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才说这事儿难做了。若是个伤肝的伤脾胃的,官府昭告天下,直接给查封了完事。可偏偏坏在这上头,就麻烦了。真要据实昭告,保不齐就有人更拿这个当补药使了。若不说实话,另寻了借口,假的终是假的。到时候有人另外拿出证据来,这官府的信誉就没了,这耽误的事情就更大了。
  “你可听说过金蛤蚧?”见方伯丰摇头,苦笑道,“原先麟州附近多此物,从前只拿来治喘疾的,确有效验,算麟州的特产药材。后来也不晓得哪个医馆风行出来的,说这东西能壮/阳益精,尤其是麟州的金蛤蚧,更是神品。
  “如此一来,从前一二钱一只的东西,到后来花上三五百金未必能寻着一对了。人逐财去,没上十年,麟州的金蛤蚧就绝迹了。到你们这一辈,更连听过的人都少了。我还在京里时,有一回的高品集上出了两对,全是赤金鳞的,最后你猜多少银钱成交的?五千两!你说说,这东西还能活得了?
  “只看看这金蛤蚧的路子,再想想若是鲜石粉的这效用被人利用了,那要禁除就更难了。这东西初时或者瞧着有益,那益只在面上,里头刮骨熬髓,等发觉不成了,人也完了。要真风行起来,就是大害啊。如今只舌尖上一点鲜甜味,就能哄着这许多人去,真的说还能壮/阳,又不是吃两回立时死的,你猜有多少人会去试?是以,这事儿还得从长计议啊……”
  方伯丰听了也跟着点头:“邪者邪路反走着近,正者正路却常只有一条,实在不易。”
  就像西月楼能一会儿说鲜石粉是食材里来的,一会儿又说不是了。有影响,但没那么大,他们家的产业好处没有那么些能人惦记着。可官府不成,官府要是也这么着,下回再有什么政令,百姓就不信了。百姓的疑心愈增,若遇着什么时机,遭有心人一利用,立马就能掀起大浪来。是以许多时候这朝廷常陷在不能造假,可说真话也不成的情形里左右为难。
  晚上回了家,跟灵素说起来,灵素心里想着自己神识见着的光流们,骨头、脑髓同肾这些好似还真是连着的。难道说那些东西的坏处还能顺着光流走?那坏处可以这么走,好处是不是也能这么走呢?好坏又怎么进到光流里去的?一时满脑子都是这些问题了。
  见了一回真的“死人”,灵素开始能体会到一些凡人对生死的执着。毕竟这一辈子,长大就不容易,死了之后会怎么样也不知道不说,完了这之前拼的命费的力也都不算了,能不执着么?!既如此,她也对这人的寿命上心了。这回摸着点门,自然抓住了不放。
  说起死人,方赟还在义庄里呆着呢。
  之前是忙着要看剩余的家产没顾得上,如今都落定了,这事儿也躲不过去了,只好硬着头皮去。孝子孝媳都得去,孝子没得跑,孝媳没一个想去的,这时候就得论长了,没法子,杨氏只好跟着方有财三兄弟一块儿去一趟。
  到了地方,问过看守的人,往里走了一段就闻着气味了。杨氏当时就想吐,雇来准备帮忙入殓的几个都有经验,早从袖子里掏出柚子叶来揉碎了捺在鼻孔里。他们几个还抬着个棺材,家里之前预备的料子太好,太沉,抬不了这么远的路。就临时弄了个简便的,预备先运回去再换座。
  可等进了挺尸的棚屋里一瞧,那尸首已经把上回衙门临时用的薄皮棺材都涨满了,这还怎么搬动?!可要把那尸身连棺材放进带来的大棺材里头又放不下。这可怎么办!
