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少爷,怎么办?”
  “十三,你去那边吆喝一声,就说咱们家不要买人,但是正好缺些雇工,问问他们愿意不愿意,愿意的话,每天包三餐饱饭,每月再给100文工钱。”姚亦昕想了想吩咐道,他原本确实是想来买几个下人回去的,只是,看到这些卖身的人竟然还跟着家人一起之后,他瞬间推翻了原本的打算。
  他想到了自己的姐姐,那个总是不声不响地把家里最好的东西让给他这个弟弟,为了弟弟能继续上学,放弃更好的大学,而去读了可以拿全额奖学金的师范院校的女孩。他相信,跪在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心甘情愿为了家人牺牲自己的。可是,他不忍心。
  不忍心看骨肉分离,不忍心让这些眼睁睁看着亲人为了救自己而卖身为奴的人们,一生都背负着沉重的愧疚和后悔。
  果不其然,听说可以不用卖身也能挣到饭吃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敢置信地看着姚亦昕和白十三,还有反应过来的人,迫不及待地扑过去,扯掉了亲人头发上别着的草标,相互抱着嚎啕大哭起来:他们有救了!他们不用卖身了!
  半晌,终于平复了激动难耐的心情,众人不约而同地跪下来,郑重地冲着姚亦昕和白十三的方向狠狠地磕了几个响头,姚亦昕急忙过来扶起前面的几个,让白十三打开马车门,将准备好的杂粮馒头取出来分给这些人先垫垫肚子。
  “哎呀!早知道姚老板买了我家的馒头是做善事的,老头子哪里有这个脸面要钱啊?”那卖馒头的老板抹着眼泪道。
  “那可不成,这些可都是咱们姚家的雇工,怎么可以在您店里吃白食呢?”姚亦昕笑着冲众人招招手,让他们稍等片刻,白十三立刻从码头附近雇了十几辆大车,主仆二人赶着马车,将人直接送回了姚家村。
  “木柴大叔,这些人路上只怕是吃了不少苦,肠胃也虚,暂且别给他们做大鱼大肉的,家里有熬好的骨头汤吧?用那骨头汤熬点儿浓浓的猪骨粥,再将猪肝切了薄薄的片,加点料酒、姜丝、盐,腌好了下到粥里,出锅的时候撒点儿葱花,先给他们暖暖胃。”
  木柴大叔急忙应下,没多久,小八也过来了,和阿竹一起抱了些草药过来,说是朱爷爷说了,让熬点汤药,饭后给这些人喝,寻常人还好,那些半大的孩子一路担惊受怕、忍饥挨饿的过来,这么一松懈下来,十有八九会生病,提前预防一下也好。
  “娘,这肉粥,真的,是给我们吃的吗?”洗干净后,换了一身半新的干净衣裳,坐在姚家宽敞的特制长条饭桌上,黄耘依然觉得像是做梦一样。
  第41章 和离第41天
  黄耘是跟着家里人一起南下逃荒的。
  今年他们家乡先是兵灾, 征了三次粮, 十室九空,又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旱, 地里的粮食几乎绝收, 到后来, 连牲畜喝的水都没有了,他们吃光了家里仅存的粮食, 又宰杀吃光了家里的牲畜、鸡鸭, 到最后,连地里干枯的粮食根茎都恨不得挖出来磨碎吃掉,实在是没有东西可以果腹了, 听说南边没有遭灾, 就想着拼着累死在路上, 也要南下争一条活路!
  这一路,他们几乎没有多余的钱拿来买东西吃,只能用各家带的麻绳拆开了, 勉强编几张简陋的渔网, 沿途撒网,靠着船家好心借的灶台,还有偶尔从河里捞上来的少许鱼虾果腹,勉强没有饿死而已。
  更让他们绝望的是,这一路,听说他们是北边的难民,再一看他们饿得皮包骨的样子, 哪里还肯花钱买?万一买回去就死了呢,岂不是赔本又晦气?
  好不容易熬到青江县码头,他们本是想下船碰碰运气,再过几个码头,那运货的船家也要靠岸了,到时候,他们没有便船可搭,不想下船也得下船了。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一次,竟然遇到一个愿意给他们吃饱饭,还有工钱拿的好心人!
