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4章
  隔着屏风,琬宁很快看见人影映上来,颀长玉立的,一阵细微的声响过后,外头有了声音:
  “臣听闻前几日公主偶染小疾,不知是否痊愈了?”
  竟也是冷冷清清的调子,琬宁望着屏风上身影心底一怔,不知外头到底立着怎样的一个人。
  “已大安。”公主面上不见任何情绪。
  “请公主保重身体,臣为公主备了薄礼,以贺公主之喜。”
  “我何喜之有?”
  公主突然发难,眸子底忽犹如掠过寒鸦万点。英王兀自一笑,留心到她神情有恙,此举与平日多有不同,公主何时这么有心与人对话过?真让人好奇。
  成去非已听出这微妙的语气,耐着性子回道:“身子大安为一喜,不多日及笄,是为其二,公主缘何不喜?”
  言辞似乎让人无从辩驳,公主半晌无言语,外头成去非静候片刻,四下打量了一番,才道:
  “容臣告退。”
  说着慢慢退了出来,等下了台阶,一扫四周,到处种满了竹子,俨然精舍,哪里像个十五岁少女居住的地方……刚出了园子,竟迎上几位僧人,一脸肃穆庄严过去了。
  成去非驻足回首,果真是朝公主的园子去的,僧人可随意出入禁宫,并不新奇。公主年纪虽幼,却喜与高僧往来,给精舍捐钱更是数以万计,实在是慷慨……成去非无暇多虑,脑子里浮现早朝一幕。
  嘉平三十一年,不等开春便是大戏。
  阮氏一门的案子,光禄大夫,黄门监,冗从仆射等数十人亦在名单之列。审案数月有余,尘埃落定,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朝廷忽然就空出大片职位来。殿上烟压压众人,也都像死了一般无半分声响。建康王冷厉的目光注视着龙位上的人,忽然开口:
  “今上今日精神欠佳,诸君无异议,便退下吧。”说完按住剑柄,从容踏出大殿。殿中人面面相觑,却无半句言语交流,只相互匆匆行了礼,仓皇而散。
  原地徒留成家父子,空气犹如千钧。成去非觉察出那股目光,正殷切地仔细打量着他,而父亲则挺立如松,迎上今上的目光:“望今上保重龙体。”
  今上面容确是疲惫,年华仿佛迅速老去,毫无生机的眼眸中,满是日暮穷途的悲哀。
  “过些日子,是明芷公主的及笄大典,朕打算连着册封一并办了。”今上心底又念及阮先生来,一时头痛欲裂,强撑着把剩下的意思直言不讳说了出来,什么帝王心术,什么小人君子,都无所谓了!
  “朕看伯渊就好,日后功名必不在你之下,朕就把长公主许配给他,还望你父子二人,”说到此,满心皆是莫名的悲愤,好似是低声下气求得庇佑般,再也没有阮先生了,这世间真的再也阮先生了,今上不无悲伤地看着眼前的父子二人,又都是一副看不透的样子!他真是恨这些人,一个一个,各怀鬼胎,他到底能信任与否,只有天知道了!
  成去非同父亲便在这悬而未决的半句话中退下,而今上,所有的记忆则永远停留在了阮先生最后一个上朝的日子里。
  那日早早下朝,太极殿独留阮正通一人,百官则走在回府的路上,凄风冷雨忽至,他们的身影很快淹没在这木叶萧萧的哀声中。
  而暖流则充盈着整座大殿,恍惚间仿佛已是陌上草薰。
  坐上的皇帝鬓角染尽霜色,而对面的老师更是须发皆白,宛若新雪。
  皇帝起身郑重行了大礼,阮正通瘦削孱弱的身子即刻跪了下来:“今上……”苍老的声音满是不忍的仓皇。
  “老师,学生怕以后再无给您行礼的机会了!”已到知天命年纪的皇帝像个小孩子一样猛然拥住阮正通,那些话如鲠在喉,热泪不足达意。
  “朕对不起老师……”皇帝渐渐泣不成声,七岁登基那日,眼前的年轻男子,面白长须,神情温善。太后告诉他:这是阮先生,你要记住,除了母后,最要听的便是阮先生的话。
