。
  那里有块地广人稀的空地,地势也稍高,附近不靠近水源,容纳几万灾民,将棚子搭的密密集集,勉强能容纳进去。
  他们一大群人若是要进去的话,很难下脚,容易分散,便没有走进去,只是在外围走一圈。
  几万灾民聚在一起,哪怕他们努力保持干净,也干净不到哪里去,毕竟没有换洗的衣服,也不方便洗澡。
  他们站在外面都能闻到一股异味冲天,里面的百姓已经习惯了。
  叶君书等人也没表现出异常。
  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朝廷已经努力做得最好了。
  百姓们看到叶君书一行人,皆是恭恭敬敬的。
  他们已经认出这群陌生的官员就是昨天给他们运送物资的那些人,有些上了年纪的老阿麽,还激动得当场下跪。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一有人开始跪,其他人也纷纷跟着跪,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夏侯宣玳似乎很触动,当即上前扶住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翁,“老人家快快请起。”
  “诸位快快请起。”
  “好人呐!大人观音菩萨再世啊!”老翁感恩戴德极了。
  怀川田地庄稼全被毁坏,颗粒无收,郡城府库就要见底,如果朝廷不及时运来物资,他们就要挨饿,到时说不定有多少人会饿死。
  康郡尉朝激动的百姓介绍道:“这是大皇子,咱们陛下爱民如子,得知怀川水患,特地让大皇子前来,和我们一起共渡难关。我相信,在陛下和大皇子的关爱下,我们很快就可以重建家园!”
  众百姓听闻,又跪了一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皇子千岁千千岁”。
  “各位请起,这是本皇子应该做的,你们不必如此……”夏侯宣玳悲天悯人,好说歹说,才将十分激动的百姓扶起来。
  夏侯宣玳的笑容更深,相信经此一事,他在民间的威望会更深,到时,众兄弟中,谁能与他争锋?
  夏侯宣玳心思百转,接着亲切地问候百姓们有何需求,他们朝廷会酌情满足。
  百姓们大部分都是纯善的,哪敢提什么要求,皇孙贵子在他们面前,如此平易近人,着实让他们受宠若惊。
  即使有些小心思的人,哪敢在皇子面前放肆。
  叶君书看到这些环境倒是有些想法,他看了看,对席矛常建议道:“一般大型灾难肆虐过的地方,容易滋生疾病,这么多百姓聚集在一起,空气不流通,一旦有人生病,更容易传染,大人不如寻些艾草,将这块地区彻底熏一遍,可以有效防止疾病感染,也可以祛除异味。”
  艾草是一种用来杀菌抗病毒的药物,除了在医药上做一味中药,在日常中,也常用艾草来熏房间。
  艾草点燃后会出现大量烟雾,也因此,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古人很少有这种意识,但是叶君书觉得不能疏忽大意。
  他搬新房子前,都会特意先将房子全部熏一遍。就连老家,也交待了明阿姆每隔一段时间就帮忙熏一下老房子。
  想起老家那边,叶君书想起他要帮书院寻找木头的事,这件事他交待了一声下去,但还没收到消息,就匆忙出差了。
  不过叶君书想,阿玙在上京,如果有什么消息,下面的人会禀告阿玙,到时他会处理,这么一想,他就放心了。
  席矛常一听,恍然大悟,“子舟说得有理。”他只发愁粮食和安置灾民、怎么治理水患去了,倒没想到这个问题。
  虽然他不清楚是不是大灾发生时必定会有疾病传染,但是他活了几十年,也看过几次大大小小的灾难,也在书里看过,每次灾难过后,的确有很多人会生病,即使没有大范围传染,但是也有不少人死于生病。
  他们一直没想那么多,如今想来,竟然还和环境有关系吗?
  用超越这个时代的方法来解释,可能他们会不太理解,叶君书用这里的语言解说一遍,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自然听得出叶君书说的话十分在理。
  说不定以往每次那么多人生病,就是环境引起的呢!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诱因。
  百姓们遭逢大劫,心理上本来就比较脆弱,再加上长期不能吃饱,睡也睡不好,身体抵抗力就会变差,双重打击下,周围环境再一恶化,就容易生病,然后传染。
  说来,这群灾民里,已经有好几个老弱已经生病了,但考虑到如果将人隔离起来,容易引起百姓不安,万一好不容易安抚下来的百姓再误会躁动,就不妙了。
  席矛常当即吩咐人多注意一下这群灾民,如果病情有恶化,生病的人越来越多,再去隔离,随后让人去寻大量艾草,务必在明天之前,将这个地区全部清理一遍。
  在灾民区这边耽误一下,很快就临近中午,这个时候,到了吃饭的时间。
  为体现君民同甘共苦,他们没有额外煮食用膳,而是一起吃大锅粥。
  今天是物资运来之后的第一顿饭,难得丰盛,大口锅的粥煮得十分粘稠,而且还做了一盆盆拳头大小的黑面馒头。
  百姓们看着前面丰盛的午膳,个个两眼放光。
  午膳过后,叶君书一行人继续开始行程,他们这次去的地方,是郡城之外,洪水尚未退去的怀河。
  这里便是工部分属水部聂郎中的专项了。
  工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一般设有尚书一人,侍郎一人,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其分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
  各部郎中一人,和叶君书一样职别,同属从五品。
  各部分工明确,水部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而聂郎中,则是此块的领导,负责修缮水利工程。
  说来,叶君书也和聂郎中打过交道,关系尚可。
  叶君书的度支部也管水运的税,和聂郎中负责的区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次怀河上游大坝决堤,聂郎中临危受命,带着自己的几个部下,跟随钦差席矛常前来处理。
  怀川郡外的土地没有清理过,到处断木残枝,以及农用品,还有水坑残留,黄土泥泞,尽管尽量避开,但是到达目的地时,每个人的靴子已经又湿又脏。
  脚感受的长袜湿黏黏的,感觉很不舒服。
  不过面上没有人嫌弃。
  上游决坝的地方暂时还不能靠得太近。
  聂郎中一边带着叶君书一行人前往相对安全又能看到决坝的地方,一边跟众人说道:“怀河大坝决堤,起因是水库水量超过了堤坝承载的容量,导致坍塌……”
  而水量超容的原因,除了因为前头发生罕见大暴雨,接连下了十几天,堤坝无人检查,导致没有及时排洪。
  一般来说堤坝坍塌,除了本身大坝质量不过关,最常见的还有坝体设计不合理,地理位置勘探不明,下层基岩或潜在水量负荷超标,或库区储水后可能存在滑坡,蹦岗等。
  除此之外还有因人为检查、维护不及时,不负责,最常见与山区的土坝或比较偏僻的地方,缺乏人为巡视检查和细致的维护容易导致面临设计最大极限库容的时候决堤。
  亦或是坝体下游流域乱建其他坝体,影响上游流域流动性,江滨通常会建筑很多房地和坝体,导致江的过水能力下降,洪水的时候上游积水下不去,坝体只能不泄洪。
  聂郎中这段时间已经带着手下勘探过,怀川大坝的质量是过关的,聂郎中还只是个主事时,曾经跟着上任郎中前来维护过,不过那是五年前的事,那时他们对怀川大坝的安全质量保证是最满意的,如果无外力损害,起码还能屹立几十年。
  在听到怀川河决坝时,聂郎中的第一反应是不敢置信,其他质量还没那么好的堤坝都没出问题,怎么反而是怀河的出了问题?
  但尽管再怎么难以置信,事实就摆在眼前。
  如今亲眼一看,才找出原因。
  认真追究的话,怀川郡的郡守难辞其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