  那模样没法说,就跟方赟忽然又长了有自己的两三个那么大似的,杨氏已经吐得快要晕过去了。三个孝子也没敢在里头多呆。
  跑去问前头的管事,管事的道,从前有停在这里没人认领的尸身,就由他们搬到后头的化炉里一烧,烧剩下的捡起来放坛子里,再等三年若还没人来认领,就埋在边上的乱葬岗里头。
  方有财几兄弟一商议,就决定把自家老爹也先交给人家,到时候自家再过来请了骨殖回去安葬。反正如今要搬抬也难,那几个一块儿来的人已经商议着要坐地起价了。
  这义庄自然也不是白帮手的,也得出一份银钱,讨价还价了半天,总算谈拢了。杨氏虽觉得不老合算的,可眼下也没别的法子了。她可不想再进那屋子二回,就现在还不定做多少天噩梦呢!
  这里交了银钱走人,义庄里头几个熟手先过去把那棺材用个平板车运到后头的烂泥池子里一扔,这会儿要烧也不好烧,索性等再烂烂再说。反正人家亲儿子都不管了,还有谁会管来!至于说会不会有什么野猫野狗的,谁还能清点骨殖?少一块儿就少一块儿吧!
  方赟这回不是好死的,等数月后方有财几兄弟迎了老爹的骨殖回去,也是兄弟几个跑自家祖坟山上刨了个坑给埋了。碑都是现成的,这两年家里也没添什么新人口,不用新添子孙姓名。方有财下镐的时候还特地寻了个离自家老娘稍稍远些的地方,也不晓得他心里怎么想的。
  这也不用哭丧出殡了,也不用亲友吊唁来了。省得到时候一坐那儿,追忆亡者身前,可说些什么?哪个药好用?前后拢共收了几个丫头祸害了多少人?还是省省吧……
  第226章 渣水新用
  方赟死了一了百了,方有财几兄弟在村里不甚好过,从前在方氏一族里有多少风光,如今就受多少鄙薄。虽则他们也没做过什么太伤天害理的事情,无非吝啬刻薄只进不出便宜占尽等等。只这些也尽够了。
  有几个长工寻了里长来把之前几年算乱的账都核了一遍,把该要的工钱都要到了手。当日跟他们换地时候吃了亏的,也找了倚仗寻上门来,顺便还要走点利息。连他们的娃儿再出去玩闹同谁家孩子起了争执,也没有什么尽让可得了。
  杨氏天天一肚子的苦水,牛氏则一趟趟往娘家跑。兄弟几个原本想要分家的,这会儿反分不了了。分了住哪里去?这宅子算谁的?且如今恨不得整个后山峪的人都在欺负他们,若是单打独斗还不叫他们给吃了!
  这件稀奇事在县里不过一场热闹,等又出了长乐坊哪家老爷得了个儿子最后发现却是花儿匠的种的事情之后,就没什么人再提起了。
  倒是方伯丰原本在做的两个书录的活计叫人接走了,反把一些繁杂无趣又累人的历年文书细录、走村守田等苦活儿都一股脑儿扔给了他。老司长说那几个人,那几人却道:“那种老不死的死就死了,难道还叫他的子孙安安稳稳地享福?!多做点活儿算积点阴德。”
  方伯丰是无辜,可人心有时候也并不是那么讲道理的。多少杀人越货者,落网之后总有人会喊着该杀他全家,也不管他全家到底做没做错什么。老司长也没法子,再怎么替方伯丰力证,人家一句:“知人知面不知心!”什么都白说了。
  老司长就叫方伯丰没事索性多往府学里去,地里田里要做的记录自己瞧去,完了要写文书只管在家呆着。同他们见不着面,也没什么话好说了。
  方伯丰无奈,也只好依计行事。
  祁骁远正好回来,来找方伯丰说话,他从刘玉兰那里尽知此事,笑道:“我说还得考科考吧?小地方就这样,也没什么大事儿,脑子都只剩一个缝儿了,做事情都不会多想一想。大地方大人物就不一样了,人家行事都有自己的规矩,不至于这么凭着自己脑袋一热,怎么想就怎么干。只要你有能耐,谁会挑你这个去?!”
