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农圣> 第278章 为理想摇旗

第278章 为理想摇旗

  冷汗化解不了崔世勋的尴尬,李世民看向他的眼神之中逐渐出现了怒气。
  “既然众卿一致认为崔卿说的有理,那么,朕就拒绝······”
  “陛下,不可,老臣适才思虑不周,蛮夷上表臣服,乃是彰显我大唐国威,君主仁德之事,臣一时糊涂,没有想到此节,罪该万死。”
  在朝堂上打断皇帝说话说是很没有礼貌的事情,要是没有背景的人,是万万不敢这么干的,孙享福正准备上前挤兑崔世勋,却是被魏征把衣袖一拉,小声道,“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好,朝堂上,该是有规矩的地方。”
  说罢,魏征出列,拱着勿板向李世民奏道,“臣弹劾礼部侍郎崔世勋君前失仪之罪,请陛下圣裁。”
  闻言,龙椅上的李世民看向崔世勋道,“崔卿可知罪?”
  崔世勋闻言,连忙躬身下拜道,“臣认罪。”
  “如此朕罚你俸禄半年,你可服气?”
  “陛下,崔侍郎身为礼部官员,犯失仪之罪,应该罪加一等,罚俸禄半年,惩处太轻,不能服众。”
  李世民才刚刚问完,还不等崔世勋答话,魏征就立刻出言道。
  平时,魏征在朝堂上这么呛李世民的次数可不少,不过这次,李世民却被呛的很舒服。而且,他说的有礼,主管礼仪的礼部官员,还能犯失仪之罪,这确实应该罪加一等。
  被魏征拉了一把的孙享福,这才回过味来,如果像上次那样,让自己跟崔世勋在朝堂上扯扯皮,那么,事情的结果恐怕又会不了了之,而由魏征出面将崔世勋的罪名坐实了,这个崔世勋就彻底完蛋了,首先,他今天的举动就违背了各家族老会定下的大局方针,世家系的官员不会开口帮其求情。
  其次,魏征讲的有理有据,容不得旁人开口求情,那么,李世民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处罚了,等于是魏征利用朝廷规矩,帮李世民扛下了罢免崔世勋之后带来的压力。
  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朝堂上,是魏征逼李世民这么做的。
  这短短一两分钟发生的事情,让孙享福觉得,这朝堂上站着的人,个个都不简单,政治智慧都是杠杠的,同时,对于魏征这个人也看的更清楚了,在大事上,这个人心里真的跟明镜似的,一点也不含糊,像崔世勋这种阻碍国家发展的毒瘤,他打击的比孙享福还坚决。
  “魏卿言之有理,那朕便暂且让崔卿停职反省,崔卿你可服气?”
  崔世勋能服气才怪,原本他只是对孙享福咬牙切齿而已,现在,却是更加恨魏征了,别看李世民说的很和气,停职反省,鬼都知道,这一停,就可能永远的停下去了。
  但是,他压根找不到理由为自己争辩,只得躬身道,“老臣谢陛下宽容。”
  说罢,恶狠狠的看了一眼孙享福和魏征,朝殿外走去,对于他来说,今天这事可还没完,回去之后,他还将会面对家族内部的诘问,情形可能比这里还惨,皆因他看到了老仇人,心里出现了那么一丝丝的不淡定,不理智,而最终作出了一件不理智的事情。
  待崔世勋走出去之后,孙享福才再度站出来道,“朝堂上就是因为这样为了反对而反对的蠢材太多了,才导致了这个国家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得不到高速发展,臣刚才还只是说了夷男对朝廷提出的条件,还有一些臣代表朝廷,向夷男提的条件都还没有说呢!”
  “孙爱卿向夷男提了什么条件,还请快快道来。”
  以孙享福的品级,自然是当得起李世民‘爱卿’两个字的称呼了,当然,这一出,两人也是早有默契的要在朝堂上上演的,崔世勋那里,完全只是一个小插曲。
  “臣首先向夷男阐述了臣服大唐的基本条件。”
  孙享福知道自己这句话一说,朝堂上诸公,肯定会有疑问的,什么时候,臣服大唐还有基本条件了?