  从吃上第一个没有掺杂任何草根的杂粮馒头,到被带上姚家雇的大车,再到被一路送到了风光明媚的姚家村,闻到鼻端那股子诱人的属于肉骨头汤的香味的时候,黄耘他们这些人依然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真的就这么得救了?
  “快趁热吃吧,吃完了,我家少爷有话吩咐。”白十三好心开口提醒道。
  一行三十多人手足无措地坐下来,终于还是没能抵挡得住那骨汤猪肝粥的诱人香味,唏哩呼噜地大口吃了起来,猪骨熬了大半天,骨肉酥烂,里面还加了鲜嫩滋补的猪肝,还有姜丝,一碗下去,整个肠胃都暖和起来。
  姚亦昕担心他们一次吃太多,早就叮嘱木柴大叔,每人分了两碗骨汤猪肝粥就不再给他们吃了。好在这些人不知道是害怕吃太多被主人家厌恶,还是真的把肠胃给饿小了,吃了两碗粥就放下了碗筷,其实他们倒是想帮忙收拾,但是初来乍到的,主人家没有吩咐,他们也不敢随便动手,于是便只能坐在原处,眼巴巴地看着姚亦昕。
  “大伙儿不必紧张,我是这姚家村的庄主姚亦昕,雇大伙儿来呢,其实就是因为咱们姚家要弄个庄子,缺些人给庄子种地除草、放养些鸡鸭,还有一群羊要养着,我看你们约莫也是庄户人家,想必这些活计都是做熟了的。”
  “咱们庄子上呢,平日里活计也不重,就是做些庄户人家的农活,帮着养养家里的牲口什么的,我今儿要说的,不是庄子,我们姚家在那边镇上码头还有个食铺,本是想买几个伙计放到铺子里,你们中间,若是有人想去铺子里做事儿,可以和咱们家签一个长工的文书,每个月五百文工钱,逢年过节另有打赏,若是铺子里生意好,年底还有额外的赏钱。”
  “只是,这伙计的人选得有个条件,年龄要在16岁到四十岁之间,身体健康无残疾,没有传染病,手脚也要勤快才行,若是会做菜的可以优先考虑。而且,若是想在咱们姚家铺子里做工,虽说不必签卖身契,可这长工期限,咱们可说好了,起码要签三年以上才可。”
  “这个不急,今晚大家就住在这里吧,回去你们自己合计合计,愿意的呢就留下,老老实实做活,姚家不会亏待你们,不愿意呢,明儿一早,吃完早饭,和门口的说一声,自行离开就是。”
  说完,姚亦昕让牛二叔带着这些人去了姚家后面的下人房,这里还有几间空屋子,这些人也带了有简单的被褥之类的,夏天天热,凑合一晚上倒也无所谓,出门在外,能有片瓦遮身就不错了。
  “爹爹,我想去姚家铺子里做工!”晚上,在船上晃悠了十几日,终于脚踏实地地睡在平地上,黄耘面色严肃地看着自家爹爹。
  “可是,铺子里要签三年的文书啊……”黄家爹爹犹豫道,正所谓故土难离,他们如今虽然逃难在外,可等到北方旱情缓解,终究还是想回到老家去的。老家有屋有地,再苦再难,也总比漂泊在外要好得多啊。
  “三年如何?三十年又如何?咱们黄家倒是世世代代都窝在老家,年年大旱小旱,年年兵灾,何曾有一天好日子过?”黄耘冷笑一声抬起头来,目光定定地看着一贯懦弱守旧的两位爹爹,“阿爷总说什么故土难离,破家值万贯,可是,家里那几间土坯房,传了多少代了?咱家有钱修新房子吗?家里那几亩地,年年旱灾,交了租税,剩下的还不够咱一家人吃的,回去?回去一个月能挣五百文钱吗?回去能一天吃三餐饱饭吗?”
