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贞观大闲人> 第659章 醉酒祸言

第659章 醉酒祸言

  卧底是个很复杂的职业,自古便有,如消耗秦国国力修水渠的郑国,如被勾践派到吴王身边的美女西施等等,当然,三国蒋干那个逗逼除外。
  称心也是卧底。
  事实上,如果当初李素没进太常寺,没听乐班奏乐,没看见人群中如花似玉的他,如今的称心恐怕还是太常寺一个小小的乐童,过着简朴却知足的日子,平凡,还有点小理想,过几年再娶一房妻室,一生就这样无风无浪地度过。
  可是,当李素看到他的那一刻起,称心的命运从此改变了,他过上了锦衣玉食的日子,他有了一个地位尊贵且特别宠爱他的男人,东宫里几乎所有的宦官宫女们都把他当成了妃子看待,可是,他过得并不快乐,他越来越压抑,越来越痛苦。
  痛苦的根源不仅仅是藏在阴暗角落里支使着他的神秘人,更痛苦的是,他与李承乾的畸恋越陷越深时,李承乾却变得越来越陌生。
  残忍,暴虐,无情,以前那个斯文有理的他再也看不见了,如今每天看到他时,不是酒气熏天便是歌舞纵色,把东宫里的宦官宫女当成牲畜般动辄杀戮,唯独对他称心,才能从他眼里到看一抹真情流露,可是,这样的真情却无法遏制称心骨子里的寒冷。
  李承乾变了,称心也变了。
  又爱,又怕,想留,又想逃。
  耳边不断回荡着暗巷里神秘人阴冷的声音。
  “太子易位,便是你重得自由之时,赐你万金良田,车马仪程,从此隐姓埋名,做个平凡的富家翁,如春秋时的西施那般,可与范蠡归隐山水间,此生无忧终老。”
  这是一句承诺,是对他余生的补偿。
  称心苦笑,归隐山水,多么美好的日子啊,可是,这样的日子真的属于他么?
  他……只是一颗棋子而已。
  东宫花园里,小宦官的尸身已不成人形了,李承乾执剑将他砍得血肉模糊,砍到累了,李承乾弯腰喘息不已,情绪宣泄过后,看着地上的一滩烂肉,李承乾露出了恶心的表情,转身看到身后一脸惧意的称心,李承乾皱了皱眉,随即重重哼了一声。
  “叫人来,把他抬出去葬了,此事不可宣扬。”
  说完李承乾一拂袍袖,浑若无事地离开。
  称心呆呆地看着那具尸首,良久,忽然弯腰,哇地一声吐了起来。
  **************************************************************************
  尸首处理干净,李承乾照旧前殿开宴,貌美如花的舞伎们挥舞着长袖,在悦耳的乐声中翩然扭动着婀娜的身姿。
  李承乾一手执盏,另一手搂着称心,脸颊因醉酒而泛起潮红。
  称心强笑着为他斟酒,一盏接一盏,酒色撩人,李承乾醉意愈浓。
  “美酒,美色,人生长醉,大丈夫当如是也!”李承乾放浪大笑。
  称心强笑道:“殿下今日兴致高昂,奴为殿下高兴。”
  李承乾搂着称心的手忽然加重了力道,嘴里喷着浓浓的酒气,打了个酒嗝儿,醉眼迷离地道:“称心,待孤继大统之日,孤封你做皇后,那个太子妃苏氏……毫无乐趣,只知喋喋不休劝我这个劝我那个,跟东宫那几个老匹夫一个德行,孤若即位……必废了她!还是孤的称心最解人意,孤……立你为后……”
  称心闻言心尖儿一颤,随即苦笑道:“殿下,您真的醉了,回寝殿歇息可好?”
  李承乾哈哈笑道:“丝竹悦耳,歌舞翩跹,孤何醉之有?称心,莫坏了我的兴致!来,酒满上!”
  称心幽幽一叹,执壶为他斟满了酒,秋波般的眼眸不经意似的朝殿外廊下瞟了一眼。
  廊下,一道瘦削的身影静静立于墙后,宫灯照不到的阴暗角落里,灰色的袍袖不小心露出了一角,可大醉中的李承乾并未发现。
  称心一眼瞟过,神情犹豫了片刻,最后暗暗一咬牙,堆起了如花般的笑靥,端杯朝李承乾敬道:“奴为殿下贺,他日殿下若承继大统,只盼您莫忘了与奴这几年的情分……”
  李承乾一口饮尽,大笑道:“如何能忘,放心,孤绝不负你,百年前有个陈朝,陈朝文帝独宠韩子高,二人恩爱如胶,日夜相伴,文帝曰他日必封其为皇后,哈哈,男皇后……陈文帝有此气魄,孤岂能让他专美于前?他能做的事,孤也敢做!称心,待孤坐上那个宝座,你便是孤的男皇后了。”
  称心眉梢微动,垂头轻声道:“奴谢殿下宠爱,只不过奴毕竟是男子,封为皇后怕是惊世骇俗,朝中忠直之臣甚多,殿下纵为天子,恐怕也不能随心所欲呢,殿下对奴的宠爱,奴领受并感激,但请殿下万莫当真……”
  李承乾呆了一下,接着大怒:“你不信我?不信我将来封你为皇后?”