  还是魏征,最先跳了出来问道,“孙都督,我大唐何时制定了什么臣服的基本条件?”
  “没有制定,但有成例嘛!咱们把成例编写成明确的规章制度不就好了。”
  魏征进入脚色也很快,他顺着孙享福的话继续问道,“什么成例?”
  “当然是异族投降,乞降,或者主动上表臣服时,做的一些事情了。突利阵前乞降,我大唐纳其土,收其民,颉利战败投降,我大唐纳其土,收其民,回纥部上表称臣,我大唐也是纳其土,收其民,当然,对于主动上表投降的乞骨仆首领,给了两字王爵位的封赏。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臣服于我大唐,纳其土,收其民,都是最基本条件呢?”
  闻言,朝堂上的诸公都觉得,孙享福说的有理,可夷男真的愿意将土地和人口献给大唐吗?
  很快,魏征就问出来了这个问题。
  孙享福答道,“当然不愿意,不过,也不反对。”
  “不愿意,不反对?”
  孙享福点头道,“是的,夷男表示愿意遵守我临时制定的条件,承认薛延陀部现在控制的所有土地都是我大唐固有的领土。也承认薛延陀部控制的人口,乃是我大唐公民,只是,这些土地和人口,实际上,需要交给他管理。”
  闻言,心直口快的尉迟恭插了一句嘴道,“这跟不臣服,不是没什么两样么?”
  “呵呵,鄂公有所不知,这差距可就大了,首先,确立了我大唐对漠北之地的主权,夷男只是代表大唐管理这片土地而已,往后,漠北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应该属于咱们大唐的内政。
  其次,您注意到我说的这个‘公民’的词了么?它的意思由我大唐最终解释,如果,我们下一道诏令,赋予‘公民’一些民权,您说夷男他听不听?”
  “民权?”
  这下不光是尉迟恭了,连李世民都有点发懵,整个朝堂上下,几百双眼睛看向孙享福,等着他解释。
  “很简单,咱们首先,就要下一条规定,除陛下之外,所有人,不得剥夺公民基本生存条件,这个基本生存条件是什么呢?耐以生存的衣,食而已。
  这一点,夷男大致不会抵触,因为薛延陀的人口,是他的子民,他还巴不得自己的子民衣食无忧呢!”
  “那么,之后,咱们再规定,除了拥有有钩决权力的陛下,任何人,不得随意杀害我大唐公民。
  这一点,夷男听,他就不能在薛延陀掌握生杀大权,他不听,那些在他控制下的人口,就可能反对他。
  因为谁都不想死,尤其是那些犯错,闹事的刺头,咱们这么做,是给了他们一个犯错之后,求活的理由。”
  “再之后······”
  “孙爱卿且慢,只此两条,朕觉得,就可以接受夷男称臣的表奏了,至于你所说的‘公民’,朕觉得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咱们稍后再议,你且说说,朕接受薛延陀部臣服之后的章程吧!”
  才听到这里,智慧高绝的李世民就觉得,孙享福所说的这个‘公民’的策略,很有可操作空间,套路很简单,不断的给所有公民身上赋予权力,让他们跟夷男之间离心离德,到时候一些规定下去,夷男听,或者不听,都会面对很麻烦的问题,而大唐,收薛延陀部百姓的心,却只需要靠一张嘴忽悠,往死里忽悠。
  当然,这些操作,现在不应该对外公布,应该由他和几位心腹大臣们商议出一整套办法之后再实行。
  孙享福一早就知道李世民会喊停,于是话风一转道,“夷男向往大唐称臣之后,陛下按照约定,要允许他建立汗国,册封其为可汗的旨意肯定是要下的,最好将其妹妹东珠封为公主,这样,在辈份上,陛下您就比夷男高了一级,也代表我大唐比薛延陀高一级。
  此外,朝廷要在漠北帮助夷男建立起牙帐,即,一座规模不小于善阳城的城池······”
  “规模不小于善阳?”
