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胡灵珊点头。
  “前些日子,朕看了一本坊间的话本,说是有个人穿越时空,到了清末,然后兴实业,办学校,富国强兵,抵抗外辱,最后一统华夏,万世流芳……”
  被两个小丫头按在地上暴打的胡博超百忙中叫道:“这个话本我也看过……啊呀,再打我就翻脸了!”
  严复鄙夷,就知道你一定看过。
  “……朕看过之后,忽然觉得惊诧莫名,然后就想到了朕的经历。
  满清腐朽,华夏沦亡,天下英雄逐鹿,为何是朕得了天下?
  常言道仁者无敌,朕的所作所为,既不仁义,又不稳健,为何那些仁者无敌的张之洞之流,却被朕干掉了呢?”
  这个话题太过深刻,不但胡灵珊林徽因停止了打闹,认真的思索,连严复和李宗吾也变得认真了些。
  “朕仔细想来,其一是时势,其二是西学,其三是朕有钱。
  天下人心思变,思定,朕得了这时势,轻易推翻了满清,但这时势人皆得之,算不上朕的优势,换做祖医生之流,给他舞台,说不定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赤手空拳,就轻易得了天下。
  西学一道,看似只有朕在大力推广,其实张之洞之流早朕十七八年,就在做了,只是他们低调,还要给西学披上一层中体西用的皮,其实西学的称呼不对,搞得像是哲学似的,华夏所言的西学,其实是科学,不管披上什么皮,科学就是科学,绝对不会因为马甲不同,苹果就不往地上掉的。
  这么看,推动科学,兴建实业,朕也没有什么优势。”
  林徽因惊讶的张大了嘴,她一直以为,胡灵珊能得了天下,靠的就是大力推动科技,没想到竟然不是。
  “李鸿章张之洞慈禧,都在推广科学,都在建立工厂,为何却被朕后来居上了呢,只是因为朕有钱。朕的地盘未必就比他们大,朕的人口也未必就有他们多,朕的商贸也未必比他们强,可是朕就是比他们有钱,他们十年建立的工厂,朕一年就建立了,朕的钱从哪里来,无非是从印度来。
  得了印度,朕几乎多了数省之地,他人一年所得,朕一个月就超过了他。这才是朕凌驾与其他人之上,最终得了天下的根本原因。
  可印度就在那里,千古不变,为何别人就从来没有想过打印度呢?
  印度或者远了些,那越南,缅甸,泰国呢?
  至少这些地方有的是粮食。
  神奇的是,即使朕得了印度,张之洞之流,也没有想过攻略东南亚。
  明明朕因此得了大笔的银钱米粮人口,天下人依然尽数鄙视朕,中原未定,放弃了华夏的大局,却去争夺蛮夷之地,简直是轻本重末。
  这种思想细思,就有趣极了。
  似乎天下人都以为,争夺天下当皇帝,就是在华夏这块土地上,而华夏就是这么大,不会多不会少,得了华夏,这大业就完成了,这华夏安定,就对得起天下万民,子孙后代了。
  真是奇妙。
  原来在华夏人的眼中,所谓天下,就是自家后院。
  明明东南亚有的是大米,西亚有天量的石油,北面有大好的疆土,东面有辽阔的海洋,竟然就没有几个想过要去打破现有的格局,要去占有,要去开拓。
  仅仅是平息华夏的内斗,就心满意足,以为功德无量了。
  可笑之极。
  闭关锁国,锁的不仅仅是国土,还有思想。
  300年来,华夏人已经失去了探索新的事物的勇气,只敢遵循故例。
  古人有没有做过,别人有没有做过,竟然成为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恨不得每天只做昨天做过的事情,只做老祖宗传下来的事情,一点想象力创造力,探索未知的勇气都没有。
  就连写个话本,也只以恢复历朝历代的疆域为唯一目标。
  这思想上的愚昧和禁锢如此之深,又谈什么富国强兵,华夏崛起呢?
  不过是瘦猪变成肥猪而已,终究是变不成人的。
  朕深以为耻。”
  众人惊愕无比,这个想法,有些对,有些不对总觉得不细细的想,难以明白。
  严复只是苦笑,李宗吾却是冷笑。
  华夏人最会给自己找理由,什么平定天下,是为了天下百姓过得更好;什么平定了天下,自然不能再打异国番邦,否则就是不仁;什么不是我不打外国,只是有心无力。
  种种借口,足以堆到火星。
  即使如严复一般早已看透了真相,也只敢在腹中暗暗思索,不敢宣之于口。
  少有像胡灵珊这样,肆无顾忌的剥开华夏人身上的恶疮的。
  “所以朕非打不可,因为朕自问改天换地容易,改变人心却太不容易。
  朕丝毫没有把握能让华夏人打破思想的禁锢。
  朕要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告诉天下人,世界很大,华夏崛起,不是只能在这一亩三分地里埋头种田,别以为前人做过无数遍的事情,再做一遍就很了不起,探索未知,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才是真的勇气。
  朕要东征西讨,朕要让华夏人知道,华夏的国土,从来不是只能有这么一小块。
  朕要为子孙后代打出一片大大的天地,即使子孙后代依然都是只会写关起门来抢凳子的废物,至少家大业大,不怕子孙后代嗖的就败完了。”
  胡灵珊苦笑:“而且,这天下又是大变,朕不在这个时候拼一把,以后怕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这次连严复都惊讶了。
  “朕夺得天下,朕打败英国人,其实都是靠了人多。
  大家都用大炮机枪,朕的军队比他们多,朕能死的人比他们多,朕自然就赢了。
  从古至今,似乎都是如此,只要武器上差距不大,人多的,定然打赢人少的。
  只是,这拼人命的方式,以朕看,怕是最后的辉煌了。
  美国以为人多,流感夺了几千万人的命,从此一蹶不振;
  印尼以为有几亿人,又有大海做天险,流感灭了整个国家。
  朕为此动用了多少人,调集了多少大军?