  他的阮先生是帝师,更像早早缺席的父亲。他从不是意志坚强,如祖父那般铁血风发的人物,亦缺乏先父的阴狠深沉,更多时候,他敏感而犹疑,长于情而少决断。
  这个位置,年岁越是增长,越是让他惶惶不可终日,他即便是再不聪慧,也日益看清周边世界,不过就是一处被权力吞噬的寒荒之地。
  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他早早枯萎凋零,母后甚至都已故去多年,唯有他的阮先生,看他的眼神,依然是最初慈爱而严厉的目光。他仍是稚嫩的幼童,先生仍是年轻有为的儒生,两人的风云际会,是他一辈子最快乐的事情。
  “今上不要太过自责,臣,”阮正通爱怜地看着他此生唯一的学生,“臣侍奉今上四十余年,而大亲王等这一刻,也等了几十载。”
  皇帝泪眼朦胧中,看不清老师容颜,孩子似的急着擦拭泪水,扶阮正通坐到自己身边。两人都早已不再年轻,如此跪了半天,起身费了好些力气,皇上忍不住呢喃着:“朕其实还能背得动老师的……”记忆里的少年天子,眼下已变僵硬的手只能紧握另一只更为苍老的手。
  “今上,眼下能制约建康王的只有两人,一是乌衣巷成若敖,二是荆州刺史许侃,建康王多少忌惮乌衣巷,也会怕荆州顺流而下来‘清君侧’,更惧荆州和乌衣巷联手!”阮正通徐徐说着,苍老的眼眸虽已不再清澈,却有着历遍人事的沧桑透彻。
  皇帝往前倾了身子,忍不住问道:“老师的意思是让许侃和成若敖……”
  阮正通忽反握其手,猛然用了力:“皇上万不可!许侃也好,成若敖也好,有机会便是另一个建康王!”
  皇帝面上一凛,闻言大惊,阮正通见状沉沉叹气:“今上尽快册封了长公主,与成家联亲,最好是成家长子成去非。今上要做的,不是除掉任何人,而是要保持平衡,这才是最重要的!”
  大殿陷入一片沉寂,皇帝身子瘫软,令人心悲的杀意似乎迫在眼前。外面何时落的雨,两人全然不知道,如此推心置腹的对话至此,只差萧然的道别。
  “朕有一事,想问老师,请老师务必告诉朕事实真相……”皇帝目光黯然,这话再也忍不住,要冲喉而出,仿佛是心底的一根刺,扎在那里太多年,是时候把它拔出,哪怕要带着淋漓的鲜血。
  阮正通苍然一笑,似乎早已看透皇帝所想,最后一次握住皇帝的手,声音一如几十年前般清亮而正气凛然:“圣上领天命而行,定会扫荡四海,海晏河清。”
  出太极殿时,天色晦暗得如夏日风暴,而此时分明是寒冬,风雨打在脸上,已不觉寒冷,“变天了,该上路了。”阮正通喃喃自语,声音中俱是苍凉。回首最后看了一眼太极殿,耗尽此生的这座宫殿,和殿中的那个人,从今往后,都与他再无瓜葛了……
  风汹涌,整座建康城蛰伏着春意。府上长灯摇曳,幼弟去之枕着风声还在做酣甜的梦,瓶中插着野外采来的桃枝,明早也许就会开出粉盈盈的花儿来。成去非看着眼前平静祥和的一切,无声掩了门。
  父亲拿来棋盘,刚开始不过闲说书中的忠义之礼治国要道,直到厮杀多局下来胜负已分,父亲与他心照不宣对视一眼,话锋已全变。
  “思危,能忍,你赢了。”父亲扫了一眼残局,“今上心神耗尽,不是福寿之人;而建康王性情酷烈,锋芒不掩,更不是长久之计。”
  成去非只是沉默,但父亲如此直白,心底还是略微起了惊讶。
  “少年人即使什么都没有,有一样也便够了,”成若敖微眯了眼,“时间,有时间就够了,等得起。”
  成去非眸中一紧,这些话,是真的有些出乎意料了。
  “阮氏的案子,这一步棋走得太急,他同江左的龃龉数十年之久,怕是到时候了。”父亲平静地看着他。
  他想起白日的朝堂之上,建康王对父亲还是恭谨神色。
  “假设是你,你会怎么走下一步?”