  方伯丰苦笑道:“这还算好了。要搁百十年前,我这样的连功名或者都不保了,更没资格考试去。如今就算不错,好歹只是嘴上说说。”
  祁骁远叹道:“你不能总这么逆来顺受的,听我的,这就回府学里考直升六部的考试去,到时候衣锦还乡,看那些小人一个个点头哈腰地跟你后头使劲拍你马屁,才算出了口恶气!”
  方伯丰摇摇头:“你不用劝我了,我就没那个打算。”
  祁骁远苦着脸道:“你就不能同我做个伴儿?我这一个人在府城里呆着,又不能同人一处耍去,真快要闷死了!”
  方伯丰笑道:“明年就是科考了,你这时候不说使使劲拼一拼,还想着什么闷不闷的话!其实你只要真心向学,哪怕是私府,去请教学差大人们,大人们多半也乐意答你的。毕竟不管如何,你若考取了,都是他们的政绩,怎么会与你为难。别顾着什么结交不结交的话,等成了贡生,自然有人结交你来!”
  祁骁远看看他:“你这不挺明白的么,怎么就是不肯改条路走?若是从前还说是银钱不凑手,如今有了那饭庄子,这个总没什么好担心了吧。”
  方伯丰亦十分诚恳答他:“我当初读书也是奔着功名去的。只是后来越来越发觉自己不是那块料。若是一定要做,大约也是能做的,只是整日介都是被赶着逼着走。可这地上的东西就不一样了,我是真喜欢,就算苦点累点也觉不出什么来。这人就几十年功夫,能有件自己又乐意又能做出点成绩来的事情,于我已经足够了。是以你不消劝我,哪怕世上人都觉着官是越大越好,我也还是种种地,写写文论来的舒坦。若是得天幸,真能叫咱们这时候的亩产涨上那么一些,那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祁骁远笑道:“你若真能叫亩产涨个三两成,怕不立时就直升六部了呢!倒也是条好路子。”
  方伯丰摇着头笑,自己这个同乡兼同窗与自己想的总不在一个路子上。
  只是祁骁远虽说话惯不正经,话的道理却不差。方伯丰几日没往衙门里去,这日老司长自己寻他来了。
  方伯丰只当是要说今秋新粮的数据,赶紧翻出一叠纸来,老司长摇摇手道:“咱们这个谁还看得上?人家这会儿都指着鲜石稻了!”
  方伯丰一听鲜石两个字心里就一抽,赶紧细问。沏了茶,坐下详叙,老司长说出事情原委。
  之前鲜石作坊闹出了许多事情,后来他们自己也晓得怕了,收敛了许多,买卖还照旧做,也没什么人再寻他们的错处。
  做鲜石,那废渣水是日日都有的,岳二直接堆自己地里了,旁人就说不上话。可地毕竟也有用,多占一分就是一分的损失。岳二是买卖人,这账他算得过来。怎么把这废渣水再想法子用起来呢?头一个想到的是再复炼,试了一阵子,倒是能再炼一些出来,只是好处还不够填进去的柴草黑煤钱。
  可这东西又不是鱼肉菜蔬,做干做脯大概能想得到的,这东西到底还能拿来做什么,没个现成的想头,也没什么例子可循。
  却是巧,上年堆废渣的田里长了些谷草,都混一起了,也没人管它们。可后来到了收成的时候,一瞧那穗子还挺大。管事的就把这事儿告诉了岳二,他本来的意思是这渣水田没什么事儿,照样可以种稻米,没妨碍,好叫东家放心。
  岳二的脑子多好使,立马就想到了用渣水灌田的法子。都不说这稻米能不能增产,只要能同寻常的持平,自家往后这渣水就不怕没地方倒了。不过想起之前毒死过鱼的事情,他只选了几块中田浇灌着试试,稻米种出来自己也没敢吃,先叫拿去喂鸡喂狗了。
  大概是老天都看不得他这两年受的委屈了,那渣水浇的中田,产量竟比寻常的上田产量还高出了一成多快两成。
  岳二知道这消息的时候,差点没跪下哭。真是沉冤得雪,总算熬出头了。之前不是嫌么?有你们上门来求我的时候!他晓得这事儿事关重大,不敢凭着一季的收成就拿出去说去。关照底下的人管紧了嘴,又试种了今年两季,都详详细细记录了,趁着秋收后连记录带两担稻子送去了县衙。
  这下轮到知县大人感慨老天开眼了!