  称心露出惶恐状,强笑着为他斟酒:“殿下莫恼,来,奴敬殿下,请殿下满饮……”
  李承乾借着酒劲,赤红着眼道:“莫把话扯远了,称心,待到孤即位之时,你便知道我说的话是真是假!什么忠直之臣,世间黑白曲直,全在他们一张嘴皮子里……”
  打了一个冗长的酒嗝儿,李承乾身躯已有些摇晃,却冷哼道:“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忠直之臣?哈哈……”
  这句千古有名的混帐话说出口,称心幽幽一叹,垂头不再发一语。
  好了,神秘人给他的任务已完成,他要的就是这句话,而殿外那道身影……等的也是这句话。
  李承乾话音刚落,殿外廊下便传来一道怒哼。
  “太子殿下,你太过分了!昏聩残暴至斯,岂可为君!”
  一声暴喝,打断了殿内丝竹歌舞的旖旎气氛,殿内无论乐师,歌伎舞伎全都停下,一脸愕然地朝殿外望去。
  大殿门外,一身灰袍的太子左庶子张玄素立在门槛外,一脸怒意地瞪着李承乾。
  李承乾也惊呆了,神情很快闪过一丝慌张和惶恐。
  ************************************************************************************
  一句话能造成多么恐怖的后果,没人比李承乾更清楚。
  太极宫。
  时已深夜,甘露殿仍点着宫灯,殿内一片静谧,上方高挂的一盏盏宫灯,将大殿照得雪白如昼。
  李世民揉着太阳穴,正在批阅奏疏。
  自他登基以来,批阅奏疏已成了他每天花费最多精力的一件事,“贞观之治”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却是君臣们日以继夜勤奋操劳的结果,治理一个国家要付出的心力绝对是旁人无法想象的,每天上千份奏疏,李世民绝不假手旁人,每一份都由他亲自打开,每一个字都要看进去,每一句御笔亲批的字都写得清楚明白,这样的工作,李世民干了十七年。
  成为圣君的首要条件,必须要勤劳,永不怠政。
  夜色已深沉,空气仍有些燥热,矮桌上的烛灯有些暗淡了,李世民取针,将灯芯挑亮了一些,再看看桌上仍堆积如山尚待批阅的奏疏,不由摇头苦笑,叹了口气,打起精神继续批阅下去。
  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狗累,这就是当皇帝的代价,享受万邦朝拜齐称“天可汗”的荣耀,就必须付出这样的代价。
  万籁俱静的深夜,殿外传来非常突兀的脚步声。
  很快,殿门外一名宦官跪下,战战兢兢地道:“陛下,太子左庶子张玄素求见。”
  李世民皱眉:“这么晚了,张玄素见朕做甚?告诉他,有事明日朝会再说。”
  说完李世民不再理会宦官,垂头继续批阅奏疏。
  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不经意抬头,发现那名宦官仍战战兢兢跪在门口。
  “怎么了?”李世民沉声问道。
  “回陛下,张玄素长跪宫门外不起,说是有要事启奏陛下,是关于……东宫太子殿下的。”
  一听到“太子”二字,李世民无法拒绝了。
  这是他的一块心病,半年未见自己这个嫡长子了,但李世民并不如外界猜测的那般冷漠,事实上东宫每天都有消息传进太极宫,李承乾吃了什么,胃口如何,喝了多少酒,说过什么话,甚至……最近甚为宠爱一个太常寺乐童出身的男子等等,事无巨细,李世民都清清楚楚。
  越清楚,李世民越失望,于是越不想见他。
  父子二人就这样在彼此打听中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关系越来越恶劣。
  “太子怎么了?”李世民终于搁下了笔,挺直了身子问道。
  宦官小心地道:“奴婢不知。”
  李世民想了想,挥手道:“宣张玄素觐见。”
  宦官急忙退下传旨去了。
  没过多久,张玄素急步走到大殿门外,一脚跨过门槛,然后扑通一声跪倒,在李世民惊愕的目光注视下,张玄素伏地悲呼道:“臣张玄素有负圣恩,罪该万死,请陛下恕罪!”
  李世民吓了一跳,急忙起身走到张玄素面前,亲自伸手扶他,温言道:“张卿何出此言?大晚上的,究竟出了什么事?”