  而此刻,虚掩的门边突然传来几声杯盘摩擦的轻微响动,紧接着是三五下叩门声。父亲与他对视片刻,才朗声应道:“进来。”
  是兰珠,自会稽带来的贴身丫头。母亲亲自选的人,自然是忠心可靠不掺半分假的。兰珠毕恭毕敬奉了茶水,低首说:“大公子您要的茶。”成去非轻轻颔首,先递了父亲,自己才端起杯子,看着缓缓漾起的浮沫,划了划茶盖。
  茶水饮了两口,他才蓦然想到了蹊跷之处。方才说话时一直都没有听见过脚步声,莫不是兰珠已经在门外站了一些时候?他心头掠过一丝异样,很快抚平心绪,看了父亲一眼。
  父亲兀自收拾好棋具,然后用一种没有分毫情绪的声调起身说道:“你的人,自己看着办。”
  第5章
  他回到书房时,兰珠已整理好案几。见他骤然出现,她明显是被唬了一跳,却又一脸释然,带着惯有的敬重:“大公子回来了。”说罢自觉去研墨,成去非有夜读的习惯,下人们也都清楚。
  他亦像今晚的父亲那样,露出罕有的笑意,极为浅淡:“你跟着我多少年了?”
  兰珠被这无头无脑的话问住,犹疑回首望着他:“奴婢八岁便跟着您了,那时只管替您传话。”她的大公子,记性向来好,怎么忽然问起这个?
  “日子过得快,辛苦你了。”他的笑似有若无,端起已备好的东西,语气平淡流利:“顾府送的梨花春,你尝尝,晚一会顺便给杳娘也带上些。”
  成去非的眼睛仿若夜阑风静时蒹葭丛中黝烟的潭水,兰珠并无丝毫犹豫,大公子的话,是她唯一要听的,这一点吩咐,她从未忘记。只是突来的温情,她满腹狐疑。
  柔软的身体很快倒下,清丽白皙的面庞渐渐被血染红,成去非静静等她断气的那一刻,十年忠心为仆,这般也算死得其所了。他不去看她的双眼,只望着几上灯火。
  “赵器。”成去非踱步至门外轻唤,赵器应声而入。
  “打一盆温水来。”
  洗净自己沾满血迹的手,又用丝绢一丝不苟地细细擦拭过一遍,手指在烛焰照耀下显现出近乎透明的白。
  “葬我母亲身边,另送些财物给她家人。”成去非转身吩咐,拂袖而坐,“她家里还有个妹妹,待出阁时多备些礼。”说罢不由想起母亲,记忆中的寒意便幕天席地而来。他抽出一沓公文,很快忘却会稽的那段过往,长夜漫漫,还有太多事等着他亲自去做……
  册封大典在太极殿举行。
  香案设在殿庭中央,冠席和醴席则分设东西两阶,有执事的宫人各自托着冠笄等物鱼贯而入,时辰一到,奏雅乐,提举官声音高亢响亮宣布着训辞。琬宁远远看着这些,眼眶中不觉蓄满了泪。
  公主神情中看不出悲喜,但台阶下整饬划一的禁卫军,却如森森武库般刺眼,恍惚间,让人以为这是要出征的前奏。
  大典过后,便是连日的阴雨,雨势很大,太极殿仿佛被浸泡得将要失去根基,西北失守的消息则在这片淫雨霏霏中被送入太极殿中。透过雨雾,檐下横向站着一队神色黯淡的侍卫,瞪着空洞木然的眼睛懒懒地注视着眼前铺天盖地的雨雾。风悄然而动,太极殿中依然一片死寂。
  “今上,边防五郡俱已失守,镇西将军周承宗殉国。云中郡谣言四起:朝廷不会再管他们,因此很多地方城门大开,百姓自觉归顺漠北王庭。而胡人入城后却大开杀戒,劫掠一通后逃之夭夭,只留一地尸首……再不出兵,恐怕,恐怕沙洲甘州等地皆不能再保!”复命的是征西将军的副将裴由俭,皇帝静静听完,缓慢而艰难地看着底下人:“胡人怎么就突然破了五郡?”
  裴由俭目光流转,仿佛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更为艰难,只能匍匐于地深深叩首:“臣有罪,未能保边疆安宁!”
  一阵气短,皇帝目光却忍不住去寻找乌衣巷一众人,而建康王早已出列,眉眼处的刀疤微微上扬:“今上,自然不能等到胡人兵临石头城下再迎战,臣弟恳请皇上速速出兵!”