  德源会一开,县里的兴旺是有目共睹的。只是周边几处受了连累,颇多手脚不说,府城里一算总数,也没多念他的好。他晓得等过个三五年,这德源县越发兴盛了,自然也会带起周边的来,那时候就晓得自己的先见之明了。只是他年纪在那里了,若要等到那时候再往上走,恐怕这辈子没机会上三品,更别提入阁了。
  世上有几个人能入阁的?可知县大人不是寻常的“世上人”,他这辈子就想往上走,走到最高处,再回看自己这一步步走来的艰险,才是做人的一辈子。
  所以这没法同人说的着急,也只发妻同几个心腹幕僚心里有数。
  尤其那天女散花稻一出来,他的心更热了。原来还有这样一条路!可是自己已经晚了一步,且新的稻作良种也没有那么容易养出来。他那时候花了将近一个月的功夫,把县里农务司做的粮作记录都细细看了一遍,倒是不少新的东西,可产量都没什么突出的。
  你说能抗寒抗病,这东西没法儿直见着,且虽朝廷也在推这个,但同德源县这里干系不大,不算能一鸣惊人的实绩。什么都没有产量这样明晃晃的要紧。别看那天女散花稻说什么珍惜养人,能叫它这么名满天下的,除了它那长相,其实最要紧还在产量上。
  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自己没白扶持这个鲜石的买卖。如今商税上的事儿不说,居然还有这般好处!
  当晚知县就留了岳二在后衙共酌,最后还说了句意味深长的:“本官不会忘了岳老板的功劳。”
  岳二听了心下大喜,晓得自己这步棋没下错。
  这鲜石稻再好,他岳二拿着能做什么用,又不是靠的什么稻种,不过是样肥料似的东西。可这事情若到了当官的手里,就是了不得的政绩了。等这东西过了明面,到时候人想要种出这样的产量来,不都得到自家门来买渣水?自己是一点好处都没丢,还白送了一个天大的人情。人情不用还的?何况这位要得了这人情还能青云直上,那到时候还回来的时候又该是什么?这账真是怎么算怎么有!
  知县大人连夜看完了那一大叠的记录,又写了文书,接下来就睁着眼睛只等天亮了。
  第二天召集下属把事情一说,那意思就立时要在县里推广,并且要农务司负责撰写文论,打算直送京城。
  他的心思众人都能理解,可这事情各有规程,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老司长便说了,要想作为一个新粮作或者新技艺报上去,得有至少三年的数据,且上中下田的都得有不说,还得有粮食吃用的记录。如今岳二拿来的只有一年半的数据不说,且也没有食用的记录。偏这稻子的种法又与别个不同,是废渣水浇出来的,那废渣水从前放湖里还药死过鱼,如今种出稻子来,到底于人有没有害处也不能肯定……
  知县大人顶不爱听这些罗里吧嗦的,只道:“既要三年数据,如今已经有了两年的了,虽差一年,那也已经有了大头了,四舍五入大可当三年的算。实在不行,今年的冬粮可以再试一回,转年收了不就满三年的数了?至于说什么上中下田的,中田的数据都有了,上下田的按着比例来,也差不了多少。再不成,一样的也可以用今年的冬粮试一季。是以此事才要尽快定下来,万不可误了农时。”
  见农务司那边没什么动静,便语重心长道:“做事情得看根子,不能墨守成规。从前说新粮作,都是新出的粮种。怕那粮种的好处实则是得益于当年的天时,又怕那种性到第二年第三年或者又回老路了,才有这些三年三样田的规矩。咱们这里的不同,原是相当于一样新的肥料。想想看,中田用了都能比上田增产一成有余,若同与中田比,则增产将近三成!若是推广开去,天下田亩都增产三成!那是何等功业?你们这些负责执笔的,往后定也青史留名了!……”
  老司长说完了长叹一声对同方伯丰道:“这东西就是西月楼那里弄出来的,他们那渣水从前没地方倒,闹出挺大事情,谁个不知?如今忽然说能肥田增产,可所有记录都是他们那里出的,我们能信?他只往好的想,却不想想那东西要是把人吃出个好歹来,往下一追,我们这些执笔的写的全是假的,记录都是编造的。还什么名不名的?只怕命都没了!神灵有记,几辈子能还清这罪孽!”