  “那,那阿耘你说怎么办?”黄家爹爹向来很憷他这个主意极大的大儿子,现在听到黄耘这一叠声的反问,句句诛心,直戳得黄家二老面色煞白。
  黄耘偏过头,心下不忍,可是,现如今这形势,却逼得他不得不狠下心来,用这残酷的现实狠狠打醒黄家众人,也给那些还在犹豫不决的黄家村的人一个警醒。
  “我看姚家公子是个心善的,他若真是那狠心的,当时在码头把咱们都买了,不过多掏几十两银子,又何必借着雇工的借口连同你们也一起带了回来?无非是不忍咱们一家人骨肉相离罢了。”
  “姚家公子仁义,咱们却不能无情无义。虽说是签三年的长工,可是,一个月五百文钱的工钱,还包吃住,即便没有什么年节的打赏,一年下来,也能存个几两银子,攒个三年,说不定也能在这里买两亩薄地,一家人也算有个落脚的地方了。”
  “那,那阿耘你的意思,难道是让咱们全家都搬到这里来?老家,老家就不回去了?”黄家爹爹大惊失色。
  “回去做什么?守着那几亩旱地活活饿死吗?”黄耘怒极反笑,看着自家爹爹,冷冷道,“丰收的年份吃糠咽菜,大旱的年份吃土逃荒,爹爹,如果这就是您想让孩儿们过的日子,那儿子还是带着弟弟妹妹留在这里吧,这样,万一哪天老家又遭了旱灾,您和父亲,好歹还能有个投奔的地儿……”
  “唉!别说了,听阿耘的,咱们家,留下来吧!”黄家另一位爹爹一直默默地听着儿子和夫郎说话,这会儿,终于像是下定了决心似得,开口拍板道,“阿耘说得对,我也相信姚家公子是个好人,人家愿意收留咱们,那是咱们的福气,该去磕头谢恩的大恩了。”
  “再说了,阿耘合计得有道理,姚家公子给的工钱,可比咱们老家那边大户人家的月钱还要高呢,咱们家好好在这个苦干几年,我看这姚家村三面环山,到时候,买不起良田,可以在山里开几亩荒地,或是买块山地起几间土坯房,岂不就安顿下来了?”
  “是啊爹爹,这姚家村山里都是绿的,一定有许多野菜,若是家里没粮食了,我就带弟弟妹妹去山里挖野菜去,总比在老家吃草根好多啦。”黄家二弟也很想留在这里,小孩子思想单纯,哪里能吃饱饭就愿意呆在哪里,也没有什么故土情结。
  听到黄家几个人的话,屋子里其他人也纷纷议论起来,大伙儿虽然也很舍不得家乡,可是,黄耘说的却是对的,他们即便世代在那片缺水少雨的土地上拼命耕耘,到头来,也不过是落得一个啃草根吞谷糠的悲惨结局,这一次能乘船而下,遇到好心的姚家少爷收留他们,就已经不知道几辈子积德了,下一次呢?
  夜深人静,姚家后院的下人房内,却没有几个人真正睡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惶恐,让这些人几乎是彻夜难眠。
  然而,第二天,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所有人都穿上了自己最整齐的衣服,站在姚家大院子里,对着姚家少爷住的主院磕了三个头,由黄耘出面,对前来登记的白十三说道:“我们商量好了,都想留在姚家做工,往后,便请白总管多多照应了。”
  “好说好说,你们好歹还是良民,我还是少爷买回来的罪奴呢。”白十三微微一笑,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胆敢看轻这个自称罪奴的男人。能够代表主人家来与他们签订雇佣文书,原本就是身份的象征。
  办好了雇工的文书,挨个按了手印,白十三收起雇佣文书,招呼他们先去吃早饭,等吃完饭再安排这些人的工作,这些事情,姚亦昕都交给他办了,白十三也很乐意帮忙,谁让他的隐藏身份是少爷的暗卫呢?能光明正大的借着雇工的机会,探查这些人的底细,也是他的本职工作呢。
  今天的早餐,木柴大叔按照朱爷爷的意思,给换成了有养胃补气功效的山药红枣糯米粥,山药是村里人去山里挖了,拿到姚家来换铜板的,有点多,拿来制药也不需要这么多,朱爷爷索性都送给木柴大叔拿来做菜了,煮好的山药红枣糯米粥,山药软烂,红枣香甜,糯米和粳米混合了一起煮,不会太难以消化,又利用糯米增加了粥的粘稠度,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
  黄家村众人哪里吃到过这般精细的药膳粥?只是白总管说了,他们的身子亏损太大,若是不抓紧调养的话,万一病了,看病又要花费一大笔钱,看病可比吃粥昂贵多了,黄家村众人想明白了这个道理,顿时觉得方才还看着奢侈的山药红枣糯米粥,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大哥,这山药红枣糯米粥真好吃啊,是给神仙吃的吗?”吃完一大碗粥,黄耘最小的妹妹舔着嘴唇,仰起头,一脸期盼地看着最信任的大哥,“大哥,我们以后会住在这里吗?还会有红枣粥吃吗?”