  “那,皇太弟以为当下,谁可堪大任?”皇帝略略惊诧地看着他,先前一直阻挠出兵的正是他,言胡人凶悍只可巧避不可强攻云云,如今倒这般杀伐决断了。
  建康王扫视众人一圈,目光定格在皇长子身上,转身按剑道:“西北军心已乱,建康再遣常人,不足以定人心。臣弟以为,胤泽勇毅刚强且得人心,可坐镇西北。”
  英王心头骤然发紧,不禁暗自打量兄长一眼,果然,纵然是兄长这般沉稳的人,也变了神色。
  “臣以为不可,如今大统未定,依着古训,嫡长子不能出征。”成若敖避开建康王的目光,只定定看着龙椅上的人,“今上应早日立下皇储,以稳人心,至于西北,朝廷有经验的将军不是没有,望皇上三思后再定夺。”
  “大人曾纵横西北多年,颇有建树,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西北军节节败退,云中谣言四起,最怕的便是这人心不稳,遣常人不足以应付局面,遣亲王去固然不妥,却也是应急之策。至于立储,今上春秋鼎盛言之过早,大人以为呢?”建康王不紧不慢陈辞,言之凿凿。成若敖垂下眼帘沉默半晌,并未辩驳,欠身恭敬行了礼:“一切还请今上定夺。”
  “臣弟另荐镇东将军邓杨、左卫将军成去远协同亲王共赴西北,定奏凯歌!”建康王顺势而言,成若敖面色不动,把目光缓缓投向今上:“王爷抬爱,只是犬子年幼缺乏历练,倘有差错,还望今上不要怪罪。”
  “儿臣愿往西北,为父皇分忧!”皇长子忽出列大声道,心底早百感交集,眼下前面哪怕是万丈深渊,也由不得自己了。
  皇帝的视线就这样模糊起来,胸口沉闷似埋重石,身侧的老太监见状早已上去抚背递水,那只手无力扬至半空又颓然坠下:“胤泽其志可嘉,就先按皇太弟所言拟旨。”
  出了太极殿,百官三五成行,彼此交流正盛,前头建康王不知何时已与成若敖并肩交谈着。
  “贸然举荐,仲游兄不会怪我吧?”建康王语调温和,眉眼间从容,成若敖抚须而笑:“蒙王爷不弃,只怕犬子会让今上失望,也辜负了王爷的厚爱。”
  建康王朗声大笑,引得众人侧目,他面上尽兴:“仲游兄说笑,去远乃大将之材,留在宫中太过委屈,”说着忽放低了身段,沉声道:“眼下正是博得功业的良机,大有为也!”
  “承王爷吉言,但愿如此。”成若敖含笑望向远方,暮霭沉沉,连着阴雨,竟是一片空虚混沌。
  过了二里官道,出司马门,赵器见两位主人出来,打了帘子,马车便疾驰而去。
  外头风雨声不断,父子两人皆深知这一番人事变动深意,也无多少言语交流。按旧例,去远本该迁中护军一职,中护军乃宫中禁军副将,禁卫军军权持重,朝野皆知,建康王这是要夺乌衣巷成家的禁军大权,偏赶上西北失利,建康王正能顺水推舟。
  到了府上,成若敖才吩咐:
  “让去远来我书房。”
  翌日,成去远调离左卫将军一职,出任车骑将军的旨意便已下到成府。到了晚上,府上管家不断来报各家客人造访,几拨人来了去,直到夜深赵器亲自来报:“虞家公子漫游回来了,想拜会大人。”
  成若敖慢慢起身,朝门外走去:“去请,到后院。”
  见到静斋的那一刻,成若敖已亲自迎上去,他待人向来不拘言笑,就是对自己的几个儿子也甚少如此亲密。唯独虞归尘,成若敖总是表现出异样的温情来,好似虞归尘是他久游不归的爱子。
  “静斋,看到你真好。”他的口气完全就是一个慈祥的长辈。
  虞归尘收了伞递与下人,先行礼,才端正了身子回答:“伯父看起来气色颇佳。”
  “你倒清瘦了,我这有几口藏剑,你愿不愿意去看看?”
  踏着碎石子的路,穿过后园,进入一片竹林,雨珠凝结在青翠的竹叶上,像珍珠镶嵌在翡翠上一般。到了尽头,青苔染绿的墙壁上挂着枯萎的枝叶,古拙的铁门泛着冷冷的光。
  那是个洞穴,隔断一切温暖和光明,就是虞归尘也很难想象在成府上居然会有这么一个地方。
  石壁上的铜灯映出成若敖的神情,不知何时已化为平日里的肃穆。铁匣里的每一柄剑都来历不凡,虞归尘渐渐感到一股寒气针砭肌肤,不知是来自剑还是来自眼前的长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