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几乎是霎时间,他的冷汗就下来了。
原因无他——晋王问的这句话,委实是太毒了!
先帝只留有今上与七王二子在世,他若说是多了,那之前上书,请皇帝重开选秀,岂不是打自己的耳光?
可若是说少了,却也不行。
——谁不知道先帝其余诸子,皆是在那场宫变中为今上所杀,他今日在此说先帝子嗣稀少,岂不是取死之道?
前者只是将耳光打在自己脸上,后者却是将耳光扇到皇帝脸上,哪一个都要不得,倘若他当真说了,今日只怕连宣室殿的门都出不了。
晋王微微笑了,那笑意很浅,也很冷,在这样一个半大孩子身上,尉迟承堑居然感到了恐惧。
讷讷不知如何开口时,他听见晋王催问:“我在问你话,父皇也在等,你怎么不开口?”
尉迟承堑脸色都白了,嘴唇动了动,一个字也没说出口。
元景不再看他,而是自椅子上站起,拿着他的小刀与木剑,到了皇帝身边。
皇帝面前的桌案比他要稍微矮一点,他站在那里,就能看清桌面上的东西。
对着那份奏疏看了几眼,他用小刀指了指最后的几个字,认真的问皇帝:“这个字念什么?”
皇帝笑着答他:“念堑。”
元景跟着母亲学过百家姓,承字也是认识的,加之问了皇帝,也就可以很顺溜的念下来了。
看一眼那个出了一头冷汗的人,他淡淡的问了一句:“尉迟承堑?”
来时雄赳赳气昂昂的尉迟承堑,这会儿却没了气力,勉强挤出一个哭一般的笑,瑟瑟道:“臣在,殿下有何吩咐?”
元景静静看了他一会儿,道:“我记住你了。”
他也不多话,一句结束,就向皇帝示礼,抱着他的木剑和小刀,往外面去了。
内殿的几个臣子对视一眼,目光中是一般无二的深沉与思虑,最终齐齐化为一声太息,一句赞叹。
晋王有人主之资,可兴国也!
第111章 花事
尉迟承堑的事情, 青漓起初是不知道的。
毕竟身处后宫,她也很注意其中分寸,不会去打探政事, 招惹是非。
之所以知道这个名字, 是有一日,她去看元景时, 在他的小本本上看见的。
元景长大了, 虽说变得严肃了, 有些东西上,却有着相当可爱的爱好。
譬如说, 会时不时的往小本本上写点什么。
“元景,”青漓有些不解的问儿子:“你认识他吗?”
对于这个人,以及他与魏国公府的不睦,她都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 会在元景这里看见他的名字。
“原本是不认识的, ”元景认真的道:“可是前几天,认识了。”
青漓看他小大人的模样, 微微一笑之后, 又轻声问他:“你这个小本本, 能给母后看看吗?”
“当然可以, ”元景也笑了,又温和又亲昵:“我的东西都是母后的。”
青漓笑着揉揉儿子的脸,转到一侧的椅子上坐下, 掀开小本本的封面,开始慢慢翻看。
他字迹还很青涩,稚气之中却也含了锋芒,并不一味的学青漓和授课先生,颇有些自成一家的味道。
那小本本写的不算多,只十几个名字罢了,因为一页只写一个人的缘故,所以才显得厚了些。
青漓挨着翻完,隐约明白了什么,又有点抓不住,想了想,就问他:“你写这个做什么?”
元景神色淡淡的回答:“白纸黑字的提醒自己,不要忘了他们。”
尉迟承堑那日的事青漓不知道,但是自其余名字之中,却能悟出一二。
顿了一顿,她问元景:“都是你不喜欢的人?”
元景看着母亲,温顺的点了点头,看起来乖巧极了。
青漓心里忽的生出几分说不出的味道来,将他拉到自己身边去,低声问:“既然不喜欢,怎么不直接同父皇和母后说,叫我们帮忙呢?”
元景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反问她:“母后,你那个喜欢尉迟承堑吗?”
尉迟承堑与魏国公府有隙,青漓自然不会喜欢,对着自己儿子,她也没遮掩,而是直言道:“不喜欢。”
“既然这样,”元景看着她,问:“母后为什么不同父皇说,叫父皇收拾他?”
青漓被他问的,居然说不出话来。
这一瞬间,她忽然极为深刻的认识到,这个孩子,或许比自己想象的要敏锐的多,也聪慧的多。
她没有说那些空泛的话,只是握住他的手,道:“因为,这天下姓萧,而不是姓魏——皇族与后族,终究是不一样的。”
“母后固然可以为魏国公府扫除几个敌人,能得到的,也不过是短短的安宁,”青漓看着他,缓缓道:“但可能付出的代价,却是几世之后魏国公府的安危,这样一想,不值当的。”
元景很认真的听完,方才道:“我也是一样的。”
“父皇和母后或许可以帮我,但那终究不是我的,”他黑亮的眼睛里有微亮的光在闪:“母后明白的。”
青漓看着他,也说不出究竟是放心还是忧心,静默许久之后,终于伸手去摸他的头发:“只要你高兴,无论怎样,母后都是支持的。”
元景很高兴,却也不会像小时候一样喜形于色,只是笑着抿了抿唇,又轻声唤了一句“母后”。
青漓应了一声,将他的小本本递过去,道:“你愿意怎么做,是你自己的事情,只是有一条要记住——藏得隐秘些。”
“母后一过来,就见你将它摆在明处,毫不遮掩,这里能进来的人不多,却也不少,被别人瞧见,传了出去,还不知会生出什么风波来。”
她语气有些担忧,元景却很自信:“不会的。”
他推开窗,目光在静立在门外的内侍们脸上扫过,缓缓道:“他们不敢。”
“奴窃主,该死。”元景回过身去看她,道:“得到的顶多是钱财,失去的却会是性命,他们不敢赌。”
青漓终于察觉到哪里不对了。
她好像……将儿子养成了反派boss的模样。
等到了晚间,寝殿里只剩了他们夫妻俩的时候,她才向皇帝说了小本本的事情,抱怨道:“你看看,要不是像了你,哪里会这样。”
他父皇顶多是记载心里的小本本上,元景倒是好,还给具现化了!