  第227章 豁得出谁去
  方伯丰听了这事儿,头一个念头就是得赶紧告诉苗十八去。可眼前老司长特地跑来找自己,难道只为了过来跟自己说这个新鲜事儿?
  果然说完了事情,老司长就对方伯丰道:“我把事情原委写了书信,你这回去府学时,帮我把书信交给府衙里司农院的副长成于陆。”怕方伯丰不懂其中利害,又接着道,“司里如今要写了报上去的文书,这都得经过上官的审批,若是上官觉着有不妥处,必然要令我们再改的。到时候就算我们不愿说假话,恐怕也说不了多少实话。可县令又有单独给府衙报治下事务的权力,这个却不用经过我们下属的眼了。我怕到时候府里得的话不准,又依着不准的话下了政令,到时候要再改时,更多烦难了。还是把功夫做在前头的好。”
  方伯丰晓得那位成于陆大人,这人本是打京里农桑部下来府里的,对农务极为痴迷,常自掏腰包各处寻新粮作物去。老司长想是同这位相熟,才有这个主意。便点点头道:“晚辈正好这两日要去府学交这一期的文论,您放心,信件必定送到成大人手上。”
  老司长的面色更缓了些,笑道:“我还怕你不想趟这趟浑水,那我就得找旁人了。要找人送信去府城倒不难,只是进府衙就没那么便当了。”
  方伯丰道:“此事事关重大,那鲜石到底于人有何害处尚不能确知,这废渣水养出来的稻米更难保无事。虽如今于产量有益,据着规矩一步步试过还罢了,可为了能赶紧上报,连这些都不管了,若果然有害,到时候就算再清查了,恐怕也得有许多人受了毒害。
  “司里所为也不是要特意跟知县大人为难,不过据实上报,若是知县大人上报文书亦皆据实,两相一对,也没甚害处,顶多算个话说两遍。晚辈自然也没什么好避嫌的。”
  老司长笑笑道:“你这话是根上的道理,可世上的道理却不是如此。如今知县大人是恨不得立时把这渣水浇灌的事情报上去,最好能从府里直接报上京里,然后再在州府的官田里试过两季,查定实绩,他就是一场大功。如此青云直上,或者下一回再来场东风就能入阁了。
  “是以如今我们说的这渣水浇灌的真实效用、这所产稻米的毒性等话,他虽也晓得规矩,只是看着恐怕觉着我们更像是墨守成规故意阻挠或者不肯担事的意思多些。这一场明明依着规矩是做的同一件事儿,就忽然变成两派人相斗了。你替我先送了这信去,若真的有朝一日翻出来,他能给你好果子吃?尤其下年就是考期,到时候你还想来县里农务司只怕就没这么顺当了。
  “所以你要是不想沾惹,我也不会怪你。”
  方伯丰摇头道:“晚辈要进农务司,想种田,是真喜欢这个事情,并非躲到地里一心求自保的意思。虽能耐有限,做不得什么大事,可做小事时候自心也有个是非对错的。您放心,晚辈今次答应送信并非迫于您亲来相托的面子,也是本心本意之举。”
  老司长这才笑着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书信来递给了方伯丰,又道:“那位眼高于顶,原是什么人也不放在眼里的主儿。我这回也是实话实说,同他并没什么交情在里头。所以你只管放心送去,摸不到这根藤上。”说着用力拍了拍方伯丰的肩膀,才顾自去了。
  等老司长一走,方伯丰就急忙去了趟三凤楼找苗十八,苗十八听了两句,便道回家再说。翁婿两个就往和乐坊去了,足又商谈了半日。晚间同灵素细说一回,第二天便启程去府学了。他如今在衙门里被挤兑得待不住,行动更没人放在心上,也没哪个会来问起。
  没过两日,方伯丰还没回来,金宝街的通告栏里就贴出了这回鲜石稻的事情。
