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都市生活>香港1968> 第181章 180【诡异的日本图书市场】

第181章 180【诡异的日本图书市场】

  ...
  翌日上午,霍耀文开车到了利脱住下的酒店,接上他一同前往了自己的出版公司。
  陪同霍耀文一起的,还有安娜,今天她没课,死缠着要过来看看。
  在进了公司后,霍耀文安排了一个文员领着安娜在办公区转悠转悠,如果累了就到他的董事长办公会休息,至于他自己则是领着利脱敲响了姚文杰的总编办公室房门。
  “咚咚”
  姚文杰低着头在写着什么,办公室的房门忽然被人敲响,他抬头看了一眼房门道:“进来。”
  霍耀文领着利脱开门走了进来。
  姚文杰立马起身道:“董事长。”
  “嗯”霍耀文应了一句,招呼身后的利脱坐下。
  姚文杰有些好奇:“董事长你这次来是?”
  霍耀文笑了笑:“姚总编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经理人克利斯托费·利脱,他主要负责我写的书在国外的版权事务。”
  随即,他又跟利脱介绍了姚文杰。
  姚文杰伸出手:“利脱先生你好。”
  利脱道:“姚先生你好。”
  待二人握手相识后,霍耀文招呼两人坐下来聊,他直说道:“姚总编,公司是不是到现在还没有打通除了台湾以外的市场吗?”
  “是,不过澳门那边我有个老朋友在那,现在也是从事出版行业,我已经写信派人送过去了,不出意外的话,澳门那边的市场很快就会打通的。”说完,姚文杰看了一眼旁边的洋鬼子利脱,他这会儿倒是大致明白了董事长来的意思。
  “港澳台不分家。我这次带利脱先生过来,就是想着打通日本和南洋一带的图书市场,利脱先生之前在美国的时候跟日本的株式会社讲谈社有过一次合作,这次我带他过来,就是想着让利脱帮忙穿针引线,帮我们跟讲谈社达成合作。”
  霍耀文清楚澳门市场是迟早的事情,所以一直也不着急,毕竟三地相隔的太近,他现在想的是日本和南洋这两个大的市场。
  姚文杰点点头道:“讲谈社是日本一个老牌的出版社,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早年我在广东的时候,就有听过它的名字。按理说我们公司如果能够跟讲谈社合作的话,哪怕是分成比例少一点,我们也能把书卖到日本去多赚钱,可是……”
  姚文杰犹豫不决。
  “怎么了?”霍耀文疑惑的问。
  姚文杰迟疑道:“讲谈社的确是日本规模很大的一家出版社,我们跟他们合作的确是对公司有很大的帮助,但说实话我比较担心的是日本图书市场的诡异现象。”
  “哦?”霍耀文这会儿面露不解之色,好奇的问道:“诡异是什么意思?”
  姚文杰惆怅道:“我说的日本图书市场诡异,是因为我乃至香港大部分出版公司都无法摸透日本人想看的书到底是什么!就拿查先生的武侠小说来举例,在港澳台,甚至是南洋地区都有很大的市场,《射雕》一书在南洋发行后曾经创造过一日内卖出三万本的佳绩,可到目前为止查先生的小说没有一本在日本上市发行。”
  “不会吧,难道没有日本的出版公司找过查先生?”霍耀文一脸的诧异。
  金镛现在的地位虽说不如后世,可撰写武侠小说十几年的他,在香港、台湾、澳门甚至南洋等地可都是响当当的武侠大师,毕竟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东南亚一带基本上都对武侠文化有那么一点情缘在。
  这也是邵氏电影公司拍了那么多部武打片在香港不赚钱,却还要拍的原因,那是因为南洋的市场同样很广阔,现在更是比香港和台湾的市场要大的多。
  姚文杰继续道:“以前倒是听说过有日本那边的出版公司想要跟查先生合作,准备买下查先生目前所有出版小说的日文版权,可最终却是不了了之。至于具体原因我就不知道了,但到现在为止,香港的图书很少有卖到日本那边的,大都是在南洋一带。”
  金镛的书有没有日本人看过,这点肯定是有的,只不过一直到1994年,日本的株式会社德间书店才决定重金买断金镛所有武侠小说的日文版权,并且开始大规模的翻译金镛的小说。
  就算如此,金镛的书在日本的销量其实也很一般,影响也远远没有在华人地区那么庞大,不过倒是古龙在日本的影响力很大,可能是因为古龙的书中多有写到忍者武士等元素。
  霍耀文沉思了几秒,看向姚文杰道:“诡异这点我们先不谈,哪怕是十本书只有一本在日本能出版大卖,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笔不错的外汇。而且我不是让你现在就跟讲谈社的人合作,毕竟公司到现在也没几本书的版权,我叫利脱过来是准备在耀文图书出版公司下面重新成立一家子公司,专门来运作香港图书在海外的版权。”
  姚文杰有点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运作香港图书在海外的版权?”