  朝堂的众多官员即便大多数没有过去善阳,但听说的描述善阳城之坚,之富的词语可不少,对于在漠北草原上建立这么一座城,朝廷需要花多少钱,只有一个巨大的概念,所以,听到孙享福这句话,大家心里顿时都打起来鼓,开始议论纷纷起来,朝廷现在穷啊!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
  孙享福目光扫视了群臣一遍道,“诸公可是觉得,在漠北建设一座大城花费巨大,朝廷承担不起?”
  “正是,筑一城耗费何其巨大,尤其是在漠北苦寒之地,至少也是百万贯起,朝廷若是为了讨得一个虚名,而花掉上百万贯钱财,可是得不偿失的。”
  这次不光是魏征,连长孙无忌也跳出来说话了,刚接掌户部的他可是知道,国库里,现在老鼠都能饿死,朝廷可没有钱来做这样的大工程。
  “呵呵,长孙尚书多虑了,我建造善阳的时候虽然初期投入了一点,可现在,不仅将投入的钱财收了回来,还赚取了大量的钱财,而且,帮薛延陀建城,可不是我们全部出资,我们只出工,管建筑而已,建设需要的材料和土地,可是要夷男自己提供的。”
  听孙享福这么夷解释,满朝诸公这才想起,孙正明到了朔州一年多,可还真没有问朝廷要过一分钱,可诺大的善阳城就被他建修建起来了,现在,善阳从朔州划出去,成了安北大都护府的治所,它同样没有找朝廷要一分钱,就将整个地盘,几十万人口安置了下来。而且,他还供养起来了三万多人的军队,战马过十万匹,一文钱都没有找朝廷要。至于那近百万头牛羊,和地皮款的尾款,加起来,可是能够抵的上大唐几年的税收的。
  认清了这个现实的诸多朝臣现在非常疑惑,国家真的能像孙享福这么治理吗?
  见大家都不说话了,孙享福又道,“想要薛延陀部归心,臣觉得,最重要的是融合他们的文化,将他们的生活习惯,变的跟我们汉人一样,所以,帮他们建筑城池只是第一步,臣还建议陛下,大力扶持文化宣传产业,最好,给其中有杰出贡献的人,记功,封赏,打破一些没有必要存在的身份地位上的歧视,这些都是汉人的陋习,继续存在,有弊无利。
  至于如何扶持发展文化宣传,臣觉得有很多个方面。
  一个读书人,如果他的诗文,能够被所有异族人喜欢,从而爱上咱们汉人的汉字,那么,这个读书人就是有功的,就应该封赏,因为这会让那些异族人崇尚,学习我汉家优美的文字,诗词,已经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
  一个戏子,如果她唱跳的歌舞,能够被所有异族人喜欢,从而爱上咱们汉人的歌舞,那么,这个戏子就是有功的,也应该封赏,因为这会让那些异族人,崇尚,学习我汉家优美的语言,从而变的与我们更加没有分别。
  如果胡人和我们书写一样的文字,说一样的语言,那么,他们和我们还有什么区别?当他们和我们没有区别的时候,边境上打了千年的战争,就永远终结了。”
  既然说了,孙享福就打算多说一点,能不能行的通是一回事,至少,他要为自己的理想,摇一回旗,可不能一直都是他自己和李世民两人偷偷躲着玩,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才能干成更多的事情。
  不过,他没有料到的是,朝堂之上,竟然有不少人在此时出班向李世民道,”臣觉得,孙都督此言有理。“
  孙享福看到了文臣班子最前面的就是长孙无忌,这丫的就是鲜卑族后裔,而且,朝堂上,有外族血统的官员可不少,武将班子,尉迟恭身后,也站了一大票,只片刻之间,朝堂上就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官员跳出来支持他,这可是好现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