  张玄素摇头不肯起身,仍拜伏于地,泣道:“臣愧对陛下厚望,这几年教导太子殿下,臣不敢懈怠,然而殿下却不思进取,言辞昏聩,举止暴虐,臣万死,不配担此重任,恐背千古之骂名也,今日向陛下请罪……”
  李世民呆愣片刻,笑道:“这没头没脑的,张卿到底想说什么?莫非太子顽劣,让张卿受委屈了?无妨,朕命太子向你赔罪便是,请罪之说,张卿不可再提,免坏我君臣之情。”
  张玄素泪如雨下,伏首泣道:“臣于贞观八年蒙陛下看重,任为太子右庶子,后升左庶子,辅佐太子监国听政,教授太子帝王之术,七年以还,臣不敢稍忘陛下和社稷重托,终日兢兢业业,不辞操劳,太子一言一行稍有失当,臣必上言劝谏,以正视听,可是这一次,臣……真的绝望了,陛下恕臣无法再辅佐太子殿下,只想辞官还乡,远避庙堂……”
  李世民眉头一掀,听到这里,他终于发现事不寻常了。
  这恐怕不是普通的君臣拌嘴,否则张玄素不可能是这个样子,当初自己决意修洛阳宫,张玄素上疏劝谏而触怒了他,刀快架到脖子上也不曾见过他如此心灰意冷的悲伤模样。
  “张卿且起,有什么话细细道来,太子到底怎么了?你只管说,朕绝不偏颇。”
  张玄素流泪叹息。
  东宫属臣,在外人眼里看来那是前程无量的官职,太子潜邸之旧臣,只要有耐心等到老皇帝蹬腿归天,太子即位,他这种东宫老臣必将被重用,多熬些年岁,当个位极人臣的三省宰相并不难,张玄素虽说是有名的谏臣,终究也有几分权欲,他也希望自己有当宰相的那一天。
  然而,今晚李承乾说的那番话,“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这句话终于震惊了他,他对李承乾彻底感到失望,甚至心寒了。
  如此残暴之君,将来若即了皇帝位,岂不血流成河?这样的太子,值得他辅佐吗?
  张玄素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这些年辅佐的人竟然是这等性子,他发现自己侍侯不起了,一则心寒,二则害怕,三则,为千万黎民而哀。
  左思右想,犹豫迟疑,张玄素终究是贞观朝里有名的正直谏臣,他选择了进宫如实禀奏。
  “杀五百人,岂不定”,这句话别人说起来顶多是句酒醉后的狂妄之言,任何人说这句话都可以当成是玩笑或是醉话,任何人都可以说,唯独太子不能说。
  从李承乾嘴里冒出这句话,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没人敢把它当成胡言乱语或是酒后狂言,也没人觉得这仅仅只是一句混帐话,因为他是太子,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一句话,听在别人耳朵里,都会自动上升到政治高度,没别的原因,因为他是太子,他说当皇帝后杀五百谏臣,任何人都要当成一句真话,认真听进去,并且记在脑子里,因为他有能力做到这件事,甚至更多。
  不得不说,这句话太严重了,张玄素无法再站在李承乾的立场帮他粉饰太平,哪怕是东宫属臣,他也无法隐瞒下去,他怕担上责任,怕背负千古骂名,教了七八年,就教出这么一号货色,张玄素羞愤得真想一头撞死在李世民面前。
  原文原话,一字不改,张玄素老老实实在李世民面前复述出来。
  李世民听完后两眼呆滞,沉默不知多久,神情布满了不敢置信,最后噗嗤一笑,摇头道:“张卿言过其实了吧?承乾虽说不长进,但也不会昏聩残暴至斯,朕的儿子,朕了解他,这两年确有种种不如人意之处,而且不思进取,纵情酒色,甚至也因小过而杀过东宫里的宦官,这些朕都知道,但他不可能说出如此混帐的话来,哈哈,怕是当时承乾酒醉,说话含糊不清,张卿听错了。”
  张玄素也不争辩,跪在他身前垂头默默流泪。
  没有争辩,反而是最有力的解释。
  看着张玄素愧疚愤恨的复杂表情,李世民的笑容也有些僵硬了,接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渐渐变脸,僵硬凝固的笑脸渐渐敛起,神情开始凝重,最后迅速化作一片潮红的怒意,宽阔的胸膛也开始急速起伏不定。
  “他……果真如此说?”李世民语气冷森道。
  张玄素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伏地泣道:“臣失职,臣辅佐太子不力,罪该万死!”
  李世民发出粗重的喘息声,心灰意冷地闭上眼。
  “……杀五百人,岂不定?”李世民喃喃念叨着这句话,震惊且震怒的表情落在张玄素眼里分外可怖。
  “好气魄啊,呵呵……”李世民忽然冷笑。
  自他登基以来,朝中谏臣不少,从魏徵到御史台的各位监察御史,再到他身边的中书舍人,严格说来,这些人都算是谏臣,以李世民博大的胸襟,有时候也恨不得把这些没事挑刺的厌物们全杀了。
  可是,他不敢杀,一个都不敢杀,哪怕当初魏徵站在金殿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着他的鼻子连骂三声“昏君”,他也没动魏徵哪怕一根手指头。
  现在好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位太子殿下一开口便是“有谏者,我杀之”,而且还要“杀五百人”……
  昏聩到这等地步的话,李世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居然是堂堂太子说出来的。
  看着垂头无语的张玄素,李世民眉头拧出水了,神情阴沉地瞟了他一眼。
  到这个时候,李世民还是不愿完全相信他的话,因为李承乾不仅是太子,也是他的亲儿子,张玄素却只是个外人,李世民不愿因外人一言而冤枉自己的亲儿子。
  “宣……太子觐见,马上!朕……想问问他!”李世民目光阴冷,咬着牙从齿缝中迸出这句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