  霍耀文道:“让利脱来跟你讲吧。”
  利脱顿了顿,笑着说道:“姚先生,boss的意思是成立一家书商经纪人公司,专门来运作和翻译香港作家所写的书,在海外的所有出版版权。书商经纪人在欧洲乃至北美都是比较盛行的,他们会帮助作家跟出版公司进行谈判,也会帮作家们联系国外的出版公司,你可以认为公司的唯一目的就是帮那些作家把书卖到海外去。”
  这下,姚文杰算是彻底听明白了,这就跟过去古代的牙人,和近代的买办一样,都是帮人把东西买卖到国内外。
  只不过现在卖的是书罢了。
  对于董事长想要成立一家书商经理人公司的想法,姚文杰沉思了很久,他考虑的不是这个公司能不能成功,而是考虑如果有了这样一家公司,发展起来的话,那么未来在香港图书市场,耀文图书出版公司将会有无法取代的地位。
  香港现在很多的名门望族都是出自买办世家,专门为洋人买卖东西,从中谋取利润和社会地位。
  书商经理人公司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属于一种买办的工作,如果未来公司发展良好的情况下,那么香港大部分的作家甚至是出版公司都会仰仗霍耀文的这家“买办公司”。
  姚文杰如果能活到几十年后的话,那么他就会懂一个词,叫“渠道为王”,有了渠道,那么这个人就掌握了绝对的主动。
  ...
  成立书商经理人公司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的,利脱他这两天还要回一趟英国,在美国待了三个多月,是谁都有思乡之情。
  除了回家看家人外,利脱这次回英国还要帮霍耀文探查一下《1999》在英国的销量,以及第二部的版权。
  所以在谈完事情后,利脱就先回了酒店收拾行李了。
  霍耀文把利脱送走,回到姚文杰的办公室内,只听他道:“董事长你今天来的正好,这是我最近搜集到的香港各类杂志和周刊的资料,以及简单的制定了一个公司周刊的版面和内容定位。”
  少年读物周刊,霍耀文是仿照了后世的《青年文摘》《读者》等杂志模式写的方案,主打青少年市场。
  香港目前尚未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以青少年为读者基础的周刊杂志,所以姚文杰在看了霍耀文写的周刊文案和定位后,第一时间就是派遣人搜集全港所有跟青少年有关的杂志、报纸和周刊。
  除了《华侨日报》在1947年有出过一份《儿童周刊》杂志外,到今天为止香港大部分报馆的目光依旧是盯着那些有经济条件的大人身上,还没有人把视野放在十八岁以下没有自主经济能力的青少年。
  没有什么人做,不代表没有市场。
  姚文杰早年在广东做出版社的时候,就是专门印刷一些市面上少见的国外读物和图书,这才导致他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将公司发展壮大,乃至到后来差点整合整个广东的出版公司成立出版总商会。
  所以在看到了几乎空白的青少年周刊市场以后,姚文杰就立刻着手安排人在这事上下功夫,只用了短短两天的时间,按照霍耀文给的方案,就起草了一个简单的周刊大致版面和内容。
  姚文杰总共只写了三个版面,分别是“文学”“知识”“娱乐”,这三个版面,几乎囊括了青少年最喜欢的三个方向。
  霍耀文花了十几分钟把这个内容给看完了,不得不承认姚文杰还真是厉害,只是几天的功夫,就已经把青少年这类题材的周刊定位给摸透了,没有像现在市面上的五花八门的周刊杂志一样,只单纯的把目光放在青少年的身上,写青少年最喜欢的内容。
  “不错,姚总编果然是厉害,只是几天的时间就摸透了青少年的定位。”霍耀文赞扬不已,连忙说道:“就按照这个方法来,公司下面重新规划出一个部门,招聘人手来专门负责周刊的一切事务。”
  姚文杰谦虚道:“这也都是托了董事长之前写的文案,否则的话,我还真的摸不清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看什么。”
  “那行,周刊的事情,姚总编抓点紧,有什么需要直接找我就好。”
  霍耀文站起身子准备离去。
  姚文杰跟着起身:“那我送送你董事长。”
  “不用了姚总编。”霍耀文婉拒后,转身离开。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