  这不是人多的力量,是科技的力量。不是朕的胜利,是科技的胜利。
  朕能研究出如此厉害的东西,难道其他国家就研究不出?毕竟西方人的科学比华夏更发达,更先进,普及率更高。
  只怕再过几十年,坐在家里动动手指,一个国家的人就死光了。
  这人多的优势,在科技发展的面前,怕是越来越不顶用了。
  朕甚至可以大胆的说,即使现在,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必然有比华夏打得更远的大炮,可以轻易破解朕的防守万能,轻易蚕食朕的百万大军。
  朕必须尽快先四方宣战,趁着欧美现在正忙于瓜分英国和美国的地盘,暂时无力东顾,夺取战略要地,夺取丰厚的资源,在新式的超越人口优势的武器发明出来以前,尽量占据更大的优势。
  只要远志和国方能为华国开疆拓土,打到哪里,哪里就是他们世袭罔替的封地,朕说话算话。”
  胡远志和苏国方热血澎湃,恨不得立刻为了民族为了华夏,慷慨就义。
  苏老爷和胡博明苦笑,这天下出了一个胡小妖已经太够了,其余年青人以为也能如此妖孽,还是洗洗睡吧。
  一日后,胡灵珊下圣旨,所有曾经叛出老华国,去其他地盘求取功名的人,一律贬为最低等的18等人,求情者同罪,并对全世界发出外交照会,通缉叛逃出华国的投机者,敢隐匿华国通缉犯的国家,就是对华国宣战。
  天下皆惊。
  胡灵珊真是太神经太小家子气太没有帝王心胸了,和上了贼船,就不准下船,有什么区别?
  众人的非议声中,苏老爷静悄悄的成为了户部的官员,苏国方胡远志进了军营。
  “老苏,我们现在是同殿为臣了。”胡博超大咧咧的道。
  苏老爷怒,文盲!你丫一个太上皇,跟我是哪门子同殿为臣了,滚一边赚银子去。
  ……
  “老爷,真的要去欧洲?”
  广州,有一户宅院内,几十个人聚在一起,人人愁眉苦脸。
  海宁木家早料定胡灵珊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这些人,一直四处开枝散叶,可惜运气太差,去英国和日本的两支,竟然遇到了始料未及的战乱,全无了音讯,怕是凶多吉少了。
  只剩下躲在广州的宗族,惶惶不可终日。
  “我们必须离开华国,不然万无幸理。”族长断然道。
  “可是,胡灵珊没有通缉我们啊。”有小辈惊讶的道。
  通缉名单报纸早登了,仔细看了几遍,都没有看到木家的姓名。
  族长冷笑,图样图僧破!
  怎么能相信明面上的消息呢,华国怎么会放过大名鼎鼎的木家,一定有一份机密的名单,在华夏龙组的手里,正千方百计的寻找我们的下落。
  木家上下点头,说服自己,木家根本被胡灵珊无视,还不如说服自己,朝廷外松内紧,视木家为大敌,更容易被接受些。
  “可是,别的国家未必敢收留我们啊。”族人道。
  现在胡灵珊的凶名谁不知道,日不落帝国都被胡灵珊干掉了。谁会为了区区几个黄皮肤的文人,公然得罪病毒狂魔胡疯子。
  “我们改名换姓!”族长坚定的道。
  “为了家族的延续,改了祖宗的名字,自古皆有,我们木家也到了保全血脉,改名换姓的时候了。”
  该什么姓呢?
  穆姓坚决不行。虽然和木更像,在华夏倒是可以有个说法,但是在欧洲人眼里,读音完全是一样的,等于没改。
  海宁木家改成了杨姓,家族中人人改名,出现一大堆诸如杨铜心,杨健,杨往,杨蜜。
  “记住,这是我们木家的耻辱,凡我木家子孙,永远不能忘记今日的仇恨,必须以推翻胡灵珊的华朝为己任,奋斗终生。”
  总有一天,要干掉胡灵珊,至少要天天写小说骂她!
  众人严肃的点头,悲痛和屈辱的眼神中,意志坚定,杀气毕露。
  ……
  一艘从欧洲远道而来的邮轮,缓缓在上海靠岸,一群金发碧眼的洋人下了船。
  “我们是华国人。”洋人用熟练的杭州话说道。
  这群人是当年移民到杭州的德国人,后来华国和德国开战,又选择离开了华国。
  港口的官员冷笑,皇上说了,弃我去者不可留。
  德国人叹气,对此早有准备。
  但他们已经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
  “请禀告皇上,我们当中,有皇上急需的人才。”
  胡灵珊接到报告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叹气,第二反应就是冷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