  “会的!等哥哥存了钱,给你买红枣糕吃!”黄耘笑着摸了摸幺妹头上的两个包包头。
  “好了,既然大伙儿都吃饱了,就都过来吧,咱们先把这段时间的活计分一分。”白十三拍了拍手,很有土地主家的老账房的架势,暗卫的高冷包袱都不知道被他甩到哪里去了。
  第42章 和离第42天
  “铺子那边的伙计和跑堂的, 咱们少爷说了, 要先培训一番才能上工。从今天开始,上午一个时辰, 你们几个跟着我学认菜谱, 还有一些简单的字儿, 别给客人念个菜名儿都念不好。店里还请了两个做过酒楼跑堂的老伙计,下午, 大伙儿跟着他们俩, 学着怎么跑堂伺候。”
  “不过,这一个月的学徒期,工钱可就没正式开工那么多了, 每个人100文钱, 包吃住和四季的衣裳。等到正式上工了, 按照少爷说的,每个月500文工钱,只要你们手脚勤快不偷懒, 我一文钱都不会少了你们的。”
  “剩下的分成几组, 几位老人家,就去鸡舍那边,帮着他们割些青草,煮鸡食,打扫鸡舍,捡鸡蛋,每人每月200文钱;几位大叔, 就去田里帮忙做些农活儿吧,除草、种菜、收拾菜园子什么的,还要堆肥,做什么,村里的雇工会告诉你们,这活计累些,少爷也不会亏待大伙儿,每个月300文钱,一个月管吃五次炖肉。”
  “几位夫郎,暂且跟着我们家的针线师傅,咱们还得先把店里要用的衣服被褥门帘子之类的赶出来,这段时间就辛苦一下大伙儿,做的好了,我做主,给你们每人500文钱的工钱。”
  这也是宋茗宋叶父子俩昨天提醒他的,原本这些东西,他是打算禀告了少爷之后,一总送到镇上的裁缝店去订做的,虽说是多花了点钱,可总归不用他们烦心了不是?
  还是宋茗宋叶父子俩细心,尤其是宋叶,因为被姚亦昕当成是预备店长培养的,时刻都在想着怎么给店里节省开支。之前是没办法,他们父子两就算熬瞎了眼,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铺子里要用的东西都做出来。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这些人里面,那些寻常操持家务的夫郎们,肯定都会针线活的,哪怕不够精细呢,做做门帘子什么的还是可以的。既然如此,宋叶就觉得,他们没必要额外花费一笔钱去外面订做,倒不如把这个机会留给这些人,一来是看看他们的手艺如何,二来,也给铺子里省了一笔银子,三来,他也知道自家少爷是绝对不会亏待帮他干活的人的,趁机给这些人赚点零花钱,也算是帮了他们一把了。
  果然,听白十三说给主人家做做针线活都有工钱拿,几个针线活计不错的夫郎顿时喜形于色,而且,听白总管的意思,做得好的话,每人能有500文钱的工钱呢,这可是往年他们在老家,大半年都攒不到的钱呢。
  将一应琐事都安排下去后,白十三把登记好的雇工名单,按照分工不同整理出来,拿去给自家少爷看。
  姚亦昕一到夏天就生物钟紊乱,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好不容易家里没什么事情了,他昨晚就吩咐了给他留点儿早饭,索性一次睡了个饱,起床的时候,差不多都快早上九点多的样子了,简单喝了点儿黄米粥,不太有胃口,看到白十三拿着登记好的名册过来,这才勉强接过来看了看。
  他也没想到这些人竟然都愿意留下来,要知道,这个时空的老百姓,对于故乡的感情可比他们那个时空深刻得多,简直是死也要死在老家的感觉。不过,换句话说,这些人宁可离开故乡也要留在这里,想必,北方的旱情,只怕真的是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彻底活不下去了吧?