  衙门里两下相争,一拨急着要把事情坐实上报,另一拨却立主要按规矩验明其效果和所产谷物的毒性。各说各有理,也不晓得谁的主意,索性把事情公告出去了。指望能靠着坊间的言语压力,迫使另一边让步。
  结果这布告贴出来也十分好笑,一样东西,一会儿叫做“鲜石稻”,一会儿又叫做“渣水稻”,叫人听了心里越发摸不准意思。
  有几个不晓得哪里来的人物,在那里嚷嚷道:“那鲜石就是个极好的东西,只看这满天下人都来咱们这里采买就晓得了。那鲜石的残渣,虽人吃不得了,里头定也不少好东西,拿去种稻子真是个好想头。想必种出来的稻米也滋味更好些。”
  “不说滋味,光说这能增产两三成,不相当于十亩地又白给了二三亩?哎,我不同你们说了,我得找人问问这鲜石水哪里买去……”
  也有人不以为然:“那渣水从前放湖里就毒死了鱼,这会儿又新鲜了,弄去种稻子了。那出来的米还能吃?”
  前头的就道:“傻了不是?那用鸡鸭粪堆地里还是长肥呢,能长好几年的地力,你把鱼养粪里试试?那就不是一回事儿!要真有毒,那稻子就毒死了,还能结出米来?!”
  边上人笑道:“照你这话,天下也没有毒草了,反正要有毒就先把自己毒死了……”
  如此说什么的都有,忽然又有人问道:“那这稻米要是给你们家,你是吃是不吃?”
  旁边几个人便犹豫上了,倒是有个机灵的:“傻么?白给我当然要了!我不吃我不会拿去卖么?再不济喂猪喂鸡总成吧?”
  许多人便跟着附和起来。
  把混在人堆里的小糊涂仙听迷糊了:“怎么个意思?自己不敢吃的卖给旁人去?疑心有毒吃不得,所以喂鸡喂鸭,那这鸡鸭的肉你还吃不吃了?……”
  等布告贴出去两日,已经有人寻到岳二打听那渣水的事情了,岳二一边同人周旋,一边自然又都据实禀报了知县大人。
  知县大人便对那些反对的人道:“看着没?这才是百姓们的意思。百姓的眼睛都亮着呢,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一看即明。你们只晓得守着那纸面上的规矩,却忘了我们为官的根本乃是要为百姓造福。如今百姓都希望能广引鲜石水来种地增产,你们反要拦着!这多拦一年,就是二三成的粮产损失啊!你们自己摸着良心思量,这样因小失大造成的巨大损失,你们担待得起?!”
  农务司那边几个默默不语,老司长只好开口道:“这能不能增产的事情还有一放,主要是这稻米合不合人吃还得有个说法才好。这渣水稻本就不是衙门官田里试出来的,都是西月楼一手包办,偏这渣水又是他们自产鲜石粉的废水,只凭这一条,他们那里送上来的数录可不可信、能信几分就有待商榷。且他们也没有什么食用上的记录。这粮食就是入口的、吃的,连能不能吃都没弄清楚,怎么敢往上报?!”
  知县大人对这般不开窍的下属也十分无奈,可这国朝规矩,这农务上许多东西都得农务司按规矩走,且每一步都得有记录有人担责。如今这群人只一味地怕事,推三阻四,拿着个莫须有的“毒性”说事,实在叫人恼火。要晓得从古至今,还没听说哪个地方种出来的米是有毒的。只有陈米坏了不能吃,哪有新出田的新米不能吃的道理?!
  可这时候又不能跟他们急,急也无用。人人只当官高一级压死人,哪有那么容易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何况这些人同自己比起来还不是水,个个都是大浪,唉!要做点大事实事总难免有这样添堵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