皇帝很亲昵的搂着她,笑微微道:“这有什么不好?朕听你这样说,反倒觉得放心。”
确实是,虽然父子俩都不是那种喜欢表达的人,可彼此之间的感情倒是深厚。
青漓搞不太懂他们男人之间的事情,便只缩到床上去,闷闷的道:“算了算了,不去管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哪里能管那么多。”
皇帝看她这般模样,倒是着意劝了几句,青漓也不好叫他担忧,就一一应了下来,夫妻俩说了几句话,便一道歇下了。
几年前,宫中栽植了诸多牡丹,宫人们侍奉的好,每每到了花季,自是一片姹紫嫣红,极尽娇妍,喜人的很。
青漓被儿子可能是个boss这种事情打击到了,既觉得跟他比起来,自己白活了两辈子,又有点隐约的担忧,无精打采了好几日。
皇帝看的心疼,抽了时间,带着她到了牡丹园去赏花。
那牡丹园,也是青漓花了大工夫整修的,移栽的名种也多,夫妻二人挽着手,迎面就见一片娇娆的案首红,后头紧跟着婉约清丽的御衣黄,更不必说其间的银粉金凌与海棠争润了,一眼望过去,一片千娇百媚,分外怡人。
风景这般美,微风也和畅,青漓看的心绪都松了几分,同皇帝慢悠悠的走了一会儿,不需说话,也觉适意的很。
如此过了许久,等到日头渐升时,她便拉着皇帝往里头走了走,到那排高大的梧桐树的阴凉处去了。
毕竟只是牡丹园,只是用来游玩,却无地方可以休憩,她四下里看看,就瞧见见树下的巨大白石了,示意内侍宫人们退下,便跟皇帝一道,大喇喇的一同坐到了上头。
皇帝拿了帕子,亲手为她擦汗:“出来走走,是不是觉得好多了?”
他不提还好,一提起来,青漓还是觉得有些闷,想着跟他说说,又觉得自己太过杞人忧天,看他一眼,索性不言了。
皇帝笑了笑,道:“儿子大了,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我们怎么可能照拂他一辈子?”
“妙妙,”他拦住了她的腰身,将她往怀里带了带:“宽心些罢。”
青漓靠在他怀里,微微低头的时候,还能嗅到他身上的木香气,不知怎么,忽然有了一种极安稳的感觉。
她不再说话,只是埋在他怀里,静听他胸膛里有力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像是寺院里的钟声,总能叫人平静下来。
“衍郎说得对,”静默了好一会儿,青漓轻声道:“该松手时,确实是要松手的。”
皇帝低头,很宠爱的亲亲她的额头,道:“元景长大了,我们妙妙也长大了。”
“去,”青漓嗔他一眼:“好像我还是小孩子一样。”
皇帝微笑看着她,缓缓道:“在朕眼里,妙妙永远是小孩子呀。”
青漓听得这句话入耳,只觉那甜味一直到了脑海深处去,轻柔的漫出一股温柔味道,叫她一颗心都酥透了。
衬着左右无人,她抬起头,轻轻去吻他的唇,既甜蜜,又缱绻。
皇帝搂住他的小姑娘,低头加深了这个柔情的吻。
兴许是牡丹开的太荼蘼,兴许是这日的阳光太舒缓,恍恍惚惚之间,二人都有些醉了。
不知不觉间,就倒在了那白石上。
青漓只觉自己大抵是昏了头,青天白日的,居然由着他在这里胡来了一回。
满庭的牡丹盛放,美不可言,她羞得厉害,连睁眼都不敢,只搂住他脖颈,一次次承受着,咬住唇,不叫声音传出去。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这一遭的事才算是了,青漓面色绯红,羞得不敢抬头,只恨恨的在他身上咬了几口。
皇帝倒是神清气爽,笑的快活,取了帕子替她清理,然后才搂住了那只腿软的小猫,温柔的给她顺了顺毛。
“还走得动吗,”他问她:“朕抱你回去?”
青漓哪里能叫他抱着回去,夫妻俩单独呆了一会儿,就走不动路了,此事传出去,她还要不要脸了。
展了展裙子,她随即起身,大概是高估了自己,腿一软,险些摔在地上。
皇帝揽住了她,笑吟吟道:“妙妙若是累了,中午便在此地用膳吧,也好歇一歇。”
这提议靠谱,也可以掩饰一二,青漓想了想,便红着应了。
比起在内殿里用膳,外边显然要更透气些,内侍们带了桌椅过去,两个孩子也不在,夫妻俩相对着用了膳,倒是别有几分脉脉。
青漓缓了这么久一会儿,觉得自己软掉的腿总算是恢复了过来,想着花也看了,便拉着皇帝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