  也不知道他那个心怀天下的工作狂前夫有没有接到消息?应该是接到了吧,毕竟都有逃荒的百姓跑到他们这里来了呢,沿途的官府要是不想凭白负担这些灾民,一定会把事情如实上报的。
  呸!他管这个闲事做什么?累死活该!姚亦昕不无恶意地想,心怀天下是好事,可是,也不能天底下的大事都让国师一个人做了啊,秦桧还有几个狗腿子呢,堂堂一个国师,竟然不知道整合国家人才资源,给自己组团个给力的内阁?
  “就这样吧,这几天让木柴大叔辛苦一下,做点儿好吃的给他们补补,人手不够的话,从村里雇几个人来帮忙,等过几日咱们再去镇上买几个人放到厨房去,不然家里这么多人,木柴大叔不是要累死了?”
  “还有军营那边的供货,”白十三急忙提醒道,“再往北,过了十月就要开始下雪了,今年油泼辣子和各种辣酱的量必定要的很多,咱们得提前备好货。”
  “我也正想说呢,索性食铺开没开业,这样吧,明天你就带着人去镇上,找相熟的商船,让人给我们从南边儿采买一船干辣椒回来,还要买些那种手指长短的黄辣椒,那个味道更辣,和口感好的红辣椒混在一起,香辣的味道更足些。”
  “顺道再带点儿八角和花椒之类的香料?”
  “对对!我差点忘了,那就一起采买了吧,整船采买可比去店里零散买划算多了,索性一次多买点儿,军营那边要不了,还可以放在咱们店里卖呢,码头人来人往的,说不定以后还能卖成本地特产呢。”姚亦昕抿嘴偷笑,突然想起来以前每次坐火车上学的时候,一些小站总会有本地人溜进来,趁着火车靠站的时候大声叫卖本地特产。
  想一想,到时候如果他们姚家村的辣酱真的火了,每天都有人在繁华热闹的码头,用篮子挎着一罐一罐的辣椒酱向码头来往的外地游客卖力兜售:“油泼辣子!猪肉花生辣酱!原味拌饭酱!青江本地特产!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啊!出了这个码头就没得买咯~”
  噗!真是想想都觉得可乐。姚亦昕脑补得十分嗨皮,看在白十三眼里,他们家少爷大概是昨晚做了个美梦还没醒呢吧。
  打发了任劳任怨的白总管帮自己干活,姚亦昕起床活动了一下筋骨,决定去庄子上转转去。
  毫不夸张的说,自从姚亦昕回了姚家村,就连黄阿婆都说了,整个村子好像都活泛了起来,上到几十岁的老人家,下到几岁的孩童,每天都乐呵呵地忙活着,想着怎么赚钱,村子里说闲话的少了,管闲事的更是没了,连那往日里喜欢偷鸡摸狗的,也不知不觉把注意力放在了正道上,哪怕是去稻田里摸田螺卖给姚家呢,一天赚的也比他们往常偷鸡摸狗赚的多,但凡能走正道堂堂正正地赚钱过日子,谁还想冒着被扭送到官府的风险当个没出息的小混混啊?
  这一路走来,姚亦昕就看到有几个老人家正在开垦荒地拾掇菜园,几个腰间挎着鱼篓的男子在稻田里摸田螺抓稻鸡,连小孩子都在四处跑来跑去,人手十几根钓竿在河里钓河虾。
  要说河虾这种生物也真是蠢,姚亦昕小时候也钓过河虾,连钓钩都不需要,只要在一根棉线上面拴些腥味重的内脏或者土蛙之类的,那河虾就会伸出大钳子来狠狠钳住,看到棉线下坠,提起来往往就能收获一只河虾。
  往常这都是乡间调皮小子们玩耍的游戏,可是,自从姚家开始收购新鲜河虾开始,别看这些皮孩子们力气不大,手脚利索的,一天钓个一两斤河虾是没问题的,一斤河虾10文钱,两斤也有20文钱了,那码头扛包的壮劳力,有的人一天也只能赚这么多呢。
  再过几个月,这浩瀚的稻海就能收割了,收割后,姚亦昕就能把这些良田都收回来,水稻自然要种一些留着家里吃,大多数良田,他还是决定拿出来种些经济作物,比如说瓜果蔬菜什么的,还要多种些大豆,往后豆制品也会是他家食铺里的主打菜式,豆制品营养美味又便宜,是植物蛋白里最适合广大老百姓的食物了。
  一路走到鸡舍那边,之前采买的鸡苗和鸭苗已经长得半大,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吃到仔鸡和仔鸭了。
  一想到仔鸡,姚亦昕脑海中就不由得浮现出了一道他们家以前常吃的经典农家菜式:毛豆烧仔鸡。
  初夏第一茬新鲜毛豆,剥出来还带着一层膜,最是鲜美,宰一只自家养的半大仔鸡,剁成块,和毛豆米一起红烧,只需要一点油盐和农家蚕豆酱,什么都不需要加就非常鲜美。
  回去的路上,姚亦昕忍不住从一个村民家里买了两只刚长成的小公鸡,这种刚养了大半年的小公鸡,肉质鲜嫩,微微红烧一下就非常好吃,最适合拿来烧毛豆了。
  那户人家本想着给送货上门,他们可不敢让这俊美如仙人一般的姚家公子亲自拎着两只小公鸡回家,不过,却被姚亦昕摆摆手拒绝了。
  庄户人家,每天忙不完的事情,哪里能劳烦人家亲自给自己拎东西?他又不是没长手,从人家家里借了一只竹篮子,将捆绑好的小公鸡放在篮子里,又取出两串铜板递给那户人家,姚亦昕忙不迭地拎着食材往家里走,路上遇到粥娃,又让他去别的农户家里买些新鲜的毛豆回去。
  小公鸡全身都好吃,新鲜的鸡血也没有浪费,处理干净都,两只小公鸡的鸡血、鸡杂凑在一起,便可以和着新鲜的青辣椒、洋葱一起爆炒一个鸡杂,鸡肉剁成块,没有蚕豆酱,黄豆酱也凑合,和着刚剥出来的毛豆一起下锅,先爆炒再加水焖烧,一炷香的功夫即可出锅。
  做好的毛豆烧仔鸡,连汤带肉的浇在白米饭上,姚亦昕最喜欢吃这样的盖浇饭了,再从柴锅锅底铲几块焦香的锅巴泡在毛豆汤里,趁热吃,既有锅巴的焦香,又有毛豆仔鸡的鲜香,姚亦昕胃口大开,一不小心就吃撑着了。
  “少爷,您还是少吃点吧,想吃的话,明日我命人去村子里买上几十只仔鸡放在家里,让木柴大叔每天给你做一餐毛豆烧仔鸡。”白十三无奈地找了朱爷爷配了一份消食汤,命人熬好了送来给姚亦昕。
  “我又不是狐狸,哪里每天都要吃鸡啊?”姚亦昕苦笑着一口喝光了消食汤,他这也是思乡情切,吃到了记忆中熟悉的味道,一不小心就吃撑了。
  “阿嚏!谁在背后骂朕?”皇宫内,真正的狐狸,小皇帝白丰霖狠狠打了一个喷嚏,忍不住揉了揉鼻子。
  “你倒是挺有自知之明。”国师大人毫不客气地怼起了自家外甥,“八成是那些让你下罪己诏的老臣们在背后骂你呢吧。”
  作者有话要说:  写到这一章,依稀记得,小时候和爸爸坐火车去山东亲戚家里玩,路过好多车站都有德州扒鸡卖的,那时候觉得山东好神奇啊,怎么有那么多烧鸡可以卖的,简直像是永远都卖不完一样。然后去南京的时候才发现,南京的盐水鸭也是到处都是……
  闲话几句,总感觉特产都是别人家乡的好吃,自己家乡的就各种嫌弃2333
  话说,我们家乡的特产有麻饼和烘糕,能猜出来作者菌老家是哪里的吗?
  --------------------------------
  看到评论区有宝宝想要螺蛳肉炸酱的做法,在这里贴出来,感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下。
  原材料:晒干泡发的螺蛳肉小半碗,喜欢吃的可以多放;农家黄豆酱;干辣椒末(最好是中粗的那种,不要太细);花椒、盐、鸡精少许;香葱一小把洗干净切段晾干。
  做法:
  先将辣椒末放在碗底,千万不要有水;然后倒小半碗菜籽油烧热,浇在辣椒末上,做成油泼辣子。(喜欢吃花生的还可以炸一些花生米混进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